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刘樱
2013年7月27~28日,由嘉峪关市委、嘉峪关市人民政府、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组织举办了“寻找最早的玉门关考察调研活动”。参加活动的有原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刘炘,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李并成,以及来自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敦煌研究院、甘肃省文史馆、兰州商学院等单位的各位学者。我代表《丝绸之路》杂志社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
26日下午,我们登上开往嘉峪关的列车。一路向西,窗外是茫茫戈壁,在列车上,我们与风景并肩而行。它的辽阔,它的荒凉,不仅没有让我感到枯躁、厌烦,而恰恰相反,不断地增进着我内心的激动,让我对辽阔与荒凉的理解不断加深。到达嘉峪关已近晚上12点,大家拖着疲惫的步伐来到住处,进入酒店,看到三四个人坐在沙发上聊天,见我们进来,连忙起身迎接。其中一位个子不高,笑容和善,拄着拐杖的老人就是著名的史地学家李并成先生。
第二天早晨,在酒店前举行 “寻找最早玉门关考察调研活动”的启动仪式。出发仪式上,李并成老师介绍了此次考察的目的和主题。
通过这个仪式和相关资料,我了解到这样一个学术背景:
玉门关作为我国古代西部的重要关隘,在军事史、文通史上具有突出位置。目前史学界一般认为,汉代的玉门关位于今敦煌市西北约80公里的小方盘城。可是李并成先生经过大量研究,得出了新的结论。他在论文《石关峡:最早的玉门关与最晚的玉门关》中指出,汉代最早的玉门关应设在今嘉峪关市石关峡,设关时间在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随着河西汉长城由酒泉西延至敦煌,约在西汉太初三年(前102年)李广利伐大宛之际,玉门关西迁至敦煌西北今小方盘城一带。
带着浓厚的兴趣,我们一行30余人,一路驱车前往第一站——石关峡。
走进黑山,到了石关峡,山谷空旷、怪石林立、野草丛生。学者跨过小溪,爬上一处悬壁,寻找古人留下的蛛丝马迹。当看到悬壁上刻有“北漠塵清”的字样时,大家如同发现稀世珍宝,纷纷拍照探讨。刻石高60厘米,宽24厘米,字体工整,浑厚苍劲。大字左侧竖刻“大明万历癸巳肃州兵备广陵郭师古书”16个小字。悬壁下面,我们看到了被有些学者认为最早玉门关的残墙,由红柳、柴草、夯土混合筑成,分层有序,这种建筑方式可以追溯到汉代。
此处稍高的壁石上有很多黑山岩画。黑山岩画所反映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动物、人物、植物等,风格粗犷,造型生动,使我们看到古代人类原始真实的生活记录。
在河道的另一边,南悬石壁处又看到元代塔状菩萨供养图,佛塔整齐,长幡一波三折,还有整齐的古藏文。大家围在一起,想探知壁画的内涵。这时李并成老师喊道:“李顺庆,李顺庆,快来,给咱们翻译一下。”李顺庆老师踱步过来,反复读。由于砂石磨砺、风雨冲刷,很多文字已无法完全识别,只能了解到其中似乎刻有人名。李老师说,有可能是这尊佛像供养人的名字。这一处发现,让大家兴奋不已。
岁月流过多少年,仍留下可感可触的印迹。
李并成等学者希望政府能将这些珍贵的遗迹保护起来,不仅留待后来学者考察,而且也让子孙后代都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图景。
石关峡内残砖断瓦遍地都是,学者们低着头,寻找古代遗物,这时一位老师说道:“谁捡到瓦片,奖励100元钱。”大家说着、走着,探寻着。这时我发现李并成老师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着,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流下,脸上却充满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返回峡口的途中路过一片向日葵地,向日葵就像阳光般灿烂,颜色里充满阳光的味道。一株株粗壮的支干笔挺地伫立着,金黄色的花瓣被阳光照得通体透亮。这让我想到著名画家梵高的作品《向日葵》,一团团如火焰的向日葵,散发着秋天的成熟,宣示着生命的顽强。像这些学者一样,放弃世间的繁华,朝向目标一步步前行,跋山涉水来探究历史的遗迹,解开未知的奥秘。与向日葵地相隔不远就是悬壁长城,远远看上去像花儿们抬着头仰望长城。
我们紧接着去下一个考察点——双井子堡。
专家向我们讲解了关于双井子堡的一些历史知识:双井子堡在嘉峪关西15公里处,又叫木兰城。据传,明代初年,为防止外敌入侵,在城内挖有两口井,一口有水,一口无水。有水的井,平时供军民取用,遇到有敌人犯边时,就将井口封上,只留一口没有水的井,万一城陷,敌人找不到水吃,便也不能长期坚持,城就会不攻自破。之后,人们遂称此城称为双井子堡。附近有一条古代的季节性大河,河流两岸绿草成茵,古人类在些聚居生息,现今雨少、河涸,变成一片砾石滩。现今河岸附近留下为数不少的黑山岩画,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时人类活动的重要线索。
大家下车考察,看见遍地都是宋瓷、西夏明清陶瓷碎片。有位老师捡到了珍贵的汉朝的小五铢钱和乾隆通宝。这令我羡慕不已,也埋头苦找,却没有找到。就在准备离开时,看见高启安老师挖着什么,我忙跑过去帮忙刨起土来。“磨石!”磨石,但第二块要薄得多。高老师拎起两块磨石快步向大家走去,说要放到博物馆。
车上,大家纷纷谈论刚才捡到的瓷片、磨石,气氛轻松、愉快。说说笑笑,时间过得飞快,回到住处,用过午餐稍作休息,便预备着下午考察。
下午来到十营庄堡。这里曾有座小钵和寺,已毁,十营庄堡和嘉峪关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城堡内侧有一条长满杂草的沟壑。听吴生贵老师介绍,几年前,有位老人来这里放牧,骆驼只吃这一区域的草。他仔细踏勘这里的草,的确比起其他地方茂盛,他猜测地下有水,便随手拿起一根木棍,拨开草丛,插进土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地下却是像香灰一样的灰色粉末。后来,相关部门到这里考察,推断,这地下存放着百年前的麦子。显然,这些麦子是古代士兵来守边关时带来的。
在这里还曾发现大臣上书皇帝的奏折。对面的陡峭山头上,有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烽燧,大家不辞辛苦向它走去。
爬上对面的山头,要经过一段戈壁,这里杂草丛生,一抹一抹的绿色小草堆,不时还有蜥蜴蹿过。它们为了生存,不仅要保护自己以防变成天敌的腹中餐,又要适应这茫茫戈壁的生存环境。所以它们练就成“隐藏自己的高手”。戈壁滩虽然平坦,要走上对面的烽燧,也不容易。拄着拐杖的李并成老师,步履艰难,却仍精神十足地向山头进发。到了烽燧下,看到它至少10米高,尽管经历岁月冲刷,依然壮观。烽燧顶正中还有火烧黒迹。
经过一番考察,大家在烽燧遗址前合影留念。
途中,学者们兴致勃勃把玩捡到的石子,有位老师举起一块石子说:“看!鸭子嬉水。”大家凑过去看,石头表面一副画面,栩栩如生。还有一位学者给我看她捡的石头,石头表面的纹路像一朵玫瑰花一样。每个人都拿了大大小小的陶片、石头及其他收获物。
考察的最后一个点是野麻湾遗址,这里有大片的洋葱地,大家都感觉到好奇,纷纷拍照留念。此时天色已晚,嘉峪关的天气说变就变,突然刮起大风,大家匆匆上车。
坐在车里,向窗外望,很兴奋,很充实。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浸在白天欢乐的气场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