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古典文学的当代价值

时间:2024-05-16

在感情世界、精神世界和审美境界等方面,古典文学对人的长期熏陶浸染,带来的是整体气质的改变,不但让个人擁有文化自信,而且有利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

我们为什么需要古典文学?古典文学有什么当代价值?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它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以我们熟知的四大名著为例,看看小说中那引人入胜的情节与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还有精美的语言和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是怎样为人所喜爱和关注,就不难知道答案。

满足情感需求

古典文学作品以情动人,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诗歌和文赋突出体现了这一点。不论是汉乐府《上邪》中与天地同在、坚贞不渝的爱情,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中少女初次萌动的爱情,韦庄《思帝乡·春日游》中天真烂漫少女追求的幸福爱情,李白《长干行》中青梅竹马的纯真感情,潘岳《悼亡诗》、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悼念亡妻的真挚感情,还是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诚挚的送别友情,不论是《离骚》中真挚的爱国情思,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杜牧《登乐游原》、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深沉的怀古之情,还是《古诗十九首》、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中对生命短暂的感伤和忧生之叹,以及其他摹写社会黑暗、现实残酷、民众苦难的作品,都唤起了人们共有的感情体验和强烈的生命意识,让情感获得净化、丰富和提高。

古典文学作品以情动人,更以艺术美动人,满足人们对美的情感需求。《离骚》营造出香草美人的世界,塑造了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汉赋富丽宏大;北朝乐府《敕勒歌》,描绘北方草原的辽阔苍茫;山水诗中,谢灵运的森峭深幽,谢朓的清远悠渺,陶渊明的诗情画意,王维的生动明丽,李白的诗则表现出平远壮阔的图景。这些作品创造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的艺术之美,其表现出的无穷韵味、意境之美、语言节奏之美,都给人们以永恒的美悦享受。

拓展认识空间

古典文学作品可以拓展人们的认识空间。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弘扬中华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宗旨,而这就需要认识与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了解这个精神家园的历史。古典文学正是可以在这方面提供古代社会现实的形象画面,满足人们的认识需求。

读汉乐府《东门行》,可以了解到那时百姓已“盎中无斗米”“架上无悬衣”,人民被逼反抗的社会现状。读杜甫的“三吏三别”,可以知道因安史之乱唐军战败,朝廷为补充兵员,甚至不得不征用老翁、新婚之夫和不到年龄的中男,这当中,一个老翁的三个儿子征戍,两子战死,可见当时“积尸草木腥”“园庐但蒿藜”的悲苦情形。

从汉代大赋,如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班固《两都赋》,可以知道汉代帝国的繁盛,帝王苑囿广大富饶,宫殿宏伟壮丽,田猎盛况空前,京都异常繁华。从杜甫《忆昔》,可以知道开元全盛之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四海晏平,百姓富庶。从骆宾王《帝京篇》、李白《君子有所思行》等诗,可以知道唐代帝京是何等壮伟,人物是何等卓绝。

古典文学更多作品,还让我们认识古代各类型人物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态。从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从军行·大漠风尘》,我们知道戍边将士“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报国杀敌的壮志豪情。从汉乐府《上山采蘼芜》等诗,可以知道尽管有的妇女勤劳柔顺,仍不免被男子抛弃的命运。从白居易《琵琶行》,可以知道京城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年轻时风光一时,年老时却被抛弃,“嫁作商人妇”,日守空船。从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可以知道失宠宫嫔的幽怨,她们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无聊地手把团扇、卧听宫漏。从王维《少年行》、李白《侠客行》等诗,可以知道唐代游侠的生活面貌,他们重然诺,轻财重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我们知道更多的,是士人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从曹植《白马篇》、阮籍《咏怀》其三十九、李白《梁甫吟》、高适《塞下曲》、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王昌龄《从军行》、祖咏《望蓟门》等诗,可以知道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心。从范仲淹《岳阳楼记》,可以知道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

从另一些诗,可以知道士人官宦生活的感受。比如,从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和苏州刺史时写的诗,可以知道他能在力所能及又不触怒权贵的情况下,为人民做一些好事,总的生活比较闲适。从他分司东都洛阳时写的诗,可以知道他一生最后十八年“似出复似处”,吏隐之情兼遂的生活和心态。从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可以知道一些士人为小官的闲散情调。从高适《封丘作》,可以知道他为官“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的处境和心态。从欧阳修《戏答元珍》,可以知道他被贬谪边鄙的寂寞和思乡恋京的心情。从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可以知道魏晋易代之际士人的生存状况,知道他们畏谗惧祸、战战兢兢、孤独索寞的心理状况。

这种认识,和历史冷静、理性的叙述记载不一样,古典文学作品是带着感情的形象描绘,人们所认识的,是形象的历史和生活的面貌,不仅仅是历史的现象,更是历史的本质。比如,从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可以知道历史上的王朝盛衰都不过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从李绅《悯农》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从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以了解封建社会阶级对立的事实。

提升人格境界

提升人们的思想人格境界,是古典文学的又一现实价值。一些表现爱国情操的作品,比如《离骚》《九章》,陆游、文天祥的诗篇,辛弃疾的词作,感受那种爱国忧民、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一些关注现实、忧虑民生的作品,可以使人们更为关注民生,关心下层民众。一些表现开阔心境的作品,对于人们在逆境中奋起,在失意时进取,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着很好的启示和教育作用。如曹操《步出夏门行》中描写东临碣石而观沧海的壮阔景象,展示开阔胸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白《行路难》,写仕途失意之时犹自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开阔的境界中抒发壮大开朗的感情;杜牧的诗,写红于二月花的枫林霜叶,写气势高远的南山秋色,明丽的画面表现澄净高远的心境、清爽俊扬的情怀;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写他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迈气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风雨中“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精神状态,表现他仕途失意时的开朗乐观、昂扬意气。

而另一些作品,如嵇康《四言诗》、王羲之《兰亭诗》,以及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的一些诗作,写超然物外的境界,写宁静平和的心境,一切烦促萧索的情思都消融在融融的春色之中,一切世间的系累都在好风微雨、园蔬春酒中消退。这些作品,有的有消极避世倾向,但有的确实能让人精神得到净化,变得高雅,能让人淡化世间的贪鄙庸俗、名利追逐,让人归于自然,归于宁静,在世事纷扰和精神压力之中寻找到心性自由的空间,寻找到生活和精神的乐趣,让人们得到精神陶冶和心性修养,人格境界得到提升。

与精神需求、感情需求、审美需求、人格境界提高相联系的是文化素养的提高。知识的积累自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文化素养的提高,远不只是片断、零碎的知识累积,也不只是一时的、单纯的、被动的感情共鸣和审美感受,而是在古典文学感情世界、精神世界、审美境界长期熏陶浸染下,综合的、稳固的情操陶养和整体素养的提升,是人的整体气质的改变。它是潜移默化的,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其他内容一道,如春雨润物一般,滋养着禾苗成长,滋养着参天大树。

古典文学,还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其他内容,不但让个人拥有文化自信,而且它还将通过每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进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也因此,古典文学必然会融入当代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并促进其发展,这应该是古典文学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当代价值。

卢盛江,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