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产教融合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时间:2024-05-16

梁潇宇

甘孜州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四川甘孜 626100

引言

随着旅游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转向产教融合,甘孜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生活走向新的阶段。开展文化旅游,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是高校专业建设的必经之路[1],引入并驱动产业协同教育发展的方法是专业型人才培养的主流,通过目前甘孜地区实际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构建产教融合的多元协同教育对当前旅游业、高校教育等的发展都是合适的选择。

一 现状概述

目前高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采取了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理论知识获取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专业能力。正因为,产教融合既能满足地方经济对于人才的需求,又能提升高校教育质量。所以,产教融合是适合目前新时期下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路径,也符合当下追求共同发展、实现产教“双赢”的友好合作理念[2]。对于甘孜地区较好的旅游条件不难解决,最应该被注重的其实是相关人才的养成制度,旅游发展背后急需专业的人才来进行发展支撑,目前存在着人才短缺的痛点。因此甘孜地区想要旅游产业快速提升,就应以高校为主动发力点,针对游客与日俱增的具体需求,积极构建人才培养模式,集中攻克旅游专业人才短板问题。虽然产教融合在开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在实施的过程中,不管是校方还是企业方,都需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尽量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模式开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甘孜地区产教融合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在专业人才培养中依然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 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于产业发展的适应能力差

教师一般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所以会造成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缺乏。实际产业发展项目在进行的过程中比较考验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导致大多数学生在参与产教融合的时候,不能快速的融入到实践氛围中去。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差的原因有三点:其一,教师实践能力的匮乏。一般情况下,高校教师都是毕业之后就进行任教,所以就会存在实践方面的空缺,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意识也不强,更缺乏对学生实践的有效指导方法;其二,教师教学模式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引导,合理的设置旅游专业课程,化繁为简,着力于打造精品课程;其三,教师应做好学生的学情分析,民族地区学生在自身的知识储备上存在短板,文字功底差、地理、历史学科时间性不强,学生对于众多的课程和专业性的知识做不到完美的接受。不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四,课程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太协调。学生要快速适应旅游工作氛围,必须加强提升自身实践能力。

(二)学生专业素质限制了产教融合范围

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除了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企业的工作性质不同于高校的作业,企业工作过程中对工作的难易程度、时间及效率和成果方面都会有一定的要求,压力会相对更大。例如:在进行产教融合的旅游项目实践的时候,难免要考虑游客和自身的安全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会加大,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影响,这就是专业素养的差异。加上需应对不同游客之间的差异性,会让学生在初步接触专业领域实践的时候有些无助,考虑到多方面的原因,企业在与高校进行合作的时候,旅游专业的学生实践范围往往较小,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在产教融合过程中提升自身能力,也影响最终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产教融合态度不积极

出现企业对于高校合作方面不积极的态度,最主要还是因为高校本身不具有一定的办学特色。就目前的教育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在旅游专业办学方面存在同质化的现象,加上生源的差异,所以产教融合在开展的时候往往会比较倾向于专业人才方面的培养[3]。所以说,高校旅游专业要注重对当地文化的渗透,构建民族文化旅游,实现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一定要注重自身的发展观念,彰显自身的特色,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为旅游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采用“双师制”教学,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素养

为了弥补高校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善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采用“双师制”的教学模式,能够在确保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情况下,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育。“双师制”强调的是高校教师和行业导师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有效的将高校教育和行业发展连在了一起,这种管理模式既能确保高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又能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行业发展对于人才方面的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实施开展“双师制”的教学模式,高校应当与企业共同进行教材的选择或编辑,根据知识类型,分为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操作知识。理论方面,高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商讨分析进行选择或编辑,专业实践操作知识,由合作企业进行选择,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旅游专业发展所需的技能。

(二)注重文化建设,增添旅游特色

文化是地区发展的灵魂,它能够提高地区的社会影响力,推进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深度。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高校首先需要加强专业环境的营造。高校可以根据旅游专业进行创业园区的建造,把一些富有理想和抱负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提高学生的专业氛围和激情[4]。例如:通过宣传和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于专业实践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激发下进行职业化的尝试,为高校旅游教学营造良好的奋斗氛围;其次,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注重与自身专业相关的文化发展现状,积极地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实践调查,对目前甘孜地区旅游文化情况进行实时掌握,促使学生在了解文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升迈向职业化道路的动力。旅游专业对于学生进行评价,增强文化方面的比重,对于旅游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和基础实践能力之外,进行地区文化特色的了解和灌输,增添文化特色,促使产教融合模式的稳定开展。

(三)构建完善的产教融合评价系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产教融合能够为旅游专业学生的实践和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为有效提升产教融合的质量,在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迈向职业化的过程中能够尽快的明确自己在专业领域存在的不足,了解自己需要注重加强的部分[5]。这种完善的评价系统能够让高校对目前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查漏补缺,为之后发展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和参考意见。在评价系统建立的时候,可以基本分为理论掌握评判、实际能力提升程度、专业素质等方面的评估,结合甘孜地区发展现状,建构旅游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市场需求驱动力和政府政策引导两个区间,通过这些问题,引导旅游产业融合高校教育,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对比反馈,总结出系统完整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可行性理论。

四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旅游专业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模式,以地区发展的基本人才需求为导向,共同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6]。目前,少数民族地区需要正确看待和审视自身旅游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以及文化底蕴,通过加快高校旅游专业教育迈向职业化的步伐,提升人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保证为地区发展提供优质的旅游专业人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