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姜远海
2020 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 疫情加上洪涝灾害,增加了脱贫攻坚难度。已经脱贫的农民是怎么走出贫困的?当前的精神状态怎样?奔小康产业是否已经成熟?是否有返贫的可能?他们还有什么需求和呼声?2020 年8 月,湖北日报推出“夜宿农家话脱贫”全媒体专栏,记者走进农家,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算农家账、干农家活,聊变化、谈感受、询未来、体验致富门路等。栏目一经推出,以其特有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收获积极反响,中宣部新闻阅评称赞该专栏,是“脱贫攻坚报道中值得关注的佳作”。本文以栏目中《腰打钢板的养猪大户》采写为例,谈记者通过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增强报道感染力的采写过程。
笔者原是湖北日报社襄阳记者站驻站记者,在接受“夜宿农家话脱贫”采访任务后,开始选取采访对象。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推进,处于秦巴山区的南漳、谷城、保康,也先后通过了脱贫验收,宣布出列。 到2020 年8 月,襄阳只有数千人因各种原因尚在贫困线以下, 年底也将全部走出贫困线。 根据记者了解,三县当中,脱贫攻坚难度最大的属保康县。保康县是襄阳唯一的全山区县,是全省深度贫困县和国家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 有建档立卡贫困村65 个,贫困人口28250 户83225 人,占总人口40%。该县脱贫攻坚啃下了3 个硬骨头:喀斯特地貌找水、数万人异地搬迁和能让脱贫户稳致富的产业。 记者多次深入保康村镇采访,发现这里的贫困户有很强的脱贫欲望,脱贫内生动力充足,这是脱贫攻坚应该积极褒扬的精神。 结合“夜宿农家话脱贫”栏目的要求,记者决定前往保康县采访。
记者请保康扶贫办协助找寻采访对象, 要求采访对象具备以下特点:已脱贫致富、有政府帮扶元素、家里有稳定提供经济来源的产业、家庭成员精神状态积极、有与贫困做斗争的故事。
保康县扶贫办向记者推荐了已摸排的4 个候选采访对象,分别是:家住城关镇堰塘村6 组的陈明德家庭,一家三口,因病致贫;城关镇堰塘村3 组的张呈宝家庭,无一技之长和交通不便致贫;马良镇赵家山村3 组常丙翠家庭,因病致贫;两峪乡两峪村3 组村民李先杰家庭,因病致贫。
随后, 记者同保康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都正阳、 扶贫办主任廖道明和副主任马维军一起,商量备选对象同栏目的适配度。查看候采对象的脱贫经历发现,他们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脱贫途径, 但故事相对平淡, 不具备典型性。 并且陈明德家庭是靠种植零散的蔬菜,产业持续性不强;张呈宝家庭靠种植蔬菜和在城关镇打短工增收,也没有特殊的代表性;常丙翠家庭虽说通过异地扶贫搬迁、通过打深井解决饮用水困难,最终靠种植80 亩烟叶致富,但是种植烟叶却是一种只能做不宜多说的产业;李先杰家庭发展了2 万多筒蘑菇,但是保康县对蘑菇产业发展踩了刹车。那么,记者若到他们家同吃同住同劳动,也许能挖掘出新闻和故事,但风险很大。 记者向参与讨论的3 人说出了自己的忧虑。
“云旗山村有个脱贫户,养猪。 抗旱给猪拉水的时候,把腰闪了。为治病,他用几块砖坠着腰部做理疗……”沉思了一会,马维军说了这几个元素,记者眼前一亮,几个问题脱口而出:“他养了多少猪?什么时候脱贫的?家里还有什么产业?为什么要土法做理疗? 现在身体情况和家庭情况如何……”
致电云旗山村党支部书记杨金山。 杨金山说,“村里有养殖母猪的传统。这个脱贫户是陈明新,养了10 多头母猪,是村里母猪养殖第二大户。 他的脱贫故事曲折、精彩、正能量。 ”并约定在马良集镇上见面,他带我们进山。
定下采访对象当天中午,记者就驾车直奔马良镇,与杨金山汇合。 当天下午4 时许,记者一行抵达陈明新的家,记者第一时间进行快速观察:陈明新拄着拐杖,右腿残疾,腰板挺着;看似翻新不久的住房,拐角式布局,上下各6 间;房屋的前后各有猪圈, 一楼走廊上堆着饲料玉米。 就目光所见,记者想,“身残志坚奔小康的故事,有料!”遂决定住下来采访陈明新。
记者出身襄阳农村,常在村组等基层采访,加上和陈明新年龄相仿, 我们坐在一楼的走廊上, 随着交流无障碍进行, 一个虽屡遭劫难但却不向命运低头带领家人奔小康的奋斗画卷徐徐展开:陈明新曾是村会计,后来辞职跑运输,但经历了3 次车祸加上父亲生病,落下巨额债务;妻子离家出走;屋漏偏遇连阴雨,在一次帮助朋友伐木时,树木倒下撬飞巨石砸中右脚踝致粉碎性骨折,从此腿部残疾;发展生猪繁育后,为应对干旱缺水情况,他到山坡下拉水时又致腰部受损;他采用砖块拉伸的土法理疗,腰损加重,不得不住院加钢板辅助支撑,家庭状况雪上加霜。 即使这样,在当地政府和村委会扶贫专班的帮助下, 陈明新母猪存栏16 头,仔猪出栏300 头以上;还将原来约6 亩宅基地开垦出来,种上了蓝莓;年收入能超过30 万元。这些遇贫困抗争的故事,分别得到了围坐在旁边参与交谈的村组干部的印证。
要喂猪了,陈明新支撑着受伤的身板走进猪舍,记者参与一起喂食。
晚餐,品着陈明新自酿的蓝莓汁,和他们一家人边吃边聊,这个家庭的生活状态和故事的细节逐渐完善、丰满。
夜深了,记者躺在民居里,大脑回放着采集的信息,思量着这个屡遭不幸的汉子,能支撑下来,他平常是怎么做到的? 对观察到的细节进行逐个梳理,并列出补充采访内容。
次日凌晨6 时30 分许,记者起床时,发现陈明新已在场院上忙碌开了: 他麻利地从走廊一端将推车推到饲料堆这里,掀开篷布,将推车竖起,拉着饲料包的一角,贴近推车,记者欲上前帮忙时,饲料包已经平放在了推车上,并推向粉碎机。 接着便是粉碎、拌匀精饲料、打扫猪舍、消毒、喂猪。在拌精饲料环节,只见他先把扎好马步,慢慢往下蹲,双手交替慢慢将饲料拌匀。记者同陈明新一起干着,补充采访着制作饲料、喂养母猪、猪瘟防疫的细节和视频素材。 看到陈明新拖着残疾的右腿、打钢板的身体忙碌的身影,对这个家庭的小康的可持续性也充满了信心。
***总书记说,报道老百姓的事情,要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多一些“沾泥土”“带露珠”的文章。
“沾泥土”“带露珠”的文章往往是通过群众语言表达,进而有效增强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贴近群众的话语,力求简洁、朴实、清新、通俗。
在这篇《夜宿农家话脱贫》稿件中,从标题的制作、小故事的选取、细节的表现、语言的特色四个方面,进行了8 次颠覆式修改,小的修改没有计数,让文本和语言表达无限接近采访对象。
先说标题。 第一次提交的标题为《陈明新,逆势中的小康更珍贵》后来的改动分别是《陈明新的逆境幸福路》《陈明新“爬坡”赶走苦日子》《“背运汉子”搏出好日子》《秦巴汉子搏出好日子》,最后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正中修改,见报标题是《腰打钢板的养猪大户》。见报前的标题,每次改动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向要表达的主题在聚焦,但却没有点出主人公的主要特点和脱贫攻坚的项目, 有的甚至没有体现出陈明旗的农村贫困户特色。经过提炼,陈明新现在的身体特色是“腰打钢板”,而让他家实现奔小康梦想的是“养母猪”,并且是村里的第二大母猪养殖户,这样两个特色一提炼,对陈明新的特色具象成“腰打钢板”,就形象生动,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再说故事的选取。人物新闻是由若干故事串联起来的。陈明新的故事素材丰富,在一稿中,记者通过陈明新一次次逆境中努力爬起来的故事, 努力塑造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脱贫攻坚典型,进而体现农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的强大。部门主任在审稿时,认为故事反映陈明新的境遇太惨,应该让陈明新自己充满阳光并且给读者有阳光的感觉。 记者此后对稿件进行修改, 但故事多围绕突破困难的境遇选取,没有跳出困苦日子的窠臼, 稿件整体修改和基调调整不大。 从第五个版本开始,在部门主任和值班总编建议下,记者将故事分成三部分, 分别是 “背运汉子的不屈生活”、“干,就对了”“甜甜的日子,已经来到”,故事的框架和基调基本定了下来。
关于行文特色。 记者在写稿时,虽然尽量用更多的“沾泥土”“带露水”的语言表达,部门主任和值班总编总感觉文章的细节感染力不强,文字的“土腥味”尚待加浓。认真查找文章不足, 记者决定通过陈明新脱贫攻坚故事细节和多引用他本人和地方语言的方式,让行文特色明显。好在通过同吃同住同劳动, 关于陈明新和这个家庭的克服困难奔小康细节,记者了然于心。 于是,再通过3 遍修改,加上后方编辑、主任和总编的把关,稿子终于过审,小标题直白、通俗,分别是“伤病打不垮倔汉子”“养猪的诀窍多得很”“今年总收入能过30 万元”; 细节代入感强:“陈明新一瘸一拐走进猪圈,往猪槽里倒上饲料兑上水。 猪仔们挤过来,把头扎进槽里抢食。‘这吃食的声音,好听。’陈明新扶着后腰,乐呵呵说道。 ”“蹲下、站起这些简单的动作,陈明新每次要先摆好架势, 再控制自己身体缓慢进行。 但他很乐观:‘习惯就好了’。 ”“饭后,天暗。 陈明新坐在院子里歇息,小儿子躺在他怀里酣然入睡”等等。
为做好“夜宿农家话脱贫”全媒体专栏,记者走进农家,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算农家账、干农家活,聊变化、谈感受、询未来、体验致富门路等,通过锤炼“四力”,讲活、讲透、讲实脱贫攻坚故事,增强了稿件的感染力。 见报后,报道的主人翁纷纷表示文章反映了真实的自己, 在阅读自己的事迹时也热泪盈眶。 中宣部新闻阅评称赞该专栏,是“脱贫攻坚报道中值得关注的佳作”。
脚力是获取鲜活素材的基础。若是一般性采访的话,可以请采访对象集中到集镇或者村委会, 请主人公一起加上知情乡亲开个座谈会,通过一些采访技巧,故事的基本挖掘应该可以完成。 但记者要采访的是一个家庭脱贫攻坚的励志故事,作为一个先后陷入多次困苦的家庭,小康生活的日常是什么样子的? 一个腰部受损的家庭顶梁柱是如何力撑带领全家度过一个个难关的? 他是怎么养猪的? 他的住房、家庭摆设、家庭成员精神状态是什么样子? 种种疑问,只有到他家中才能了解和有直观感受。接着因为住了下来,于是可以思考采访需要补充的细节,让采访一次完成,不留下采访缺憾。 而假若,记者通过电话、座谈、微信、视频等方式采访, 如何通过细节来看出腰打钢板的汉子带领家庭奔小康的真实状态?
用脚力抵达现场、融入采访对象的生活是第一步,用心观察则是关键。 有一个细节,在报道中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却为新闻定下了积极向上的基调,那就是,陈明新家的房屋翻新后,墙裙的颜色有绿、红、黄组成,让场院显得亮丽、活泼,一点也看不出是个多难的家庭。还有一个生活细节就是他家分设了两个灶,通过慢慢聊,得知婆媳因为饮食习惯问题,难以吃到一块去,反正房子有多的,陈明新就多修了一个灶台。 而实际上,哪边的饭菜做得有特色,都是可以共享的。 陈明新是再婚,美好的生活得有一个和谐的家庭。 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陈明新在努力让家庭更和谐。再就是拌匀加工玉米饲料的细节,陈明新一气呵成,可以看的出,为了克服身体困难,他各种调适经历了多少次!
细节来自于观察,来自于记者带着“为什么”去观察。这就要求记者在现场采访,必须让思维高速运转,一方面让更多的细节计入自己的大脑,一方面通过自己的辨析,分析哪些细节已经搜集到位,哪些细节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比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有个疑问,地处深山,并且陈明新家独处一个山坡,需要防治猪瘟吗? 比如,面对当前对贫困户医疗救治的政策,陈明新为什么选择在家做土法理疗? 比如,他家是怎么发展起生猪繁育产业的? 又是怎么突然种起了蓝莓的?技术是怎么突破的等等。 透过聊天,通过记者的现场观察,一个又一个“为什么”逐步解决。
打开电脑,因为素材充斥采访本、录音机和大脑,写作时可以根据需要随机取舍,于是,鲜活接地气带着山旮旯味道的陈明新的励志故事,就出现在了版面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