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胡琼瑶 汪 彤
聚焦脱贫攻坚,帮助低收入农户增收和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发展,是扶贫队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全力做好脱贫攻坚战宣传报道,是湖北省委机关报的重要政治任务。湖北日报农村新闻中心作为报道扶贫战线的主要部门,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深入解读中央各项脱贫政策,生动报道脱贫攻坚一线故事,积极挖掘基层先进典型和丰富实践,用新闻来助力全省脱贫攻坚,用报道来扶智扶志,为湖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新闻扶贫活动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陆续开展。近年来,新闻战线坚持“三贴近”原则,积极充分发挥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的重要作用,聚焦脱贫攻坚领域新闻报道,通过一篇又一篇报道,来一步步深化新闻扶贫的内涵。
好的报道,不仅能够凝神聚力、催人奋进,还能发挥“媒体助政”的功能,对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起到正向推动作用。今年4月,我省修订《湖北省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年)》,对原有产业扶贫政策进一步细化完善。
武汉市黄陂区罗汉寺街长期以来耕地抛荒严重,一些农民尝试种植草莓,增收效益十分明显。湖北日报农村新闻中心率先关注到这一现象。从2016年开始,中心原主任黄俊华带队先后多次赴黄陂采访,推出《黄陂草莓,为何浙江人种》《产业扶贫,那一抹耀眼的“莓”红》《小蜜蜂“作客”大棚的奥秘》等深度报道。
报道引起了黄陂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在多方努力下,黄陂正在打造草莓特色小镇,整体带动罗汉寺街及周边街镇贫困人口脱贫。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如今黄陂依托草莓产业园、草莓特色小镇,形成了农民土地租金、扶贫股金、打工薪金、分红现金“四金”增收的脱贫致富模式,小草莓成为黄陂脱贫致富的大马车。
2019年,湖北日报农村新闻中心精心策划系列报道《产业扶贫思辨录》,紧扣产业扶贫中的重点和难点,剖析各地实践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站在全局的高度提炼思想,对进一步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及时给予引导。
首篇报道刊发后,时任省委书记蒋超良在报纸上批示:“湖北日报记者写的这篇报道很好,‘思辨’得好。产业扶贫是脱贫、巩固脱贫效果的根本。”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艳玲批示:“请湖北日报社再接再厉,鼓励记者多深入基层、多深入思考,写出更多更精彩的报道。”
为了通过新闻报道更好的助力湖北省脱贫攻坚,湖北日报农村新闻中心敢于引导、善于疏导,胸怀大局,把握大势,通过深入专题报道,推出大型系列报道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党报在脱贫攻坚舆论领域的话语权,探索构建党报话语体系建设,进而提升和增强传播效果。
近几年来,湖北日报农村新闻中心把最主要的精力,最多的时间都留给了扶贫报道,承担了湖北日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脱贫攻坚进行时”“精准扶贫 不落一人”等一系列专栏主要的报道任务。湖北日报农村新闻中心近一半的报道是扶贫报道,最大的策划,最重要的稿件都与扶贫相关。
2019年进入攻克最后贫困堡垒的关键时期。在湖北日报编辑部的安排下,农村新闻中心策划推出《脱贫攻坚 一线故事》大型系列报道,聚焦计划脱贫摘帽的17个贫困县。
在一个多月里,湖北日报农村新闻中心十多名记者怀着感情、带着问题,分头深入17个贫困县,进村入户访民情,田间地头听民声,通过一个个接地气、带露珠的感人故事,全面展示贫困地区攻坚克难的思路举措和精神风貌,在客户端、微博微信、网站、报纸上同时推出17组图文并茂的深度报道。
报道刊发后,被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新网、国务院扶贫办网站等多家网站转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一线基层干部或在客户端上留言或致电编辑部称,报道进一步凝聚了思想,激励了人心,彰显了党媒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使命担当。
作为党报主流媒体,在扶贫报道中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作为党报新闻工作者,更要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扬职业精神深入到脱贫攻坚最一线,带着感情深入到群众中间,挖掘出更多典型报道,让更多脱贫攻坚的典型人物走到公众的视野,走向更大的舞台。
在大别山重点贫困县英山,有一个叫闻彬军的人,在山水沟壑之间投资上亿元,建起了5000多亩绿色种养基地,3万多人得以脱贫致富。得知这一信息后,湖北日报农村新闻中心女记者胡琼瑶第一时间赶赴英山,蹲点采访,跟随闻彬军一起,白天种菜、卖菜、培训,晚上与当地扶贫干部一起座谈。闻彬军说,真正的扶贫,先要读懂脚下这片土地,沉下心来思考这片土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回到编辑部,深度报道《一筐生态菜 满载脱贫梦》迅速于2017年4月6日在湖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报道刊登后,多家媒体进行大篇幅跟踪报道。2018年,“神峰扶贫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2018年全国扶贫十大成功案例,向全国推介。同年10月,闻彬军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在路上心中才有时代,在现场心中才有感动。2019年春节前夕,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在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崇阳县……湖北日报农村新闻中心记者冒着严寒与易地搬迁的贫困户“围炉夜话”。腊月二十九凌晨4点多,记者从县城出发赶到沙河店村,跟随村支书走访农户,与村民同吃同住,一直采访到大年三十中午。
湖北日报农村新闻中心记者锤炼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走千村万寨,入千家万户,通过讲好一个个湖北脱贫攻坚的生动故事,凝聚起最大的脱贫力量。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作为党报媒体,更要深刻把握传播规律,用好新型传播平台,通过多元化的传播手段和创新传播思维,发挥主流媒体舆论的影响力。在脱贫攻坚报道中,湖北日报农村新闻中心积极创新传播模式,在强化舆论的同时,积极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新范式,打造脱贫攻坚新闻宣传新模式,取得了显著的良好效果。
今年省两会期间,湖北日报农村新闻中心创新思路,主动与融媒体中心合作,共同创作完成融媒体作品《你笑起来真好看——荆楚脱贫故事》专题,集纳了数百张脱贫群众的笑脸照,每张照片后都有一段脱贫户的真实故事。
该策划完成了从网络到报纸,从线上到线下的全方位展示。线上,湖北日报客户端开设了《你笑起来真好看》大型专题,涵盖全省17个市州、林区,将所有的照片和脱贫户故事一一呈现。线下,结合前期丰富的资料,在湖北省“两会”主会场——洪山礼堂前厅布置了近70平米的大型喷绘笑脸照片墙。脱贫户笑脸照片墙以巨型“惠”字为主题,成为湖北2020年“两会”期间一道靓丽的风景。
新媒体注重讲故事。脱贫攻坚是个重大战役,更需要用小人物的普通故事来反映大主题大变化。2018年初,湖北日报农村新闻中心高级记者黎海滨深入基层采访中,发现湖北省经信委驻村工作队长李江陵的驻村工作日记被国家博物馆收藏。这其中有什么特别故事?记者没有仅局限于报纸的文字稿,他进行深入挖掘采访。采访后,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歌曲制作成创意互动H5《他的日记为啥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最终在报网端微抖音等多平台呈现。
报道引起全省广大驻村扶贫干部的共鸣,上万名党员干部为之留言点赞并转发分享。李江陵被湖北省委、省政府评为“榜样湖北”典型。作品最终获得2019年度中国新闻奖。
湖北有581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工作队就有2.1万个,报纸版面有限,且互动性不足,难以满足融媒时代扶贫宣传的要求。为了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湖北日报农村新闻中心与其它部门一起充用利用新媒体海量传播优势,仅今年头5个月就在报纸和新媒体上发稿2000多条,有效地增加了扶贫宣传的广度与力度。
去年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湖北脱贫攻坚冲刺工作大大增加了难度。在总书记的殷切关怀上,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统筹兼顾,一手抓抗疫,一手抓脱贫,有效地破解了“新考题”。
非常时刻不退缩,湖北日报农村新闻中心张欧亚、汪训前、周寿江、祝华、汪彤、孟静等十多位记者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题下,迎难而上,深入一线,利用各种采访手段,近距离全方位宣传全省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新举措好办法,报道扶贫干部不惧风险战疫战贫的英雄壮举,报道各地大员上阵抢抓机遇的消费扶贫故事,展示贫困户战疫斗贫的精气神……成为抗疫战贫宣传阵地最美的“逆行者”。相继采写《全省干部群众深入贯彻***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破解“新考题”——湖北疫情期间战贫记》《战疫战贫 与你同行》《我省19407支扶贫工作队在行动》《就近就业 电商销售临时补助——我省打出战贫“组合拳”》《脱贫户打拼人生“下半场”》《千里驰援保粮安》等一批稿件,这些报道有力地鼓舞了全省战疫战贫的斗志,鼓舞了人心,凝聚起脱贫攻坚强大精神动力。
***总书记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湖北日报农村新闻中心牢记责任情怀,践行媒体责任,坚守扶贫报道一线,以真挚的真情,创新的策划,厚重的作品,持续做好扶贫新闻宣传工作。一方面讲好找出路、想办法、战困难、摘帽子的扶贫故事,一方面以实际行动投身于新闻扶贫的实践中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党报的媒体优势,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