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紫砂壶浴火新生

时间:2024-05-17

陆彦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传统的点茶法,改为散茶直接冲泡,使得紫砂壶应运而生。尤其嘉靖至万历年间,规正精巧的紫砂名壶深受文人仕官的赏识,一时名盛无两。到了清代,随着泥料澄练工艺的提高,壶体质感愈发细腻。清末有紫砂胎土多元化特色,民初曾出现紫砂蓬勃兴盛的小高峰。解放后成立的紫砂厂沿用传统锤炼法,后历经泥料胎土及技艺风格的年代流变,直至今天。

文震亨《长物志》云:“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说的是紫砂壶发茶性好。紫砂双气孔的特性,使其具有独特的保温性、透气性、吸味性,从而影响好茶者视觉、触觉、味觉的圆润享受。从泥料、配比、窑温、技艺,到形体部件呼应、线条美态、气韵精神,一把好的紫砂壶观之色泽沉稳,不艳不腻。表面砂感明显,有层次感,颗粒若隐若现,抚之细而不腻,不剌手,不粘手。

新崛起的紫砂匠人

见到吴志强的时候,首先注意到了他用紫砂泥料做的香插,有小葫芦形状的,有圆圆的小盆形状的,玲珑可爱。招待我们坐下喝茶的时候,吴志强用他自己做的香插点上了香,既让时间一下子慢了下来,又有仪式感。

吴志强说,这些手把件是他在车壶盖钮时顺手车的。别看手把件小,做的时间一点都不比大件少。虽然材料上少了,但做工上花费的时间更长。

说起紫砂,浙江长兴、安徽也有紫砂,山西、新疆也有紫砂,而宜兴地域自带油性的紫砂矿料、围泥片镶接成型的制作工艺、久负盛名的古茶区,加上众多文人学者的参与,使得宜兴紫砂壶名满天下。1990年出生的吴志强是一个“新宜兴人”,没有出生在紫砂之乡,家里也没有做壶的长辈,从小没有受到过耳濡目染,更没有受过某位紫砂大师的言传身教。作为一个出生在安徽阜阳农村的孩子,这位新近崛起的紫砂壶匠人,有的是实在又励志的经历。

2004年,14歲的吴志强初中还没毕业,坐了10多个小时的硬座火车去福建一家机械厂做学杂工,一天工作12小时,每月工资却只有300元。每天重复的工作很无趣,也很累。

2007年,17岁的他来到宜兴,起先在一家机械厂做车床工,工作之余知道了宜兴紫砂,从而了解了紫砂壶,一下子就迷上了。那时候,他每天下班后就去附近的邻居家看做壶,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在梦里都在想做壶的事情。过了几个月,他坐不住了,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我要学做壶。”得到家里同意后,2008年,18岁的他拜了师。师傅是一位很普通的民间艺人,平时也不会有多余的话,只是很认真地教授。除了吃饭睡觉,吴志强一天做壶时间超过14个小时,但他一点都没有累的感觉,反而越做越有劲。

就这样,他跟着师傅学了两年多。“跟在师傅身边学徒两年,我真的非常感谢师傅对我的教导,至今10年过去了,师傅的的言传身教还历历在目。”

做出紫砂壶的精气神

吴志强每天9点半左右开始工作,一直工作到晚上12点以后。比如客户定制了一把西施壶,那么这个月就做西施壶,定好什么泥料、什么容量,然后在个人公众号和客户微信群发出。关于紫砂的常识,以及紫砂壶与茶的关系,大致有这样的共识。紫砂又称为“五色土”,颜色变化丰富,有紫色、黑色、绿色、黄色、天青色、红棕色。紫砂茶具烧青后的颜色有丰富的变化,如海棠红、朱砂紫、暗肝、栗色、铁灰铅、冷金黄等,总体而言,紫砂泥料可以分为三大基本类:即紫泥、红泥、段泥。一般来说,不同的泥料做出的壶,匹配不同的茶。比如段泥、绿泥,配绿茶,透气佳。朱泥、红泥,泡乌龙,能扬香;泡白茶,茶汤金黄,香气鲜爽。全系紫泥,可配黄茶,不夺香。朱泥、紫泥,辅红茶,原汁原味,层次分明。紫泥、底槽清,侍黑茶,发茶性好,味醇香。紫砂壶制作工序繁多,简要分为打(打搭只,打泥条,打身筒)、围(围身筒、围子口)、擀(擀身筒)、篦(篦身筒、篦盖头)、搓(搓嘴、把)、装(装嘴、把)、琢(琢嘴、把)、做盖(虚盖顶)、捖(捖盖头、捖壶底)、推墙刮底、光(光明针)、敲(敲底章)等步骤,一把壶的品位高低、精神面貌也可从多道工序中明显反映出来。

今年农历一月到二月,他做了一批朱泥大红袍系壶型:宫灯、西施、潘壶、容天、君德、石瓢、思婷、德忠、虚扁、朱泥杯。农历三月,他做了一批本绿壶型:本绿子冶石瓢、本绿井栏、本绿德忠、本绿怀古、本绿小杯子。五月,他做了一批降坡泥壶型,以及小把件葫芦、香插。2019年上半年的工作计划都已经安排好了。

吴志强说自己想得多,想得细,代入感强,“不然壶不会做出这种效果。”

赋予它形体和灵魂

紫砂壶制作是一门传统的艺术,而传统的艺术是和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怎么在网络虚拟时代生存呢?吴志强说,现在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网络和手机占据了人们的大部分时间。但是,人的心不可能一直这样快下去,总有一个沉淀期。就像河水在流淌一樣,不可能一直平缓,也不可能一直很快,但总是会有一个蓄积期。在蓄积期,人心就会沉淀下来,就会关注平时不容易关注的东西,比如书法、茶道、香道,这些艺术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当你深入了解茶道的时候,你就会不断钻研与茶道有关的事物,比如从玻璃杯到盖碗再到紫砂壶,这需要一个过程。

鉴赏紫砂壶分为五个点:料、形、工、韵、法。紫砂壶为什么要这样做?是有规矩的。壶型的大小和比例、壶嘴的弧度、壶把的弧度。“做壶的人要在这个舞台上跳舞,但不是想跳什么就跳什么。”

时光荏苒,做壶已11年整,吴志强做的壶得到了一些壶友的认可,他想要为紫砂这个行业做一些事。“我虽然不是宜兴人。但吃了紫砂这碗饭,作为一个紫砂壶文化的传承者,我有义务、有责任推广紫砂文化,让真正喜欢紫砂,喜欢紫砂壶的人,能了解正确的紫砂文化,从而传播紫砂文化。”为此,他做了一个公众号“赤紫轩紫砂”,把关于紫砂的知识在这里发出。

问他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吴志强说:“每一把壶都是我的孩子,我赋予了它形体和灵魂。火来唤醒它的生命,同样也可能打碎它的生命。火这一关,过去就是新生,过不去就是消散。入火而重生的壶壶们就像一个个刚出生的娃,有缘者会遇到到它们,认可它们,带走它们。在一次次茶与心的温养中,它们慢慢长大。它们陪伴你的三两好友的蓝颜畅谈,陪伴你午后的懒散,陪伴你的心灵孤寂,陪伴你的酒后清明,直至陪伴你的一生,再传承给你的后人。”

从矿泥到壶坯,从窑烧到成壶,每一个环节都凝结着制壶匠人的心智技艺。在我们这个人人好茶的国度,拥有一把好的紫砂壶,也是一份润泽身心的得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