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江津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并以“互联网+”推进现代农业“创新、协调、绿色”发展研究,破解农产品上行与供应链难题,实现“网货下乡,硒货进城”,助力江津农村产业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新发展理念;江津;对策
一、江津区现代农业“创新、协调、绿色”发展现状
2018年,江津区借助西部农交会、渝洽会等平台大力开展招商工作,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积极作为,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先后洽谈企业40余家,引进江记农业、爱琴谷、中药研究院、大不同等4家企业和科研机构。目前,已累计引进鲁能、两江艺农、锦程等77家农业企业入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11家。
(一)创新发展能力提高
以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契机,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运用能力。一是强化人才引进。建成农业科技孵化基地200亩,引进农业专家、科技人员10余人进行创业孵化。二是强化平台建设。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签约共建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江津分院、与中柑所合作成立中国杂交柑橘研究院。三是强化科研合作。与中科院合作开展巨型稻试种项目,并首次在重庆地区试种成功,巨型稻亩产可达800~1000公斤。2018年,欣时达公司、瑞远农业、宇隆椒丰公司被市科委认定为科技型企业,其中欣时达公司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二)绿色发展效益凸显。
2018年,现代农业园区新增富硒果蔬、优质柑橘、花椒、水产养殖等特色富硒产业基地3100亩,累计形成了万亩优质粮油、万亩晚熟柑橘、万亩花椒、万亩花卉苗木、千亩绿色蔬菜、千亩特色养殖(畜禽、水产)等6万亩特色产业基地。一是提高机械化应用。鲁能美丽乡村、江小白等项目完成6000亩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园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二是注重品牌创建。新增果珍友民火龙果、寿乡源牌多维硒米等5个农产品品牌,累计创建农产品品牌32个。三是注重新品种引进。鼓励企业引进、试种新品种,新增奔象无核沃柑、金秋砂糖柑,宇隆椒丰天知椒等新品种种植(育苗)基地1500余亩,经济效益明顯。四是注重销售渠道搭建。利用重庆富硒网、江津硒货等网络营销平台,线上销售额预计突破9500万元。
二、江津区电子商务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困难
一是认知水平低,农户对电商认可度不够。部分村民知道电子商务,但仅限于网上购物、异地购物,不知本地农产品也可上网销售。二是农产品知晓度低,市场竞争力不足。三是中间渠道单一,基层销售缺乏主动。四是货源少,快递进村运送成本高。全区缺乏完善、独立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五是竞争剧烈,转运合运难协商。六是比较效益制约。农业科技化、市场化、产业化水平不高,比较效益偏低。七是综合投入制约,涉农资金比较零散,多个渠道,多头管理,金融服务在农村严重缺失。
三、江津区以“互联网+”推进现代农业“创新、协调、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激活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
一是支持发展第三方涉农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各类专业化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二是积极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引导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业经纪人等开展农产品网上营销。三是发挥农村经济组织作用,鼓励区内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企业与区内电子商务平台和企业合作,整合我区农产品特色资源。四是鼓励农村电子商务创业。
(二)构建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
一是构建多层次的农产品网上批发渠道,广泛组织动员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和经纪人等参加重庆市网上购销对接会。二是拓展农产品网络零售市场。三是积极探索生鲜农产品网上直销,引导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开展“网上直销”和“时令预订”等业务,建成一批农产品网络直销基地。四是适时开展季节性农产品网上促销活动,建立“网络购物节”和“团购”活动促销机制。
(三)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一是多方式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二是增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服务功能。三是开展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培训,依托区内大专院校,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加强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培训,加快培养一批农村电子商务操作人员和农村电商带头人。四是推动加快镇村信息网络基础建设。
(四)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
一是搭建城乡仓储物流配送平台。二是合理规划建设产地预冷、低温运输、生鲜仓储、定制配送等全程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三是培育2~3家快递物流骨干企业开展配送到镇进村,为富硒生鲜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提供便捷高效物流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建英,武亚楠.“互联网+”农业价值链融资的融合模式、运行机制及效果[J].西南金融,2019(9).
[2]贾密涛.“互联网+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农家参谋,2019(19).
[3]汪芳.互联网+时代中的农业经济发展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19).
作者简介:
卢敏,男,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党校讲师,兼任江津区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区委讲师团成员。长期从事区域经济教学研究。曾出版学术著作1部,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主研参研国家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8项,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津区2019年度第一批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批准编号:Y2019068)的阶段性成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