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当代『核舟记』

时间:2024-05-16

一枚方寸大小的橄榄核,却能容纳气象万千,自成一番天地,建山设水,塑人造物,惟妙惟肖,好不壮观。

周建明,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光福核雕)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从事橄榄核雕创作四十余年,带徒授艺逾百人,参加国内外非遗传承活动及工艺美术展览近百次,为推动中国橄榄核雕技艺的传承、发展和振兴作出贡献。代表作品有《麻姑献寿》《十八罗汉头》《八仙庆寿》《苏州园林》《闹元宵》等,著有《橄榄核雕的制作与鉴赏》一书。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这篇明代文学家魏学洢所作的《核舟记》大概形成了许多人对核雕的最初认识。

《核舟记》中明代虞山(今苏州常熟)人王叔远的奇人故事已经过去400年,然而其鬼斧神工的核雕技艺却在苏州代代相传。如今苏州舟山村(曾属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今属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香山街道)聚集着数以千计的“当代王叔远”,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光福核雕)代表性传承人的周建明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核雕文化的传播者

1956年6月,周建明出生在太湖之滨的苏州舟山村。相传这里曾是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建造战船、训练水师之地,舟山之名由此得来。如今,“造舟之所”不复存在,雕刻“核舟”的故事却在这里时常上演。

1975年,高中毕业的周建明进入舟山工艺厂学艺,师从技术厂长、画家朱耕原学习绘画和雕刻,并得到厂里须吟笙、钟年福等核雕名家的悉心指导。从那时起,周建明便与刻刀正式结缘,倾情于方寸大小的橄榄核之上,悉心雕琢属于自己的奇巧人生。

两年后国家恢复高考,周建明于1978年顺利考入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但骨子里对核雕的喜爱,让他不愿放手。于是,他选择带着橄榄核和几把刻刀踏上求学之路,继续乐此不疲地操弄核雕技艺。

1980年,毕业后的周建明被分配到吴县政府机关工作。别人眼里的好工作却让他高兴不起来,集体宿舍和仅有周末一天休息时间的机关生活,意味着他将没有条件继续核雕创作。再三思考后,周建明放弃了政府的工作机会,而选择当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做老师每年有3个月的假期,我可以利用这些时间钻研核雕。”周建明回忆道。

20世纪80年代,国内核雕消费市场尚未打开,核雕销售存在困难。周建明便利用假期走南闯北跑市场。在杭州,某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以样品已寄到国外但没有订单为借口,骗走了周建明的十几件样品;在厦门,周建明在中山路、鼓浪屿的工艺品店挨家挨户推销,生怕错过了成交的机会。然而,在部分商户眼里,周建明的核雕作品被认为“一文不值”。“可能他们那里没有核雕文化,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意识到核雕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周建明说道。

1982年,舟山工艺厂解体,厂里的雕刻师傅纷纷转行,只剩下十几个人在家里自己搞雕刻,但销路均不畅,苏州核雕濒临凋敝。面对技艺传承的危机,周建明不仅利用自己的渠道帮着村里的核雕师傅免费销售,还努力筹建核雕工艺培训班,在村里四处征收学徒。“但就连舟山当地的人对核雕的发展前景都不看好,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我在村里根本找不到學生。”周建明无奈地说。

1992年,中学里一个跟他学习核雕的数学老师偶然提起了自己的家乡—安徽省的一个县城,当时是国家级贫困县,说没准他们那里有愿意学这门手艺的人。周建明满怀期待地赶往安徽,却再一次碰了壁。到了当地,大队书记带着他一家一家地去动员,最后勉强凑了近20人,租农户家的房,睡地铺,吃麦粉糊,在当地搞起了培训班。然而学徒们的学习态度很差,经常晚到早退,很难管理。最后,周建明提出,真心想学的跟他去苏州,由他提供吃和住,为期半年,学成后计件拿酬。几个月后,才有一个孩子过来,后来慢慢地一个带一个,人数渐渐多了起来。

20世纪90年代后期,文玩市场逐渐兴起,核雕在北方颇受人青睐。周建明回忆:“当时有人跟我说,北京、天津那里喜欢核雕的人比较多,我可以去试试运气。”在天津沈阳道文玩市场、北京潘家园,周建明带去的核雕作品全部被一扫而空,供不应求。“那个时候,我把村里人的作品带出去卖,效果很好,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回来做核雕了。”在周建明等人的带领下,舟山的核雕从业队伍不断壮大,从最初“贴钱”都没人来学,到后来核雕从业者超过3000人,工作室、展示馆超过500个,并逐步辐射到全国各地。

核雕技艺的传承者

“三分刻,七分工”“慢工出细活”是周建明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一刀一刀践行的信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工艺开始从手工艺向机器工艺转化,但周建明一直不忘初心,从业四十余年来一直坚持手工雕刻。“核雕是细工慢活,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条没有捷径的路,只有一步一步地走出来,所以我会一直坚持一刀一刀地创造作品。”周建明坚定地说。

对周建明而言,拿起刻刀便是一种享受。“我每天早上八点半开始工作,一般到晚上十点休息,三天不拿刀就像缺了什么一样,即便是参加展销会,也要带上台灯、刀具,空闲的时候就刻几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周建明是一名真正的匠人,40余年痴迷于橄榄核雕刻,每天重复着烦琐、复杂的工序但从不厌倦。刀刀见功夫,处处显心血,每件作品都融注着他对核雕的心和意。

除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核雕艺术家的精巧技艺,周建明还不断学习与钻研绘画技法和造型技能,创作出许多情趣盎然、极具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的核雕作品。其作品题材广泛,涉及吉祥图案、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戏曲故事等题材,包括人物、动物、风景园林、核舟等类别。造型灵巧,布局有致,线条流畅,栩栩如生,能够巧妙地将现代审美意趣融入传统核雕工艺之中,在“尺不盈寸”的橄榄核上展现苏工“精、细、雅、洁”的艺术特点。

无论是八仙聚一核的《吉祥八仙》,还是分别刻画十八尊者修行场景图、弥勒佛、《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的《十八尊者修行图》,抑或是栩栩如生的《十八罗汉头》,都是十足的匠心之作,让观者大开眼界。而尤为精巧、让人感慨“技亦灵怪矣哉”的则是周建明的核舟作品《闹元宵》。硬币大小的橄榄核上共刻有12个人物,放鞭炮的、吹唢呐的、敲鼓的、表演的……各色人物容貌俱在,神态鲜活生动。更难得的是,作品成功复原了《核舟记》中船窗可自由开闭的技艺,不到小指甲盖大小的窗户,用牙签轻拨,船内情景细节毕现。这件作品也因此获得了2016年“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核雕未来的探索者

近年来,核雕行业乱象丛生,核雕市场持续低迷,机雕、代工、抄袭等现象让消费者、投资者雾里看花、望而却步。如何在浮躁的市场面前保持一份平静的匠心,探索核雕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让这一历史经典产业走得更远,是当代核雕从业者不能回避的问题。

周建明每次到北京等地参展,都有不少核雕爱好者拿着“建明”款的作品请他鉴定,但真品十有一二已经算不错了。很多商家和藏家在暴利诱惑和虚荣心的作用下,将周建明徒弟的作品改成“建明”款,鱼目混珠;甚至有的商家10年前就对外宣称,周建明年纪大了,眼睛早看不见了,他的作品都是徒弟雕的。周建明的回应是,每次参展时,他都会带上刻刀和原料,不忙的时候就坐下来静静地雕刻,让大家自己去看。同时,周建明也重新设计了新的落款,并将自己的作品进行了版權注册登记。

为了加强行业自律,支持纯手工雕刻,周建明联合钟火元、钟耀源、许忠英等七位核雕界知名艺人组成鉴定专家组,借鉴文物鉴定界经验,首开纯手工核雕鉴定认证工作,为核雕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探索路径。

在收徒传艺方面,周建明也倾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他坦言,核雕技艺是费时间、耗眼力、考悟性的“技术活儿”,要求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对于年轻人来说的确考验极大。“原来的确是徒弟不好找,我都是自己去苏北、安徽等地挖苗子。这几年核雕渐渐火起来,很多人上门来学艺,我的学生来自北京、内蒙古、陕西、四川、云南……有的年龄比我还大,‘90后也有。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把我们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他说。

四十余年的刻苦锤炼,让周建明从舟山核雕的开拓者成长为领军者,他以高标准树立行业典范,以高质量引领规范发展,将核雕艺术带出国门,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匠人鬼斧神工的微雕技艺。他笑称:“我期望,让核雕在太湖之滨得以延续和发展,未来能有更多人了解核雕这门艺术。”

王永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