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杨森的风流传奇 杨府“十二钗”和江湖侠客

时间:2024-05-16

苏书

他早年参与四川军阀内战,支持北洋政府,后在朱德等人劝告下投效国民政府参加北伐。重庆成立商埠时,他是第一任督办,在川渝地区近代化道路上留下印迹。作为民国时期最后一任重庆市长,他既追随蒋介石打内战又在重庆解放前暗地保护城市不受破坏。他有别于其他旧式军阀,新潮中带着传统,理想主义下又时刻怀揣现实——他便是在历史上留下了诸多风流传奇的杨森。

热心新政,为新生活运动“背锅”

1884年,小杨森呱呱落地。从出生那刻起,他便受到了身为“武秀才”的父亲的强烈影响,自小对习武从军很感兴趣。所以,尽管进了学堂,但诗书对他而言是一种折磨,毕业后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四川新军。杨森在军队中终于找到了自己理想的生活,24岁时便进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还结识了刘湘、潘文华等有志青年,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四川军阀集团核心人物。

杨森虽出身行伍,但受新思潮影响,大权在握的他一直希望家乡能在自己治理下脱胎换骨。他引进人才遵循“三不”——不拘一格、不问出身、来者不拒。由于其新政都是近代化改造,那些老派乡绅自是没法贯彻执行,那谁来办差?倒也难不到杨森。他想到当时兵荒马乱造成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窘境,这么多学生在外待不下去,那不如将他们招致麾下。于是,威震一方的杨大帅在家乡竖起了招兵旗。很快,一些生活无着的学生陆续回川渝拜会杨森,希望谋个前程。杨大帅见状,大呼“天下英雄尽入我怀”,以待士之礼,皆拜为秘书。开始时,这些秘书多少发挥些作用,兴头上的杨森便给每个秘书配勤务兵一名、洋油灯一盏,以显知人善任。后来,众人知此好事,都急着来投奔。人一多,难免就有“南郭先生”混迹其中,杨大帅家没了余粮,发不出薪水,但勤务兵和洋油灯照配。就这样,每天上百人一窩蜂到督署领洋油,杨大帅的“洋油秘书团”一度成为笑谈。

杨森任重庆商埠督办时,试图在鹅岭一带打通嘉陵江和长江,把重庆变成易守难攻的江心岛,不过因经费问题搁浅。后来他又突发奇想:在后祠坡建公园。可惜刚修好几十米高的堡坎,他就奉命调往前线打仗去了,直到潘文华上任,才接着修完公园,这便是今天的人民公园前身。

1947年,杨森担任重庆市长,发现重庆城区秽物横流,出去视察随时得防踩到“地雷”,不禁大为光火。“20年前就开始倡导的新生活运动怎么那么难?”杨森陷入沉思。“肯定因为没有公共厕所,老百姓才到处乱来!”主意一定,立即命人在朝天门、上清寺、小龙坎等地进行建设公共厕所,青砖砌墙、石灰勾缝、白灰粉刷,还配照明灯。尽管现在的我们都会觉得厕所对公共卫生健康十分重要,但在那个年代,大多数老百姓完全没有这个意识,在他们眼中,川东称霸几十年的杨市长似乎该闹腾点更大的动静,关心“茅屎”这种脏东西乃不务正业!一时间,“茅屎市长”的绰号传遍重庆。其实以现在的眼光,城市管理从卫生着手,市政建设从生活设施开始,不失为明智之举,可老百姓还没来得及好好体会个中益处再作好评,杨森就去了台湾,所以,这个笑话而非佳话就一直流传下来,杨市长也就结结实实为他那个年代的先驱之举背下了这口黑锅。

风流成性,军事化管理成群妻妾

自古英雄配美人,杨森30出头就称霸四川,志得意满。既然自命英雄,又岂能少得了美人在侧,白发妻张氏去世后,他续娶谭氏,自此一发不可收拾,直至90岁还迎娶17岁女秘书为妻。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而杨森妻妾成群,公开的就有12位,号称杨府“十二钗”。如此庞大的“后宫”,管理起来自然是麻烦事,不过杨森自有妙计。

他要求妻妾们严格遵照作息时间生活。譬如,无论风雨,每天早上各位夫人都要穿军装、扎皮带由副官带队出操。早饭后还要学外语、音乐、古文,胆敢旷课缺席,便挨皮鞭,堪称“军规即家规,卧房即营房”。然后,杨森要求各房太太分工合作,管理家庭。据说大太太负责总务、二太太管财务、三太太管教育、四太太负责交际、五太太管仆役……各人均有职分,还按月领取薪水。这样一来,诺大的杨森帅府里倒是井井有序,颇有气象。

伴随众多妻妾而来的是更多的子女——竟达43人,所以多忘事的大帅常常记不住各个孩子的名字甚至相貌,不时闹出笑话。某次,杨森外出归来,副官、参谋带着杨森的太太团和孩子们在码头迎接。杨森笑盈盈走上码头,一大片可爱的小孩子冲过来要抱抱。杨森愣了一下,不知道抱谁比较好,毕竟抱这个不抱那个好像都挺伤其他孩子的心,而且万一抱上后叫不出孩子的名字岂不尴尬?这时,杨森看见身边有个孩子特别乖巧,就顺势抱起,并说“爸爸想你,你想爸爸吗?”然后边说边往迎接他的人群走。此时,大家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杨森,先前的热闹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原来,杨森抱着的这个孩子恰好不是自己的,而是参谋的孩子,今天特地带来见世面,结果却被“领导”一把抱上还当成了自己儿子,场面无比尴尬,其他人也只能强忍笑意。

不过话说回来,杨森的众多子女均接受过严格的现代教育,文化、艺术水平颇高,散居海外,多有着不俗的成就,这也许是杨森兵营家庭中意外的成就吧。

重情重义,颇有豪侠气概

杨森一生多次改换门庭,从川军到滇军又回到川军,从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从速成系集团柱石到企图独霸四川,善变无常,但其重情义,颇有几分豪侠气概。对于危难中的旧友、落难的恩人甚至毫无交情的豪杰志士,他都会伸出援手。同乡朱德、陈毅曾与杨森共事,在危难时刻都得到过杨森保护。越南的胡志明虽与杨森并不熟悉,但是他的志气和胆识受到杨森敬重,因而他在四川活动时遇险也受到过杨森庇护。

当然,最令时人惊讶的还是杨森对于恩人吴佩孚的情谊。1927年,吴佩孚所部被北伐军彻底击败,兵败下野,流亡川渝,杨森迎吴佩孚于奉节,吴佩孚在杨森的支持下暗中积蓄力量准备东山再起。年底,蒋介石策动国民政府下令通缉吴佩孚,逼令已经投靠国民政府的杨森交出吴佩孚。虽然面临巨大的政治和军事压力,但杨森断然拒绝了蒋介石的要求,力挺曾经有恩于自己的“玉帅”(吴佩孚字子玉,时人称之“玉帅”)。最终,杨森被国民政府免职,其后,所部又被蒋介石策动内讧,致使实力大减,最终败于昔日同窗刘湘之手,丧失了争霸四川的资本。

杨森为自己的义气付出了惨重代价,但他的义举得到了当时川江袍哥的一致称道,他们对杨森的敬仰和支持对于杨森后来重振军力不无帮助,这或许是另一种收获。

情深重庆,暗地阻扰特务破坏

1937年,抗战爆发,杨森所部出川抗战,历经淞沪、南昌、武汉、长沙、长衡会战,血战强敌,屡立战功,一扫内战污名。经过数年激战,所部因为损失太大,丧失了战斗能力,杨森将部队交予亲信,卸去军职,退居后方。

1949年解放大军跨过长江防线,于年底逼近重庆,蒋介石临走时安排特务准备对重庆进行破坏以实行其“焦土政策”。地下党托民主人士,也是杨森曾经的下铺兄弟鲜英向杨森转达请求其保护重庆的要求。鲜英闻听,表示十分为难,因为在1925年杨森发动统一全川的争霸战时,鲜英帮助刘湘策动杨森所部反戈一击,打破了杨森的部署,致使杨森与“四川王”宝座失之交臂,杨森深恨这位一直引以为生死之交却背后捅刀的昔日同窗。

后来,在地下党负责人再三恳求下,鲜英想到一个方法。原来,虽然鲜英与杨森势同水火,但毕竟同属渝州名门,两家小辈多有交集。恰巧,杨森女儿杨北宜与美国归来的鲜英之子鲜恒在热恋当中,因此鲜恒可以自由出入杨森家,也有机会和杨森说上话。最终,在鲜恒的帮助下,鲜英和杨森这对老冤家时隔20多年再次相见,鲜英没有跟杨森客套,直接提出希望杨森保护好重庆。杨森虽然以不能背叛蒋介石为由,拒绝了鲜英提出的率部起义扣押蒋介石的策反要求,但对于破坏重庆一事,他心里其实早有了打算。

杨森这一生尽管政治上摇摆不定,但是对于他自己建设的城市还是感情极深,接到破坏城市的命令时本也极不情愿,现在老同学如此开口,也知道这个请求背后的深意,为自己数十年来的志向,也为自己在大陆的家眷着想,杨森最终利用自己重庆卫戍司令的身份暗地里阻止了特务的破坏活动,为保卫重庆的完整立下大功。

1949年,杨森和四川军阀孙震一同从成都乘机到海口,然后转飞台湾。而暗地保护重庆不受破坏,也算是杨森为这座自己深爱的城市尽的最后一份力。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