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易华著《齐家华夏说》

时间:2024-05-16

易华,男,汉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史学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游牧民族史及民族关系史研究,发表过《 青铜之路:上古西东文化交流概说 》、《 尧舜与炎黄 》、《 从万里长城到避暑山庄:游牧民族与中央王朝关系模式的转换 》、《 青铜时代世界体系中的中国 》等论文,合著过《 世界生物学史 》、《 北疆通史 》、《 草原文化 》;最近出版了《 夷夏先后说 》,对上古中国史及其在世界史上的地位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论述,化解了中国民族与文化本土起源说与外来传播说的矛盾。

首先回顾了齐家文化发现研究史,正本清源说明了齐家文化进入了青铜时代,与华夏文明密切相关。然后对齐家与二里头文化进行了系统比较,从冶金考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卜骨、玉器和墓葬等方面论证齐家与二里头文化的同质性,发现二头里与齐家文化时空接近性质又大同小异,提出如下推论:如果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齐家文化就是早期夏文化;如果二里头文化是商文化,齐家文化也可能是夏文化。

通过齐家文化地理研究发现齐家文化分布在三大高原结合部或过渡地带,有山有水有草地,宜农宜牧;正好也是中国的地理中心区,生态多样性为孕育或接受文化多样性提供了条件。齐家文化分布区属东亚季风尾闾地带,夏季降雨与融雪重叠容易造成洪水,为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提供了依据。《禹贡》大禹治水积石山、合黎山、鸟鼠山、河或西河、黑水或弱水均位于齐家文化分布区。从文化与交通地理来看,齐家文化分布在中西文化结合部或丝绸之路要冲,正是游牧与农耕的交汇区;既是东亚文化重要的一环,亦是中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青铜器研究追溯了齐家文化中亚共性,红铜、砷铜或青铜冶炼技术均来源于中亚或西亚;通过玉器研究论述了齐家文化的东亚特性,琮、璧、玉刀、玉戈、璋、圭、璜表明齐家玉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齐家陶器大体继承了马家窑文化陶器传统,无鼎少鬲,以双耳器为特色。陶盉又称鸡彝,被邹衡认为是夏文化的标志。齐家文化不仅有二里头风格的款足盉,亦有齐家独特的平底壶形盖,还有特型盉。

齐家文化时代洞室墓、男女合葬和火葬开始流行,墓葬形式明显多样化;继承了东亚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传统,又引进了中亚甚至西亚和东欧的墓葬型式,集欧亚墓葬文化之大成。齐家文化墓葬的多样性不仅反映了其人群社会文化的复杂性,亦标志着东亚墓葬的革命性变化。探讨齐家文化洞室墓、火葬和男女合葬墓的来龙去脉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发现与历史记述的夏代社会状况若合符节。大体而言齐家文化继承了东亚定居农业文化传统,也吸收了中亚青铜游牧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复合文化,开创了东亚文化与历史新时代。

最后,从元昊西夏、赫连勃勃大夏、周代“有夏”追溯了夏崇拜的源流,巩固了齐家文化是华夏文明的论断。夏是新石器时代或传说时代到历史时代的过渡期,也是游牧与农耕文化激烈碰撞与融合时期。西北地区是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的接合部,形成了独特多元的齐家文化,与夏代纪年相当,是东西民族与文化交流的结果。齐家文化与羌有关,既是周秦文化之源,也是夏文化。如果真有夏民族,最有可能形成于黄河上游大夏河地区;夏末商初四分五裂,部分演变成了汉族,其他变成了羌、匈奴、党项、鲜卑等民族。夏、大夏、西夏并非前后相继,但藕断丝连数千年,均与夏崇拜有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