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吴添翼
[摘要]本文针对纪录片的现场控制,如何通过有效的控制方法,平衡纪录片创作中的真实性和选择性,保障节目的最大魅力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纪录片 现场控制 方法策略
纪录片最大的魅力来自于它“一成不变”的真实,但是这种真实并非能够被纪录片完全体现。纪录片本身是要给受众观看的,因此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把创作的核心停留在纪实上,还要根据创作者的理解和观众的观看需求以一种适合在电视上播放的方式对素材进行调整,既要坚持节目创作纪实性的原则,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年龄层观众的接受程度。在牛活越发快节奏化的今年,人们的生活压力在不断上升,观众出于精神放松的目的对于节目的娱乐性要求越来越高,娱乐性的节目成为观众的主要观阅对象。要适应这些观众的审美需求。建立起牢同的受众根基,纪录片也需要在本来的基础上包装改进,增强自己的观赏性。
现场拍摄复杂又麻烦,但自身又是纪录片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编导需要有力的组织起拍摄团队,让团队之间形成配合性和协助性,这样一来拍摄任务才能顺利完成。这要求编导在创作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因素,一面是拍摄题材的想法和编排,要使节目呈现出艺术感,一面是团队配合,部门与部门间要展现出协作性,让编导能有效调动起来。[1]
在创造一部合格的纪录片时,编导首先要建立好自己的主观意识,梳理好脉络,在拍摄过程因为现场天气、光线的原因,可能会出现比预想设计更好的画面,也可能出现无法拍摄理想镜头的情况,尤其在拍摄外景时,等等都会为影片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种时候编导必须要做好应对性,合理的将现场利用起来,提升镜头质量,加强现场画面的感染力,比如在遭遇一些拍摄环境较为糟糕的状况时,可以通过高反差的灯光风格和俯视的镜头角度让观众对面面有更清晰的观感,保证创作质量,避免观众因为无法分辨画面内容,丧失观看兴趣。
纪录片是对于现实和艺术的连接,它是所有电视节目类型中最接近真实的一种,但是在真实之外,编导还要在其中将自己的创造思维和情感表达出来。纪录片不是新闻直播,编导不能按照同有的思想模式死板的将素材原封不动的展现出来,这样只會造成观众流失。在拍摄过程中,编导要保持和摄影师的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拍摄方案,比如摄像机的位置,编导在拍摄之前就要对镜头移动以及主要拍摄物体的方位做一个大致的确认。[2]如纪录片《最后的山神》,这个片子的摄影镜头全是在三脚架上完成,全片使用了许多长镜头和同定镜头,以此来展现民族信仰的厚重感。而在表现文明冲突时,编导又将伐树人和影片主人公孟金福拉在一个镜头框中,用毁坏的树根做前景,用孟金福蜷缩的身影做背景,使二者产生画面映衬,表现出文明发展对地方文化的破坏和传统文化在新文化体系下的逐渐淡漠和消逝。再比如展现跳大神一段,编导在摄影过程中使用多个镜头承转变换,以及全景插入,将人和环境的关系,环境和文化的关系,人和文化用一种陈旧却又灵动的方式展现出来。该片最终获得纪录片大奖,这也说明场面调度对纪录片成功的必要性。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编导要不断和整组人员的沟通和协调,加强团队之间的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会增强事情的效率,提高纪录片的质量。编导的素质和艺术性和最终的拍摄成品是成正比的,因此编导需要保持自己认真的工作态度、创新能力和沟通技巧,精准的把握影片整体拍摄的节奏和布局,通过自己的感官判断以及自己的编导思维模式指导整个工作组进行拍摄,比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就存在着大量节奏缓慢,平静的画面,因为这样的画面才能凸显出文物那种经受岁月冲刷的历史沉积感。文物本身静态艺术,需要的就是这种平稳性,编导如果把场面弄得太过热闹或者鲜艳,那就会破坏这种氛围,令观众产生失真感和不适感,影响观看体验。
现场控制意识是纪录片拍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观众观看纪录片,本身就是希望看见真实的声音。真实的画面,真实的情景,因此创作者也要从真实的观念出发,调节自己的纪实影像语言,用扎实的影视艺术创作功底和对拍摄现场的观察以及控制力拍摄出符合观众观看需求的纪录片。编导在现场控制中要通过和摄影师的沟通,加强对镜头外事物的认知和感受,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为拍摄作品赋予生命力,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
注释:
[1]佟姝慧:《电视纪录片节目中编导意识的表达》,《记者摇篮》2018年第12期
[2]管金娜:《纪录片拍摄中的现场控制》,《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5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