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探讨如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时间:2024-05-16

摘要: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年下降的现状不容乐观。绝大部分青少年为在校大、中、小学生,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目前主要依赖于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国家职能部门已经认识到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连年出台相关文件支持。通过对最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深入研究,学校体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有:提高学校体育自身的综合发展力;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大重视和投入力度;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引入创新思想等。

关键词:可持续;视角;学校体育

中国的学校体育与其他国家相比是从政策到制度都抓得比较紧的,但国内青少年体质近20余年持续下降的事实证明现实情况依然不容乐观。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以往严格规定的阳光体育运动、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等措施,最后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并没有切实执行。这不得不引起广大体育工作者的思考。

一、持续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国民体质检测系统化、常态化开始于1985年。从那时开始每5年进行一次公民体质的监测,调查对象为3~69岁的中国公民。在这项工作中,7~22岁的青少年体质监测工作是重中之重。

教育部等相关部门曾于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等年份组织开展了七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1985~2005年的连续5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全国中小学学生和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呈持续下降的态势。这引起了中共中央、教育部等部门的高度重视。于是,2006年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教体艺〔2006〕5号),《关于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教体艺〔2006〕6号);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这些文件的颁布、实施,为学校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然而,在2014年9月教育部等部委共同颁布的2015年第7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中却发现这样几个突出问题:

(1)在2010年到2015年的5年中,7~18岁的中小学生身体的柔韧性、耐力、力量等素质开始回升,不再持续下降。

(2)在2010年到2015年的5年中,大学生的体质情况不容乐观,身体五项素质虽降幅减缓,但仍处于下滑状态。

(3)在2010年到2015年的5年中,6~22岁在校学生的超重、肥胖情况仍处于持续增长状态。

这些问题的揭示,更加突出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持续性的重要性。要从根本上转变思想,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彻底扭转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的情况,就要长期坚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二、《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解读

2012年10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四部委共同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一)《意见》的格式和其它类似的文件较为相似,套路基本一致

首先,阐述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必要性;其次,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思路和要实现的目标;接着是如何建立新的监督评价机制;最后是组织领导和落实的措施。

(二)《意见》提高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地位,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义提到了“重要战略”的高度

在《意见》出台之前的多份国家关于推动体育事业的文件中,都没有把体育与国家战略联系起来。改革开放之前,只有“发展体育事业”。“体育产业”是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的需要下的新兴产业。无论是“体育事业”还是“体育产业”的发展,都没有提高到“战略”的高度。这次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到了与教育事业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是一次重大的提升,凸显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身体竞争力的基础地位的肯定,体现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三)意见》较为客观真实地展现了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意见》实事求是的指出: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視程度没有达到足够的高度;没有相对完善的评价监督体系和机制;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体育师资不足且整体水平不高等等这些现实问题。这些客观真实、直接明白的阐述证明《意见》的出台建立在大量的实地调研之上。就是这些问题直接造成了广大学生体质下降、健康水平下滑。

(四)《意见》中阐述的工作思路清晰正确

《意见》中提出“以中小学为重点全面加强学校体育”,这样的工作思路既抓住了要害,又引对了方向。只有找准了工作重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就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源头抓起,甚至可以从幼儿阶段就开始引导正确的体育观,然后在小学到中学时期逐步加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运动锻炼习惯,再自然过渡到大学阶段的体育教育,使学校体育工作的具有很好的延续性、逐步延展性。这样就不会出现中小学学生没有任何运动技能、体育专项技术差等问题。到大学阶段选修体育课程时,学生就可以延续中小学的体育教育,更快、更深的继续学习感兴趣的1~2项运动项目。

(五)《意见》在查找到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了工作的任务

《意见》找出了在中小学校普遍存在的、比较严重的、甚至延伸影响到大学的问题,例如,体育课程的设置弊端、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不利、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体育风险机制不健全等等。

《意见》中针对这些学校体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来确立今后的工作任务。所以,工作任务针对性强、目的明确、可操作性强。如“出台政策,让退役优秀运动员在学校发挥专业特长,服务于学校体育工作”,“职能部门搭台帮助或扶持学校内外的学生体育俱乐部”,“大力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向青少年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余和节假日应向学生开放”等等。这些任务如果切实实施,落实到位,学校体育中的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将有利于学校体育快速发展。

(六)《意见》将学校体育的监管、测评工作的实施落到了实处

《意见》提出一系列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的监评制度,有“学校体育报告公示制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制度”、“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制度”等。其中有些制度在之前的文件里出现过,但从没有把具体内容表述的这么清楚,把实施方法论述的这么具体可操作。更有些制度是首次提出,例如“学校体育报告公示制度”,就是将学生在学校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告知家长,类似“体检报告”,以期校内外联动,关注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另外,《意见》中还提出从2013年起组织开展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估。将学校体育的监管、测评工作提早到小学阶段,争取从源头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此举对于改变当前落后的学校体育状况一定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七)《意见》对学校体育的组织领导也提高了要求,提出切实的新内容

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意见》没有空谈理论、责任、意义等,而是提出具体务实的实施内容。明确指出“校长是所在学校体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确保学校体育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落实”,“加大学校体育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学校体育经费”,2013年3月底前,上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等等。这些要求如能得到贯彻和实施,会对改变中国学校体育的状况有显著的作用。

三、《意见》启示下学校体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提高学校体育自身的综合发展力,促进学校体育持续发展

要保证学校体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从自身入手,且首先从自身入手,寻找发展出路。无论学校及相关部门、个人给予学校体育多么大的支持和帮助,如果其自身没有独特的发展优势,没有足够的竞争力,最终还是难逃被淘汰的境地。因此,学校体育自身要有清醒的认识,要从自身找原因、找发展出路,不能过分依赖外界的扶持与帮助。学校体育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创办特色体育活动上,争创品牌,这样才能赢得更多的外在帮助,以此寻求长远发展。

(二)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科学管理

当前,体育职能部门和学校体育部门要指导各个学校制定相应的体育工作发展的长远规划及行政组织措施,明确负责人职责,建立民主的决策程序,以此规范管理层的设置,规范内部管理和开展活动的秩序。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复发展,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有序发展。

各地各级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意见》的明确要求,例如“一票否决”、“三年计划”、各项评估等制定每阶段的目标、要求,严格管理、办事。如果不达标,要把问责落到实处。具体事情操办人负责,总目标达不到校长或负责人负责。

各种管理机制要事无巨细,同时要兼顾防止造假现象的发生。例如,现在很多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上报存在虚假现象。我们就要从制度上、操作程序上规范化。可以在测试前先培训体育教师,达到教师思想认识上客观积极、测试方法正确规范、填写和输入成绩认真准确。随后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测试,成绩真实有效。在尽可能的杜绝了学生消极应付和教师思想不重视之后,还要有数据公示、隨机抽查等手段来约束瞒报或谎报等现象的发生。

(三)加大重视和投入力度,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目前我国体育场馆设施资源贫乏,虽然有近三分之二都在各级各类学校,但学生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只有1个平方多一点。没有便利的、免费的、好的体育场地资源,学生就可能选择极具诱惑力的、遍布学校周围的网吧。各级各类学校和体育职能部门应当充分地认识到学校体育在学生成长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加大对体育工作的扶持力度,适当的划拨活动经费,兴建专业的活动场馆和更多的开放型体育场馆。

(四)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积蓄力量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他们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学习,直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和高度。现有的高考体制,为了更高的“文凭”,迫使很多文化课不太好的学生选择体育类院校。还有,很多本科毕业生因为同样的原因报考体育类研究生。这导致目前我国体育教师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或者体育专项不强。而体育教师的文化素质和体育素质都很重要。他们要通过体育素质在教学过程中直观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运动技能掌握等,还要利用自身的文化素质把体育的教育延伸到德育、美育、意志品质等方面。因此,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全面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五)引入创新思想,促进学校体育的持续发展

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真正的将素质教育实现。我们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能忘本。学习好但身体不健康,没有完成事业基本的体力基础有什么用?身体健康是最根本的生存前提,因此,以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为目标的学校教育的基础是稳固的学校体育教育。学校、家长、学生都要认识到这一点并重视起来。

再者,要以创新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解决现实问题。例如,在学校集中的区域,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各个学校可以利用场地、器材、师资等不同情况,充分、有效的利用资源,各个学校形成资源共享。这样学生可以消除校际界限的限制,提高各个学校体育的影响力,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学生的体育需求,使各种体育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2011.

[2]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体育总局等.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R].2012.

[3]陈子平. 从社会健康调查看我国学生体质下降问题[J].健康教育导报,2009(15).

[4]贾金平. 造成学生体质降低的具体因素与对策分析[J].当代教育研究,2010(19).

作者简介:

李巍巍(1976.12-),女,河南登封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