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文、图来源/网络
用什么方式进行食物原料加工、如何制作食物、如何进食等,是饮食文化主要的内容,探讨饮食文化重要的特质和内容,则应首先了解其采用的工具。
敦煌的炊具名目繁多,有以下数种:
- 铛 -
一种金属质的平底炊具。铛的品种规格较多,有半升、五升、七升、一斗八升、二斗、二斗二升、二斗四升、三斗、四斗、六斗、七斗、一石、一石二斗等十几个规格。
铛有圆耳的,有方耳的,一般都有“脚”支撑,有的甚至因为太大而在底下安了轮子,以便于搬运。
△ 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铛的图像
敦煌铛的用途,比较复杂。敦煌文献记载用铛“煮油”。“煮油”就是“用油炸”“用油煎”。铛也可能用来烙饼。
一段时间内,铛作为炊具悄然隐退。许多人不知铛是一种很古老的炊具。今天,一度消失的铛又出现在了厨房里,各种炸的、煎的食品多了起来,铛也重新获得了人们的青睐。
- 镬 -
敛口,鼓腹,或平底,或收底,煮肉容易熟。
镬是一种古老的炊具,由鼎变化而来。敦煌的镬有耳,可能有盖,而且壁画上反映有足;容量从四斗、七斗、两硕、三硕不等,质料有铜和铁两种。
△ 莫高窟第468窟北壁铛的图像
△ 莫高窟第296窟主室北坡铛的图像
△ 莫高窟第431窟镬的图像
△ 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镬的图像
上图中,一个女厨师正往镬下添柴。类似的图画在敦煌壁画中也有反映。镬在古代主要用来煮肉,到了唐以后用途更为广泛。
- 甑和蒸笼 -
敦煌文书中,称蒸笼为“咄笼”,这是河西人对蒸笼的传统叫法。
敦煌人食用的饼中有蒸饼,而且许多蒸食、细供及丧葬仪式上的“盘”均要用蒸笼蒸,做这些食物的工具即是“咄笼”。
同时,敦煌人仍使用更古老的陶制的“甑”。
△ 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陶釜和甑的图像
上图中,女厨师正在往灶中添柴。炉子上有一具陶釜正冒着热气。旁边放着一具甑。
- 切刀 -
即今天的菜刀。切刀式样的不同,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饮食文化特点和烹饪传统。
△ 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切刀的图像
农耕饮食文化传统下的切刀主要用途是切菜、切面,因此,宽、厚的切刀省力、方便;游牧饮食文化传统下的切刀主要是割肉,因此,刃薄而窄,有尖。
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的切肉图中,所使用的切刀正是一种窄而长的刀。
敦煌的餐具有碗、碟、盘、筷子、匙、勺子、盛子、食刀、钵、魁子、叉子等。
- 盘子 -
今天,盘子和碟子似乎有趋同的迹象。但在古代,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 榆林窟第25窟中盘子与净瓶的图像
盘子用来运送和装盛食物。与碟子相比,盘子种类多、形状各异,比碟子大,而碟子呈扁平状。
当时的盘子既包括运送食物和餐具的长方形大木盘,也包括装盛干食的各种器皿。
△ 榆林窟第25窟婚宴图
从质料上分,盘子有木、漆、铜、瓷、银5种;从其形状和名称分有团盘、牙盘、高脚盘、马头盘、中台盘、合盘、擎盘等。高脚盘、中台盘应当指一种有底座的盘子。
榆林窟第25窟婚宴图中仆人手中所端的盘子,内凹宽沿,圆形圈足。
△ 莫高窟第45窟中盘子及饮具的图像
上图中的案上一边是一个方木盘,中间有两个盘子,一高脚,一无脚,盛有食物,另有五只有脚的小餐饮具或为高脚酒杯,或为一种小盘子。
文书中还出现了银盘子和雕花银盘子,雕花银盘子有可能是来自于异域的工艺,其风格受到了西亚的影响,或者本身就来自于西域。
- 叉子 -
在汉、魏、晋时期则是整个河西地区常用的餐具之一,在武威汉墓、嘉峪关魏晋墓及敦煌魏晋墓中,不仅有砖画的图样及用叉就餐的实图,而且有出土的实物,在甘肃省博物馆、敦煌博物馆均有收藏。
△ 敦煌祁家湾西晋墓出土的叉子图像
叉的种类有三股和两股两种。汉代的叉较长,有一尺多,柄尾有环,可以挂在墙上,而敦煌祁家湾西晋墓出土的叉子分两股和三股两种,长度有所缩短,只有23.2cm和27.5cm。显然,这时,叉子已逐渐由原来的炊具向餐具的方向发展。
△ 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吃烤肉的场景
△ 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吃烤肉的场景
从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的饮食图中看,叉子既是炊具,用来直接烤肉,也是餐具,由仆人递与进食者直接食用。
- 食刀 -
一种较小的刀,应是一种随身携带、用来割食肉的小刀。这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北方游牧民族的食肉习惯,即用小刀将肉割下送到口中。
△ 敦煌祁家湾西晋墓出土的刀叉图像
时至今日,用小刀割肉而食仍是蒙古、藏等民族的食肉方法。据此,食刀其实就是餐刀。
- 勺子 -
勺子之“勺”,多写作“杓”,可见为木质。
△ 榆林窟第25窟中的樽和勺子
勺子的用途有两种,一是作为餐具,用来盛饭舀粥调醋酱,水勺则用来舀水;二是作为酒、油等液体饮料和调味品的取用工具;三是作为量器单位,“十勺为一合”。
△ 莫高窟第236窟斋僧图中的樽和勺子
用来盛饭、盛粥、舀水的勺子没有固定的规格,而作为量器的勺子则有固定的规格。
不同的文献数次记载“大木勺”“大水勺”,可知有一种常用来舀水的勺子。作为量器的勺子,经考证,容量相当于一升,它的形状当然与今日的勺子不同,是一种打酒、挹酒的器具。壁画中也多次出现了一种曲柄勺,在斋僧图和婚礼宴饮图中,都显示在一个鼓腹、三脚、敞口的器皿中。在魏晋砖墓壁画中,它是酒樽;在敦煌壁画中,它有可能是酒樽,也可能是盛子,用来盛粥。
- 魁子 -
在文书中写作“槐子”,常与碟子、盘子、摞子、碗等记录在一起,可证明是一种餐具。“槐”当是“魁”的异写。
△ 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妇女手中的魁子
“魁”是古代的一种饮食器具。在河南灵宝东汉墓所出的陶案上就有“魁”。有把,从其形状上看,有点像今天的“马勺”,但底是平的,当是食用粥及其他汤饭时的餐具,因为有把,可以避免烫手。
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上,有一个妇女,手中所拿器具,从其形状判断,应该为“魁”。
- 盆 -
功能比较多,不仅是日常的用具,而且也充当粮食或食物的容器。
其可以装油、食物等,主要的作用似乎是装水、洗脸、洗头等。在榆林窟壁画中发现了用盆来装收获的葫芦的画面。
敦煌的盆的容积有3斗、5斗、6斗、2石的,也有更小的。
△ 莫高窟第146窟中的木盆
盆的质料主要以木头为主,反映了当时的制作工艺。比如莫高窟第146窟的木盆,其形状显示就是一朵覆莲和仰莲。也有一些盆的材料为铜质。
- 瓮 -
一种腹部大、口相对小的陶器器皿,敦煌人用来装粮食、装油、装酒和盛饭,大小不等,因此,也可以说它是食器。这是敦煌人应用最广泛的器皿之一。
大的瓮用来装粮食,称作“干瓮”。小一些的瓮用来盛粥等汤食。另有一种瓮用来装油和酒。装酒和油的瓮又是一种量器,用来衡量液体的容积。敦煌的1瓮酒等于6斗,4角等于1瓮,1斗等于10升。
△ 莫高窟第61窟中的制陶图
瓮的质料有陶和木两种。陶质的瓮在敦煌就有出产。上图中瓮匠右脚在蹬底下的木轮,使其旋转,左手扶一个成型的瓮,右手拿一个木质的敲打锤在加工。
瓮在敦煌是使用最频繁和用途最广的器皿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它就在当地制作,价格便宜,而且瓮作为酒、油等流体食物的贮存器皿,它的鼓腹撮口的特点,便于装液体类饮食,容易保留食味且不易进灰尘。
- 罐子 -
一种常用的工具,有木罐,也有陶罐和铜罐,以铜质为多,其次是木质;其用途除了盛东西外,还可以用来浇水洗澡,也可以用来提送食物、装油。
- 瓮 -
△ 莫高窟第290窟中的瓮
一种撮口、细颈、鼓腹的容器,不仅是粮油的容器,也是酒的容器,能保持酒的醇香,而且容量大,卫生。
敦煌人酿好的酒均装在瓮中,一般每瓮容量6斗。酒店也用“瓮”来标志酒的数量。
和“干盛瓮”不同,装酒的瓮在制作时要加釉子,以防渗漏。
- 樽 -
又写作“尊”。樽是传统的酒器,主要用来盛酒,以向酒杯中注酒。历代形状各异,敦煌祁家湾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圆柱形陶樽,和嘉峪关魏晋墓葬砖画中的樽形状相同。
△ 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樽和曲柄勺的图像
敦煌的樽以木质和陶、瓷质为主。上图是两人对食的画面。中间有一案,案上放置有樽,里面有一曲柄勺。
- 杯 -
敦煌佛爷庙湾西晋墓、敦煌祁家湾西晋十六国墓葬中曾出土了不少用陶器制作的双耳杯,说明敦煌很早就已生产酒杯。
△ 莫高窟第116窟中的酒杯
△ 莫高窟第14窟中的酒杯
莫高窟盛唐第116窟婚宴图中也有一个敬酒的饮酒器。莫高窟第14窟主室南壁壁画上的酒杯等,都说明敦煌流行着一些形状各异的饮酒具。
除了餐饮具外,其他进食辅助工具是为了更方便、舒适、快捷和更优雅地完成饮食的最后一道工序的必需品之一。
- 食床 -
用来盛放餐饮具、食物和人们凭倚进食的家具。从早期的卧具——榻床——演变而来。
食床大体上有三种:一种几乎完整保留了早期的式样:宽大、低矮、圈足、壸(kun)门。
另一种和当时的书案差不多,长方形,已经比较高,以适合人们垂腿而坐。其支撑的足有传统的圈足,也有新式的四条腿。壁画上大多婚宴图中就是这样的食床。
△ 莫高窟第159窟中的食床
还有一种就是“方食床”。它应该就是后世所谓的炕桌,是一种家庭进食的小餐桌。
- 坐具 -
早期,人们进食时往往“席地而坐”,实际上是席地而跪。这种进食方式在魏晋时期的砖墓画中还看得很清楚。
△ 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的跪坐饮食图
上图是嘉峪关魏晋墓砖画像当中的一幅宴饮图,两人跪坐,中间是一个圆形食案,上有酒樽和曲柄勺,女仆手持小盘,上有耳杯。
△ 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的女主人进食图
上图是一个集体宴饮场面。四人席地对坐,中间有一食案,上有酒樽和曲柄勺。
到了唐五代时期,随着食床的升高,出现了由榻床演变而来的高而宽的坐具,人们开始垂腿而坐,大部分的饮食场面都是垂腿坐。
△ 莫高窟第113窟中的婚宴图
莫高窟第113窟婚宴图。从中可以看到人们的坐姿很随便,有垂腿坐,也有跪坐。
△ 莫高窟第474窟中的婚宴图
这是莫高窟第474窟婚宴图。其中右边的女宾是跪坐。坐具则是一种宽大的坐床。它就是后世条凳的前身,也由榻床演变而来。
-“食单”和“食氍毯”-
敦煌人饮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食单”和“食氍毯”是两种东西,“食氍毯”是铺设在地上的毛毯,而“食单”则或铺设在僧人前面用来放置食物,或铺设在食床上放置食物的纺织物。
铺设“食氍毯”或“食单”,这种饮食风俗产生得非常早,它与早期“席地而坐”的饮食方式密切相关。
当时的食单并不都铺设在地上,有些可能铺设在大的食床上。如一些婚礼宴饮图上,食床上都铺设有“食单”,食床周边还有帷帘。
△ 莫高窟第474窟中的婚宴图
上图中,男女宾客坐在一种鼓腰墩上,列坐在食床两边。食床有挡水线,上面铺设有“食单”,周围有帷帘,高脚盘中装满了蒸饼、馓子等食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