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味若淡

时间:2024-05-16

闲云主人

前两天拜访一位朋友,到了中饭时分,他带我去公司旁边的一家小馆子,点好三道冷菜,两人对酌,三杯两盏下肚,服务员来问还要添些什么,朋友翻翻菜谱,准备叫几道热炒,我忙止住他,只要了一碗西湖牛肉羹,外加两小碗米饭。朋友认为太怠慢了,我则请他吃完了再发言。谁知汤、饭上桌,两人吃得碗底朝天。这时,我才细细析道:西湖牛肉羹是用高汤煮牛肉糜,再打两个鸡蛋(打散)下锅,勾芡起锅。我特地关照少放盐,故此羹特淡,但味虽淡,却不薄,对喝了酒口渴的人来说,最为爽口。须知“大味若淡”嘛!

一桌筵席,如果多盘迭碗,拉杂横陈,吃到一半,多数人会感到腻味。吃了形象或气味不正的菜肴,还会反胃。

淡即鲜

我国自古以来把滋味分为甜、酸、咸、辣、苦五种,实际上,舌头只对甜、酸、咸、苦有感觉。舌尖对甜和咸的感受性最大,舌侧对于酸的感受性最大,舌根对苦的感受性最大。这些感受的差异,是因为口腔内这四种基本滋味外围神经末端,在舌的各部分的分布并不一致。而五味中的辣味实际上是辣味物质刺激口腔黏膜引起的热觉、痛觉,还伴有鼻腔黏膜的痛觉的一种混合感觉。

那么“鲜”呢,鲜是什么?有人说,是鱼加羊,鱼羊鲜。譬如涮羊肉时,先将鲫鱼放在锅里煮,再涮羊肉,会感到分外鲜美。如果把羊肉糜“瓤”在鲫鱼的肚子里,这道“荷包鲤鱼”不论白煮还是红烧,味道都十分鲜美。鲜美是近代才在中国形成的新概念。《吕氏春秋·本味篇》说不出“鲜”字,只好说:“鼎中之变,精美微纤,口弗能言”,又用“淡而不薄”来形容之。《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尝水泉之甘苦”,说明鲜味以水溶为绝对前提。而清代李渔论笋时说:“鲜即甘之所从出也”,甘亦即淡。长期以来,人们用“甘”、“美”、“味长”等词来表达“口弗能言”的鲜味。宋人在《山家清供》里说笋“其味甚鲜”。菜肴的鲜味被公认,当是宋、元之后发明提取鲜汤技术。有趣的是,“鲜”字本身体现了“水”、“火”的辩证统一。《洛阳珈蓝记》说:“羊是陆产之最,鱼是水产之长”,鱼性近水,羊性近火,水火结合,居然是最美的滋味,岂不妙哉?!

由此可见,大味若淡,淡即鲜。鲜最明显的特点是鲜活,鲜不但是鲜咸,还应是鲜甜、鲜酸、鲜辣、鲜苦。淡最明显的特点是清淡,原汁原味,本色本味。所以,鱼最好是清蒸,蟹最好是白煮,肉最好是清炒,而蔬菜,当然不能重油烹。

本味即真味

大味若淡还提醒人们,淡也是一种基本味,不妨在甜、酸、咸、辣、苦五味之外,给淡味留一席之地。陆文夫在小说《美食家》里说到朱自冶在一次家宴中最后上桌的汤里不放任何调料,这淡味的汤居然最受欢迎。有一年秋天去阳澄湖品大闸蟹,那紫砂色的“将军”一上桌,我主张不蘸姜、醋,结果大家都说今天的蟹最鲜,还有点甜味,这也给“大味若淡”添了一条注解。

由此想到,宋太宗赵光义在大臣苏易简读前朝皇帝食单时的发问:“天下何物为最?”天下什么最好吃?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因为个人口味、嗜好不同,没有划一的标准。苏易简当时比较聪明地回答:“物无定味,适口者珍。”其实是真话。因为中国人重视味觉艺术,“适口者珍”既说明众口难调,又说明味觉至上。在此之前,商代的贤相伊尹在“说汤以至味”时,提出“凡味之本”,亦即“本味”的理论,似乎是对“什么最好吃”问题最好的回答。

具有本味的东西最好吃,这是没有问题的。宋陶谷在《清异录》中讲了一个“无心炙”的故事:“段成式驰猎,饥甚,叩村家主人。老姥出彘臛(猪肉做的羹),五味不具。”段成式吃了这样的彘臛,却觉得它的味道“有逾五鼎”,意即比大夫(他的父亲是唐穆宗宰相段文昌)家的“五鼎食”还好吃。这不仅是因为段成式肚饥了,吃什么都香,还因为老姥拿出的彘臛五味不具,纯粹本味,本味也就是真味。

曾去苏州凤凰街15号协和老苏州菜馆吃饭,其虾仁是带尾巴的“凤尾虾”,现剥后不进冰箱速冻,有醋跟碟,但不蘸更好吃。若用醋一蘸,香则香矣,本味却也被盖住,消失了。将近一个世纪前,成都有家名叫“姑姑筵”的菜馆,主人家在甘浓肥腻的大鱼大肉中间,插一道盐水黄豆芽,结果这道菜往往被抢食一空,就因为这黄豆芽是本味,是真味。

日本学者太田静行所著《味的科学》,将广义的味,以化学味觉、物理味觉、心理味觉三种概念加以表述。我们历来所谓的“本味”,除了心理味觉外,已将化学味觉和物理味觉也包括其中了。历代美食家对“本味”都特别推崇,苏东坡在《菜羹赋》里,对其“煮蔓菁芦菔苦芥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的烹饪法十分赞赏。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在他的《茹淡论》中也说:“味有出于天赋者,也有出于人为者。天之所赋者,若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有食而补阴之功,此《内经》所谓味也。人之所为者,皆烹饪调和偏厚之味,有致疾伤命之毒,此君子所疑之味也。”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说:“若要无诸病,常常节五辛”、“五味偏多不益人,恐随脏腑成殃咎。”明代的冷谦在《修龄要旨》中说:“淡食能多补”、“非弃绝五味,特言欲五味之冲淡耳。”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以“二十须知”、“十四戒”等章节,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本味问题:“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一味各献一性,一碗各成一味”、“余尝谓鸡猪鱼鸭,豪杰之士也,各有本味,自成一家”反复强调烹饪菜肴时,要注意本味,并要使本味尽其所长,避其所短。

话又说回来,崇尚本味并不反对五味调和,甜、酸、咸、辣、苦照吃不误,问题在于烹饪的选料、切配、调味、火候等环节,都要注意顺其自然,而不要伤了本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