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山东省文化旅游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时间:2024-05-16

李 鹏 刘秀华 王移山

潍坊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1041

引言

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山东的文化旅游业也进入一手抓防控疫情,一手促复工复产的特殊阶段。为了促进全省的文化旅游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课题组成员深入多个旅游企业针对其复工复产情况、产品创新情况、产业转型情况、促经济运行情况、扩大消费等情况开展了相关调研,认为企业应该以此为契机,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升级、产业优化发展等,恢复并加快发展。

一 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山东省文化旅游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现状

(一)优势分析

1 区位地理优势

山东作为全国沿海省份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地理优势。半岛三面环海,从国际区位上讲,与日本、韩国、朝鲜相邻;从国内区位上看,山东地处北京、天津、上海之间,西与河北、河南等4省相邻,是中国大陆东部重要的交通要道,京九铁路、京沪铁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里程数在不断攀升,胶济铁路横跨东西,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铁路,公路铁路纵横贯通交织成网[1]。

2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山东简称为鲁,位于黄河中下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齐鲁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孔孟之乡”的山东,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丰富而底蕴丰厚的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了山东旅游的独到特色,更是山东经济不断发展的有力推手[2]。

(二)劣势分析

1 文化旅游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配套设施落后

山东省内多数文化旅游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意,消费者体验感差,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同时,部分地区只顾眼前利益,没有考虑到长远效益,人工开发和雕琢的痕迹明显,不利于文化旅游业的长期发展。文化旅游设施配套不到位,购物休闲娱乐一站式服务衔接不够好,集聚效应差,无法实现品牌效应[3];只重开发不重管理给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4]。在开发和管理的过程中,经营者缺乏先进创新的宣传方式,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营销方式亟待改变。

2 省域内各城市文化旅游独立发展,缺乏合作

纵观全省文化旅游发现,省域内各城市文化旅游基本是独立发展,缺乏合作,各城市间各自为战、地域空间和产品空间协作不强,空间聚集性不强。缺乏统筹规划,产品多有重复,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山东省域内各城市间的恶意竞争,阻碍了山东省整体文化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及对外竞争力[5]。

3 文化旅游产业监管机制完善程度不够

由于山东省的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旅游过程中擅自变更旅游行程问题、变相强迫消费者购物问题、所购物品质量问题、擅自增加付费项目问题、酒店和餐饮卫生不达标与不规范问题、合同没有全面履行或随意更改合同问题、带团人员服务质量差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反映出文化旅游产业服务质量低,急需完善相应的监管机制,督促产业提高质量,进而实现经济效益。

二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山东省文化旅游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路径选择

(一)树立旅游新理念,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品质供给

1 实施品牌战略, 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泰山、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在世界上享有盛名,青岛、烟台、蓬莱等沿海城市在国际国内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为山东的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好客山东”的区域品牌及十七地市城市品牌,需要重塑在区域和国际合作竞争大环境中的新优势,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吸收整合新的考古信息。具体来讲,一是注重开发新产品,开发出小、美、精、新、专、强的优质品牌;二是注重产品品质,既要把握产品本身的质量,也要注重与消费者感情的维系;三是注重产品内涵,增强衍生品的开发和销售。

2 以增强消费者“参与式”“沉浸式”体验感为重心,优化文化旅游配套设施

完善与进一步优化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强5G网络的建设和覆盖、开发山东智慧旅游出行APP等,使消费者体验便利的网络服务。交通方面,完善景区的交通规划、设立明显的景区交通标识,增强景区的通达性。增加智慧高效的景区综合管理能力,以游客为中心[6],学习先进地区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高效解决消费者碰到的突发问题,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服务能力。

深化娱乐配套设施建设。受疫情影响,人们的文化旅游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对健康、安全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关注,对文化旅游消费也有一定的需求,他们更加关注“夜经济”及“周末经济”等活动,以期能够快速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更加注重自己的体验感。因此,作为山东的管理者应考虑消费者的这一需求,创意开发出的新的产品,建设出依托景区项目的娱乐配套设施,提高优质体验服务,发展互动、角色等体验方式,增强情景化、沉浸化、体验化的情感体验,拓宽娱乐休闲空间。

3 搭建文化旅游平台,促使各产业旅游融合发展

当前,山东省文化旅游已呈现出采摘旅游、私人旅游、房车旅游等新的形式,说明人们对文化旅游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有了更加安全、更加生态的要求。山东省相关管理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搭建文化旅游平台,将文化旅游资源与相关产业进行优化整合,打造文化旅游精品、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生态文化旅游产品,以“文化旅游+”吸引更多的产业进行融合,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增加文化旅游产业的边际效益和相关产业的附加值,达到共赢。同时通过政策托底和扶持,推动文化旅游与健康、娱乐、医疗、体育等领域的融合。

(二)多措并举,激发文化旅游市场潜力

中国已进入消费驱动年代,刺激消费能够保障和促进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8]。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文化旅游市场的启动和经济发展需要政府的杠杆效应,即有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导消费者有序消费,扩大消费市场和文化旅游两大市场,从供给和消费两端发力,共同拉动文化旅游产业经济的全面快速复苏。

1 优化消费券结构

目前,山东省启动了消费季发放消费券的活动,很好地发挥了政府引导消费的杠杆作用。在发放消费券的过程中要注意向文化旅游消费终端企业倾斜,如旅游景区、酒店、民宿等企业,拉长消费链,使得文化旅游产业能够迅速恢复。向最困难企业倾斜,如旅游社。如果旅游社的大巴车“动”起来,那么酒店、加油站等相关产业链就会随之“活”起来,从而拉动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

2 推进和完善公民休假制度

时间是消费者考虑出游的首要因素,政府可对职工进行每周休假2.5天的试运行制度,精准刺激消费,将职工的闲暇时间化为出游时间。一方面,采用各种宣传方式引导消费者树立定制消费、智能消费等新理念,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通过商家提供折扣、财政发放消费券、平台提供场景等形式,保证消费者的畅通出行,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其消费潜能。

3 推进“山东人游山东”活动,提高文化旅游监管部门的组织领导能力

目前,我们对省内消费者的闲暇适游时间不能提供合理有效的适游文化旅游产品,因此,作为文化旅游管理部门应积极创新思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针对消费者的闲暇时间进行合理有效的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增强消费端和供给端的有效互动,助力文化旅游的发展。

三 结语

总之,山东省既有文化旅游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也有自身在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不足,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山东省委省政府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发展的空间和上升的趋势,我们应努力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从政策、措施、品牌建设和服务等方面再接再厉,在推进山东文化旅游发展的同时,进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