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指上仙人 听“面塑”讲述历史的故事

时间:2024-05-17

刘頔

面人,是一件陪伴大多数孩子童年的玩意儿。记得小时候,在校门口,在庙会中,总能看到一个旁边挤满人的小摊,五颜六色的面在民间艺人手里变成了神态各异的人物,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威风凛凛的齐天大圣和憨态可掬的二师弟了。光阴似箭,孩童长成了大人,面人仿佛离自己越来越远,直到在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遇到张宝琳大师,才重新认识了北京面塑,亦看到了更为传神的艺术作品。

推开上方挂有“指上仙人”牌匾的大门,见到了儒雅的张宝琳大师,此时的他正坐在工作室里聚精会神地做着面塑,色彩斑斓的面团经过他用小拨子、梳子、滚子等工具进行拨花、展片、润色、压珠等操作,变化为多样的造型。不大的屋子内有一个木质的博古架,上面摆放着张大师近三十年来的作品,年代较为久远的面塑颜色不再那么艳丽,却完好无损。在这充满文化气息的房间,张大师娓娓道述他与北京面塑的不解之缘。

面塑,俗称江米人,也叫面人,是一种用糯米粉或精面粉为原料捏塑动物、人物形象的手工工艺。面塑的起源一直是许多人都好奇的问题,其答案有不同的版本,这之中有戏说也有史实。其中一种说法是,面塑艺术的祖师爷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传说,当年诸葛亮随兵打仗经过蛮河,汹涌的河水挡住了他们的去路,正犯难之时,诸葛亮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把用面做成的“人头”扔入河中,以祀河神,就这样,他们安然渡河,“馒头”也由此而来。不过传说终究是传说,据考证,面塑最早是源于民间节令时所做的“喜饽饽”、“花点心”这些带有祝福含义的食品或祭祀祖先的供品,后来从山东菏泽传出,慢慢成为街头玩具。当年菏泽地区十年九灾,人们无法再以务农为生,便提着他们做好的花馍走街串巷去卖,以维持生计,渐渐地传到全国各地。到了北京,受运河文化与八旗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题材广泛、造型生动的北京面塑,经过上百年的传承与演变,一直流传至今。北京面塑共分为三派,即面人汤、面人郎和面人曹。北京面塑的传承人张宝琳师从于宫廷派面塑大师郎绍安先生,在面人郎风格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现已成为一个新的派别。

张大师起初学习面塑只是因为兴趣。其父与面人郎是挚友,他幼时,面人郎常到他家串门,看着郎大师将一块面捏成了不同的形状,他觉得很是惊奇,就自己也拿起面来捏着玩儿,久而久之便有了独到的见解。长大之后,张大师在工作之余,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有时一捏面人就捏到深夜。然而,他的作品在一些专业人眼中还是有很大的不足。在老师的指点下,张宝琳大师开始学习透视、色彩等美术基础,并研究人体的骨骼肌理,经过多年的钻研,现今仔细观察张大师塑造的人物,其面目表情,一颦一笑都极为传神,就连服装上的纹理线条都非常流畅,纱质的飘逸之感亦表现得甚为细腻。

张宝琳大师的大多数作品并非常见的飞禽走兽、卡通人物,而是历朝历代的文化名人。其中,他最为骄傲的作品之一就是历时三年完成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群像》。在他的工作室中,有幸看到了其中一部分,只是这冰山一角,就已被深深震撼。《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群像》(简称:《群像》)刻画了从春秋时代的老子,直至近代的柳亚子共一百三十三位人物,他们有的形象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可更贴近典籍中的描写,这是张大师翻阅了众多古籍,加上自己的些许创作完成的。作品还原的人物均在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或因治国有方,或因文学造诣,或因民族气节……张宝琳先生也凭借此作品获得了多项大奖。孔子,常出现在孔庙,画像上的他双手交合于胸前,额头上的丝丝纹路勾勒出岁月的沧桑,而《群像》中的孔子,还是年轻时的模样,他手持经卷,盘坐于蒲团之上,昂首讲经,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彩。白色的衣袍自然下垂,因为其坐姿,留下了细细的褶皱,好像此时孔子就端坐在眼前,传道授业解惑。《群像》中,无论是洒泪问青天的屈原、对酒当歌的曹操,还是举头邀月的李白、紧握利剑的秋瑾,上百个人物或深沉凝重,或豪侠飘逸,每一位人物都被捏制得精细入微、神形兼备。古人繁琐的衣服合身地穿在面人的身上,毫无臃肿之感。张大师介绍,制作时,是按照顺序为他们穿衣的,从里到外、从下到上,裤子、衬衣、外袍一层层地套上,面人仿佛也被赋予了生命。不同年龄段的人物肤色也略有不同,张大师运用色彩上的变化,在原色的基础上加入不同颜色的面团,使得每一位人物都符合历史,每一位人物都独一无二。除了《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群像》,張宝琳大师的其它作品也同样叹为观止。在工作室中,目光被一个苏东坡的面塑深深吸引,那是苏轼与书童泛舟于江上的场景,微风吹动着他的缕缕胡须,他面露忧愁,望向远方,不知是不是在感慨世事无常,吟诵“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如此耗时又精美的作品,能否长久保存是一件值得担心的事情,会不会像小时候买回的面人那样,过不了多久就会裂开、风化,只能忍痛丢弃?然而,张大师仿佛并不担心这个问题。架子上部分张大师早年的作品没有随时光的流逝而出现裂痕,人物神态的感染力亦没有随光阴的流走而削减,这得益于张宝琳先生的一项“发明”。他经过反复地推敲,在材料中添加了蜂蜜、石炭酸、甘油等成分,不仅色彩鲜艳、干净安全,更重要的是能使作品长时间保存,即使过了很久,再回看这些作品,除了稍稍褪色外,和当年并无多大差异。

张宝琳大师继承了其师父面人郎制作精细的特点,加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潜心制作历史名人的面塑,渐渐形成了“面人张”的独有风格。他以前只是热爱面塑,从未想过有一天它会成为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如今的他仍不断学习、构思,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未来,相信还会有更多生动形象的面塑在“指上仙人”的手中诞生,出现在大众视野,听这些栩栩如生的面塑诉说过往的历史故事,展现北京面塑的无穷魅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