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万机之暇 唯亲翰墨

时间:2024-05-16

雪凡

千里江山翻墨浪,一笺风月送流年。宋代帝王似乎都有书法情结,他们在万机之暇,追求翰墨逸趣,江山沉浮于笔端,勾画出三百年繁华与寂寞。书法,不仅是他们粉饰太平的工具,也成为映照历史兴衰的一面镜子。

英雄本色  从容气度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927—976年)黄袍加身,发动陈桥兵变,开创了大宋三百年基业。赵匡胤虽是武将出身,却并非只是一介莽夫。他自幼受父亲影响,喜欢舞文弄墨,其书法常署“铁衣士书”,铮铮铁骨之下有几分文士意味。宋代蔡绦在《铁围山丛谈》里记载:“太祖(赵匡胤)书札有类颜字,多带晚唐气味……雄伟豪杰,骇动人耳目,宛见万乘气度……”可见赵匡胤继承了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流脉,具有晚唐五代书风,他的书法有威武雄浑之气,尽显英雄本色,可惜没有墨迹流传后世,历代书家对其评价也甚少。三百余年后,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赵孟頫独成一家,成为与颜真卿比肩的楷书大家,不过斯时宋亡,其书法中已经没有了先祖的豪宕之气。

赵匡胤去世之后,其弟赵光义继承了皇位,即宋太宗。赵光义是对宋初书法影响巨大的帝王。北宋书学理论家朱长文在《墨池编》中记述,在赵光义还没有做皇帝的时候,其书法“留神墨妙,断行残简,已为时人所宝”。赵光义练书法非常精勤,当皇帝之后仍常于“万机之暇,学书至于夜分”,孜孜不倦地学习,以至“巧倍前古,体兼数妙,英气奇采,飞动超举,圣神绝艺”。

赵光义非常喜欢王羲之的字,但王的真迹十分难得。他便效仿唐太宗李世民,遍寻能写王书之人。当时有个叫王著的人,深得王书之法,赵光义便将其招至身边做翰林侍书,朝夕请教。他经常让人把自己写的字拿给王著看,王每次都说:“还不是很好。”于是,赵光义临习更加刻苦。过一段时间,又给王著看,王还是这样说。反复数次,有人问王著原因。王著说:“好是好些了,但是如果现在就加以肯定,恐怕皇帝就不會再用心学习了。”此后,赵光义“笔法精绝,超越前古”,有一种不凡的从容气度,人们都认为是王著指点的功劳。

赵光义书学广博,是一位十分全面的书法家。他“常善篆、隶、草、行、飞白、八分,而草书冠绝”,其飞白书可达数尺见方,书法高手都称其妙。赵光义经常给大臣赐字,以彰显恩荣,如端拱二年(989年),作飞白书“玉堂之署”四字,赐给翰林承旨苏易简;淳化五年(994年),亲书绫扇赐给近臣。当时发行的铜钱“淳化通宝”也是赵光义所题。其书圆劲雄强,宽舒洞达,既有王霸威仪,又有儒雅之风,群臣都以能够得到他的墨宝为荣。一向狂傲自负的宋代书法家米芾对赵光义评价极高,认为他继承了五代传统,“天纵好古之性,真造八法,草入三昧,行草无对,飞白入神”,可见其书法确有独到之处。

赵光义还重视书法教育,他令王著等刻成《淳化阁帖》,赏赐给皇室及勋臣子弟学习。一些地方官也纷纷效仿,翻刻法帖。自此,习书识字,读书明经,向基层普及,成为天下士子必修之事。《淳化阁帖》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对于保存前代碑帖和促进书法发展有重要意义。

挺瘦秀润  意度天成

赵光义之后的几位皇帝都继承了其书法基因。如宋真宗赵恒书法清新,俊逸自然,运笔平正,点画厚重,灵巧中透着大气;宋仁宗赵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亦擅长飞白书法,他临摹的《兰亭序》庄重之中不失灵秀飘逸,受后世好评。宋仁宗在位期间北宋达到强盛极点,他的书法在温文中隐含雄阔气势,有一种盛世的雍容气度。到宋徽宗时期,虽然国事衰微,日趋没落,但是书画艺术却出现了一个高峰。

宋徽宗赵佶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天才艺术家,其艺术天赋在古代帝王中可谓罕见。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只是不会当皇帝。赵佶在书法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开创了一种新颖的书法表达形式—“瘦金体”。

赵佶的书法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后参以褚遂良,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加以融会,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瘦金”即有“瘦筋”含义,其特点是:挺瘦秀润、细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时有连笔萦带,如游丝行空,近乎行书。赵佶瘦金体用笔源于褚、薛,但更为瘦劲,结体取法黄庭坚大字楷书,笔势舒展,笔画纤细,却骨力劲健,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韵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闰中秋月诗帖》,是赵佶瘦金体的典型作品之一。此帖写得缠绵飘逸,用笔劲健又不失妩媚,结体紧密而姿态婀娜,极好地衬托出诗句浓艳而又优雅的意境。他的另一幅作品《秾芳诗帖》为大字楷书,共20行,每行2字,字大近5寸,是传世所见徽宗书法字迹最大者,其行笔属于瘦金体中刚劲一格。清代陈邦彦跋《秾芳诗帖》云:“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这既是对这一诗帖的评赞,也是对瘦金体艺术效果的绝佳概括。瘦金体看似简单,要写好却很难,乃至宋后数百年都很少有人临仿,书者唯赵佶一人,令人称奇。

一个成熟书家的表现手法常常是多样化的,除了瘦金体,赵佶的草书也为后人所称道。他的草书师法怀素,字的空间处理充满了弹性,变化丰富,笔翰飞舞,圆转纯熟,一气呵成。如其草书《千字文》,将怀素的绵延之势运用得精熟自如,全篇浩浩荡荡,有如奔腾之水顺势而行,总体气象神满气足,气韵自然,贯彻始终,极具舒适唯美的视觉效果。正如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所言:“意度天成,非可以形迹求也。”但是,赵佶的草书中圆转盘绕太多,几无方笔,有些过于追求艺术化、理想化,从而削弱了其书法气势,正如他的人一样,在治理江山中呈现出柔弱的一面。

赵佶的艺术理想最终在北宋江山的风雨飘摇中破灭,而他留下的书画作品却永远闪耀着不朽的艺术光辉。

钟情“二王”  整秀优雅

北宋灭亡后,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康王赵构即宋高宗定都临安(今杭州),建立了南宋政权。赵构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据史料记载,赵构书法早年习黄庭坚、米芾,后钟情于“二王”一脉,专心研学“二王”书法。至于弃米学王的原因,他自己说是因为米芾楷书不工,不能作为学习典范。但是他早期作品(三十岁之前),如《佛顶光明塔碑》《晋文公复国图》《赐梁汝嘉勅书》等,大多有黄、米书风的影子。

赵构也有给臣子赐字的习惯,绍兴四年(1134年)临王羲之《乐毅论》赐名将韩世忠,绍兴七年(1137年)临《兰亭序》赐辅臣刘光世,二者可以看作是其临习王书的早期作品。另外还有如《鸭头丸帖跋》《赐岳飞批剳卷》,一为楷书,一為行书,行笔上仍然保留着一些自己的书写习惯,横画尖起顿收,竖画起笔露锋,撇画收尾稍顿,捺笔拖长,勾画用心,笔法刻意,结构拘谨,为极力求工之作。由此,可以看出赵构改学“二王”之后的书风变化。

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高宗颁诏翻刻《淳化阁法帖》,内容、形制及版式均按祖本原貌,摹刻精善,刻板存置于国子监,世称绍兴国子监本。这之后,赵构全力鼓动士人学习书法,并通过榷场互市获得许多晋唐真迹,充实了学习资料,也影响了身边的人。其这一时期的重要书迹有《御书石经》《孝女曹娥碑跋》等。《御书石经》是为赐国子监而作,为小楷书写,据说有时赵构写累了,就由吴皇后代笔,几可乱真。《御书石经》结体整秀,具有王羲之《乐毅论》《黄庭经》之风格。

经过不断的实践磨炼,赵构的书风日益成熟老练,其晚期风格转变极为明显。赵构在四十八岁时所写《徽宗文集序》,显示出特有的优雅气度,结字舒展而遒媚,用笔含蓄且有韵味,笔画富于变化,提顿交代清楚,转折扣搭自然,笔法多变而不露锋芒,其书写之从容与运笔之成熟,已到了极高境界。宋高宗的草书也颇有乃父之风,《洛神赋卷》是其草书代表作,颇得书家赞赏。

高宗之后,其养子赵昚即位,即宋孝宗。赵昚是宋太祖赵匡胤第七世孙,至此,赵氏江山又回到了太祖一脉。赵昚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因而,他被视为南宋中兴之主,其书风也延续了宋高宗赵构的风格,于工稳绮丽中透出一种清雅祥和的意境,草书《后赤壁赋卷》《池上诗团扇》是其代表作。其后宋光宗赵惇、宋理宗赵昀也都善书,他们追求精致小巧,风骨气韵上已不能与前辈相比。这或许也是受时运及格局影响吧,在日趋没落的南宋末期,他们苟且偏安,已经没有了帝王应有的胸襟与气度。

艺术需要环境的涵养和人的引领,尽管宋代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但是大局上还是维持着统一的局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宋代帝王对于书法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能够延续数百年的文化体系,对书法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这或许得益于他们的帝王身份,使他们能成为比普通人更接近艺术殿堂的人。如果他们不曾生在帝王家,或许会有不同的结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