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马 林 孙应繁 曾靖茹
戏曲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但是随着综艺娱乐类节目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广播戏曲节目大幅减少,年轻主持人也不愿意从事这一类的节目工作,广播戏曲节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戏曲传承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广播戏曲节目也随之迎来发展机遇。近年来,湖北省陆续出台了一批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的举措,一些极具湖北特色的地方剧种,如楚剧、汉剧、黄梅戏、花鼓戏等又随着“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活动活跃了起来。这为广播戏曲节目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020年底,笔者跟随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经济广播《慧文说戏》节目一道采访随州花鼓戏的传承与保护项目,和剧团同吃同住同排戏同下乡,采访了数十位随州花鼓戏专家、艺人、学员和群众,创作了一组8集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广播戏曲节目《炎帝故里说花鼓》。“在采访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脚板子吃了苦,但心里像吃了蜜。”年轻主持人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到了锻炼提升,作品也呈现出地方剧种的独特魅力。
地方戏曲往往和这个地方的历史密切相关,了解地方历史和风土人情是创作戏曲节目绕不过去的坎儿。随州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随州花鼓戏”和“炎帝神农文化”“古乐编钟文化”并称随州三宝。在采访中,随州当地多位文化学者向笔者提到了随州这三张文化名片。有学者谈到,“作为炎帝神农故里,这里开启了华夏5000年的农耕文明;作为编钟古乐之乡,随州出土的2400年前的曾侯乙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随州花鼓戏也和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想要讲好随州花鼓戏,就不能不研究它的历史发展。主创团队于是恶补“文化课”,认真阅读并批注了28万字的《随州文化简史》,23万字的《随州花鼓戏探源》。在基本梳理出三者的联系后,通过采访,作者在第一篇“随州花鼓戏探源”中,厘清了随州花鼓戏的起源和发展脉络,特别是对自炎帝文化以后,在不同历史时期,随州花鼓戏的曲调是如何从宫廷走入民间,南北调式又是如何交融并蓄做出了分析说明。从而得出“随州花鼓戏是曾随文化和炎帝神农文化的艺术表达形式,它的起源和炎帝神农氏和编钟文化是一致的。”的结论。年轻主持人的“眼力”得到了初步锻炼。
作为戏曲节目主持人,要让没有戏曲专业知识基础的听众,也能喜欢上随州花鼓戏,体会到花鼓戏的魅力,就要在节目中深入浅出地进行介绍,把节目办得更加活泼、通俗易懂。主持人的“眼力”提升,需要大量的学习,提高知识储备。
笔者听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武汉的刘正维教授在系统研究和比较了随州花鼓戏四大声腔的特点后,结合随州本地的方言特色,将梁山调作为随州花鼓戏的主调式,从此随州花鼓戏走上了历史的高光时刻。为了详细了解来龙去脉,作者找来了武汉音乐学院刘正维教授1987年写作的《在雅俗的双轨间探路——随州花鼓戏<大鹏歌>的音乐立意》一书查找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断的学习、辩听和阅读各种资料,《炎帝故里说花鼓》的第二篇“随州花鼓戏的四大声腔‘变奏曲’”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内容详实,把随州花鼓戏的声腔特点介绍的淋漓尽致。
通过第一次采访后,几位年轻的戏曲节目主持人戏曲知识得到丰富,既锻炼了“眼力”,也为后面的深入采访写作打好了基础。
人们常说:“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随州花鼓戏有文字考证的历史有170多年,这期间,经历过“三起两落”。时间跨度大,故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如何在有限的篇目里囊括精华又突出重点,这考验着创作团队的“脑力”。为此创作团队第一次去随州,采访了十余位随州花鼓戏专家、艺人,回汉后立即着手整理录音,又通过阅读大量资料,先按时间脉络梳理出随州花鼓戏的发展历史,又根据声腔流变和经典作品标注出重要的时间点。因为要写出随州花鼓戏的地方特色,作者们还精选出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篇目重点介绍。与此同时,年轻的主持人还注意到,随州花鼓剧团的兴盛交替和社会经济发展变迁有着很大的关联性。正如***总书记所说“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一代又一代的随州花鼓戏人才是随州花鼓戏的灵魂。同时,还要注意通过作品对随州花鼓戏继承发展的叙述,折射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和提升湖北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背景。经过主创人员不断的脑力激荡,我们确定了“以史为线,以戏为骨,以人为魂,面向未来”的创作思路。相关的专家学者也提出了“讲清历史传承,讲明唱腔特点,讲好辉煌过去,讲出美好未来”的希望。主创团队迅速拟好了各个篇章的主题,开始了初稿的创作。这样的脑力激荡体现在作品上,不仅是尊重事实,字里行间也带着作者的感受与思考。
广播早已不是原来的“我播你听”的简单模式,戏曲节目也不能停留在播放几个戏曲选段的基础上,要吸引年轻听众喜欢戏曲,就要想办法“老瓶装新酒”,多动脑子,在选题策划、节目内容、节目形式上进行创新。为了让这部作品内容更加详实准确,主创团队还二赴随州,激发创作的“二次灵感”,跟团采访锻炼“脚力”。
(加同期声)“同学们,起床了!”清晨六点,一声响亮的叫喊打破了宁静。这里是随州市曾都区随州花鼓艺术剧院的教学基地,35名见习演员在这里跟随剧院老师随团学习。大家睡眼惺忪地从床上爬起,简单洗漱。
(加同期声)六点二十分,孩子们在基地门口整齐列队,王新平、刘迎春、辛红三位老师清点完人数,与孩子们一起跑步。
(加同期声)基地周围绿树成荫,呼吸着新鲜空气,孩子们跑得很带劲。
(加同期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何店镇文化广场上,锣鼓铿锵,唱腔响起。晚上七点演出正式开始,孩子们的戏曲基本功展示有模有样,收获了阵阵掌声……
这是《炎帝故里说花鼓》第七篇“随州花鼓的青春之歌”的音响运用,恰到好处的同期声,给这部作品注入了青春活力。透过文字和音响,听众眼前一下就有了画面感,仿佛置身于现场。训练的艰辛、教学的投入、演出的喜悦、分享的快乐一下子跃然纸上。而这一切的背后又体现出作者的精心设计与辛苦付出。
首先,作者根据篇目主题选取重点内容,同时根据院团一天的工作安排,设计出自己的行动计划。其次,注重细节,充分考虑采制同期声时,话筒放在哪儿收声效果最好,不搞后期的“摆拍做戏”。最后,做好了起早贪黑饿肚皮的准备。学员早上6点起床出操,作者5点半已经就位。中午排练结束吃饭,作者要抓住这难得的空隙采访,这就免不了饿肚皮。到了晚上8点演出结束,作者还要采访演员、观众,等到回到教学基地,老师们和学员们交流的时候,作者的话筒仍然在记录着师生们交流演出过程的对话。
技术日新月异,但是“脚板子记者”的作风不能丢。戏曲是从民间走出来的文化瑰宝。不管时代如何发展,都需要戏曲主持人俯下身、沉下心、进基层、走院团,多和演员、观众交流,练出“脚力”,才能创作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老百姓喜欢的作品。
笔力是脚力、眼力和脑力的综合体现,需要日积月累的艰苦训练,才能把脚力所到之处、眼力发现之美、脑力思考之深综合地呈现出来。
《炎帝故里说花鼓》通过采访数十位随州花鼓戏专家、艺人、学员和群众,并通过多方查阅资料厘清了随州花鼓戏的声腔结构与随州地锁南北的地域特点、炎帝神农古乐编钟的历史文化的密切关系,揭示了随州花鼓戏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才写活了随州花鼓戏的历史。通过采访大量的传承人、剧作家和演员,生动展示了蛮调、奤调、梁山调、彩调等带有强烈地域特色的“四大声腔”时代变奏曲。有板有眼,生动活泼,写出了随州花鼓戏的地方特色。
与此同时,节目又在演员们排练、演出间隙等最具表达状态的时间进行采访,并采用现场同期声,使得作品的现场感、画面感十分突出,“写”出了广播作品的“画面感”。
一个月的时间,30多个日夜。这部凝聚了年轻戏曲主持人心血的两万四千余字的稿件,用准确客观、生动活泼的文字以及近20部随州花鼓戏的经典唱段,创作出了让听众愿意听、听得懂、喜欢听的戏曲节目。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炎帝故里说花鼓》的创作历程,既是一次对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和戏曲文化的学习,又是一次广播戏曲主持人“四力”的具体实践。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传播方式、表达方式不断创新,我们更要有沉心静气,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精神,创作出接地气、聚人气、有情感、有文化、有温度的戏曲作品,交出新时代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的合格答卷。
注释:
[1]随州市曾都区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随州花鼓戏碳源》,长江出版社2018年版
[2]王文虎:《随州文化简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3]刘正维:《在雅俗的双轨间探路——随州花鼓戏〈大鹏歌〉的音乐立意》,《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2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