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专题笔谈:文化和旅游行业人才培养

时间:2024-05-17

主持人:保继刚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国文旅人才培养体系随着国家的宏观发展、制度环境和市场变化不断改变。当前文化和旅游产业进入全面融合阶段,文化和旅游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不少挑战,文旅教育进入调整与改革期。未来文旅教育与人才培养应更加注重德育,更加强调文化自信建设,更加重视文旅人才的复合型要求。此次笔谈邀请了拥有丰富的政府工作和文旅行业从业经验的原岭南集团董事长、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冯劲博士和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黄细花总经理,全球主题公园集团十强企业、宋城演艺集团赵雪璎总裁助理,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原党委书记王昆欣教授团队和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罗晓东院长,从政府、企业和学校三个角度全面地讨论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以提出解决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人才短板问题的思路与方向。

冯劲博士和黄细花总经理立足于文旅行业发展实际,凭借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以及在政府和业界多年的经验积累,就“从文旅融合发展谈‘四项能力’修炼的重要性”和“文旅融合中的人才困境和优化路径”问题展开了探讨。赵雪璎女士基于宋城集团的文旅人才培养实践,凭借其丰富的从业经验对“文旅行业人才培养及发展”问题展开了讨论。

冯劲博士,原岭南集团董事长,曾担任广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副会长、广东旅游协会副会长、广州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等职务。他主要从文旅企业的视角探讨了把握战略机遇和人才培养之间的紧密关系及其关键维度。他认为我国文化和旅游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层面的规划和部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文旅企业提出了顶层设计思路,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基本遵循,更为文旅行业人才培养与发展创造了宝贵的机遇和广阔的平台。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定位要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在积极寻找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点的同时,关注智能化时代旅游行为的转向。同时,他指出当前文旅行业面临着缺乏具有核心理念的企业,存在缺乏对应庞大消费群体的优质产品以及缺乏传统与时尚、本土化与国际化、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等诸多问题。而他认为这些问题的本质和根源是人才的缺乏。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冯劲教授提出战略能力、创值能力、协同能力、精益能力是文旅行业人才培养的四项重要能力。

黄细花总经理,广东省旅游协会会长,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历任惠州市旅游局局长,西藏林芝鲁朗景区管委会主任,林芝市副市长以及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她认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作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必将开启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征程。面对全新的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发展诉求,文旅行业存在吸引力低、从业人员流失严重,人才受教育程度不高、整体素质偏低,人才供给不足、专业人才缺乏,以及培养理念落后于市场发展要求、院校人才培养与需求脱节等亟须解决的问题。针对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困境,她指出要更新人才培养的理念,优化院校教育的学科设置以及采取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方式是破局关键。同时,她列举了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的打造“人才孵化器”、搭建线上培训平台,拓宽校企合作空间等具体实践举措,分享了广东旅控集团通过持续推进人力资源生态体系建设和实施差异化人才培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的经验。

宋城演艺集团总裁助理赵雪璎女士认为,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带来人均GDP的提升,文化旅游消费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旅游方式正在被摒弃,品质游、休闲游、深度游成为旅游新趋势,这也对文化旅游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旅游市场粗放型的发展直接导致旅游基层从业人员总体受教育水平偏低,旅游业缺乏精准对口人才,如旅游规划设计、景区综合管理人才等。同时,文旅行业是发展速度极快、知识技能快速更新的行业,需要与时俱进的人才。而目前文旅行业人才不仅存在数量缺口,还存在一定质量提升的空间,尤其是文旅行业融合后,对人才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全面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从企业用人的角度,她认为高校文旅人才培养应提倡“勤”、加强“文”、追求“美”以及开拓“智”,在学科设置上具备前瞻的眼光,并充分深化校企合作。

王昆欣教授团队和罗晓东院长则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角度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院校的文旅行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

王昆欣教授团队通过回顾近二十年来中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变迁历程,总结了旅游职业教育的新趋势。他们认为国家对旅游中高职教育的发展,逐渐由相对独立转为整体思考和设计,专业的适用性更强、中高本衔接度更为紧密。同时,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定位逐步明确,职业教育所承担的任务日益清晰,职业教育由粗放型发展走向内涵式发展道路。新时代文旅融合背景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集高度知识融合、技能集成、学科交叉的文旅产业,其产业链、岗位群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他们提出旅游职业教育未来人才培养模式应把握产业变革特征、积极探索并逐步推行“1+X”证书制度,构建旅游职业教育中知识与能力转化模式、补齐文旅人才结构短板,完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将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灵活组合、探索育训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并深化旅游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

罗晓东院长聚焦于文化创意旅游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分析了文化创意旅游人才的现状,并指出我国当前面临文化创意旅游人才有效供给不足和优化梯次结构尚未形成两大问题。他认为人力资本是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文旅产业增值的重要源泉,文化创意旅游人才的需求结构应由文化创意旅游开发人才、文化创意旅游营销人才、文化创意旅游运营人才和文化创意旅游技术人才组成。关于文化创意旅游人才培养的路径,他提出应构建“一纲四目、知行合一”的文化创意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一纲”指“旅游奠基、文化强核、技术赋能”的文化创意旅游人才培养理念;“四目”指文化创意类人文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群文化创意通用课程、专业文化旅游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创意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素质拓展教育课程。另外,他认为我国应形成“递进式”文化创意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优化完善文化创意旅游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探索文化创意旅游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模式,深度拓展文化创意旅游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