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汉字听写类节目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4-04-24

蔡骐+李予希

[摘要]《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节目自2013年开播以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首先从社会现实、媒介发展、受众需求三方面探讨汉字听写类节目成功的原因;其次,本文从节目繁荣发展之中观察其潜在的隐忧,包括文化传播的异化、汉字书写效果的有限性以及受众参与渠道的单一性。最后,为使节目获得持续发展,本文认为节目应当考虑引入体验形态,在节目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多元化创新,并且应构建更为丰富的受众参与式文化。

[关键词]汉字听写 文化危机 电视创新

在当今泛娱乐化时代,各种选秀节目、相亲节目、娱乐节目充斥荧屏,然而,2013年,在各种综艺节目扎堆的情况下,汉字听写类节目的出现令人耳目一新,并迅速成为“注意力黑马”。《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首期节目播出就迅速登顶微博话题“热门榜”,点击率超过18万余次,网友参与话题、留言、转发共计2万7千余条。[1]《汉字英雄》也在2013年暑期收获了高达0.9%的收视率,跻身中国卫视同时段收视率前三名。[2]两档汉字听写节目,能够引起人们如此广泛的关注,并取得收视率与好评率双丰收的佳绩,其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其背后又存在怎样的隐忧?面对这些隐忧,节目应该采取哪些办法以防患于未然?我们将在下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汉字听写节目的成功:适应社会与媒介发展的现实需要

汉字听写节目是在一定的社会语境中诞生的,因此讨论此类节目成功的原因应当从当前的社会语境出发。实际上正是在社会现实、媒介发展与受众需求三个层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汉字听写类节目得以诞生并取得成功。下面对汉字听写节目的现实语境进行具体分析。

1.传统文化危机亟需现代媒介的拯救。

近些年来,汉字陷入危机的现象昭然若揭。一方面,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键盘输入取代了手写输入,人们渐渐忽视了汉字书写,提笔忘字的现象十分普遍。在我们的调查中逾九成的人曾有过提笔忘字的现象(图1)。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文化在我国大肆扩张,与此同时,以汉字书写为代表的汉字文化却日趋衰微。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文化的符号与载体,它承载着我国灿烂而悠久的历史文化。[3]汉字的危机正是当前我国传统文化衰微的症候表征,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失落。

汉字危机的忧思意识已深入人心,拯救传统文化已迫在眉睫。传统文化需要现代媒介进行传播,而在诸多现代传播媒介中,电视对几代人的影响力最为广泛,因此它为传统文化的复兴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路径。汉字听写类节目正是要通过电视这一现代媒介,拯救汉字危机,复兴传统文化。此类节目借助电视传播丰富生动的语言,表达对汉字文本的解读和思考,慰藉与传统文化隔绝已久的电视观众,从而使遭遇危机的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2.电视媒介的发展亟需寻求创新之道。

当前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面临着种种困境。一方面,过度娱乐化已经成了当今电视生态的显著特点,不仅娱乐节目不断走向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就连许多新闻节目也大有娱乐至死的趋势。另一方面,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电视节目同质化的现象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匮乏。目前选秀类节目、相亲类节目、明星跳水类节目等都已被模仿到泛滥,观众大多已产生审美疲劳甚至逆反心理。可见,当前电视节目的发展已经深陷娱乐化、同质化的困境。

在此情境下,汉字听写类节目为电视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对于电视节目来说,文化亦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文化内涵可以提升娱乐的品味和品格,另一方面,当下的媒介环境呼唤全新的原创节目形态,汉字听写类节目就是一种新兴的节目形式。虽然有关单词拼写的竞技节目在西方国家已盛行多年,但汉字书写节目在我国却未有先例,在此情况下,《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节目弥补了这类文化节目的空缺,它借助汉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为电视这个现代传播媒介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3.文化综艺节目形式满足受众诸多需求。

汉字听写类节目是一种新兴的节目形态,可归类为文化综艺节目,它吸收并融合了文化、综艺、益智等各种类型节目的形态要素。首先,从文化角度来看,汉字听写节目旨在传承传统文化,它以文化内涵作为节目内容的支撑点,将汉字解说与文化延展融为一体;其次,从综艺精神来看,汉字听写节目在坚持汉字立意的同时增加适当的娱乐性,由此拓宽了传统文化的综艺边界;最后,从节目赛制来看,其设计类似益智游戏类节目,将知识性内容与有趣的游戏竞赛紧密结合。

汉字听写节目通过全新的形式综合了各家长处,也正因此它才具备了兼容并蓄的属性,从而能够满足当代电视受众日益丰富的需求。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该类节目除满足了受众观看文化类节目增长知识的需求外,还满足了诸多其他方面的需求,如自我评估、娱乐休闲、文化认同、自我实现等。其中最能获得满足的三种需求依次是“增长汉字知识、人文知识”(82.35%)、“测试自己的汉字知识水平”(66.01%)、“休闲娱乐、放松身心”(52.29%)(图2)。

二、汉字听写节目的隐忧:繁荣发展之下的潜在问题

汉字听写节目适应了当前的社会现实需求,成功为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典范。但是,我们仍应从节目繁荣发展的表象下,看到其潜在的隐忧,而这些隐忧日后可能威胁到节目的持续发展。具体来说,汉字听写节目存在着以下几种不足。

1.消费主义逻辑下汉字文化传播面临异化问题。

汉字听写类节目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形式,其消费主义倾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节目高度关注内容的“可消费性”,主要表现为过度凸显娱乐选秀性因素以及过于强化竞争形态。为吸引观众眼球,舞台上出现过不少表演唱歌跳舞等才艺的娱乐选手,还出现过不少如“轮椅男孩”这样的煽情选手。为使比赛竞争更加激烈,节目中生僻字不断增多,出现了为认字而认字的现象。节目竞争性的强化也使参赛者之间火药味渐浓,由此产生的唇枪舌战被设置为节目的看点。另外,各种类型的植入广告频繁出现,节目作为载体有如消费主义的“兜售器”。节目在消费主义逻辑之下的种种运作,可能导致汉字符号的“异化”及汉字文化的“异化”,从而消减了节目的文化意义,解构了节目的文化精神。endprint

2.汉字书写的传播效果显现一定的局限性。

相对于拼音文字,汉字的听写形式在电视传播中有其局限性。一是听写形式难以获得很好的视觉传播效果。英语单词可以用拼读竞赛,汉字只能以书写进行竞赛。而汉字听写也叫默写,书写过程没有声音。没有声音的场面对于电视节目而言是致命的缺陷。[4]二是汉字题库的有限性,单纯的听写形式很容易走向重复性和同质化,这将极大地影响此类电视节目的生命力。当观众的新鲜感退去、模仿者涌来时,汉字听写节目将可能面临危机。三是汉字的笔顺问题。汉字书写正误,除了字形还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那就是笔顺。但是放到节目中,很难写的字若因笔顺有问题判为错误,会让有的观众不认可。但笔顺明明错了,却依然判其书写正确,则无异于向广大观众传播错误的写法。另外电视画面反复出现重放、示范正确的笔顺的过程,令很多观众感到繁琐和枯燥。

3.受众的互动及参与方式不够丰富。

从前期宣传到节目播出,汉字听写节目一直都十分重视与观众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对微博的利用。如前期利用认证微博宣传节目理念,节目播出时制造微博话题引起观众热议,节目播出后通过微博评论与观众进行互动。不可否认,节目在微博上与观众的互动十分积极。但是在当今以受众为中心的时代,仅仅运用微博这一种方式,还难以充分调动受众的参与感和能动性。一方面,微博的属性更加倾向于点对面的宣传,因而不太适合观众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以及节目与观众建立亲密关系。另一方面,除微博之外还存在许多其他的互动渠道,如微信、百度贴吧、QQ群等网络虚拟社区。这些参与性更强的渠道没有得到汉字听写节目官方的关注。总之,在新媒体时代,只依靠微博进行互动的方式略显单一,以致受众的能动性与参与感较弱,在此情形下,节目的持续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

三、汉字听写节目的发展对策:以创新的方式传播与传承文化

虽然汉字听写节目发展存在上述隐忧,可能威胁到节目未来的持续发展,但是,如果我们结合当前电视媒介发展趋势,针对隐忧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样不仅可以防患于未然,更能促使节目走向进一步完善。下面我们具体讨论几种可以采取的措施。

1.节目适当引入体验形态。

为避免节目在消费主义逻辑下步入异化之途,消除其过度娱乐化和竞赛性质的隐忧,可从改善节目规则与赛制入手。目前,这类电视节目的赛制规则是以竞争形态为主,比赛的过程中,人们过于注重名次的输赢,而忽略了体验过程的精彩与收获。因此该类节目可适当融入体验形态,竞争形态与体验形态的融合有利于娱乐因子的自然化呈现,促进理性元素和感性元素的平衡。此外,体验形态还有利于植入广告的自然呈现而不影响节目氛围。

具体来说,节目可以通过各种充满文化内涵的新奇体验来传播汉字知识与文化。比如可以由城市的选手到农村去体验,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古文中常常提到的农具、农业生产方式等相关文字。还可以请一些具备一定汉语知识的西方人来体验中国,以客位的视角,体验的方式,观察和感受中华汉字文化与中国人的生活。通过体验者这一特殊路径,让观众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汉字文化,从而达到传播与传承文化的主旨。

2.节目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对于汉字听写节目来说,为克服汉字书写传播效果的有限性,摆脱单一的听写形式走向多元化发展是其必然之路。综艺节目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意的竞争,因此汉字听写类电视节目发展的核心仍在于节目内容与节目形式的创新。

中华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因此,汉字听写节目完全有条件以“汉字文化”为核心,从单纯的听写形式延展到朗读、背诵、造句等相关形式,从“汉字”拓展至诗词、成语、歇后语等一系列相关内容(图3)。

观众也非常希望汉字听写类节目能够更加丰富多元,其中诗词、成语和造句最受他们关注。当然,节目内容与形式创新的最终指向仍在于传统文化的复兴与传承。实现多元化可以增加对观众关注问题的覆盖,促进汉字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再促进节目的完善,由此使得汉字文化类电视节目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3.新媒体环境下构建受众参与式文化。

汉字听写类节目在构建更加丰富的参与渠道方面仍存在很大空间。在新媒体时代,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发展迅速,构建受众的参与式文化日益便捷,汉字听写类电视节目可更为主动积极地利用新媒体渠道,如微信、网络社区平台,进行话题延展,构建更为多元丰富的受众参与形式及参与渠道,激发更为广泛的青少年受众的能动性。这在提升受众参与的同时,也扩展了节目的传播效果,有利于电视节目的长远发展。

正如詹金斯所言,参与式文化发生在“消费者个人的大脑及与其他消费者的社会互动之中”[5],汉字听写类节目可以通过开通微信公众账号,统一口径定期推送节目信息。同时,微信面对的粉丝是观众、节目工作人员等,可以将之统筹在“朋友圈”,观众可从微信处获得第一手的节目讯息,导演和工作人员也能根据观众反馈调整节目的制作。微信是资讯发布的载体,同时也是一个网络社区,因此节目还可以借鉴著名自媒体人罗振宇的办法,开展线上及线下的粉丝互动活动,以提升受众的参与感和积极性。

总之,汉字听写类节目力图借助现代媒介的影响力来应对传统文化危机,与此同时,汉字听写类节目对文化资源的利用,也为当前面临发展困境的电视媒介注入了创新的活力。汉字听写节目综合吸收了文化、综艺、益智等节目的优点,全新的节目形式满足了当今受众日益复杂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说,汉字听写类节目的诞生是当前社会与媒介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汉字听写类节目的成功固然令人欣慰,但是节目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警惕潜在的隐患,节目的内容与形式要持续进行创新,以创新的方式传播和传承文化不仅是汉字听写类节目当下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也将是这类节目未来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注释:

[1] 央视网:《<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首播受捧》http://news.cntv.cn/2013/

08/09/VIDE1376047564077877.shtml,2013年8月9日

[2] 马驰:《<汉字英雄>:网台联动的共振效应》,《新营销》2013年第9期

[3]王志强:《寻找键盘里失落的文明》,《传媒》2013年第10期

[4]关正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形态 研发的体会》,《电视研究》2013年第10期

[5]Henry Jerkins,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London: New YorkUniversity Press,2006.p.3

(蔡骐: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予希:该院研究生)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