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袁品生
曾经看央视的一档节目,其中介绍在北京之北的居庸关附近的石券上镌刻着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字。当镜头落在西夏文字上面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这种字体似曾相识,可一时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只是感到十分兴奋,心里慨叹道:“在西方世界,多国讲同一种语言、使用同一种文字;而我国许多民族不但有自己的语言,还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泱泱中华,岂止用一个‘伟大能形容,那简直是‘神奇!”此事过后,也就没再去想它。
去年,一个多年不见的同村姐妹来访。闲聊中,她言说我写的《绣花鞋》中的人和事让她久久难以忘怀,好像让她又回到了幼时的故乡,见到了一块儿长大的玩伴一样。而当她问及我的近期创作情况时,不知怎的,我猛然间想起了当年十七婆所念的经书来,那上面的文字不就是我在电视上看到的西夏文字么!
这个念头一闪动,回忆之门便打开了,童年时桥北村的许多人和事便都清晰地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60年前,我还是一名10岁的小学生,已经认识了不少方块字。下午一放学,常常先不回家,身上背着书包,就与同伴们在村子的巷道上或村东头马王爷庙前的空地上玩耍,不是踢瓦儿、扔沙包,就是从口袋里掏出线绳,玩那百翻不厌的翻绞绞游戏。玩着玩着,耳边便不时传来十七婆念经的唱腔。
十七婆是我本家出了五服的长辈,排行十七。在我的记忆中,她在家里设了佛堂,过一段时间,一些居士就聚来诵经。她们一边有节奏地敲击着木鱼、磬石,一边由一人领诵经文,然后众人合唱。很像我们在学校上音乐课那样,老师起个头,同学们再一起唱。前几年去甘肃庆阳崆峒山游玩,在一家銷售旅游产品的摊点上买了几盘诵经的磁带,回来放过多次,和当年我听到的十七婆她们念经的腔调基本一样,大概诵经都是这样的唱法。
十七婆的家,距离马王爷庙只有几十米远。她们念经时,声调此起彼伏,悠扬动听,非常悦耳。村里有不少成年妇女虽不是居士,却是信佛之人,十七婆在家做法事时,她们也去观看和听诵,门前总是聚拢着一堆人。在那里,木鱼声梆梆,引磬声叮冬,香烟袅袅腾腾,气氛十分庄严。我们小孩子不敢随便喧嚷,硬是从人缝里挤进去,扒在门口看热闹。十七婆做完佛事,送走其他居士,我们还不肯离开,等着她把佛龛前桌子上的供品分给我们享用。而当我们三下五除二地把那些吃货填进肚里,十七婆便拿出经书给我们这群小姑娘念,大概是想培养一些小信徒吧。记得她的经书有一厚摞,然而书名我现在已经记不得了。她指着经书上的一行行字,给我们一字一句地念。我清楚地记得,我曾伸着头,努力地去辨识上面的字,试图从中认出几个来,好在伙伴们面前显摆自己的能耐,但却一个字也不认得。那经书上的字,看着怪怪的,虽然横、竖、撇、捺、点跟我们在学校学的字差不多,但每个字竟有那么多的笔画,而且斜笔很多,让人看着眼花缭乱。怎么还有这样的字?我觉得很奇怪,以为是我们还没有学到的字,但后来却始终没见老师教过。从那时起,几十年里,这种字的模样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
那个同村姐妹走后,我依照自己的记忆,急切地想确证当年十七婆经书上的文字,便让丈夫从网上下载了西夏文来进行比对。丈夫是个有心人,他怕年代久远我记不准确,同时又下载了女真文、金文、契丹文,让我从中仔细辨别。但当这几种少数民族文字一起展示出来时,我一眼便认出西夏文与当年十七婆教我们念的经书上的文字是一样的。这不能不让人称奇,十七婆当时竟然有这种文字的经书!
为了进一步弄清十七婆的家世背景,随后我拨通了她的长孙袁属毅的电话。属毅弟原任陕西省消防总队副队长,现已退休。他说,那时他年龄小,对祖母念经的事也不上心,记得的事情不多。没过一会儿,他让姐姐袁苏芸打来电话,给我细说十七婆的情况。苏芸妹小时候常和我在一起玩耍,但多年未曾见面。她现在也是六十五六岁的人了,和儿女居住在西安,日子过得悠闲幸福,说话声中透出了快乐。
十七婆出生于1901年,殁在1974年,娘家在陕西乾县泔河南岸鸡冠山下的阳洪镇山坳村,有名的佛教寺院——弥陀寺就在这里。弥陀寺占地一亩,规模不小,始建年代很早,现已无法考证,由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释果宣住持,至今佛事活动依然繁盛。十七婆娘家姓张,张姓在村子里是个大户,她们家里姊妹七八个,两个兄长和父辈都是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十七婆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耳濡目染,不但能认得一些字,而且还知道不少历史知识,像孟姜女哭长城、大禹治水、殷纣王宠妲己、聊斋等好多民间故事,她都能一一讲出。她还会观察天象:记得麦收之后,天气燥热,傍晚时,村里人家家都在门前乘凉。十七婆坐在草盘上,盘着腿吟唱着经文。我们一群孩子依偎在她的周围,听她诵经。有时她会指着天上的星星,教我们认什么金星(启明星)、水星、北斗星;有时指着月亮周围的月晕(我们当地人叫“风圆”),告诉我们明天会有多大的风;她还能根据天上云朵的形状,说出天气的阴晴来。十七婆真是上知天文地理,下晓诗书经文。听苏芸妹说,婆的记性特别好,凡她经过的人和事绝对忘不了。记得在她居室的西墙上,挂有《二十四孝图》,什么郭巨埋儿、王祥卧冰、丁兰刻母等,我最早就是从十七婆那儿听来的。她讲述起这些故事来,如数家珍。
后来,我外出求学、参加工作,回家乡的日子很少,和十七婆几乎再没有一起呆过。在与十七婆接触的那些年月,对她的印象尤其深刻。记得她时常头顶一个帕帕,这就应了 “陕西大八怪”中那句“帕帕头上戴”的俗语。她中等个儿,皮肤白皙,大眼睛、双眼皮,眼仁微黄,鼻梁挺直,年轻时是个非常好看的人。夏季常是白上身、黑裤子,秋冬多为一身黑。十七婆的着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大襟上衣肩膀下面的纽扣上,常年系着一条手帕。那是在四方手帕的一角塞一团棉花,使其成圆疙瘩状,再用细线绳扎紧,线绳两头各留一小段,然后将其打结,挂在纽扣上。仔细一想,十七婆真是心灵手巧,那时农家人穿的是中式衣裤,上衣、裤子一般没有衣兜,手帕这样吊在胸前,擦个汗、揩个鼻子挺方便的。十七婆精明能干,虽是小脚,走起路来却快活麻利。孙子、孙女都是她帮着拉扯带大。她不但善于操持家务,纺线、织布也是行家里手,而且绣花、画画无所不能,样样事儿都没耽搁过,真是那个年代村里妇女学习的榜样。
我问苏芸妹:“婆信奉的是什么教?”她说她不清楚,但她从小是听着婆的诵经声长大的,至今还记得婆供的是观世音菩萨,念的是《白衣观音大士灵感神咒》:“天罗神,地罗神。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桥北村的冯家巷很早就有一个“西华堂”,婆十几岁进了袁家门之后,就开始到这个佛堂里跟师父学经,早晚自己还要在家里念,念经前必定洗手,十分虔诚。问婆的经书情况,她说经书倒是不少,都是些啥经书具体也说不清楚,但她肯定家里有印度文的经书。一个乡间居士竟有印度文的经书,可看出十七婆所存经书之广。当问到有没有西夏文的经书时,她说这个就不知道了。问到那些经书的下落时,她说婆去世后,经书都让“西华堂”的居士拿走了,如今也不知去向。我想,如果這些经书能流传到现在,无疑就是珍贵的文物了。
十七婆到底认不认得西夏文,现在没人能说清。如果说不认得,纯粹是靠自个儿记性好,把经书全背下来,然后再指给我们念,想想这也不大可能吧。那么厚的一本经书,她从前到后能一个字不漏地背下来?当年她用指尖按着经书上的字,给我们一群小丫头一个一个地指着念,神态是那么的认真和投入、那么的虔诚和敬重,没有一点儿含糊和搪塞,根本不像死记硬背的样子;再者,她念起来是那么的融会贯通、那么的自如流畅,没有一点儿撴扯和绊磕。所以我想,恐怕她真的认得西夏文。
那么,十七婆认得西夏文,又是谁教给她的,或者她是跟谁学的。我分析,十七婆的娘家村那座古老的弥陀寺庙,与她的成长肯定有密切的关联。十七婆生于斯长于斯,从小就受佛教的熏陶和感染,对佛事产生了喜爱;而寺庙里可能就有西夏文的经书,使她对其产生了学习的渴望。像她那么聪明好学的人,一定会想方设法去跟人家学或找人来教,兴许她的父辈和兄长里就有人会西夏文,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加之她有一定的文化底子,学起来大概也不成问题。
我的故乡陕西,自唐代起就是佛教圣地,有名的大雁塔藏经楼离我们村也就百十里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上层对佛事的重视,必然会传播和影响到民间。直到20世纪50年代,我们村子周围的民间佛事活动依然非常普遍,许多村子都有庙,三天两头不是这里有庙会,就是那里要接神、送神。几乎村村都有佛堂,都有居士。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必然对各种版本的经书的需求量很大;也许持有经书种类的多少,越能显示出一个居士水平的高底吧!佛家也注重博览群经,所以他们就会想方设法搜集各种经书。再说,陕西的一部分地方就是当年西夏王国覆盖的范围,西夏文化的传播更是具有近水楼台之便。既然十七婆存有印度文的经书,就可能有西夏文的经书。我确信,十七婆当年给我们指认的就是西夏文经书。
十七婆,乃桥北村之奇人也!
(作者系陕西省咸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