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陈松平
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组织开展重大主题报道,正确引导舆论、汇聚发展力量、推动事业进步,历来是主流媒体的职责所系和优势所在。在全媒体时代,积极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充分发挥行业宣传舆论主阵地、主战场的作用,无疑是行业媒体谋求自身发展、彰显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
作为一家根植于长江、深耕于水利的行业媒体,《人民长江报》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行业主流媒体、流域权威报道的优势,围绕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及水利行业中心工作,精心策划选题、深入一线挖掘、融合创新制作,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重大主题报道,推出了一批有影响有口碑的精品力作,起到了展示成就、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江水利事业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时代性是重大主题报道的一个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事多多、喜事连连,行业媒体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彰显自身价值正当其时。
策划的超前性和精细度,直接决定着重大主题报道的效果。特别是行业媒体,既要提前着手部署顺应宣传工作的要求,又要进行整体谋划凸显行业特色。在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民长江报》以水利为切入点,提前策划,推出“数读治江70年”专栏,通过一组组数据对比,充分展示新中国治理长江的巨大成就与福泽民生的巨大效益。同时,策划了“水润民生70年”“与国同梦·致敬平凡”“我和我的祖国”等一系列专栏,集中开展“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宣传,推出了一系列有分量、有影响的活动与报道,全面总结宣传长江治理与保护、流域水利改革发展的生动历程、显著成就和宝贵经验,在国家活动中找到了水利行业的切入点,增强了行业媒体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全国性重大主题报道的贴近性,也提高了传播力。
重大主题报道是新闻宣传的重点,也是出彩点。相对于央媒和有全国性影响的大媒,行业媒体要在时代性重大主题报道中出新出彩,不仅在策划时要紧紧围绕主题,更要在操作时通过有行业特色的“小切口”切入,从而增强报道的可读性与感染力,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是党和国家生活中最为重大的事件。《人民长江报》大题“小做”,策划“庆祝建党百年·见证治江辉煌寻访”系列报道,派出10余名记者深入新中国第一座水利工程——荆江分洪闸、长江防洪关键性控制工程——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江南最大的粮仓——赣抚平原灌区等水利工程现场,通过亲历者访谈、史料搜集和实地踏访等形式,挖掘在党的领导下长江治理与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从而实现“小切口”展现大主题。刊发的《荆江“无事”》《三峡新地标大国有重器》《匠心铸重器 丹心护水源》等稿件,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不仅激活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长江水患的几段重要历史,同时在全国性重大主题报道中充分彰显了行业价值。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构建国家水网的关键性工程,是一条造福北方亿万人民的“生命线”。自2014年12月中线工程通水以来,《人民长江报》抽调骨干记者组成相对固定的“南水北调报道专班”,持续关注工程运行管理和供水动态,每年12月都推出“南水北调中线通水X周年”专题报道,采写刊发了《深情润北国——长江防总、长江委确保一江清水润京津》》《丹心寄北流——南水北调中线护水那些人那些事》《为北方大地奉送一脉湛蓝》等稿件,从工程运行管理、水质保护、水资源调配等方面,对水利部门保障中线供水安全的各项举措和成效,进行重点报道。其中,在2020年12月通水六周年之际,采写的权威消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年度向北方供水量创历史新高》,陆续被央视、水利部网、中国青年网、学习强国总站首页、搜狐网、腾讯网等多家主流媒体转发,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在新闻传播的实践中,内容生产永远是整个传媒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因此,不管传媒形式如何变化,行业媒体只有坚持内容为王,发挥权威、客观、全面的专业优势,才能让重大主题报道出新、出彩。
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有思想、有温度的高品质“内容”,往往都是走基层、访一线“挖”出来的。在共抓长江大保护、水利助力脱贫攻坚等重大主题报道中,《人民长江报》从水利人生动鲜活的工作场景中捕捉画面,在“接地气、抓活鱼”上下工夫,推出了一系列读者愿意看、值得看、看得懂的新闻佳作。
近年来,***总书记三次亲临长江考察,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把脉定航。为全面报道沿江各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生动实践,深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全民共识,《人民长江报》成立“共抓长江大保护”主题报道工作专班,制定了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宣传报道方案,策划“长江大保护的水利答卷”“共抓大保护这五年”等专题、专栏,引导记者深入一线,深入沿江各地现场采访,重走***总书记考察长江路线,综合运用消息、通讯、评论、图片、视频等多种体裁、形式,对共抓大保护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报道。同时,积极与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新华网)主流媒体共享、联动,组织策划多篇消息、通讯稿件,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对外宣传,特别是“***总书记长江寄语”系列公益壁纸,被广泛转发,阅读量超过10万次,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脚踏泥泞,才能笔尖生花。围绕全面推行河湖长制这一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人民长江报每年均在4—9月间派出多批次记者深入沿江各地河湖“清四乱”和护水护河现场,采访一线河湖长,并在多个板块开辟专栏进行联动报道。1版开设“守护家乡那条河”栏目,深入报道沿江各省落实河湖长制的重要举措和生动实践,刊发了《“鱼虾绝代”回归“淘米洗菜”——安徽全面推行河湖长制观察》《小河长清绿水生金——江西打造河湖长制“升级版”》《河长制,勾勒贵州全民治水新图景》等深度稿件。6版开设“万里长江绿两岸·河湖长制”栏目,深入报道基层一线推行河湖长制的亮点与特色,挖掘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启示。8版开设“家河·乡愁”栏目,聚焦流域各地治河、亲河、思河的故事。这组围绕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开展的主题报道,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多版互动、相得益彰,营造了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受到了流域水利干部职工的普遍欢迎。
深度报道是行业媒体的优势,把这一优势运用到主题报道上,也会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2020年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在水利助力脱贫攻坚的主题报道中,《人民长江报》派出骨干记者进驻湖北省秭归县范家坪村一周,与扶贫干部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从饮水安全、危房改造、助农增收、干群连心等方面,采写了“遍听‘长江水响’情暖三峡人家”系列报道,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新闻现实,谈老百姓身边变化、谈收获与喜悦、谈脱贫成就,生动呈现了水利部门对口帮扶5年来范家坪村的巨变。由于时机抓得准,角度找得新,故事挖得深,形式做得活,这组贴近实际的主题报道,得到了群众点赞,深受读者欢迎,产生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全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传播的方式变得多元化、手段变得多样化。为适应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形势,《人民长江报》积极探索融媒体发展方向,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创新运用新的传播形式,围绕水利热点,策划打造新媒体“爆款”产品。
2020年,长江流域时隔22年后再次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这是举国关注的重大热点新闻。《人民长江报》防汛宣传报道组紧密结合长江防汛重点工作,强化内容生产,创新宣传形式,组织策划制作微视频、微动漫、图解等系列新媒体文创产品30余件,其中,动漫8期,手绘动画1期,影像专题策划2期,短视频及图文宣传20余期,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开展科普宣传,运用新的传播手段和模式,向社会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长江防汛战役,生动形象地普及长江防汛知识,全方位反映了水文预测预报、三峡等重点水工程科学调度、防洪减灾技术支撑等在2020年长江防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中,在长江1、2号洪峰汹涌来袭的关键时刻,一线记者24小时坚守、连夜制作的图文专题《迎峰十二时辰》,在报社官网官微发布后,又获新华社等央媒转载,总点击量达到近650万人次,18万人点赞。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水库群联合调度,策划制作了手绘动漫《三分钟“漫说”水库群联合调度》,引发大量转载转发余评论,新华网客户端、新浪微博、腾讯视频等媒体累计播放超50万次,各自媒体抖音、头条、哔哩哔哩等平台播放后评论留言数千条,取得了十分显著的传播效果。
涉及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主题报道,往往也可以实现采编者与读者一起互动完成。在新传播技术与手段普遍使用的今天,读者已不完全只是一个旁观者,同时也有可能成为新闻报道的参与者。在2021年的长江防汛主题报道中,《人民长江报》通过与读者互动征集选题,充分发挥行业主流媒体的在水情教育方面的权威作用,广泛开展防汛避险科普知识传播,加强水雨情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组织策划制作了新媒体系列宣传产品《梅雨是个啥》(上、下)、《生态调度是个啥》等,通过手绘动漫的形式和轻松活泼的解说,生动呈现了梅雨特性及防范应对、水利工程联合调度等方面的常识。系列新媒体产品一经发布,就在读者中引发热议,不仅点击率高,网友留言互动也十分活跃:“好有趣,原来你是这样的梅雨”“麻麻再也不担心我在梅雨期晒不干衣裤了”“慕了慕了,生态调度利国惠民”……进一步增强了行业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