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独立学院服务区域经济视角下应用型专业改革初探

时间:2024-05-16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大众旅游正式成为第一需求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本着专业服务社会的原则,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就必须符合地方经济的需要。本文以长春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针对近几年旅游行业如火如荼,旅游专业却出现门可罗雀的情况,针对性的提出目前该专业发展与双阳区地方经济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可行性的举措和建议。

关键词:独立院校;地方经济;长春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一、地方高校旅游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的意义和原则

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可以说是当地旅游行业的奠基石。旅游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越多越好,当地旅游行业可以用的人才就越得心应手。专业服务地方能力强,意味着专业人才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越高,如何有效的建立旅游管理专业和当地旅游企业之间互用互利的良性发展机制,是每一个高校旅游专业和地方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长春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长春科技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在双阳区建有东华教育集团所属的御龙温泉度假村、东华庄园、东鳌鹿业等大型教学实习基地,为旅游管理专业提供了多功能全方位的教学实习平台。同时在省内外合作企业建设了13个教学实习基地,有效地促进了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旅游管理专业成立于2004年,目前已经有毕业生近千人。但是从2015年开始,专业招生人数开始出现萎缩和下滑,对比鼎盛时期招生人数下降65%左右。去除生源少等客观因素,就业率和竞争力也是影响因素。

目前看,长春科技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应用型培养模式未完全落地。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扩招,本科生的毕业数量也是水涨船高。与之对应的就是就業市场的残酷竞争。面对旅游行业用人标准:毕业就能用、好用的要求,目前长春科技学院的培养旅游行业管理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显得目标超高,这样的人才教育、精英教育既有可能让学生产生毕业就能进入管理层的错觉,也让他们在择业的过程中容易有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产生。追根究底,就是应用型培养未落地,实践教育浮于表面,不接地气造成的。

(2)专业主干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相对不重视课内实践的作用。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提出:将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饭店管理概论、餐饮服务与管理、旅游规划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等13门课程为主干课程,而导游业务,中西餐摆台等实践课程却没有纳入。

(3)封闭发展,与地方经济结合不强。双阳地处长白山余脉,属喀斯特地貌,拥有灵山、秀水、奇洞、温泉、梅花鹿等特色旅游资源。双阳区现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家,3A级旅游景区3家,省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26家,旅行社及门市部13家,农家乐150多家,1000平方米以上垂钓池160多处,从业人员达到1.9万人。相关研究表明,双阳是我省最早有人类居住的地方,目前发现锡伯古国遗址、鳌拜祖籍、原始社会和辽金时期等古遗址遗迹100多处。在特色景区建设上,经过近年来的打造,以“三湖(壶)、两泉、一庙”(三湖:双阳湖景区、吊水壶、缘山湖;两泉:御龙温泉、国信南山温泉;一庙:圆通寺)为核心的重点景区已初具规模。可以说,双阳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行业都是长春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肥沃土壤,但是专业与地方经济活动结合互动的次数屈指可数。

三、改革内容及具体措施

(1)明确专业特点,确定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要以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总目标,根据区域旅游业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分析自身的师资力量、专业分布情况、办学优势、就业市场等因素,制定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再规划发展路线。

(2)引地方企业人士进校园,常态化发展企业师资力量。专业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将当地旅游企业的主要及部门负责人请进校园,走向课堂,从一线实践的角度和学生诠释理论知识和行业情况,另外还可以出台相关鼓励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政策, 使教师不脱离行业,积极学习新的行业规定。

(3)与地方企业联合培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由于旅游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用人门槛虽低,但是科班出身的服务行业人才在用人单位还是很紧俏的。学校可以与当地有实力的企业签订长期的校外实训基地协议, 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硬件保障。制定一系列更正规更详尽的实习管理计划,与学分制结合在一起,打破传统的学生单纯被动进行实习的局面, 督促学生珍惜实习机会, 认真对待实习工作。通过实习增强学生对企业工作的认知度, 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更好的方式是学生可以通过实习最终确定就业的企业,为当地的旅游行业筛选和过滤人才。

(4)将“三明治”教学模式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企业的人才连续性。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育倡导的“3+1”模式改成更适合旅游行业的“3+0.5+0.5””的三明治式的教学, 先进行2年的理论学习, 学习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中间到旅游企业进行半年的实践, 然后返回学校进行知识的回炉和提高,最后再将第八学期的毕业实习融入到当地企业中。

参考文献:

[1]代奕.基于CDIO模式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创新研究——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背景[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2):130-132.

[2]马新荣,陈锦娟.服务地方经济视角下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23):235-236.

[3]刘宏申.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服务地方经济能力研究——以黑龙江职业学院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2(21):24.

[4]林淑飘.基于服务地方旅游经济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咸宁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为例[J].咸宁学院学报,2011,31(01):133-134.

[5]汪明林,邱云志,于华友.旅游管理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11):18-21.

作者简介:

郭咏嘉,讲师。

基金项目:

课题来源:吉林省高教研究课题,课题名称:新形势下吉林省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JGJX2018D26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