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刘 杨
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当前,高校旅游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应当以校内实验课为主,构建符合学生职业发展的实践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基础技能。校外实践教学应当以岗位实习为主,强调企业基于工作环境提供丰富的轮职岗位,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
只有构建实践性的高校旅游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满足旅游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促进旅游教学的深化改革,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方式的创新。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旅游教育必须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机制,根据行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的软硬件设施,促进实践实训教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降低校内外实践教学的成本,提高实践教学的整体效率,从而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1]。
旅游教学的实践性较强,要求提高学生应用技能。设置校内外实践基地的最终目标在于增强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进一步把实践教学摆在突出位置。当前,高校旅游教学未优化教学计划,普遍存在理论课程课时较长、实践课程课时较短的问题,在加大实践课时的背景下未合理的分配校内外实践的时间。有些院校按照1:1的比例分配课时,不利于学生充分的提高专业素养。突出表现为校内实验课的时间零散,校外实训时间较为集中,但校外实训多集中旅游景区的淡季,校外实习又占用大量的时间,致使一些理论课程开设不充分;另外,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旅游教学改革背景下,有些学校过度重视开设参与型、模仿型、演示型的实训课程,未提供案例型、咨询型、参与型、互动型的实训课程,导致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训联系不紧密。校内实验课程的内容较为枯燥,校外实训时学生又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
旅游教学还缺乏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旅游教学的实践性较强,要求教师既能够进行理论教学,具备深厚的学养,同时还能开展实践操作演示教学,在校内实验课中给学生做良好的示范。旅游专业教师不仅要掌握旅游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行业经验,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掌握相关工作的发展变化,这样才能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
目前,高校从事旅游教学的教师往往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不具备必要的旅游行业从业经验,没能在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担任过具体职务,因此,不能对旅游专业学生作出更有效的指导。而且,高校旅游专业的很多教师都是由历史专业、中文专业或地理专业转型过来的,存在着理论知识与行业实践经验不符的问题[2]。
校内外旅游实践基地的建设还要有完善的体系,能够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现实需要。首先,旅游专业课程内容丰富,学生发展方向不同,决定了教学侧重点不同。首先,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课程应当具有多元化特征,课程内容需要包括旅游行管理、酒店管理等相关的全部内容。但是,校内实验基地的建设因经费不足问题导致发展的速度滞后,校内硬件设施设备更新不足,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缺乏更有效的直观实践教学环境。校外实训往往因为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实践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无法满足学生开展实训的需要。当前高校与旅游教学校外实训基地的沟通不足,不能建立良好的互动平台,没能围绕着实训教学项目、内容、方法、资源配置进行优化组合,建立因地制宜的管理机制。相关环节的互动配合不足,因此导致实训教学的科学性较低,实训教学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3]。
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训基地有助于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旅游专业知识,有助于突破传统人才培养体系的弊端,更好地满足当代旅游专业学生成长的需要。当前还要进一步完善校内外实践基地分工,重点营造良好的实训课程氛围,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实训教学活动。校内实验教学的目标应当为理论教学与实训课程的统一,发挥校内实验巩固学生基础,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练习基本技能的作用。校内实验基地的建设应当把实验室建设作为重点,围绕着学生形体训练、计算机使用、语音训练、导游讲解的需要设置具体的教学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的优势在于为学生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促进学生更好地感受优秀的企业文化,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以及熟悉旅游工作岗位的基本流程,从而促进学生在基层岗位扎实的锻炼职业技能。校外实训基地应当立于旅游企业服务客户的全过程,基于一线岗位满足学生实训的需求,促进学生在企业基层岗位轮流进行实习。
旅游教学实训课程应当具有层次化的特征,应当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合理分配课时计划,优化配置教学资源,满足学生自主成长需要。首先,在提升实训课程比例的基础上合理优化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训课的时间。不仅要给予足够的实训时间保证,还要在集中实训活动的基础上设置每学期、每阶段的实训任务,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了解行业特点,加深对旅游行业的印象;其次,还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紧密配合,有效解决以往理论教学内容过多的问题,能够以案例型、互动讨论型、参与型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自主学习旅游理论专业知识的需要,同时引导学生基于专业理论开展实践活动;第三,重新拟定科学的实习基地教学计划。课程实习应当合理安排长短期计划,采用短期参观走访,长期驻点实习或轮岗实习的方法[4]。
为了更好地满足高校旅游教学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养,还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首先,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解决各院校教师不足问题,重视组织开展丰富的实验课、实训课,制定相应的教学政策,鼓励教师考取高级别旅游工作岗位的职业证书;其次,组织教师经常性的深入旅游企业、景区景点调研,组织教师到饭店或旅游社进修,促进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或兼职,引导高校教师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不断的提高职业素养;第三,高校还要尝试着引进企业专家到高校讲学,建立更为科学的高校与旅游企业的人才交流机制,既给高校教师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又号召企业人才到高校从事一线教学工作,这样才能构建更加科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体系,达到提高教学工作质量,建设双师型队伍的目标[5]。
加强高校旅游教学校内外实践基地的测评监督,不断修订相关管理标准,运用科学的制度规范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才能促进旅游教学校内外实践基地的蓬勃发展。高校旅游教学校内外实践基地的测评应当出台具体的评估标准,具体融入国家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软硬件要求,以及结合工作岗位、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的要求设置考核制度,从而保证企业顶岗实习、校内实践教学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要组建专门评估团队,强调高效教育专家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共同开展评估活动,按照相关评估标准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综合考评[6]。
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应当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根据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切实构建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不断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的软硬件配置,发挥双师型教师在指导学生中的重要作用,找准校内实验教学的重点,配置更加灵活多样的校外实践资源,加强对实践教学的全面评估,对实践教学资源开发有效指导,从而促进旅游实践教学的不断创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