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裹在粽子里的亲情

时间:2024-05-16

马红丽

五月的大街小巷,处处飘散着浓浓的粽子香味。闻到粽香,知道又一年的端午节就要到了。

小时候,我们姊妹多,五个孩子,要吃要穿要上学,印象中家里的日子总是过得紧巴巴的。可是,到了端午节,母亲无论多么作难,也要想办法给我们包几个粽子吃。只要她把盛放着糯米和粽叶的瓷盆端出来,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围在了旁边。浸泡好的糯米白白胖胖,晶莹透亮,看着就直流口水。母亲抓一把糯米放进粽叶里,动作娴熟地一捏一折一盖,再用细线一圈圈缠绕绑紧,很快,一个有棱有角、漂亮匀称的粽子就做成了。看着包好的粽子堆成了小山,灶房的炉火也烧得通红,我们姊妹几个就争着帮母亲把粽子放进铁锅里,然后就眼巴巴盯着灶台。闻着清香扑鼻的粽叶味儿,幼小的弟弟使劲地吸着鼻子,一遍一遍地问:“妈妈,粽子怎么还不熟呀?”母亲笑道:“别急,粽子得用小火慢慢煮,那样才更香。”姊妹几个围在铁锅旁迟迟不愿去睡觉,生怕睡醒了,粽子就没了。

后来,离开家参加工作,结婚生子,每年依然能够吃到母亲包的粽子。多年来,母亲一直保留着端午节包粽子的习惯,总是提前把粽子包好,分成多份。遇到我们工作忙了,回不去,她和父亲就一一给我们送来。我们劝母亲以后不要再包粽子了,超市什么都有,买着很方便,可母亲总说:“过节得有个过节的气氛,不包粽子,哪是过端午节呀?超市里卖的粽子不新鲜,味道也不好。”眼看劝不动母亲,在洛阳的大姐就和我们商量说:“端午节的时候,大家能回家就尽量回家吧!回去了,就和母亲一起包粽子,免得她和父亲太辛苦。”于是,每到端午节,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包粽子便是我们家最开心的事了。除了大姐家离得稍远一点外,其他几个姊妹基本上都能回去。

记得有一年的端午节恰好是在星期六,我们姊妹几个拖家带口全回去了。那天天气晴朗,父亲把事先准备好的粽叶和馅料摆在了院子中间,我们就坐在院子里包起了粽子。好热闹的二姐提议,让我们来一场包粽子比赛,由母亲做裁判,看谁包的粽子又多又漂亮。大家积极响应。大姐深得母亲真传,包出的粽子漂亮、匀称,特别是她包的斧头粽子外形丰满结实,看起来特别精神。但论数量,她就比不过二姐了。我是姊妹中最笨的一个。往常,母亲包粽子时我也只是打打下手、干个杂活,这会儿手忙脚乱,更是好半天也包不出一个。即使包成一个,也是松松散散不成样儿。母亲见了笑着说:“你们就别难为她了,还是让我来吧。”说着,她拿过了我手中的粽叶。只见母亲两手轻轻一合拢,手里的粽叶就形成了漏斗的样子,先往里面灌些糯米,放大枣、花生、葡萄干等馅料,接着用筷子在装满糯米的粽叶筒里轻轻插几下,用手按得实实在在,再将多余的叶片反折回来盖住扎紧,一个精致的尖角粽子就包好了。母亲说:“这种三角形的粽子讲究的是有棱有角。只有包得扎实,煮到锅里才不会散,水也不会渗进去冲淡口感。”弟媳妇年龄最小,比我还笨。在此之前,她一直不好意思下手,听到母亲讲解后也来了兴趣,让母亲教她。我们热热闹闹地包着粽子,父亲在一旁乐呵呵地照看着炉火和添柴加水。那一刻,围坐在父母身边真是幸福,整个小院不时地传出阵阵笑声。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说起端午节和母亲一起包粽子的事儿,朋友深有感触,说他父母已经去世了,现在一直很怀念,特别是在过节的时候,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他红着眼圈说:“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宁愿再多一点时间陪伴在父母身边……”

我知道,对于我们这些不能日日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游子来说,粽子只是节日的一种载体,真正让人难以割舍的是裹在粽子里的浓浓亲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