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赵悠燕
初见
在浙江舟山,有很多岛名令人产生遐想:庙子湖、珞珈山、佛渡岛、鼠浪湖……这次去的是嵊泗花鸟岛,未曾去,脑海里便出现一个鲜花铺满、鸟儿啁啾的岛屿。
嵊泗花鸟山,古时叫石弄山,明清时老百姓叫花脑山,其实这两个名字都契合当时花鸟山的真实状况。石弄,顾名思义让人想到石头弄堂,这与它的岛形有关,古人以眼见岛上“山石玲珑,东西相悬”为形状,故名。至于花脑,我听见有些年纪大的嵊泗人还在这么叫。脑相当于首,道出花鸟高于其他小岛。比如它的岛形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鸟,每当春天,鲜花铺满整个岛屿,那景象是何等灿烂。当然,随着时光流逝,越来越少有人这么叫了,现在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这段名称更迭的历史。只不过,花鸟岛现在的名字,更诗意,更柔软,更具灵性。试想,一个有花、有鸟、有水的世界,那一定如诗画般美丽。而与花、与鸟有关的一切,除了带给人心灵上的宁静和谐,还给人传达一种视觉妙感,它让人想到秀润清雅的写意花鸟画,想到王摩诘的诗句:“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孤悬于东海的花鸟岛,是海水环绕的一小片陆地,以前,给人的印象除了岛礁的质地坚硬,便是苍苍茫茫、无边无际的海域,至于那小片陆域,比起大陆来,可谓小巫见大巫。近年来海岛旅游开发,许多人的足迹从喧嚣的城市踏上这个还保存着原生态的小岛,惊奇惊呼,就像一个吃腻了大鱼大肉的人,突然看到几样净淡的素菜,便发出“素菜小炒可怡情”的感叹。一些去海岛旅游的人,大多一走走二拍拍,住不了多长时间,感叹小岛清净时光静好的人也并不打算终老此地。就像这小岛上的人,很多因为各种原因搬离此地,去了外面。
当然,去海岛旅行,不是说想走就能走的,所谓上山怕虎,落海怕雾。在花鸟这里,雾日几乎是三天两头的事。风、浪、雾成为海上交通的不利条件,行前要做很多准备。去年,由于季节、天气缘故未能成行,一直等到今年的初春。我们乘坐一艘叫“嵊翔”的轮船从小菜园上船,好在,这天风平浪静,晴空万里。很快,就到了这个念叨了一年之久的花鸟。我想,那天,会不会有人也像我一样在心里说:“哈,花鸟,我来了!”
岸上,一块椭圆形的大石头上画了一幅岛上地形图,望夫石宛若鸟嘴,而我最关注的是花鸟灯塔,蓝色的五角星标注它在岛上的西北边,好像是一只鸟的羽翼,展开来作振翅飞翔状。
去龙舌拜访百岁老人
在花鸟的第一站,我们去一个叫灯塔村龙舌的地方,龙舌是灯塔行政村所属的自然村。走的路不短,一个多小时,山道蜿蜒绵长,山坡和山脚下都有白墙黑瓦顶的民房,从海湾延绵到山顶。这个季节,桃花开得还不是很茂盛,在枯枝树丛间显得妖艳妩媚。住在民房里的女人在凌乱的树枝间挂起一根绳子,晾起刚洗的衣裳,她有些惊讶地看着我们在那儿拍景色。沿路几乎都是沙朴树,记得小时经常拿沙朴树的果子当子弹使,由于其根系发达,抗风力强,在海岛比较普遍。路边,一棵150年树龄的古树长势苍劲古朴,枝干虬曲犹如龙爪。走在这个近乎拙朴的小渔村中,感觉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每一缕风、每一滴海水都浸染了岁月,就像那棵百年大树,沧桑的年轮雕琢了时光的痕迹。那些粗犷的自然风光、石屋群、山村路未被装点,反而显出它的質朴本色,真实可贵。
陪同我们的金瑛姐说,灯塔村有四个“百”:百年古树、百年古宅、百年灯塔、百岁老人。路边可以随处见到那些年代久远的石屋,有些被贴了封条,它们早晚会被拆掉的,即使改建也早已变了模样。海岛风大、雾多、潮气重,很早以前,多以石壁矮墙的茅屋为主,屋顶采用野生茅柴覆盖,并用石块压屋脊,用草绳网罩屋顶。那些房子的屋基多选在近山背风朝阳处,屋形似金字塔,瘠高、墙低、门墙矮。现在,石壁茅屋早已绝迹了,倒是能看到石壁黑瓦的房子,被围在石垒的矮墙里,但大多是空屋,没人住。当然,海边的两三层高楼也是有的,沿山脚依次而建,面朝大海,背靠青山。沿途有座楼房建在山坡上,须仰望,围墙足有3公尺多高,全用大小不一的石头垒砌,吻合密实坚固,让人感叹简直是奇迹。房子阳台栏杆外浇了一排“喜”字,雕了三个相串的菱形图案。林大哥说,这一户估计当年也是家里有钱的。的确,这种房子大概在渔村里还可以见到,建筑历史少说也有几十年了。红砖砌的墙外面抹了水泥石灰,用水泥磨石子嵌成图形,石榴饱满,登枝喜鹊,红绿相配,图的是个热闹和喜气,大概这也是海岛人的审美吧。
我们去拜访103岁的长寿老人毛阿娥婆婆,石屋在半山腰上,面朝大海,房屋低矮,但周围干净。我们等在外面,仿佛等一个明星出场。金瑛姐说老人很爱干净,必要打扮妥当才会见客。我怀着期盼的心情想,那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古时称百岁为“期颐之年”,能够活到这个岁数,便是“人瑞”。屋里有些幽暗,电视机上放着古装影片,外间的木桌上有四个老人在搓麻将。老人常年免费为村里人放映电视和碟片,也许,一颗慈悲向善的心和真诚待人的热心肠也是长寿之因吧。
终于,毛阿婆出来了,如果时光倒流到年轻时,那形容她的词儿应该是“娉娉婷婷地出场”,就像牡丹的华贵优雅和端庄娇美。这是一位面容清癯、身板硬朗的老人,五官轮廓显出当年的俊秀,藏蓝色花纹的中式上衣,黑裤,戴了一副棕色的袖套,掺杂了黑色的头发梳得纹丝不乱。她用手遮挡直面的阳光,慢声细语地跟金瑛姐拉着手说话。她听见我们的问候,回答流畅得体,你一点儿也无法把她同其本人的实际年龄联系起来,她的外表、思路、待人见物都很温和,不急不躁,也无任何抱怨。即便在我们看来不太健康的抽烟习惯,在她消瘦却不见老年斑的手上也变成了一个优雅的姿势。从她身上,我体悟到一句话:只有内心安详,才能幸福快乐。
灯塔在孤寂中闪亮
由于历史原因,舟山多次遭受海禁,明清300年海禁在人类海洋史上也可以说是极其罕见的。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月颁布“展海令”,召民回乡开垦,才陆续有人来岛上定居生息。花鸟岛处在舟山群岛的最北端,属于偏僻的一个小岛。由于花鸟海域地处国际航道,成为国际船舶进出上海港的主要通道。1870年,由清政府海关出资、英国人设计的花鸟灯塔在花鸟岛西北山咀建造。它是太平洋四大灯塔之一,被称为“远东第一大灯塔”,是远东和我国南北航船进入上海吴淞口的重要航标。远望便可见到那座圆柱形的建筑,上黑下白,塔顶装有风向板。一架铜铸梯子从底层绕柱而上,看起来直陡。抵不住好奇心,还是爬了上去。塔中心那个硕大的金光闪闪的镜子大约就是聚光灯,据说每秒钟旋转一圈,射程24海里。花鸟灯塔陈列室现在被列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介绍花鸟灯塔的前言里有这样一句话:无边无际的海面,黑暗笼罩了一切,倏然,一束光柱穿透而来,茫茫海陆因此有了方向,生命和航船因此有了保障。这是灯塔的大美大德。此时,我想起一句话:灯塔在孤寂中闪亮。黑夜中闪亮的灯塔犹如黎明曙光,给予航海者温暖和光明、勇气和希望。如果可以计算,灯塔承载了几代灯塔人的孤寂和守候,照亮了多少航海人前往远方的道路。大美无言,大德无形,大美大德这四个字,也只有矗立海天之间、为他人带来光明和指引方向的灯塔才受之无愧。
花鸟灯塔让我不由想到荷兰的泰尔斯海灵岛,在那儿,有建于1549年的布兰达里斯灯塔,每当夜晚,灯塔亮起来,照亮大海,也照亮附近公元19世纪建的“人”字形屋顶的别墅和房屋。夏天,人们喜欢坐在海边晒太阳,在酒馆里约上亲朋好友喝酒聊天,或者驾驶游艇出海。一座海岛能够吸引游客前来,必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在嵊泗,我们领略到了它的海洋风光、绵延沙滩和自然美景,但正如《花鸟岛公约》上写的:花鸟最美的风景是人。灯塔人,常年面对的是寂寥星空、茫茫大海,听到的是呼啸海风、喧哗海浪,他们被称为“海上守护神”“光明的传递者”,其实,他们还是抵抗寂寞的忍者。
花鸟时光
我們到的这个地方叫外嘴头,一块巨石映入眼帘,其形状像极了并拢的五根手指。这不禁让人想起孙悟空,我听说花鸟岛因草木葱茏、洞穴众多而闻名,传说中的花果山就在此地,不由哑然失笑,很佩服当地人的想象力,比如岛上小石弄的坡顶上立着一块摇摇欲坠的“登基石”,便被称为是当年孙悟空来此岛的登基印证。的确,从花果山想到如来佛祖的神掌,这不能不说是有些道理的。这块石叫佛手石,石岩缝下长满绿色青葱的石艾,一簇簇,一堆堆,像给光秃秃的石岩点缀的装饰。在这个满山还没有鲜花盛开的季节,绿色的石艾装点了这个有些单调的地方。花鸟人把石艾制成茶,既可解暑,又有清肝消热之功效。
我们自海边而来,对于大海几乎熟视无睹,观而不惊。不过,对于花鸟的海水,我不得不连呼神奇。春来海水蓝如绿,的确,海水蓝得发绿,海天一色,辽阔沉静,那份纯净的湛蓝淹没了你的想象力,让人不知用什么言辞更为贴切,有些事物,美且不自知,而拥有着湛蓝海水的花鸟是可以这样让人深爱的。每年夏天,人们蜂拥而来,住在花鸟,体验的不只是那份遗世独立的淡定和从容,还有那份缓慢而又安静的花鸟时光。嵊泗打造离岛微城慢生活,恰恰是把准了现代人的脉搏,而在花鸟,处处体现那种诗意、悠闲、祥和,让一颗在尘世中变得坚硬和浮躁的心在这儿柔软下来、安定下来,即便短暂,也可以当作修整,再重新出发。
离开花鸟,心里装满了岛和海。立在船头,白色的波浪仿佛自船底衍生,在船后铺伸出一条宽阔的白色大道。花鸟渐渐远离,它是地球上一个被浓缩的小岛,融合得如此随意,让人念念不忘。如果,你想在繁华喧嚣的世界里找到独居一隅的静谧和自在,那就去嵊泗花鸟吧。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岱山作家协会副主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