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唐聪 李琼
摘 要: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是保证研学旅行课程可持续推进的核心环节,小学阶段主要注重开发以乡土乡情为主要目的的研学课程。本文以常德市为例,从研学资源、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评价等方面通过文献分析法与实地调研法探究了生态文明背景下常德市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探索以“海绵城市”教育为主题的研学课程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海绵城市;研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F592.7;G639.2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小学生阶段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养成热爱生活的态度。常德市2019年发布《常德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课程方案(试行)》中指出,将研学实践作为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综合实践教育的重要载体,突出祖国大好河山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有针对性地开发具有常德特色、家乡特点的自然类、地理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中小学逐步建立以乡土乡情为主的不同层次和多种类型的研学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点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小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后续主力军,如何提升其相应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能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研学课程如何通过其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亦值得探究。文明教育进课堂是善行善思、功德千秋的工作。各地依托生态资源进行生态文明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思想与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战略,与研学活动相结合,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2]。
(一)常德市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生态文明教育是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角度出发来培养理性生态人的活动,主要包含基本知识与自然规律、环境状况、生态文明价值观及其绿色精神等4个方面的教育[3]。常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哺育”相辅相成[3]。从农耕社会开始,人们的生活与自然便密不可分。早期乡村聚落的形成主要依循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随乡村聚落的发展逐渐形成小型城镇,并受经济、文化、交通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如今的城市[4]。常德市作为我国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之一。海绵城市是常德市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常德河街为代表的穿紫河沿线开发项目,在国内率先引进欧洲先进治污理念,结合海绵城市建设,使穿紫河水系全面净化、美化、亮化,体现了常德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果,为常德市打造了一张生态宜居的城市名片,成为中国水环境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典范。老西门葫芦口广场与护城河相汇,自成静水一泓,展现了常德海绵城市建设成果。湖南文理学院是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核心区域的核心院落,学校响应国家构建绿色校园的号召,创造了建筑与自然共生、协调谦和的新时代校园形象,为践行低碳生活走出户外提供了场所。
(二)海绵城市的建设内容及意义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而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的核心。在新形势下,海绵城市是推动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形成的创新表现,是新时代特色背景下现代绿色新技术与社会、环境、人文等多种因素的有机结合。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际上也是为了让大家养成一种环保、可持续的思维模式,低影响开发理念要从小抓起,从底层开始落实。
(三)城头山海绵城市资源
城头山,作为中国最早的城市,是中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年代最早、内涵最丰富、保存最完成的古城遗址,被称为中华城池之母。同时也被评为第四批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研学基地。遗址中展示出了古代先民城市建设、军事防御、房屋布局等方面的超前智慧,体现了古人安居乐业,保护古人家园的和谐场景。城头山考古遗址博物馆中有城头山遗址的全景沙盘。展示“城”与“池”组成的双重防御体系,生动地展示了城的功能作用。城内功能分区齐备合理,表明城头山已经具备了早期城市的雏形,体现了城对人稳定生活的保障。登高望远从城的外围眺望这座古城的形状及规模。也能直观地感受到“水与城的关系”,通过对古代防涝原理实验探究,从城头山城与护城河的关系出发,其布局合理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原理,是观察最原始状态的“海绵城市”地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校与家长对于研学旅行课程的需求,笔者通过“问卷星”借助微信和QQ平台发布了分别针对常德市的学校教师与家长的问卷调查。被调查教师中,城区教师占比34.62%,乡镇教师占比42.31%,区域分布均衡;其中,84.62%的被调查教师拥有担任班主任的经验,保障了数据的有效性与可信度。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家长中,有88.24%的家长的孩子正处于小学阶段学习,因此他们对研学旅行课程的态度、要求和建议对课程开发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笔者通过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在常德市开展研学旅行,实施研学课程教学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②常德市家长对研学旅行课程类型主要倾向于知识科普型(42.5%)及体验考察型(25.78%);而常德市教师则更强调知识科普(67.12%)在研学旅行课程中的作用。鉴于此,设计“以知识科普为中心”的综合型课程显然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需要。③50.77%的常德市家长希望子女通过研学课程的学习可以起到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的作用;常德市教师则更希望学生能通过研学课程培养独立自主能力和健康生活习惯。鉴于此,“知识体系+核心能力+意识培养”的课程目标设计显然更能满足研学旅行课程需要。
基于地域文化,开发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既满足了新课标对地理实践力的需要,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3]。笔者基于以上市场调研分析可得,研学课程以“海绵城市”研学主题的知识科普型课程,符合市场需求。针对小学4~6年级学生,结合学生课本,为研学课程注入科技力量,促进书本知识和实验探究的深度融合,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意识。
(一)研学课程原则及目标
研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设计原则遵循教育性原则,坚持教育为先,寓学于游;安全性原则,完善建制追责,确保学生安全;实践性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强化课程“代入感”;生活性原则,坚持着眼于生活实际的观察视角;体验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活动为主。
课程目标确立与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与低碳生活理念的培养相结合。课程设计以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为导向,引导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激发其对家乡的热爱。同时提高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学生学习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课程目标以提高研学课程质量为原则,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与趣味性,因地制宜,呈现常德“海绵城市”的地域特色,引领学生在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设计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研学课程。基于此,常德市“海绵城市”研学课程总体目标如表1所示。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将以“热爱城市,低碳生活”为主题,针对常德地区小学4~6年级的学生,围绕“知识体系+核心能力+意识培养”的思路,设计知识科普型的研学旅行课程。
(三)研学课程设计
本课程以及常德市作为湖南省最早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蓝本,可提供丰富的“海绵城市”课题研学资源,科普价值较高。课程具体开展将拆分为“热爱城市”“低碳生活”两个大主题日,围绕澧县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研学基地与常德市城区景区研学基地进行。
1.热爱城市
第一天主题为:热爱城市,选择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基地,基于“人以城为家,城以人为本”的理念,分为两个小主题。主题一,“人以城为家”——我是城市观察员。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中华城池之母”城头山,利用基地资源,让学生认识“城”的两大功能,抵御外敌、应对天灾,导入“有城才有家”的意识。最后以护城河结尾,引发学生对“水与城关系”的思考。主题二,“城以人为本”——我是海绵城市小学员。通过古今城市所起的作用,引导学生对“城以人为水利系统建设的对比,让学生感受从古至今城市建设对人类安居樂业”理念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热爱城市的意识。
2.低碳生活
第二天主题为:低碳生活,基于第一天学生形成的热爱城市理念,课程将从6 000年前的城头山出发,回到现代新城常德,引领学生用心感受常德变化。我们选择常德老西门和常德文理学院作为研学基地,基于“水美城宜居,爱护城市家”的思路,对课程进行细分。主题三:“水美城宜居”——我是城市建设探索者,来到常德新地标老西门,探究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成果——雨水花园,并通过体验老西门社区空间,感受家乡建设的匠心巧思,产生对家乡的自豪感,激发学生城市保护意识。主题四:“爱护城市家”——我是低碳生活践行者,带领学生走进湖南文理学院低碳课堂,了解高碳生活的危害,灌输低碳健康生活、理念,鼓励学生放下手机,走出户外,迈出低碳生活第一步,成为低碳生活践行者。具体课程安排如表2所示。
(四)研学评价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研学课程评价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想有效评价学生在研学课程中的学习表现,激励学生进一步发展,使研学课程的开展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建立科学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5]。本文结合研学目标与研学课程中动手实践表现制定的研学旅行评价分为研学过程评价与研学课后评价两部分。
1.研学过程评价
海绵城市的原理可简单归结为“渗、滞、蓄、净、用、排”六个字,研学过程中,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营造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例如,学生学习完海绵城市的建设原理、设计,让学生画原理设施平面图,并在平面图上以文字的形式写出自己对相关结构的理解。
2.研学课后评价
①开展研学主题班会,将研学心得进行分享;②观看研学情景剧《救城计中计》;③家长与老师对创意物化成果进行投票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家长评价,为研学效果进行等级评定。同时为了更好地达到低碳环保理念这一研学目标,设计一周4次的低碳生活行动任务,要求学生在研学后的两周时间内去体验和实践。家长参照“课后行程评价标准”,在“研学课后行为记录卡”上填写完成与否,对研学效果进行检测。研学课程的设置以及任务卡的布置,让家长也参与研学成果的验收以及评价,通过任务卡的布置检验课程的质量,接收最直接的反馈信息。
随着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生的研学课程设计应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从当下流行的科学技术与发展需要入手,重视学生的兴趣与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科学核心素质,打造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1] 李星明,雷雯,陈芷涵,等.基于水土之美的生态文明研学旅行开发研究:以武汉市蔡甸西湖流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624-631,669.
[2] 俞丽萍.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研学活动中[J].青海教育,2020(11):52-53.
[3] 杨红娟,屈彤彤.中小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2):45-51.
[4] 林飞燕.地域文化视域下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以《岭南龙舟文化》为例[J].地理教育,2019(S2):30-31.
[5] 黄怡.小学研学课程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20:1-3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