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贵州开发山地度假旅游探析

时间:2024-05-16

韩军

观光旅游是以垄断性资源为基础,贵州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具有垄断性的却很少。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预示着休闲度假时代的来临。贵州优良的山地环境和少数民族文化,具备建设以环境为基础的度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条件,应在充分认识度假旅游的基础上开发度假旅游产品,率先树立山地综合度假旅游目的地品牌,在新一轮的旅游产业结构提升中争取领先地位。

近两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休闲度假的追求也在逐步升温,传统的以观光为主的旅游产品开始面临新的消费需求的挑战,旅游产业结构即将进入“系统升级”的拐点阶段。在旅游业进入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期,贵州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条件,率先建设山地综合度假旅游目的地,树立中国第一山地综合旅游度假地的品牌,真正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旅游产业结构升级。

一、对山地度假旅游的基本认识

根据旅游目的的不同,旅游活动可简单分为游览观光、休闲度假、运动探险、保健养生、学习研修和商务公务等不同类型。观光型旅游追求的是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刺激,希望获得非惯常环境的文化、风物等的感知与体验,活动空间较大,旅游线路较长。休闲度假、运动探险、保健养生这几类旅游活动都可属于度假型旅游,追求的是有别于日常生活的放松,希望获得身心的健康。因此,度假旅游在理念上,是获得健康和闲适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消费行为上具有在途时间短,一地停留时间长,复游率高,以散客和家庭式组织方式为主。

度假旅游又可根据目的地旅游资源的不同,分为海滨度假、湖滨度假、温泉度假、山地度假、城市度假和乡村度假等不同类型,也有的目的地因为各类资源兼具而具有复合性。

山地度假是以山体整体景观及其水体、动植物、气候气象和地域民俗文化等资源为旅游活动载体,以山地酒店等特色旅游服务设施,以山地攀登、探险、考察及野外拓展等为特色旅游活动项目,集合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娱乐、教育和运动为一体的一种现代旅游形式。山地度假旅游尽管资源丰富,但开发难度相对较大,市场培育时间长,所以政府和企业都没有足够的重视。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大众化、大批量的观光型产品将会失去吸引力,消费者对个性化度假产品需求增长,有着丰富山地旅游资源的贵州如何开发独具特色和魅力的山地度假旅游,成为政府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二、贵州建设山地综合度假旅游目的地的PEST分析

贵州建设度假旅游目的地,是关系贵州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决策,必须对度假旅游市场的宏观环境进行准确分析,使山地度假旅游市场的培育和产品开发与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外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政策法律环境(Political)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中对贵州的战略定位之一,就是“——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把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要求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该文件在对于贵州经济产业的空间布局上,把旅游业作为黔北和黔中地区的重点发展产业;而对于黔南、黔东南、黔西南三个民族自治州,不仅要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还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

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部署改革创新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工作。提出了要“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鼓励社会资本大力开发温泉、滑雪、滨海、海岛、山地、养生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并提出通过“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鼓励弹性作息”等优化休假措施,激发旅游消费需求。

由此可见,贵州发展山地度假旅游,有政策支持,也有自身优越的政策环境。

(二)经济人口环境(Economic)

依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当人均GDP达到5 000美元时,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并出现多元化趋势。中国大陆的人均GDP在2014年已达到7 485美元,显然度假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对于经济发达地区,一方面是对出境观光旅游和另一方面对国内度假产品的需求都出现迅猛发展的趋势。

《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指出,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这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按照中国城镇化进程,14亿人口中未来将会有10亿人口在城镇。度假旅游产品的需求,显然更多的是针对城镇人口而言,因此度假旅游产品的潜在需求巨大。

因此,经济人口环境因素,也对发展山地度假旅游提供了巨大的消费者市场。

(三)社会文化环境(Social)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其总人口的50%,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其特性明显,原生态民俗习性保存良好,对国内外的度假旅游者都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同时,各民族对外来游客友善、诚信经营,鲜有欺客宰客事件,也没有民族矛盾的问题。贵州少数民族大都使用汉语言文字,宗教文化信仰也与汉民族基本相同,沟通无障碍。

存在的不足主要是这里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特别是对于开发国际旅游度假项目而言,适应的从业人员将是较大的制约因素。

(四)技术自然环境(Technological)

交通科技的发展,使得以山地为主要地貌特征的贵州不在处于可进入性差的困境。贵广高铁、沪昆高铁开通使贵州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融入了7小时经济圈;厦蓉高速、兰海高速、杭瑞高速纵横贵州,十二五期间全省即将完成的县县通高速,内部交通便捷;以贵阳国际机场为中心和各市州线机场组成的空中交通系统也全面形成。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的交流没有时间和距离的制约,旅游产品几乎没有物流的限制,更加适用于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旅游的模式将更有力促进包括山地度假旅游在内的多种个性化、定制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发展。贵州正着力打造的大数据、大健康产业,都将为旅游度假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充分的信息技术支持。

从自然环境因素分析,贵州建设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资源是最大的优势。贵州所处的纬度在北纬24°37′至29°13′之间,平均海拔为1 107米,有高原、山原、山地、丘陵、盆地和河流阶地等多种地形地貌,湖泊、瀑布、温泉等水体景观和森林遍布全省,立体气候明显,气候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加之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原生态景观,是释放刺激的理想地。

贵州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国家地质公园6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个和生态博物馆4个,备选世界自然遗产一项,这些资源的拥有量都位居各省市的前列。

三、建设贵州山地综合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思路与构想

依据以上的PEST分析可以看出,贵州建设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外部环境十分优越,应充分发挥自身度假旅游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提升。

(一)深度开发资源实现跳跃式发展

贵州观光旅游的发展,走的是滚动式发展模式,如果再往深度去开发观光型旅游产品,增加景区景点,在游客规模和行程既定的情况下,只会降低效益。但滚动式发展的积累了进一步发展的资源,促成了一个跳跃式发展的机遇。以跳跃式发展模式建设贵州山地综合度假旅游目的地,应从以下思路着手研究和实施。

1.高起点制定山地综合度假旅游规划。规划是建设的前提,只有高起点、前瞻性、战略性的规划才能引导跳跃式的发展。贵州山地综合度假旅游规划的制订,要充分吸收国内外最优秀度假旅游地的建设经验,保证其具有恒久的市场生命周期。国外山地度假旅游发展最典型、最成熟的要数阿尔卑斯山脉沿线的西欧国家,基本上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山地综合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度假区建设的问题,而是将全省的度假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既要突出整体特色,又要体现区域差异,将内部竞争最小化。

2.个性化经营提高贵州山地度假旅游产品竞争力。度假旅游与观光旅游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游客需要更多的个人空间,希望得到更多的放松和深度的体验。贵州缺乏高品位的垄断性资源,难以通过一两个观光旅游产品集聚人气;但从资源和环境角度,贵州度假资源优势明显,具有民族风情、森林、温泉、山地运动和健身等组合效应。因此,在开发组织体系上的设计,采取贵州山地综合度假旅游联盟统一领导下分散开发。

(二)三个结合凸现山地避暑度假旅游特色

从度假产品的供给者,即生产者的角度看,度假产品最基本的特点是具有比较高的同质性。正因为如此,在同质中挖掘异质是一个核心问题。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度假旅游地有海滨度假、温泉度假、山地度假、滑雪度假和高尔夫度假等类型,贵州山地资源丰富,气候凉爽宜人,山区避暑度假能显著区别于其他度假旅游目的地。贵州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独家旅游资源,实现以下三个结合,将自身的异质性凸现出来。一是山地度假与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相结合,二是山地度假与生态旅游和运动健身等特种旅游相结合,三是山地度假与温泉度假、高尔夫度假相结合。

(三)以人为本开发山地综合度假旅游产品

度假区规划和产品开发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必须要研究度假者的需求,这些需求是度假旅游的一些内在规律。度假旅游者的需求,最基本的就是休闲和健康,度假产品和项目的设计就要满足这种需求。度假区的建设要避免城市化,服务设施要精心考虑度假旅游者的需求,直到每一处细小的设计。

山地度假旅游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区内要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及健康等基本旅游需求,才能有效延长顾客的度假停留时间。度假区应是综合性的,也就是说应包含多种元素,形成一个复合型的服务体系。

旅游者选择度假地,各种基础的度假设施和服务是影响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差异。贵州民族文化丰富,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要深度开发旅游度假产品的文化主题,突出异质性特征,产品才具有吸引力。

(四)互联网+山地度假旅游的运营模式

第一,利用互联网做好贵州山地度假的形象导向。贵州的旅游开发,主要是依靠高质量的旅游资源及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属于资源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仅凭一流的旅游资源和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并不能成为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决定因素,开发地的知名度、美誉度、认知度及影响旅游地形象的某些因素可能更为重要。所以在贵州开发山地度假旅游,应优先解决旅游综合形象定位问题。形象导向,就是做好贵州山地度假旅游的整体形象塑造与提升。从旅游心理学的角度看,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不是受制于客观环境本身,而是由于旅游地给旅游者认知形象的影响。所以贵州必须对山地度假旅游进行统一的形象策划和传播。通过对贵州旅游形象开展调查,获得贵州现有旅游形象的构成要素和旅游者对贵州心理感知信息的渠道,以此为基础进行山地度假旅游地形象设计和策划,并通过有效传播提升旅游形象。

第二,利用互联网做好山地度假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工作。一方面需要在主要的旅游门户网站开辟信息咨询和产品预定通路,另一方面贵州山地度假企业或联盟、协会等需要建立自己的官网,整合度假旅游者需要的各类信息,使他们能以最短的时间获取信息,以最有效的方式抵达目的地。

(五)科学合理的保障措施

1.明确的战略定位。围绕建设中国第一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地位,开展相关的研究论证,把建设山地综合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战略构想载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调整和制定相应的旅游产业规划、产品规划、公共配套规划、城市规划;加快建立与山地度假产业相适应的旅游管理体制、管理机构、管理模式,营造有利于旅游长远发展的宏观环境。

2.政策支持。抓紧制定实施促进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体系,扶持休闲度假产业、产品、项目、业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激活民间投资,搞好资本营运,满足休闲度假旅游的巨大投资需求。

3.人才保障。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全面轮训,改善知识与素质结构;重视人才引进工作,通过灵活用人机制引进各种急需人才,特别是适应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规划、管理、网络、营销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从业队伍。

4.社区参与。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要促进当地居民的发展,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山地综合度假旅游目的地,应受到足够的重视。贵州应以全省的资源共同塑造山地综合度假旅游目的地,抓住机遇树立中国山地度假旅游的第一品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