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融媒体新闻传播“时度效”的创新思维——以楚天都市报《看夕阳》报道为例

时间:2024-04-24

◎舒 均 江 芳 李力力

一、“时度效”原则概述

“时度效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不管是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还是突发事件报道、热点引导、舆论监督,都要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这是***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中所强调的要点,尤其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把握时度效,正确舆论引导成为主流媒体的着力点。

具体而言,“时”是指适宜性和时效性,一方面适宜性,意味着在报道时,既要考虑在什么时间报道是最合适的,也要考虑报道内容在当下环境是否具有适宜性。 另一方面时效性,也是新闻价值的第一要素。 宏观而言,主流媒体要把握住新媒体时代的脉搏,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进行自我革新,微观而言,是报道的效率与速度,新闻关键在于“新”,对于受众而言,只有最新的报道才能满足其求知欲,否则过期不候,所以也要考虑信息发布的及时性,这与网络媒介的运用联系紧密,也体现了新旧媒体结合的正作用。 总之,在报道时若忽视时机的重要性,报道效果将大打折扣。

“度”主要包含报道的准确度、深度和尺度。伴随新媒体发展,公民新闻成为常态,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拍下自己所见所闻,并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信息发布,这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公众话语权的提升,但从另一角度讲,虚假新闻泛滥,缺乏深度 ,并且因“把关”效果的淡化使信息内容越界现象时有发生。 对此,主流媒体应发挥其专业性,借网络媒体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发挥自己优势,以最优方式深挖新闻,多信源保证准确性,内容上把握分寸,报道高质量新闻。

“效”主要指传播效果,新闻的形式和内容都是为“效果”铺路,是否获得了受众关注,是否对受众产生了影响,受众对此报道有何反馈,是传播效果的重要体现,也是媒体自我反思的重要依据。

二、时度效看新闻改进创新

(一)《看夕阳》报道概述

3 月5 日傍晚,在护送病人做CT 的途中,一名医生和一位已经住院近一个月的87 岁老先生手指落日,共赏了一次久违的日落。

这一幕被一志愿者拍下, 当晚楚天都市报记者看到这张照片后, 将其发至内部工作群进行讨论, 迅速在该报官方微博转发, 并进行 “融媒体封面设计”,在该报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 《落日余晖下的这个瞬间, 刻骨铭心! 》,阅读量2.5 万,并且在当晚10时21 分,以《山川 日月暮光银河 有爱相伴 人间值得》为题推出系列产品。 3 月6 日,以《刹那夕阳,一瞬永恒—刷屏照的拍摄者和暖心医生找到了》 为题在该报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阅读量达到3.7 万。4 月9 日,那位看夕阳的老人带着《看夕阳》的照片痊愈出院,4 月10 日在“浴火重生人物版”以《病床上看夕阳的87 岁老人出院了》为题发刊,并同步新媒体平台,此时有关“看夕阳老人拉了曲送别”的话题阅读量已经破5000 万,讨论量也已破1000 万,而楚天都市报成为全国首批报道《看夕阳》的新闻单位之一。

报道刊报后,该组报道被湖北省委宣传部、中宣部新闻局“新闻阅评”,认为《看夕阳》刷屏给新闻改进创新留下多道思考题。

(二)《看夕阳》报道的创新思维

1. 准确把握时机 正向舆论引导

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环境下,忐忑不安的阴影笼罩人心,灰暗而压抑,此情此景是需要温暖的最佳时机,楚天都市报记者凭借高度新闻敏感性发现了这张照片的新闻价值,那就是暖人心田的力量,医生与病人共赏夕阳的这一瞬间,在以往存在中被无限放大,像黎明前的曙光,给予了处在不安中的人们一股奋力前行的力量, 发挥了正向舆论引导作用。 所以该报道具有适宜性。

另一方面,《看夕阳》 照片于3 月5 日下午5 时拍摄上传, 楚天都市报记者发现其新闻价值后, 立即进行会议讨论,在得到大家一致肯定后,迅速在该报官方微博和微信平台转发并追踪采访。 从报社顶层,编委会调度安排,要求多平台,多形式快速落地,既体现了该报充分把握住新媒体时代的脉搏,借新媒体优势实现自我革新,又体现了该报的高效率和及时性。

2.深入追踪报道 展现温暖力量

该报在3 月5 日快速转发《看夕阳》照片后,并未置之不理,而是深入追踪报道,发布了《刹那夕阳,一瞬永恒—刷屏照的拍摄者和暖心医生找到了》一文。

通过标题可以看出,楚天都市报记者想受众之想,紧抓“谁拍摄的这张图片”和“暖心医生是谁”这两个疑问,并对这两个疑问做出解答:一个是身穿防护服的医生,从这位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刘凯医生角度, 叙述了医疗队的工作日常及与老人间的故事, 体现了医护人员的艰辛与温暖。另一个是图片未呈现的人物,也就是图片的拍摄者甘俊超,一位20 岁的志愿者,在文中,作者通过引用受访者原话,给人一种真实存在的正能量,比如“我很年轻,身体也好,我希望能为这座城市尽点自己的力量。 ”使志愿者自愿奉献精神感动人心。

随后,楚天都市报记者又采访了看夕阳的老人,跟随老人康复状态, 发布 《病床上看夕阳的87 岁老人出院了》一文。一个87 岁的老先生,从刚到医院时病情较重,孤身一人心情低落,到重现音乐家的风采,为医护们哼唱一首《何日君再来》,最后健康出院,拉小提琴感谢医护人员。整个故事线的展开和医患关系的体现都是该报记者坚持追踪采访的结果。这个结果给人一种希望,这种希望对于疫情中的人们而言是足以治愈人心的。

总之, 从医生与老人共赏夕阳这触动人心的一幕到医生与老人相处温馨和痊愈出院的追访, 展现了疫情下患者的坚强和医者志愿者的暖心, 体现了病毒无情人间有情的温暖力量, 驱散疫霾的光明使者使处于不安的之中的人们看到了黎明的希望。

3. 借力全媒介平台 传播效果良好

在该篇报道中,楚天都市报紧紧围绕直击人心的力量,进行图文设计和短视频制作, 对照片进行了浓墨重彩的一系列加工处理。

比如《看夕阳》图片自身构图完整,具备了最关键的两个元素,即人物:身穿防护服的医生和卧在病床的患者,场景:两人手指落日,余晖将整个图片染成金黄,营造了温暖人心的氛围。 借这一氛围,楚天都市报借用5W 模式,配文:“3 月5 日,武汉。 上海援鄂医疗队刘凯医生护送病人做CT的途中停下来,与病床上87 岁老先生欣赏了一次久违的日落。落日余晖下,这个瞬间刻骨铭心!”这段文字中,“上海援鄂医疗队刘凯医生”、“87 岁老先生是要做CT 的病人”和“一次久违的日落”三个信息点,体现中国各地互助的温暖与医患相依的温情,凸显了一种人文关怀,引起受众共鸣。

融合多种媒介形式对图片进行加工处理后, 楚天都市报通过立体全媒介平台,将宣传平台放大,形成巨大合力,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具体体现在:首先在该报官方微博进行转发,然后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落日余晖下的这个瞬间,刻骨铭心! 》,阅读量达到2.5 万,《刹那夕阳, 一瞬永恒—刷屏照的拍摄者和暖心医生找到了》,阅读量达到3.7 万,同时制作抖音、快手短视频,以《山川 日月暮光银河 有爱相伴 人间值得》为题推出系列产品,报刊之外的各新媒体平台利用,体现了该报新闻发布渠道多样,类型多元,使不同受众既能借助不同平台了解该新闻,还能在评论区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效果良好。

结语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 湖北所承受的苦无法想象,三个多月的阴霾需要曙光将之慢慢驱散,而人间温情便是最炽烈的光,楚天都市报作为主流都市类媒体,从未忘记自己肩上的重任,勇敢逆行,紧抓最佳时机,向公众传递最新信息,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而《看夕阳》这篇报道,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它坚持深入一线,充分利用自身力量,结合新媒体,取长补短,牢记时度效原则,告诉受众湖北最新状态,即灰暗的时光正在消散,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便是最大的希望和光。 这一信号的传递振奋人心,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总之,“时度效”,是新闻宣传的三个基本原则。 主流媒体只要始终坚持这三个原则,转变思路,改革创新,就一定会生产更多高质量新闻产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