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李根芹 赵爱民
[内容提要]文章以《徐霞客游记》的研学旅行价值为研究对象,对《徐霞客游记》研学旅行价值进行分析与挖掘,从而对如何利用《徐霞客游记》进行研学旅行开发提出对策建议,倡导更好地传承“游学”发扬光大“研学”这一教育形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努力。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要求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意见》时指出,研学旅行就是要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可以看出,研学旅行继承与发展了我国传统的游学模式,是“游中学、学中游”的先进教育手段,是对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教育策略。
《徐霞客游记》既是主人公探索自然的亲身经历,又是科学考察文化溯源的亲身体验,还是文学审美的教科书。《徐霞客游记》中所记录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可以说为现代中小学甚至大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其研学旅行价值和意义十分突出,因此本文就《徐霞客游记》的研学旅行价值进行分析。
研学旅行,是学校根据各个区域的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教学内容需求,组织学生参与集体旅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自然和文化的魅力,从中获取知识与技能,感受文化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联。这一活动真正践行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与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徐霞客游记》由明代地理学家、文学家徐霞客创作。徐霞客经历了多年的旅行,将自己游历的名山大川、风土文物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徐霞客一生出游多次,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三次,但因有日记记载的主要是后两次旅行,所以一般就依其游记把他的游历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从北面登上了恒山,去到了南边的闽粤,东边的普陀,西边的太华之岭,在旅行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名胜与古迹的探寻,写下了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嵩山、华山、五台山、恒山等名山游记十七篇。后期则比较注重西南地区的旅行,在探寻山川源流、风土文物的同时,重点考察和记述喀斯特(石灰岩)地貌的分布及其发育规律。如在《游桂林日记》中写道:一石柱下垂覆崖外,直抵下石,如莲萼倒挂,不属于下者,仅寸有余焉。是名伏波试剑石。说明了石柱的具体位置、形态形貌。
在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徐霞客在旅行的过程中坚持“以山水为主,以己为宾,以客观描写为己任”作为旅行的原则,为当前研学旅行教育提供内在动力,促使研学旅行模式完善与创新。通过对《徐霞客游记》的分析,其研学旅行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在《徐霞客游记》中,记录许多与自然有关的内容,展示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这一研学旅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揭示了自然山水的奥秘。在这一散文游记中,记录了我国非常多山、水的信息,如五台山、峨眉山、武夷山、庐山、钱塘江、滇池、湘江等,在游记中徐霞客以客观的方式展示出自然山水的特点、形态,向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的景色,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发展规律与成长规律。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使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提升自我。第二,欣赏山水的真美。徐霞客创作游记的过程中,以非常直观的方式,将山水的美好展示出来,创作态度非常积极,提升写作效果与感染力。如,在丹江漂流时,他写道:时浮云已尽,丽日乘空,山岚重叠竞秀,怒流送舟,两岸浓桃艳李,泛光欲舞。这句话将水帘洞飞泉灵动的状态、色彩、声音、气势都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出来,给人仿佛置身其中的感觉。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同时也要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让学生欣赏山水的真与美,使学生在参观的过程形成爱护自然、尊重自然的意识。
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使其情感得到熏陶,形成良好的人文情怀,实现研学旅行价值。在《徐霞客游记》中记录我国各个地区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通过文字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不仅具备文学知识,同时也是一个旅行家与探险家。他的身上具有非常多的优秀品质,如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等等。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一同探索徐霞客走过的路、攀登徐霞客曾经登过的山峰,学生在按照徐霞客的足迹旅行,利用集体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勇于攀登与创新的精神。《徐霞客游记》中蕴含的人文情感,是研学旅行价值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重要媒介。
《徐霞客游记》中展示了我国各个区域美好的景色与文化,体现出作者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之情。在徐霞客的笔下,西南地区是人间乐土,他将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景、服饰、饮食、生活习惯等内容以客观的方式记录下来,向人们展示一个全新的民族地区,改变了人们对这一区域的传统认知。此外,在游行的过程中,徐霞客还将其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写了下来,将其他人的善良、美好全部呈现给读者,让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世间的美好。
《徐霞客游记》采用丰富的文学手法进行写作,将眼睛见到的美丽风景、自己的感官感受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给人非常轻松的阅读感受。在散文游记中,作者主要是利用日记的方式将自己在旅途中遇到的事物记录下来,思维清晰、语言精练。作者常常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比较等修辞手法突出事物的本质。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所见所闻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创作,以此提升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效果。
在研学旅行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研学课程的开发。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提升参与人员的综合素质与道德品质,可以借鉴《徐霞客游记》中的旅行路线,结合参与人员的情况,以及教育内容开发研学课程。在确保参与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确定研学旅行路线,并制定相关的任务,使参与人员在旅行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素质与能力。通过对游记旅行路线的分析,可以丰富研学旅行的主题与内容,为学生呈现更加丰富的实践活动。在研学课程制定的过程中,可以就徐霞客旅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将此设计成具有可操作性、可实施性的任务,增加学生旅行的难度,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研学旅行对自身学习、成长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旅行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文化知识与技能。
以黄山为例,徐霞客曾两次攀登黄山,第一次为1616年,第二次为1618年9月初三。在研学旅行中可以将黄山作为一个研学项目课程进行开发,采用学与悟联合的方式开展此项活动,使学生在旅行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徐霞客游记》中描述的: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在这一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可以把探索精神、不畏艰难作为主题,让学生意识到人生中有很多困难,但是只要自己努力,跨过困难,就会看到美好的风景。
在研学旅行中,需要组织者确定活动主题、方法、过程、任务,将此作为实现研学旅行价值的依据,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通过对《徐霞客游记》的分析,发现作者游行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种种困难,最终才看到美好的风景。在旅行的过程中,作者的心境、思想、知识结构等方面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学校组织研学旅行活动时,可以根据《徐霞客游记》,为学生设计任务,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手段完成任务,在旅行中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以此提升研学旅行效果。
徐霞客在旅行过程中曾走过福建武夷山的三条险径:大王峰的百丈危梯,白云岩的千仞绝壁和接笋峰的“鸡胸”“龙脊”。在他登上大王峰时,已是日头将落,下山寻路不得,他就用手抓住攀悬的荆棘,“乱坠而下”。他在中岳嵩山,从太室绝顶上也是顺着山峡往下悬溜下来的。虽然在旅行的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自己坚定的意志与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战胜了一切,并在自己的坚持下创造了《徐霞客游记》。
学校组织研学旅行活动时,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如搜集关于描述某一区域风景的古诗作品,结合实际,探究诗人情感。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游行过程或者心理情绪的变化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让学生更加认真主动地参与到研学旅行活动中。
在研学旅行活动中,需要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的支持,才能保证活动实施的效果,提升优秀学生的培养效果。鉴于此,应做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工作,利用徐霞客丰富的旅行经验与探险经验,对我国当前旅行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为学校素质教育活动的实施提供基础保证。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对自然风景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在《徐霞客游记》中,有很多关于自然风光的描述,如江流捣崆中愈骤,崆中石耸突而激湍,或为横槛以扼之,或为夹门以束之,或为龃龉,或为剑戟,或为犀象,或为鸷鸟,百态以极其搏截之势,而水终不为所阻,或跨而出之,或穿而过之,或挟而潆之,百状以尽超越之观。在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可以将此作为指导思想与资源开发的媒介,为研学旅行活动开展提供更多的可能,创新研学旅行的路径与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可以看到更加壮观的自然风光。
第二,加强对生物景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游记中记载了我国地貌水文等地理资源,将各个区域资源以非常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公元1630~1640年,徐霞客在湖南、广西、贵州、云南一带游历考察了3年时间,并做了详细的日记,对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分布、各地区间石灰岩地貌的差异、各种石灰岩地貌的类型及其成因,都有详细科学的记述。通过他的游记,可以了解到石灰岩奇异地貌的重要原因。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可以将游记资料作为任务,要求参与活动的人员进行调研与论证,使其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科学探究的良好品质,从而感受到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评价《徐霞客游记》说的“像是20世纪的勘测家写出来的”的伟大。
研学旅行作为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一种,是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举措。学校可以结合《徐霞客游记》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制作旅游产品,在实践中展示自身的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此外,学校可以与当地的景区或者旅行社合作,对探险产品进行开发,设计新的旅行路线,然后组织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探险精神。通过旅游产品的开发,可以丰富研学旅行活动,同时能够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发挥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作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徐霞客游记》相关的内容,设计相关的旅行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学习内容进行再创造,让学生在实践中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提升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徐霞客游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地理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于高度重视研学旅行教育的今天,挖掘运用《徐霞客游记》所蕴含的丰富的研学旅行价值就很有必要也尤为迫切,作为徐霞客家乡的政府和高校以及《徐霞客游记》所记述到的各地政府与高校责无旁贷要扛起“徐霞客+文旅融合”这面大旗,做足徐霞客这张世界级文化名片的文章,既是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又是对游学这种教育形式的传承与发扬。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