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周 勇 许春晓 戴光全 张骁鸣 王晨光 胡 平 李晓莉
周勇:我国节庆盛事活动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
许春晓:大型节事研究: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戴光全,张骁鸣:关注大型节事活动对于节事学科与节事教育的影响
王晨光:节事旅游发展亟待理念创新
胡平:大型节事活动凸显安全管理——兼论上海世博会安全管理
李晓莉:大型体育赛事中旅游杠杆效益的发挥
我国节庆盛事活动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周勇
(澳门科技大学国际旅游学院,澳门)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人们对消费、娱乐及旅游的需求也会不断提高,这一提高不仅限于数量上的简单增加,更会反映在需求种类多样化方面的增加(Cetz,1997)。我国改革开放30年后,今天的旅游市场可以很好地反映这一论述的合理性。单就节庆及盛事旅游在我国从无到有到不断繁荣发展的历程来看,其发展过程经历了明显的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北京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作为一标志性的里程碑事件,很可能是我国在一段时间内(保守估计在5-10年内)节庆盛世活动的巅峰。在此时机,回顾归纳我国30年来节庆盛事旅游发展的历程,并以此为基础展望未来发展具有特别的意义。
在我国,节庆盛事活动古已有之,但真正使之与旅游行为相结合并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旅游活动类型也只有30年左右的历史。改革开放初期,旅游作为一种出口创汇的补充形式得以发展,从供给方面讲,最初的旅游投入重点在基础设施和基本旅游设施方面(如最初在旅游行业引进的外资大都集中于酒店、民航后勘等方面)。1986-1991年间,来华国际旅游经历了一段发展的低潮。但国内旅游在这一时期开始萌芽并逐渐成长起来。在这一过程中,旅游行业发展面对的一个显著矛盾就是,虽然酒店等基础旅游设施逐渐增多,但旅游吸引物的单调、严重不足等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国内旅游需求。这一阶段的旅游活动大多集中于相对雷同的山水、古迹等传统吸引物。这种缺乏新类型旅游吸引物的状况开始影响我国的旅游发展。在此大的发展背景下,节庆盛事旅游连同其他一些对当时的中国而言属“新类型的”旅游吸引物,包括主题公园、会展旅游等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开始了在中国的发展。
我国一些著名节庆盛事活动都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包括1983年开始的洛阳牡丹花会,1984年开始的潍坊风筝节,1985年开始重新举行的哈尔滨冰雪节,1987年开始的吴桥杂技节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我国的节庆盛事活动大多着眼于其作为当地群众庆祝和娱乐的功能。例如哈尔滨冰雪节曾强调其作为“鼓舞群众精神,提供文化娱乐机会”的功能(Dewar,Meyer,&Li,2001)。洛阳市市长在1983年首届牡丹花会的致辞中也明确提出了举办花会的目的:“活跃人民生活,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事实上,这一时期的这些节庆盛事活动大都具有类似的主旨。我们可以从一个更广阔的背景来理解其深层的原因:在国家率先在农村地区和农业领域进行以联产承包为主要特色的改革政策后,以及1982-1984年间连年的大范围的农业丰收,广大农民和当地政府都需要以一种节庆盛事的形式来庆祝分享丰收的喜悦。再考虑到这些节庆活动的地理分布特征,这些节庆都发生于内陆的中小型城市,这些城市与其所在的周边富有文化历史传统的农村地域有着紧密的联系。正因为如此,这些节庆的主题都是与农业活动或者当地传统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牡丹花、风筝、杂技等。
在这些先行的节庆盛事逐渐发展并取得一定成功后,其他地方,特别是一些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开始意识到节庆盛事在目的地城市形象建立,聚集商业机会方面的作用。节庆盛事活动开始在这些地区发展开来。这一时期的节庆都以工业化产品为主题,例如大连的时装节(始于1988年)、青岛的啤酒节(始于1991年)和上海的啤酒节(始于1993年)。这些节庆的所在地大都位于经济实力逐渐增强的沿海地区。当地对经济贸易的发展比较主动,以至大多同期的节庆盛事都伴随着工业展览会或者商务会议一同举办(人民日报,2002)。由于沿海地区不断增强的经济影响力,其他节庆盛事(包括第一批举办的先驱节庆)也逐渐开始采取这种节庆+会展的做法。随着1992年全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节庆盛事的商业功能逐渐开始成为活动的主要内容,随之的结果正如《人民日报》(2002)所总结的:一个典型的节庆就是“没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千篇一律的开幕式,然后就是招商引资”。这一论述在现今仍可适用于对很多地方的节庆盛事进行概括,并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加以注意。
我国节庆盛事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始于世纪之交,特别是北京在2001年获得第29届奥运会主办权之后。在此阶段,不断涌现的大型盛事(mega-event)使中国的节庆盛事旅游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这些大型盛事包括1999年的昆明园艺博览会,2001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上海举办的APEC年会,以及2004年始于北京的中国网球公开赛、始于上海的F1赛车等。这些大型盛事都发生在我国主要的国际性大都市,也都产生了巨大的盛事规模和影响力。随着2008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已经确定的一些大型盛事(如2010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将相继在我国举办,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节庆盛事活动将一直处于世界关注的焦点。在此阶段,更多的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的盛事(特别是很多单项体育世界锦标赛等活动)开始选择在中国的二线(如一些省会城市)甚至三线城市举办。普通民众接触国际级盛事的机会大大增加。
基于对既往节庆盛事旅游在我国发展历程的回顾,以及对现实发展状态和趋势的考量,我们可以对我国未来的节庆盛事发展保持信心。全社会对节庆盛事的休闲、娱乐以及商业功能的认可和需求为其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节庆盛事活动将进一步繁荣并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并将产生更为广泛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文化影响。当然,在今后我国的节庆盛事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中一点就是需要改变现有节庆盛事商业贸易目的太强,而忽略节庆本身的休闲、娱乐功能。进一步开发原真性强、参与性高、既受本地居民喜爱又能吸引外来旅游者的节庆盛事将是今后发展的大方向,这也符合当今创建和谐社会的大的要求。另外,现有节庆盛事政府涉入过多、过深、过细的状况也是需要改进的。政府机构直接作为主办方进行资金投入、行政干预的做法既不符合节庆盛事旅游发展的运作规律,也会影响到相关商业经营单位和居民参与节庆盛事活动的积极性。
大型节事研究:向广度和深度拓展许春晓
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
节事能够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娱乐活动和消费途径,提升地区形象,节事所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对举办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产生显著的影响。小型节事的举办可以利用当
地现有的基础设施,多数由志愿者自发组织,极小的投资却有着潜在、持久的回报。尽管大型节事活动(mega-event)耗资巨大,但从规模和重要性来看,它能为东道主创造极高层次的旅游、媒体报道、声望和经济影响。很多城市试图通过事件的举办赢得独特的竞争优势。
国外对事件的研究较早,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专门研究事件的论文和专著,20世纪90年代研究更加活跃和深入。西方对事件的研究的学术视野比较宽广,研究内容涉及许多的领域,主要集中在5个学科领域:传播媒介、大众文化、公共关系、休闲旅游和市场营销。在大型节事运作的过程中,现代旅游活动总是贯穿其中,世界各国纷纷将节事活动与旅游业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旅游产品——节事旅游。其中。会议会展与会议旅游、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节庆节事与节事旅游是目前西方节事旅游发展最快的3个领域。相对成熟的研究内容是节事吸引物、节事影响、节事生产运作、节事研究方法和节事体验等一些方面。
伴随节事旅游实践的蓬勃发展,西方已形成了一个节事和节事旅游研究热,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研究特点总体上表现为初步研究多于深入研究,个案研究多于系统研究;涉及面较广,但深度不够;实证研究是主流研究方法,抽样调查、计量分析等方法被普遍采用,尤其侧重对大型节事的影响分析;事件活动的管理和策划方面,实务操作的探索较多,相关理论较少。总体上,节事研究依然是一个“年轻的学术领域”。
中国特色的节事实践与研究
中国的节事热潮,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在“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官办”体制下,我国各地对各类节事活动的举办趋之若骛,但不少节事活动的效益差强人意,非但没有收到预想的辉煌战绩,反而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事实上,节事的独特魅力源自当地居民及其组织者的热情,而非依赖于当地的自然或人造吸引物。当居民的需要得以满足时,他们将自愿为节事活动提供服务。例如,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帮助进行物流配送,游客对这届奥运会有相当高的评价,他们普遍认为这届奥运会打破了举办地游客众多而有可能产生的主宾隔阂。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在国际上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具有“城市名片”效应的国际性大型节事活动频繁地光临我国,如1999年昆明世界博览会、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2006年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2004-2010年上海F1超级方程式赛车、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这标志着我国节事旅游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市场开发的重要热点之一。我国节事的主要组织策划者通常是各级政府部门,大型节事更是如此。我们也十分欣喜地看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不只是政府各部门在努力,而是全国各界特别是北京市民广泛参与,给了世界各国运动员和旅游者一个难忘的体验。
中国的节事与节事旅游的研究,也带有一些特色。中国的节事问题研究,最先是对地方节庆的研究,紧接着是昆明世博会的系列问题研究,最近就是杭州休闲博览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相关问题研究,总体上研究水平还比较低,还处在起步阶段。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是基本概念的界定及其作用、存在的问题、发展对策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最近开始关注节事旅游管理、节事旅游形象影响、后续效应等领域的研究,研究领域在渐渐拓宽。从研究方法来看,描述性文章较多,深入研究的成果较少,最近两年来进步比较明显,特别是一批优秀博士硕士论文的出现,在研究方法上有不少有益的引进和创新。例如,对节事旅游发展条件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解释奥运会的后续效应的研究、采用追踪研究方法进行时间历程中的纵向比较研究、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居民对重大节事活动的支持度,这些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因果推断能力。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节事领域的高等教育专业名称的表述上,比较突出会展经济与管理的问题。这也引导着我国一批学者,专门从事会展经济问题的研究,而其他节事问题的研究,则缺乏相应的平台。
学术研究应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
在旅游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大型节事的研究。随着我国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实践,大型节事的研究日益发展。同时,我们又将迎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新的课题又一次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要求我们多出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的大型节事研究应该从广度上拓展,向深度深入。
第一,注意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形成学术术语体系。客观审视我国大型节事研究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学术术语不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术的交流。
第二,关注研究面的拓展,形成比较完整的内容体系。在研究领域的确定上,要突破会展经济的基本框架,拓宽研究领域,针对重大节事研究的基本内容来完善内容体系。在研究对象选取上,既要关注大城市的现代节庆研究,也要关注对地方节庆的研究;在研究问题的细节上,要关注节庆活动中的相关群体(如节庆参观者、节庆主办社区、赞助者等)、具体营销要素(主题定位、节庆地点营销、渠道等)的研究。
第三,致力学术规范,倡导方法创新。在规范的学术研究框架下,深入地做实证研究,是当前大型节事研究要特别注意的方面。同时,要注意适时地引进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研究方法,也要注意针对中国特色的大型节事问题,创新研究方法,争取多出重大成果。
关注大型节事活动对于节事学科与节事教育的影响戴光全张骁鸣
如果只是单纯地从成本一效益角度来看北京奥运会给北京、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即便可以跳出狭隘的“经济效益”而更多地去关注政治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环境效益,也始终没有解决目前“节事活动影响评价”(Event Impacts Evaluation,EIE)所普遍缺乏的全面性、深入性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全面性、深入性的评价需要准确而全面的大型活动财务及统计数据,而在实践中,大型活动财务及其他统计数据的搜集与获得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正因为此,大型节事活动影响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掌握了方法工具的研究者很难对北京奥运会这样的大型节事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紧密跟踪。它的研究对象——节事影响的范围、类型、动因、过程、程度——是复杂的;它的研究视角是多样化的,经济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自不待言,与社会文化影响有关的节事经历体验与行为决策、居民参与的态度及其行为模式、节事文化自身的变迁、城市与乡村社区的节事文化变迁等等,都是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它的研究方法是丰富的,可以就一个案例进行孤立研究,也可以对该案例(如果是周期性发生的节事)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对同一主办地的不同节事进行比
较研究,对不同主办地的同一节事进行比较研究,等等。换言之,在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方法都存在各种可能性的情况下,大型节事活动影响研究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还处于一种未成熟的状态,需要研究共同体的长期而有效的合作。
需要强调的是,大型节事活动对于“节事学科”的影响,迄今都为研究者所忽略。实际上,应用型学科往往是依赖于应用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新趋势才得以不断自我修正、补充、反思并最终取得进步的,节事学科也自然是大型节事活动影响的对象。学科本身如何通过对奥运会、世博会这样的最重要的国际性大型节事活动获得进步呢?在此提出我们的一些初步的见解,欢迎学界同仁批评。
从国外旅游研究的趋势看,近年来“知识管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为节事理论与实践创立“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框架,对于学术本身的发展和实践应用的有效性而言,同样是非常关键的。这也是节事活动领域最著名学者盖茨(Donald Getz)在他的新书《Event Studies》中所着力论述的内容。在刚刚结束于广州的“第三届全球节事大会与第三届中国会展教育年会”(Global EventsCongressⅢ&China Events Education ConferenceⅢ)上,盖茨的主题发言同样围绕着这一问题。他的主要观点是,节事研究与节事教育应当有3个层次:节事理论(Event Theories)、节事管理(EventManagement)、节事设计与实际工作(Event Design&Production)。根据我们的理解,大型节事活动在3个层次上都会体现出其影响。以“节事管理”层次为例,奥运会、世博会这样涉及到上千万直接参与者(主办者与承办者、工作人员、外围服务机构、志愿者、观众、本地居民)的重大节事活动,除了带来管理观念的更新,还将全面地推动针对节事活动的行政管理、策划与设计、营销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各项改革,这些都是应该尽快进入学术研究视野与教育培训体系的新内容。
节事旅游发展亟待理念创新王晨光
近年来,国内节事旅游活动大行其道,取得突破性发展。但一哄而上、发展过快过猛的结果,又导致失败案例频频,总体水平不高。反思其中过程,虽有客观因素制约,但主观原因居多。因此,澄清认识,转变观念,及时调整发展模式至关重要。笔者认为,下列认识非常重要:
第一,节事旅游是一种现代旅游产业。将节事旅游定位于旅游产业或者旅游产品意味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模式。笔者取前者之意,就是要强调节事旅游与传统意义的节庆、会议活动、尤其是与一些地方追求短期效应的政绩工程存在着本质区别,强调节事旅游发展要尊崇旅游产业基本的运行规律。为此,节事旅游开发一方面必须在做大节事旅游市场、提升节事旅游产业的规模效应和系统性、规范性等方面做大文章,从产业化运作规律中寻找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则必须适度规范甚至限制各级政府在节事活动中的影响力和作用方式,尤其是要避免某些政府为了节事活动的溢出效应或者外部效应而采取违反经济规律的做法。事实上,政府作用从来就是与节事旅游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也正因如此,规范政府行为成为势所必然;从终极意义上讲,与政府发展节事旅游的目的可能恰好是一致的。
第二,节事旅游发展要具备坚实的产业基础。表现在:首先,节事旅游活动通常会涉及多种要素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脱离产业背景往往很难孤立存在。因此要有产业链和分工合作的意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节事活动,从而为节事参与者提供更为充足的服务体系,避免建成空中楼阁。其次,节事旅游发展客观上也需要完备的辅助产业支持体系。经验证明,节事活动越发达、服务内涵越丰富,旅游目的地赢利空间越大。节事旅游能否创造超额附加价值、切实扩大对地方经济的贡献能力,往往取决于此。再次,节事旅游要学会与目的地产业文化相互融合。在旅游目的地产业体系中,节事旅游所处的主次地位通常决定着其具体的运作模式和发展空间。节事活动的影响力越大、吸引力越高,对目的地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也就越强,反之亦然。因此,节事旅游必须主动与目的地相关产业加强对接。理顺关系,合理定位,才能争取到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
第三,节事旅游要奉行品牌化运作原则。首先是要有市场意识。节事活动定位一定要准确,概念包装要响亮,活动内容要积极凸显地方特色,且参与性要强,才能打动人心。但判断是否独特的依据并不在于资源水平及自身宣传,而在于市场认同程度,要能经得起市场(尤其是主流客源市场)的遴选和检验。其次,要有竞争意识。节事旅游由于综合效应好、附加价值高而受到各地追捧,跟风趋热的结果又会导致市场过度竞争,经营风险加大。市场经济规律奉行“赢者通吃”原则,这也是真正好的节庆数量不多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尽快成为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再次,要避免盲目跟风。事实说明,热闹的节庆不等于成功,成功的节庆取决于其品牌和核心竞争力,这说明节事旅游的门槛并不低,换言之,不是所有的城市、地区都适合开展节事旅游活动。认同这条规律,节事旅游活动的基础才有保证。
第四,节事旅游要能和谐融入当地文化、获得当地居民的心理认同和积极参与。具体说,首先,居民参与是节事文化的应有内涵。本质上讲,节庆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与人的交往、是文化与文化的碰撞。游客、居民和活动主办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共荣共生的关系,脱离了居民认同,节事旅游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注定短命。相反,有了更多的公众参与,节事活动才能与民风民俗有机地结合起来(甚或成为新民俗),文化的活力才能充分展现出来,节事旅游的综合效应才有实现的条件。其次,文化兼容是节事成功的客观条件。我国节事旅游的特点源自于西方节庆形式与东方礼乐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事实上,舶来品只有成为地产品,才能真正被赋予生命价值。无此,则表里失和,节事的根基就不牢固了;因此,必须追求内外文化的有序互动。再次,居民受益是节事发展的动力源泉。经验证明,对于文化旅游活动而言,当地居民不仅仅是参与者,而且本身就是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是体验类旅游产品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如果不能从制度和机制层面创造出居民参与和受益的良性环境,长此以往,他们就极有可能走向事物的反面,成为节事旅游的负面因素;国内外这方面的事例也是不胜枚举。归根结底,成功的节事旅游活动都是由游客和居民共同创造的。这应成为规划和管理节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总之,节事旅游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是人们利用经济手段对地方(或城市)文化价值的创造和发扬。在知识经济时代,节事旅游活动也不失为一种保护地方文化、提升旅游综合效应的有效手段,因而仍将大有发展前途。我国目前已经进入节事旅
游的高速成长期和矛盾并发期,正因如此,更需要我们深刻反思,不断深化对节事旅游发展规律的认识,方能促使其理性运作,和谐发展。
大型节事活动凸显安全管理——兼论上海世博会安全管理胡平
公共安全已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从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到2004年西班牙的“3·11”事件,从2003年的“非典”到2008年的“三聚氰胺”,从2004年底的印度洋海啸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严重威胁。正因为公共安全问题关乎人类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高度重视。一方面,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安全意识日益增强。而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人员的快速流动,以及经济发展所伴生的社会群体利益的分化,社会中各种不安全、不平衡、不和谐的因素或隐患仍存在或潜伏。国际性的大型节事活动,往往成为这些因素和隐患借机爆发的场合。
刚刚过去的北京奥运会是一届成功的、精彩的奥运会,但是笔者认为它更是一届“安全的奥运会”,是“大型节事活动中加强安全管理的一个成功典范”。爱知世博会主办者也认为“零事故”、“零伤亡”是爱知世博会最引以为豪的方面。上海要举办2010年世博会也应该凸显安全管理。
一、上海世博会面临的安全隐患
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是综合的,但是基本上可以分成天灾和人祸两大类,这些安全隐患具有隐蔽性、不确定性、紧急性和突发性等特点。上海世博会可能面临10个方面的安全隐患:
一是恐怖活动。各种危害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的破坏行为是世博会公共安全工作所要防范的重点,特别是各式各样的恐怖袭击和恐怖威胁。2010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恐怖势力更加不甘心,一定会变本加厉,上海世博会无疑将是一个新的靶子。
二是人员踩踏事件。踩踏事故是国内外大型活动中经常发生的突发事件。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曾因为过度人流而不得不采取闭馆与闭园等措施;而这一问题对于将有7000万人次造访的上海世博会而言显得更为突出。
三是食品安全。上海世博园区将有12万一15万平方米的商业设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各式各样的餐饮。并且参展者可将其展区内不超过20%的室内展示空间用于开设餐厅和纪念品店等商业活动。由于气候原因,世博会举办期间正值上海最炎热的夏季,食品的运输、储存等环节都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卫生考验,因此,无论是公共区域的餐饮设施,还是参展者展区内的餐厅,其食品安全问题事关7000万海内外游客的生命健康。
四是贵宾安全。世界博览会具有明显的外交特征,许多参展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高级官员都会在世博会期间到访举办国,参观世博园区,并出席其国家馆的馆日和其他活动。上海世博会贵宾保卫工作面广量多,极为复杂,责任重大。
五是火灾。火灾是世博会的天敌。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世博会期间,万事俱备的主题馆——“500年间人类伟大发现”就是由于在世博会开幕的两周前一场大火而化为灰烬。所以上海世博会期间,由于主办国、组织者和参展者都会举行各式各样的庆典活动,烟花爆竹频频使用,防火形势严峻。
六是自然灾害。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东缘,太湖流域下游,滨江临海,地势低平,各种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同时,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跨越梅雨季节和夏季台风高温季节,雷暴、台风、持续高温等自然灾害多发。因此,防暴雨、防台风、防暑等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成为了上海世博会安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是世博政治化。国际上要利用大型活动的影响来干涉中国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势力还是存在的,世博会可能也是他们的一个“舞台”。
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恶化。有人把现在的金融危机与1929年的大危机相提并论,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并有4年的持续时间,那么会对上海世博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九是信息安全。作为信息时代的一届世博会,上海世博会的参展服务、票务销售、特许经营、人流疏导、运营管理、人员培训等一系列重要的工作都是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展开的。与此同时,上海世博会还在世博会历史上首次尝试“网上世博会”项目。可见,信息系统是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的中枢神经,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十是设备安全。上海世博会上,组织者及各参展国的精彩展示与文化娱乐活动都离不开各种大型机器和特种设备。这些机器设备从生产、运输到安装、调试、运营,都存在安全问题。由于设备故障造成人员伤亡的惨剧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二、上海世博会解决安全隐患的思路
上海世博会的安全工作是对中国政府部门的一次新挑战,将全面考验政府的统筹规划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本着安全第一的思想,笔者认为要形成以下工作思路:
1、政府主导。早在申博阶段,公安部就曾代表中国政府庄严承诺,在世博会举办期间,将与有关国际机构和国内各有关部门密切合作,为游客出入境提供便利,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保证世博会安全顺利进行。由此可见,维护安全是中国政府庄严的国际承诺,各级政府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注意的是,在综合性、国际性的公共活动中,政府维护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的职责更为凸显。政府有权在法治的框架下采取非常态的措施,以维护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从这一角度而言,上海世博会安全管理中,政府主导作用是第一位的。在我国,公共安全工作涉及诸多政府职能部门,各部门都应依法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责。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之间的力量不应是简单叠加,而应在相关机制的框架下实现协同整合,无缝对接。
2、建立预警。世博会的公共安全工作是全过程、全方位的。一方面,要提升公共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力,做到及时反应,快速处理,有效应对。另一方面,更应将公共安全工作的关口前移,通过制度建设、常态管理和国民公共安全意识的提升,构筑高效运作的预警机制,及时排查隐患,将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内,使公共安全事件防患于未然。
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世博会危机意识,它要求主办方、承办方和协办方自身要居安思危,预先考虑可能面临的各种困难局势,在人力、物力、财力和心理上未雨绸缪,并通过模拟危机来完善危机管理计划。其次,还应建立起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通过灵敏的嗅觉捕捉危机可能发生的蛛丝马迹,分析事件发生的概率,据此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3、强化沟通。沟通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加强主办者和相关各部门之间的内部沟通,指定各部门的沟通负责人,以确保危机信息能快速到达相关部门,使各部门做好防范准备。另一方面是对外沟通。由于世博会危机信息不对称,主办者在处理危机事件时,如不能及时公布危机信息,就极易造成谣言四起,使公众陷入恐慌,因此,主办者要与媒体之
间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一旦发生危机就要明确传播所需要的媒介,第一时间抢占信息源,避免错误信息的发布,同时要及时更正媒介传播内容与事实不符的信息。
4、迅速反应。危机发生以后要杜绝惊惶失措,反应必须迅速、快捷,处理必须及时、正确,要按备用应对计划和实际情况采取应对措施。迅速反应过程中,体现一些合力:
首先是世博会组织者与参展者的合力。根据国际展览局的规则,世博园区公共区域的安保工作由主办国政府和组织者承担,而各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展区内的安保工作则由各参展者自行负责。协调好展馆内外、园区内外的安保工作,构筑整个世博园区协同统一的公共安全保障机制至关重要。其次是政府、企业和公民的合力。做好公共安全工作,仅仅依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安保企业包括保险机构的积极参与及其职责的充分履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第三是各国政府间的合力。现代的公共安全问题很大程度上已跨越了国境。因此,做好世博会的公共安全工作离不开各国政府在国际法框架下通力协作。
国际国内环境瞬息万变,各种突发事件正成为世博会等大型节事活动安全的重大隐患。如何从容应对,考验着主办者对举办大型节事活动的驾驭能力,考验着大型节事活动能否朝一个产业方向发展,沿用一句老话:安全是一,其他都是零,有了安全每增加一个零都放大十倍,但是没有安全,增加再多的零也是零。
大型体育赛事中旅游杠杆效益的发挥李晓莉
一、大型赛事中的旅游杠杆效益
旅游杠杆效益被认为是附属效益,没有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由于大型赛事短期内超乎寻常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对任何国家任何举办地来说都是一个冲击与挑战,这样政府就会集中力量关注赛事的正常进行,会不计成本地应对各种意外风险,无瑕顾及旅游效益的多少,而是任其自然的产生,没有充分发掘蕴藏的机会与潜力。
在经历了赛事的炫耀与繁荣后,人们开始冷静思考,大型赛事留给举办地的到底是什么?是基础建设的停滞和酒店出租率的急剧下降,还是当地居民税赋的增加?
旅游杠杆效益是指通过赛事的举办、整合旅游起到杠杆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赛事的影响。
二、旅游杠杆效益发挥的途径
纵观国际重大赛事的举办,整合旅游发挥效益的途径、方式,按赛事的时间顺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赛事前期目的地的充分展示与定位
这个时期的媒介形象宣传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将目的地的标志景观、文化风俗、自然资源等各种吸引人的东西充分整合到赛事的宣传报道中,利用其聚集作用使游客产生联想;另一方面策划系列与主题相关的赛事或专项旅游线路,强化目的地的感知。差里普(Chalip,2004)曾指出,要做好这一点需要赛事举办方与旅游当局良好的合作与沟通。
2、赛事举办期间努力提高参与者的赛事体验
旅游体验研究已得到了广泛重视,而对赛事体验的研究还较少(Getz,2006)。应设法提高参与者的消费,策划娱乐购物活动,组织各种主题旅游线路。同时,为各种合作关系的建立积极创造条件,为赛事的参与者提供技能的交流与庆祝活动;为旅游企业寻求新的合作关系搭建平台等都是积极的实践。为了吸引赛事参与者参加目的地的活动,赛事方应与旅游方积极配合,针对不同的客源采用不同的营销战略。
3、赛事举办后期旅游潜力的开发
一方面,挖掘大型赛事后基础设施的旅游潜力,部分建筑可以成为城市标志景观并与旅游产品的创新结合,成为新的旅游吸引物。国际上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伦敦的温布尔登网球中心以及西班牙马德里皇马俱乐部足球场都因重大赛事而成为城市知名的旅游吸引物。
另一方面,对成本投入最大的场馆可以与体育部门配合,吸引重要的国际体育赛事来此举办。知名的体育场馆与知名的世界级赛事相得益彰。还可以开发面向当地社区的休闲旅游。
三、措施保证
大型赛事不同于其他的地方性的小规模的节庆活动,举办地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与精力,只有政府强有力的主导作用才能完成。旅游效益需要战略层面的考虑,要有完善的事件旅游战略规划;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是事件旅游战略实施的保证,尽管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赛事的环境、特征及举办地的组织机构密切相关,但旅游部门的作用至关重要,旅游业天然的开放性、国际性与关联带动性及与观众的亲合性决定了其在利益相关者网络中的活跃地位,长年积累的各种社会服务接待资源为其充分履行职能奠定了基础。赛事举办地要通过举办赛事获得长期持续的积极影响,旅游部门的地位应从原来单纯的服务性、附属性提升到赛事旅游战略制定的层面。
[本期本栏责任编辑:吴巧红;责任校对:宋志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