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向岚麟
[摘要]自1985年中国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以来,中国对世界遗产地的研究在数量与内容上都有很大变化。本文选取国内相关领域13种期刊,以其刊载的世界遗产相关文献为基础,综述了自1985至2006年22年来我国世界遗产地的研究状况。分时间、地域、遗产类型和专题进行分析,涉及遗产地本体、遗产地活动、遗产话语等4大主题,以及遗产价值、遗产保护、遗产旅游、经营管理、遗产地设计规划、遗产学科教育等细分主题。分析认为,各阶段中国的世界遗产地研究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都有不同特点,尤其是第四阶段在研究内容上显示出较大变化,展现了广阔的前景。遗产地的保护与开发、遗产地经营管理、环境监测、遗产保护技术、遗产学科教育是今后遗产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中国;世界遗产地;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4—0085—07
自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9年正式启动《世界遗产名录》以来,截至2006年年底,世界上共有177个公约缔约国和830处世界遗产(包括644项文化遗产,162项自然遗产,24项混合遗产)。中国于1985年加入公约,自1987年第一批世界遗产载入名录,至2006年底,共33处世界遗产(24项文化遗产,5项自然遗产,4项双遗产),排名世界第三。
本研究以文献统计为基础,选取地理类、经济类、建筑规划类核心期刊等为统计来源,共13种。各类期刊文献统计以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的年份——1985年1月为起点,2006年12月为终点;以2006年底前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③为选取范围。资料来源主要参考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缺失的则通过纸质本查阅补充。通过主题搜索“世界遗产”与各项世界遗产地名称,笔者共查阅到278篇文献。
1文献数量分析
1.1历年世界遗产文献数量及比例
由历年世界遗产类文献数目与比例统计图连线(图1)可知,总体走势上扬,表明学界对世界遗产的关注逐渐增多;但各年呈锯齿状起伏,无明显规律可循。两连线图差异逐渐减小,趋于叠加,表明期刊刊载的文献总数趋于稳定。两图的最大值均出现在2006年,最小值在1990年。
为便于直观的对比研究,将22年划为4阶段(以下同):首先按时间等距原则,从中国拥有第一个世界遗产地的年份开始算起,即从1987年开始至2006年,每5年划为一个阶段;1985年和1986年作为中国的世界遗产地从无到有的过渡,划入第一阶段。因此,这4个阶段分别是1985—1991年、1992—1996年、1997—2001年、2002—2006年。
4个阶段有关世界遗产的文献分别有37、56、61、124篇。第一阶段虽然共有7年,但是遗产文献数量明显偏少;中间两个阶段文献数量接近;第四阶段,文献数量剧增。有关世界遗产的文献数量占总文献的比例分别是0.52%、0.85%、0.69%、1.06%,表明各阶段对世界遗产的关注程度并非呈单一的上升趋势,第三阶段出现回落。与之相对应的是,从1982年开始由国务院分批评选并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在第三阶段并仅在这一阶段出现空缺,而第四阶段批准的数量大为增加。究其原因,跟中国大环境密切相关。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经历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刻转型。为促进内需,国家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国内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促进了遗产旅游的发展和遗产地的大规模建设活动。在这种背景下,学者们持审慎的观望态度,因此造成本阶段文献比例降低。第四阶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布达佩斯宣言》,伴随着国内大规模开发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学者们也更多地对遗产地盲目建设开发活动予以反思,试图从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规划学等多学科的角度介入,以促进遗产地的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1.2各类期刊刊载世界遗产的文献数量和特点分析
通过对13种期刊的文献数量分阶段进行统计(见图2),可以总结出各类期刊刊载的遗产类文献特点。首先对所有期刊进行文献数量的横向比较,《旅游学刊》不但遗产类文献总数最多,占所有期刊遗产类文献总数的1/4,而且各阶段均排名第一。这与世界遗产地作为国内重要的旅游资源不无关系。《人文地理》与《建筑学报》22年文献总数接近,但《人文地理》有关世界遗产的文献在第四阶段猛增,主要也集中于遗产旅游的相关研究;《建筑学报》各阶段文献数目比较平均。
对各类期刊进行纵向分析,有7种期刊在第四阶段的文献数量超过该期刊22年文献总量的1/2,包括《旅游学刊》、《人文地理》、《地理研究》、《新建筑》、《城市规划学刊》、《城市问题》、《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表明了世界遗产研究在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的文献约1/2集中在第二阶段。其他5种期刊在各阶段的文献数量比较平均。
从遗产研究专题来看,各期刊研究世界遗产方向明确。《旅游学刊》刊载的主要是有关遗产旅游开发与遗产旅游资源研究方面的论文,其中,遗产的旅游开发大于文献总数的1/2,对遗产资源的价值研究占了1/4。《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关于遗产旅游开发的文献均超过1/2;而《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文献集中于遗产的环境科学价值、旅游与环境问题的研究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是对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进行判断、甄别和阐述。建筑规划类期刊多研究文化遗产,包括对遗产本体价值特色的探讨和设计规划实践、保护与发展的问题等。
2遗产类型、研究区域分析
2.1遗产类型分析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世界遗产的分类,笔者对文献分阶段进行了遗产类型统计。从图3可看出各遗产类型的文献数总趋势上扬,但各自又显示出不同的发展轨迹。
文化遗产在各阶段一直都是文献数量最多的遗产类型,而且它的上升幅度较大,这既跟文化遗产的获批准数量成正比,同时又与文化遗产丰富的内涵有关联。
自然遗产和混合遗产的文献研究数量接近,除第二阶段变化较大外,其余3个阶段都比较平稳。比较这一阶段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新项目,可知4项混合遗产至1996年已进入名录3项,这可以解释文献研究数本阶段的突增;同样地,5项自然遗产本阶段进入名录的有3项。自然遗产的研究文献何以不增反减?这可能是因为几处自然遗产地处川湘少数民族偏远山区,历史上本无名气,交通不便,所以少有人知。将世界遗产作为整体进行研究的文献在第三阶段才出现,这是因为中国的世界遗产
项目越来越多,逐渐达到了一定规模,因此这一阶段将世界遗产作为整体研究对象的文献越来越多,尤其在第四阶段已跃居同期各类遗产的第二位;从其斜率来看,它的增长速度近似于文化遗产,是未来遗产研究的又一重要领域。
其他涉及世界遗产地的文献主要为区域旅游类文献,研究内容如安徽的混合遗产和文化遗产、云南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等。这一部分的文献所占比例较小,研究趋势不明显。
2.2研究区域分析
中国世界遗产地的分布,从一级行政区来看,四川省和北京市最多,各有5个项目②;辽宁第二,有4个项目;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湖北、云南、西藏等省各有两处。而由文献研究地域的数据统计(见表1)可知,文献数量与各省域范围内的世界遗产地数目不成正比。
从22年的统计总量上看,研究安徽省世界遗产地的文献最多,且从第二个阶段开始,它的文献数目始终居第一。而排在前六位的地理单元若不计“中国”和“湖南省”两个单元,余下4个地理单元都有两个以上世界遗产地项目。湖南只有一个武陵源,但文献数目如此多,可见对它的关注度相当高;安徽的两项世界遗产——黄山和皖南古村落的文献数目基本持平。四川的世界遗产地数量最多,也比较分散,研究者对自然遗产和混合遗产基本持平,对文化遗产的研究较少。
此外,文献数量很大程度上与当地研究机构有关,如安徽省的63篇文献中,本省研究机构共发表29篇,其中又以安徽师范大学发文21篇为最多;湖南的29篇文献中,本省研究机构占了19篇;云南的23篇中,本省研究机构有15篇;四川的23篇文献中,本省研究机构有11篇。
从“中国”项的数量可知,将世界遗产作为整体来描述在第三阶段大幅度出现,排序第二;第四阶段该项仍然列第二,但数量却是第三阶段的3倍。这与前一节遗产类型文献数量分析中的“世界遗产”项相对应,符合人们对事物认识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个体到群体的一般规律。
4个阶段都对国外的世界遗产进行了研究,第一、四阶段分别有6篇,第二、第三阶段各1篇。主要介绍国外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保护状况,第四阶段出现了对国外世界遗产专业教育的介绍。
将国内外遗产进行比较出现在第二阶段,共4篇,有3篇出现在第四阶段,内容涉及遗产保护与管理,旅游发展状况;第四阶段也出现了多国联合申遗的倡导等研究内容。
从遗产研究对象的类型、地域范围的文献数量分阶段比较可知,近22年来世界遗产研究的地域范围在逐渐扩大,并向整体性、综合性的研究方向发展。
对研究的地域单元数量进行统计,4个阶段分别为18个、19个、16个和29个;对排序第一的地域单元所占比例进行比较,第二阶段达到最高之后逐渐减小;对排序前三的地域单元所占比例进行统计,4个阶段依次为43.2%、50.0%、50.8%、54.8%。由此可知,虽然研究单元数量在第四阶段最多,研究的地域范围在扩大,但多数研究仍然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域单元内。遗产研究仍具相当高的地域集中度,这应该与遗产地周边地区经济水平、交通可达性、区位条件、旅游资源吸引力等有关。
3研究主题
3.1主题分类与概况
文献研究主题主要分为4大部分——遗产本体、遗产论语、遗产活动和其他。遗产本体是对遗产地自身特点及价值的分析评价,包括价值特色(如艺术美学等)、历史研究、环境科学、现存状态和资源评价。其中,价值特色是从其自身的空间布局、美学、社会、文化等角度阐述遗产地特点;环境科学是对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等的研究。遗产话语①主要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分析遗产的基本概念、遗产研究综述、学科教育等,因尚未建立真正的遗产学,暂用遗产话语替代。遗产活动是基于对遗产的本体价值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人们对遗产的保护、利用、开发、管理等各种措施活动。
从整体上的4大分类中,遗产活动的文献数量在各阶段均最多,并呈逐渐增长趋势,尤其在第四阶段的增幅明显。遗产本体的文献数量在各阶段排第二,前三个阶段有小幅度增长,第四阶段文献数量减少,比例随着时间推移次递下降,尤其在第四阶段降幅最大。表明遗产研究逐步从对本体的认识与评价转向对遗产的保护、利用等主观活动。遗产话语的文献至第四阶段才出现,文献数量上略少于遗产本体,呈现出较猛的势头,表明对遗产的研究进入新的层面。
3.2细分主题特点分析
细分主题(表3)首先以表2的子主题为基础,同时根据文献研究的实际情况,将交叉的子主题单列,形成新的子主题,如旅游与环境(即保护与发展)等项。按照细分主题排名,各阶段的研究重点及变化更趋明显。首先在研究方向上,研究的内容在扩充,尤其随着世界遗产数量的增加、旅游开发的发展,涌现出来的问题在增加,促使人们不断提高和深化对遗产的认识。
4个阶段都关注的细分主题包括历史研究、价值特色、环境科学、遗产保护、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发展)6类,涉及遗产本体和活动研究,但它们的文献数目、所占比例在几个阶段中有较大差别,这将在后面进行详细阐述。研究主题方向在各阶段也不断有扩充。第二阶段出现了遗产申报、现状问题、遗产保护技术、遗产(环境)监测等研究方向,表明遗产研究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第四阶段主要出现了6篇与遗产话语研究有关的文献,如世界遗产概念解读、研究综述、学科教育等,预示了遗产研究由经验实证研究向理论研究的转变趋势。
各细分主题在不同阶段的文献数量、位序变化(见表3),反映了各阶段遗产研究重点的转变。
表4为22年来文献总数排在前10名的细分主题列表,反映了国内遗产研究的总状况。
第一阶段,遗产活动中的旅游开发和遗产保护文献的比例与遗产本体研究基本持平。研究内容的重点建立在对遗产资源本体的认识上,包括了对空间美学、地质地貌特点的描述,以及初步的旅游开发活动。第二阶段研究的方向扩大,增加了一些遗产活动,尤其出现了对旅游环境容量的初步测度。主要研究结构与上一阶段类似。研究内容上,旅游开发类文献的重点把对遗产地的资源评价转向对旅游者时空行为特点、客源结构的研究。遗产价值研究和保护理论中都开始关注对遗产环境的理解。第三阶段的研究方向并未扩大,但遗产活动的文献与遗产本体研究文献的数量差距在增加,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可持续研究文献数量的突然增加。研究内容上,比例最大的旅游开发中,遗产地更多地被作为旅游产品研究,包括产品营销、生命周期、形象策划等。遗产本体研究更关注促进遗产地特色形成的内在文化、外在环境因素,遗产保护中加强了对“真实性”的解读,认识到文化遗产整体环境的保护对遗产的意义与价值,衍生出对历史地段和历史城市的保护的研究。第四阶段,如前一小节所述,文献研究结构出现重大变化,细分主题中,有关可持续发展和经营管理的研究突然
增多,这一方面是国际大环境使然,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遗产管理制度研究的紧迫性。研究内容上,遗产旅游研究大为拓展,旅游开发的产业集群、旅游者的感知与行为为研究重点。遗产本体出现了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的划分。遗产保护中更注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遗产的整体性保护观也随着《西安宣言》的发布得到正式确立。遗产的经营管理除了讨论遗产资源的权利归属问题外,遗产资源的管理、经营模式与制度研究也是研究热点。
各阶段的变化表明了人们对遗产的认识、保护与利用逐渐从初期粗放、狭隘的被动式发展观转向了全面、综合的互动式发展观。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通过对国内13种中文期刊22年来的研究趋势进行比较分析,可知世界遗产的研究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无论从文献数量、研究方向、深入程度都有比较大的发展。
从世界遗产地的文献数量和所占比例来看,第一阶段(1985—1991),文献数量为各年度最低,年均文献最少;第二、第三阶段(1992—2001),各年文献数目有较大起伏,年均文献数量12篇左右;第四阶段(2002—2006),除2003年文献数量稍低外,其他4年均超过25篇,大大超过其他年度。
从文献研究的空间分布上看,安徽的文献数量最多,具绝对优势,这与安徽境内的世界遗产地黄山、西递、宏村的分布以及安徽师范大学的研究联系密切。“中国”项在第三、四阶段皆排名第二,尤其在第四阶段,数量出现很大增长,表明中国对世界遗产地的研究逐步由对单个遗产地垂直关系的关注扩展到对不同遗产地水平关系的理解。
从世界遗产地的类型上看,文化遗产的研究在各阶段都是最高。将各类遗产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在第四阶段呈明显上升趋势,表明了对遗产地的研究开始注意各学科的融合。
从研究主题来看,第四阶段也出现较大变化,各时期的遗产活动研究均排第一,但在第四阶段数量剧增;遗产本体研究在各主题中排名第二,但在第四阶段数量最少,甚至低于第一阶段。遗产话语研究在第四阶段出现,数量接近同一时期的遗产本体研究。从细分主题来看,第四阶段出现了遗产地的经营与管理问题,同时,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遗产监测的位序变化都明显地表明这些问题较大程度上获得了人们的关注。
纵观中国22年来连续4个阶段的世界遗产文献情况,各阶段各具特点(见表5)。第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涉及本体论中的物质客体,关注域仅限于静态的遗产地自身,研究方法上多宏观描述,呈现出起步性特征;第二阶段的本体论研究开始涉及游客等人为主体,认识论上开始涉及遗产地周边环境,方法上出现定量研究,呈现出过渡性特征;第三阶段的文献开始在更大视域范围关注抽象的世界遗产整体概念,在本体论与认识论上都有新的突破,方法论上实证主义是主流,此阶段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第四阶段,本体论上整体环境观的确立,认识论上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入探讨,方法论上对保护制度与管理模式的关注,是本阶段重要特点,展示了遗产研究的广阔视域。
4.2讨论
中国的世界遗产研究在22年里经历了一个渐次的变化。从研究内容上反映了人们在对遗产概念认知和遗产保护理念上的更新:从单纯的以形象美为衡量标准,到它的生态地质学意义、阶段代表性、突出价值等,从帝王将相的宫殿府邸、宗教建筑到民间百姓日常生活之所,遗产概念在不断深化。而遗产保护对象也经历了从单体遗产向遗产群体,再到遗产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从静态遗产保护向活态遗产的转变。
虽然中国世界遗产地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也存在诸多不足。
从研究内容上看,对世界遗产所要求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两方面的认识和理解还需深入;在遗产管理方面,尚缺乏一个包括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和反馈周期的管理计划研究;在遗产监控方面,缺乏对影响遗产地的各类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分析和应对计划研究。《公约》中提出的设立培训机构,制定培养战略;对遗产地进行国际合作与基金募集;对遗产保护进行教育、信息和认识建设等,从已获取的资料来看,这些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世界遗产的类型近年来增加了文化景观、历史城镇和城镇中心、遗产路线、遗产运河等新的类型,而这几种新类型中,关于文化景观、遗产路线和遗产运河的研究都比较少见,包括概念的解读、特征分析、价值研究、保护及管理的研究等等。遗产保护技术在所有文献中所占份额相当小,仅2.5%,也集中于少数几个同类遗产地,如石窟、石刻的风化及岩体稳定性问题;其他遗产地的保护技术则几乎无人问津,而这恰恰是中国现阶段所需解决的重要难点。
研究方法上存在以下尚需改进之处。其一,应加强对遗产地纵向横向的比较研究。纵向比较从时间维度展开,既有利于摸清遗产地自身发展脉络,寻求其发展规律,也利于探索遗产保护的阶段性特征和最佳方式。横向比较主要从空间维度上展开,对不同遗产地各方面的比较有利于确认各遗产地的价值与特色,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也为寻求最佳的遗产地保护和发展途径提供了可能。其二,注意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对世界遗产的研究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多学科、理论的综合协调。研究者需要熟悉多种学科的知识理论与方法,如建筑学、地理学、旅游学、管理学、社会学、环境学、民俗学等,运用学科综合优势,对遗产的价值认识、保护、管理、利用等综合思考,注重合作,寻求多方博弈的最佳结果。
致谢:感谢北京大学吕斌教授、阙维民教授、陈耀华副教授对本文的启发与指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