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
李少温
基金项目:河南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课题(项目立项编号:SJP43)。
文化旅游的概念最早出自全球旅游组织。目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重新思考和理解了文化旅游的内涵,Shi(2019)认为文化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它包括游览历史古迹、欣赏不同民族的艺术、体验传统文化、寻访名人遗存、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等;谢丽君(2014)指出文化旅游是消费者为了满足精神需求而展开的活动,其中,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研究是文化旅游的重要任务;邓莹璐(2014)认为文化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它通过激发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元素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目光。目前,关于文化旅游的概念,学者们基本上已经达成了共识,即默认为文化旅游是由于文化因素而展开的旅游活动(任斐,杨冉冉,2019)。文化和旅游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借文化而繁荣,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借旅游而兴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是以习主席领导的党中央做出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旅游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趋势。
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在旅游营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旅游竞争力本身是一个开放且复杂的系统,它是评估一个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郑群威,姚望,盖媛瑾,2018)。侯燕(2011)指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了文化资源和旅游业主体,其竞争力会受到融合背景下多种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由于文化旅游竞争力概念的复杂性和多维性,许多学者从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两方面提出了衡量文化旅游竞争力的建议。例如,吴春华、常宝芳和许雁萍(2014)以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并借助因子分析法对这些地级市的文化旅游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估;许海龙(2015),解瑞金、胡运红和张恒(2020)借助灰色评价模型分别评估了欧盟文化旅游业观光成果和山西省城市文化旅游业竞争力;Li and Xue(2016)以“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以云南省为研究案例,并获取了1995-2013年的指标数据,借助AHP层次法对云南省近几年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状况进行了评估;Zhang(2017)借助AHP层次法,从多个指标体系对信阳市的旅游环境进行了总体评价。另外,也有部分学者对多个地区的文化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例如,肖博华和李忠斌(2016)选取了少数民族的8个省区和28个评价指标,以此评估了这8个省份的文化旅游竞争力,同时概括了影响文化旅游竞争力的主要指标。
目前,关于文化旅游竞争力评价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关于文化旅游竞争力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未达到统一,并且评价指标体系中多以定性分析的软指标为主,而可以定量分析的硬指标比较少。作为拥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最多的省份,河南省自身具备浓郁的文化底蕴与充足的文化资源,而围绕该省展开的文化旅游竞争力研究相对薄弱。基于此,本文借助于熵值法,以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等15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相关评价指标,对这15个城市的文化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估。研究结论有助于政府部门科学有效地了解各个城市的文化旅游竞争力水平,同时对于优化河南省内文化旅游线路、完善文化旅游市场开发和资源配置问题,增强各个城市的创新力与吸引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鑒于文化旅游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建立文化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模型涉及多个维度和多个目标,指标的选取与确定直接影响评价模型的准确性。在选取评价指标方面,本文坚持兼顾指标的可采集性与代表性、简明性与科学性、特色性与通用性的原则,借鉴已有的参考文献,构建了文化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来说,本文将文化旅游业绩、文化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发展支持力作为文化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的一级指标,将旅游总收入等21个可以定量获取的指标作为二级指标,具体的评级指标体系见表1。
本文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是熵值法,熵用来度量某个指标信息量的不确定性,该方法来源于信息论。不同于专家赋值法的主观特性,熵值法赋权的准则是依据指标熵值的大小,具有客观性,应用熵值法的具体分析流程如下。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河南省郑州、开封、洛阳、许昌、信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周口、驻马店15个城市,选取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数据均来源于各地级市2019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经过熵值法处理后,3个一级指标数据和21个二级指标数据的权重值见表2。15个地级市的文化旅游竞争力综合值见表3。
从表2中可发现,对于影响文化旅游竞争力的3个一级指标,文化旅游资源所占的权重达到0.379,可见文化旅游资源对于文化旅游竞争力的评估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丰富和改善河南省的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可显著提高文化旅游竞争力。
从表3可知,河南省15个地级市的文化旅游竞争力排名依次为:郑州、洛阳、南阳、信阳、开封、驻马店、焦作、新乡、三门峡、濮阳、许昌、周口、商丘、鹤壁和漯河。文化旅游竞争力得分有显著的等级差异。具体来说,郑州市和洛阳市综合得分值远高于省内其他城市,并且各项一级指标得分值也显著高于其他城市。作为省会城市的郑州,该城市的文化旅游发展在河南省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它隶属于国家中心城市,城市规模和经济环境都是省内其他城市所无法比较的,在交通上,它位于河南省的中心位置,交通发达便利。另一方面,在文化上,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河南省的文化中心和政治中心,是国家重点支持的6个大遗址片区之一,它具有多样化的文化旅游资源,其祭祖文化和少林武术文化闻名于国内外。
而对于洛阳市,众所周知,洛阳市具有悠久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有“九朝古都”之称,在文化旅游业绩方面,洛阳市的文化旅游业绩也遥遥领先于省内其他城市,位居第一。目前,该市有“牡丹文化”和“墓穴文化”等声名显赫的文化旅游品牌,该市的牡丹节和河洛文化旅游节引起了国内外旅行者的广泛好评。
南阳、信阳、开封、驻马店、焦作、新乡、三门峡在文化旅游竞争力上居于第二层次。这几个城市都具有优质且集中的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比如南阳市的药文化、三国文化和楚文化;焦作的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等,新乡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三门峡的仰韶文化、道家文化和虢国文化等;开封有“八朝古都”之称,它孕育了传播力和影响力极广的宋文化;另外,新乡是《诗经》重要的发源地之一,焦作是中国太极拳的发源地之一,开封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发展史。另外,对比这几座城市会发现,南阳和驻马店的评价指标“文化旅游资源”得分值显著高于另外几个城市,深入分析发现,南阳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为24个,驻马店的图书馆数量达到207个,显著大于其他地级市数量。对于归属于文化旅游资源的二级指标,图书馆数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对文化旅游资源得分的影响较大,其权重值分别为0.184和0.113。
濮阳、许昌、周口、商丘、鹤壁和漯河在河南省文化旅游竞争力综合值排名中较为靠后,位于第三层次。这几个城市也具有长远的文化历史,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实力的局限性,市场影响力较小。值得注意的是濮阳市的艺术表演团体数量为232个,濮阳市的文化旅游资源排名也显著高于另外几个地级市,艺术团体数量对文化旅游资源得分的影响较大,其权重值为0.185。
整体上,各地级市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有较大差异,文化旅游竞争力水平不均衡,多个地级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支持力有待加强。针对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以提高河南省的文化旅游竞争力水平。
(一)改善和充实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
在影响文化旅游竞争力的3个一级指标中,文化旅游资源相比另外两个一级指标,权重明显偏高,所占权重达到0.379,因此改善和充實河南省的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对提升文化旅游竞争力有至关重要的影响。①图书馆数量、艺术表演团体数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和星级饭店数量是影响文化旅游资源的4个重要指标,各市在这4个指标上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从图书馆数量看,驻马店的图书馆数量为207个,遥遥领先于别的地级市,对于驻马店而言,驻马店政府管理者应加大对图书馆的管理力度,包括图书馆的建设和修缮,图书的更新、引进和保存等;从艺术表演团体数量来看,濮阳的艺术团体数量达到了232个,遥遥领先于别的地级市,对于濮阳市政府管理者而言,在增加艺术团体数量的同时,也要注重文化传播的艺术质量;另外,郑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和星级饭店数量远高于别的地级市,作为省会城市,郑州市更应该注重文化的传播质量和旅游的高质量服务。②代表旅游服务的星级饭店、A级旅游景区、4A级以上景区和旅行社4个指标在各个地级市也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另外,各地级市的4A级以上景区数量偏少,各地级市政府应该加大旅游景点的投资和关注力度,包括旅游环境的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二)加强和重视文化旅游发展支持力度
文化旅游发展支持对影响文化旅游竞争力的权重值为0.3,提高文化旅游的发展支持力度对于提高文化旅游竞争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说,各地级市应该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提高生产总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时地方政府应该增加就业机会,通过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人们积极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进而提高公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做贡献。对高校来说,各个地级市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校的投资力度,高校也应不断提高师资资源质量和生源质量,借助人民素质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带动河南省旅游竞争力的提升。从第三产业的相关指标看,政府应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不断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另外,政府也要加强文化旅游服务业的基地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旅游从业者待遇,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从业人员。
(三)加大地级市之间的合作力度和城市文化的宣传力度
作为文化旅游竞争力第一层次的郑州市与洛阳市,其应不断巩固自身的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积极打造属于自身的旅游特色。同时,还应探索创新,积极与周边城市进行合作实现共赢,激发自身更深的文化潜力;对于另外十几个地级市,其更应该利用自身的文化特色优势,加强城市间的文化品牌融合。另外,不同城市之间应该提高宣传合作力度,借助广泛统一的宣传方式,实现跨地级市的合作共赢。
(作者单位:1.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