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春到人间草木知

时间:2024-05-16

自然界的萌动,总是带着沉寂而又不可抗拒的力量,让人心生希冀,这种希冀绝非只生长于一处,它遍布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屋宇院落,每一株草木,一丛丛生机盎然地舒展,带给人们希望和勇气,每一处都充满新生的力量,讓每一个春天都值得期待。

丰子恺在散文《春》中写道: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诗人,特别是词客,对春爱慕尤深。试翻词选,差不多每一页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春字。“春!”你听,这个音读起来何等铿锵而惺忪可爱!这个字的形状何等齐整妥帖而具足对称的美!这么美的名字所隶属的时节,想起来一定很可爱。

春的铿锵和惺忪多半来自于草木,朱自清在《春》中描述: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草木是大自然的精灵,有诗心的人才能懂。《诗经》三百零五篇中,有一百四十四篇涉及植物,由此可见,草木之于先民,之于今人,都有着浓重的文字意义和诗性美。在孔子看来,学习《诗经》可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譬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里的蒹葭指的就是生长在河边的芦苇,《本草纲目》云:初生为“葭”,开花前为“芦”,花后为“苇”;再如“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薇指野生的豌豆,《本草纲目》记载:“薇生麦田中,原泽亦有,故诗云,山有蕨、薇,非水草也”;有些草木存在现实之中,有些则是人们美好的想象,如“扶桑”,在《楚辞·离骚》里有“饮余马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在李白的《短歌行》里有“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这里提到的“扶桑”就是指《山海经》传说里的神木,在诗歌中也指东方和仙人之境,“扶桑”也因此成了一个国家的别称,至于是日本还是墨西哥,就留给历史学家去探索了。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草木无言,只在春天播撒了希望的种子,一个人如果懂得从内心出发,常怀希冀,与草木相处,平常的日子也会生出淡淡幽香。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