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门天清 罗梦玲
北京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开幕,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盛会在即,如何让宣传报道出新出彩,让策划有亮点显格局,媒体需提前筹划、精心谋篇、妥善部署。本文系统梳理北京冬奥会筹备动态,针对湖北冬季冰雪运动发展特色,对北京冬奥会报道策划及采访准备工作进行初步思考,并提出相关应对思路。
***总书记强调,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使命光荣、意义重大。因此,做好北京冬奥会宣传报道的前提是充分把握北京冬奥会的历史定位和国家战略,并以此为出发点开展工作。
历史定位。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国“十四五”初期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同时,这将是中国首次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也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举办夏季、冬季奥运会的“双奥城市”。
国家战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强调: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力争到2022年,我国冰雪运动总体发展更加均衡,普及程度明显提升,参与人数大幅增加,冰雪运动影响力更加广泛;冰雪运动竞技水平明显提高,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实现全项目参赛,冰上项目上台阶、雪上项目有突破,取得我国冬奥会参赛史上最好成绩;冰雪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明显扩大,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日益完备。
基于以上,北京冬奥会报道总基调应围绕以下三点展开:一是聚焦时代伟大征程。2022年恰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时,北京冬奥会将凝聚更强大的民族自信,见证并助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又一段新征程。二是展现大国自信风范。通过筹办北京冬奥会,让世界看到中国“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国风范,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的制度自信、发展变化和精神风貌等。三是描绘人民群众参与冬奥,喜迎冬奥,共创美好生活的火热生活。以冬奥会筹办为契机,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正在深入实施,嬉冰戏雪不再是北方“专属”,报道角度可聚焦越来越多的群众走上冰场、走进雪场,充分体现出个人梦、冬奥梦、体育强国梦汇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这是中国是首次举办冬奥会。北京冬奥会的筹办过程,既是中国兑现承诺、不断自我升华、快速发展的过程,更是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贡献的过程。作为宣传策划总的落脚点,采编人员更需要掌握熟悉以下四类规划政策,并以此展开策划与报道。一是总体把握纲领性文件。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在普及冰雪运动、发展冰雪产业、实现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二是掌握筹办“两纲三划”。这是国家体育总局对北京冬奥会的参赛工作做出全面规划,即《2022年北京冬奥会参赛实施纲要》《2022年北京冬奥会参赛服务保障工作计划》《2022年北京冬奥会参赛科技保障工作计划》《2022年北京冬奥会参赛反兴奋剂工作计划》和《“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三是关注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指导意见。教育部联合国家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旨在提高校园冰雪运动普及水平,丰富体育教学活动内容,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是聚焦可持续性发展计划。北京冬奥组委会发布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以及同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联合研究制定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计划》,将北京冬奥会与北京市、河北省的赛区环境、区域发展和民生改善有机融合,为生态环境改善,区域和城市发展打造新模式。
相比北方的体育爱好者,大部分南方体育爱好者对于北京冬奥会项目常识、场馆布局与建设创新、以及知名冰雪运动运动员的了解程度,还有一定距离,这种差距更体现到大部分南方媒体平台,缺乏对冬奥知识专业化了解与掌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闻策划与报道的出新出彩,因此,在冬奥会前期报道中,需要普及冬奥运动项目知识、筹备创新、展现中国及湖北运动员备战、参赛风采。
需要掌握的内容及角度简要梳理如下:一是运用场馆创新建设实例宣传好“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场馆改造建设融入中国元素和技术创新。比如北京赛区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场馆,13个竞赛和非竞赛场馆有11个为2008年奥运会遗产。“水立方”变身“冰立方”,成为世界首个实现“水冰转换”的场馆。在前期报道策划中,可重点把握“可持续·向未来”的冬奥愿景,聚焦冬奥筹办工作融入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长远布局,报道可从绿色场馆新建改造、赛区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智慧城市建设等多角度展开策划。二是强化宣传“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冰雪产业报道重点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根基不断夯实的全过程,以小切口描绘“冰雪+”模式的经济主体借助冬奥会筹办发展机遇,所呈现出的由“冷资源”释放“热效应”的势头,并最终实现大众共享、受益。三是关注中国冬奥参赛队伍备战参赛。按照“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的要求,体育系统统筹全国资源,加快实现冰雪运动项目全覆盖,力争实现北京冬奥会全项目参赛的目标。目前,中国参赛运动员覆盖北京冬奥会109个小项,各支冬奥国家集训队已全部建立并进入备战“冲刺”阶段,备战选手约500余人。至2020年底,湖北有5名运动员在各项目国家队备战冬奥会。四是熟练掌握赛区布局与竞赛项目。北京冬奥会共使用25个场馆,包括12个竞赛场馆和13个非竞赛场馆,分别分布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北京赛区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延庆和张家口赛区承办所有雪上项目。北京冬奥会竞赛项目共设7个大项,15个分项和109个小项。在报道中更多使用15个分项名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速度滑冰、冰壶、冰球、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冬季两项、跳台滑雪、越野滑雪、北欧两项、高山滑雪、雪橇、雪车、钢架雪车。
湖北地处南北分界,是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重要支点,独特的区位优势让湖北在冰雪产业布局中大有可为。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冰雪运动发展,2020年7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为冰雪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引领。因此,在策划报道中,应持续加大本地冰雪产业壮大、群众积极参与冰雪运动的报道。
策划及报道角度建议如下:一是聚焦湖北冰雪产业带动更多人更多力量共同致富。冰雪产业发展已被纳入湖北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湖北将充分利用北京冬奥会的机遇红利和国家大力扶持体育产业的政策红利,积极调整冰雪产业发展布局,推动冰雪产业融入大健康产业和大休闲产业,统筹运用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做强“体育+”,做实“+体育”,形成产业链,实现一体化。二是关注湖北“冷资源”带热荆楚健身新风尚。冰雪产业的蓬勃发展,让更多的湖北人在家门口感受到冰雪运动的魅力。目前湖北每年直接参与冰雪运动的人口大约有260万,而间接参与冰雪运动的大约有570万人次,每年大约有115万名学生参与冰雪运动,开展冰雪进校园350所。三是挖掘湖北冰雪竞技运动发展新态势。湖北人的身体素质特点是小巧灵,对冰雪运动中的一些技巧性项目有一定优势。近几年,省体育局通过内部挖潜、与冰雪强省合作引进,发挥各地社会力量联办队伍等多种方法,培养后备人才,备战全国冬运会和北京冬奥会。
与其它体育赛事报道相比,奥运会报道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特殊性,要创新做好北京冬奥会的宣传报道,一是要及时借鉴,东京奥运会延期举行,导致北京冬奥会成为奥运史上极特殊的一届盛会——东京奥运会(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和北京冬奥会(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夏奥会和冬奥会相隔不足180天,历史首次。因此,要及时吸收世界各国媒体在东京奥运会上好的传播方法,及时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对东京奥运会的报道创新,充分借鉴并合理利用。二是要创新融合,媒体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冬奥报道中,要充分运用VR、AR、MR和流媒体、超高清等技术,充分发挥报、网、端、微齐备的立体传播格局,适时推出全息化、可视化及沉浸式、交互式的冬奥会新闻产品,满足不同用户需求。三是要信息储备。截止目前,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已开设官方网站(www.beijing2022.cn),内容权威、梳理系统、资料丰富,可作为冬奥报道首选资料库和权威信息源。冬奥组委还设有官方微信、微博、抖音号、头条号(名称均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随着开幕临近,传播渠道将会越来越丰富,可提前收集相关图文视频,助力赛时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冬奥会开幕日2022年2月4日为中国农历大年初四,这样特殊的时间节点,无疑将让中国体育媒体人迎来一次任务艰巨的春节假期。相信随着盛会临近,北京冬奥会报道将会不断丰富和持续升温,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政策带动下,中国媒体也必将采用立体式、多角度地传播方式,向全世界描绘出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生机与活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