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对文旅人才培养的反思*

时间:2024-05-17

彭 菲,徐红罡

(中山大学 旅游学院,广东 广州510275)

0 引言

2018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适应了文化和旅游两大领域交叉发展的现实状况与未来趋势[1],开启了我国文旅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其中,人才在文旅融合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关系到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然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单向思维和行业藩篱难以产生双向介入与相互借势的人才效应[3],更难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适合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一背景无疑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内容、形式、知识结构等形成挑战[2],而近年来推行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学科融合、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可能。因此,文旅人才培养是满足当代文旅事业和产业融合发展之所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和实践路径的顶层规划调整,为文化和旅游类学科融合发展提供环境和机遇。

1 人才需求转变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1.1 人才需求转变

旅游教育的发展与时代背景和市场需求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经济发展、响应政府号召,我国旅游业开始从外事交流、外汇创收向经济发展转型。1978年,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1964 年成立)更名为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统一管理全国旅游工作;1982年再次更名为国家旅游局,开始面向全行业,统管全国旅游事业。短时间内旅游事业和产业的迅速发展催生了旅游人才的迫切需求,1980年至1982年间,原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和国家旅游局分别同杭州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大学合作共建旅游专业,并以旅游外语、旅游经济为主要培养方向;此后,华侨大学开设导游和旅游管理两个方向,中山大学开办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旅游专业的不断细化和办学规模扩大,为我国旅游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同于传统学科,我国旅游教育起源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并以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主,形成“社会服务(行业需求)推动科学研究,继而带动学科建设”[4]的逆向发展路径,旅游人才培养的应用导向性也决定了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势必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因此,随着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肩负经济发展和文化促进的双重重任,原有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也受到行业变动和政策调整的影响。与此同时,随着文旅融合的推进,将会有更多专业尤其是文化类专业人才涌入文旅行业,形成庞大的文旅人才队伍。而在旅游人才向文旅人才转变的过程中,旅游教育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点和相对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决定了其将是输送高质量文旅人才的主力。

1.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即以提高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为目标,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作为教育核心[5],以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为主要内容。2019 年5 月,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并在实施过程中推进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提升卓越拔尖人才的培养能力意味着高等学校尤其是“双一流”高校将是培养我国一流人才的主力军,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则是“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而新文科建设是新时期践行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以文化来丰富教育发展的文理工内涵,同时强调在传统文科基础上形成文理交叉的发展态势,是旅游和文化类专业融合发展的“催化剂”,也是高质量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

内涵式发展为高校文化和旅游教育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机遇。首先,应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尤其是对文科而言,应在原有培养模式基础上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和“四个服务能力”[6];其次,高等教育机构从标准化、批量化建设向高质量、高水平建设方向发展,如自2013年起,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着合并或撤销的发展困境[7],提质转型是实现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品牌化”的一流教育的重要出路[8];再次,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定位办学,即普通高等院校教育应注重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研究型大学要承担起优质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的双重重任;最后,内涵式发展不仅是为了狭窄的实用技能培训[9],而是能够在课程体系中重塑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使命感,形成从价值观塑造、知识传递到能力转化、实践养成的人才培养模式。鉴于此,本文在“以本为本”“示范引领”的理念下,以我国“双一流”高校文旅类专业的本科生培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学科建设、专业发展、课程设置等内容,探讨在知识共享、能力转化、社会实践方面实现文旅融合的可能。

2 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

2.1 文化类学科与专业发展概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界定[10],本文将以文化为核心内容,对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而开展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进行分类,同时结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认为现阶段与旅游发展较为紧密或者具有融合潜力的文化类学科或学科群主要可分为四类,即历史文化类、产业管理类、文化传播类、人文艺术类。

(1)历史文化类:主要依托考古学一级学科,其下二级学科文化遗产与博物馆与旅游关联度最高,已有学者从遗产旅游开发[11]、博物馆旅游创新发展[12]等视角进行研究。近年来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相继开设历史学(文化遗产方向)和文化遗产专业,西北大学更是成立文化遗产学院,以挖掘、保护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为目标,培养学生掌握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的基本知识,以及文物保护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产业管理类:主要设置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最具有代表性的是2003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它以培养具有文化视野、现代产业理念及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为目标,目前国内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已逾百所,其中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然而随着文化管理专业的广泛开设,其所在学院和授予学位也开始出现多样性,除了管理学学位之外,还有部分艺术学院授予艺术学学位,以及少数学院授予文学学位。

(3)文化传播类:在文学门类之下,一级学科为新闻传播学,下属二级学科主要包括新闻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等,主要探究信息传播、媒介发展的活动及规律,培养具备文化和传媒专业素养及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文化传媒在旅游目的地、事件旅游等宣传和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3]。

(4)人文艺术类:在艺术学门类下,下属一级学科包括艺术学理论类、设计学类、音乐与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美术学类,学科本身注重对学生艺术修养和艺术技能的培养,培养和造就有专业技能、有思想、有创造性的专门人才,在文化演艺[14]、文化创意[15]等文化产业与旅游协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2 旅游管理学科与专业发展概况

目前我国旅游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及相关专业设置主要以管理学为基础,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属性,一些高校将林学、建筑学、交通学、食品科学等学科与旅游发展相结合,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可行性发展路径,如东南大学综合文化遗产、建筑历史、旅游文化等不同专业优势,开设旅游文化与遗产旅游等研究方向。与此同时,随着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不断完善,部分高校在发展中逐渐进行专业和研究方向转向,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从最初的导游、翻译人员培训向管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已成为该校发展最好的专业之一。具体来看,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旅游管理成为一级专业门类,主要包括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三个专业。

(1)旅游管理专业:以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管理与营销等为主要知识体系,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与塑造,主要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经营、管理、策划、规划等工作。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原有依托学科和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出现管理、经济、地理、历史等不同方向的分化。

(2)酒店管理专业:以经管理论、酒店专业特色技能、服务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具有接待业服务理念、运营及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酒店前台、餐厅、客房等多方面的管理和服务技能训练,同时与工商管理、经济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关联度较高,便于学生跨学科升学或出国深造。

(3)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以管理学、经济学、会展管理等专业知识传授为核心,培养具有运营管理、组织策划、宣传营销等专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一些高校也会在培养体系中加入新技术与文化创意、危机应对与公关等课程,提高学生在各种会议、节庆等活动中的专业能力和应变能力。

2.3 一流学科与一流专业建设

一流学科是对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要贡献和方向引领的学科,意味着一流的科研产出和人才培养。目前国内外比较权威的学科评估包括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和软科世界大学一流学科排名。与此同时,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进一步为我国一流学科发展提供指引。

根据以上权威学科排名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整理(见表1)发现:(1)目前我国文化和旅游类学科基本处于相互独立的发展状态,分属于管理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缺少统一的一级学科做支撑,难以实现培养体系上的深层次融合和高质量培养;(2)与突飞猛进的理工科相比,学科发展面临上榜学校较少、排位相对靠后、缺少顶尖学科和一流学科的尴尬局面,学科之间的不均衡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新学科建设和跨学科发展;(3)艺术学门类下的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等一级学科初步形成以艺术为核心的学科群并获得较快发展,这可能与2011年艺术学获批成为独立学科门类有关;(4)旅游管理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名列前茅,但在QS排名相对靠后,且未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国内外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表1 中国部分高校文化和旅游相关学科排名与入选情况

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即计划在2019年至2021年三年时间内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各1万个左右。经资料整理发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评估与发展规划建立在专业综合实力和规模基础之上,体现了国家对应用专业的重点培养与扶持,对传统文化专业和新兴文化专业来说,皆面临着竞争危机和专业建设质量的挑战(见表2)。具体来看,艺术类专业发展规模最大、覆盖面更广,但也面临专业建设门槛较低、缺少特色等问题,以及招生过多导致就业市场饱和的风险;尽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未被列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规划,但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评选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少数高校入选,也证明了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旅游管理已作为单独门类进行专业发展规划建设,体现了国家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可,现已有97所(截至2021年10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有利于发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表2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分专业类建设规划 (文化与旅游类)

3 课程建设与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和课程培养方案是知识传递的重要载体,也是落实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16]。本文通过对我国137所“双一流”高校文化和旅游类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发现文化类专业人才培养更关注知识体系构建和专业能力培养,而旅游管理专业以实践成果推动专业理论深化和知识体系建构,二者各具优势和特点,并在课程建设中初步形成知识生产和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态势。

3.1 文化类专业课程建设

文化类专业课程设置拥有清晰的知识脉络和完整的知识体系,注重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培养,具体来看有以下特点:(1)在课程设置上大多采用“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方式,注重对学生文化修养的熏陶与塑造,知识结构通常涉及民族学、艺术学、人类学等方面,能够为文化创新奠定知识基础;(2)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主要以“专业能力”+“专业技术”为主,通常借助信息技术等手段和专业素养来培养复合型人才,采用文理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模式;(3)专业特色突出,并能够进行学科内部和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如艺术学门类下,艺术学理论类专业采用重理论少实践的培养方式,音乐与舞蹈学类、美术学类专业更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对文学素养和业务能力有较高要求,设计学类专业培养方案则是在设计理论基础上根据设计对象不同来设置培养方案;(4)对知识更替、理论向实践转化、应用与技术结合等前沿领域关注较少,致使其能力向实践转化以及市场分析和运营管理能力培养方面相对较弱,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文化类专业的不足,它将产业经济基本理论和文化艺术理论素养相结合,但由于学科体系尚不成熟,在专业课程设置的体系建构和知识支撑上略显单薄。

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为例,下设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等五个本科专业及有历史学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文化艺术类课程、实践课程5个类别(见表3)。人才培养定位是通过文物与博物馆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历史、考古、艺术和科技等综合知识与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研究以及文博事业管理的基本能力与学科素养。同时在课程设置中注重“知识—技能—实践”的知识传递和技能转化,如从中西方历史知识学习到博物馆学概论的知识掌握,再到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最后是博物馆实习,同时辅之以中国古代陶瓷、青铜器等文化素养课程,有利于培养基础过硬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

表3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本科课程设置概览

3.2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知识三个层次。总体来看,专业课程设置以偏基础性、应用性的课程为主,按照通识性课程(以提升综合素养为主)、基础性课程(通常为一级学科门类下的基础课程)、专业性课程(即本学科专业的核心知识课程体系)、实践性课程(与实际应用和市场导向相关)的分类标准设置课程。

本文主要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进行分析,由于其原有依托学科、学院归属和专业定位不同,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上也有所差异,主要可分为三个方向:一是经管方向,如中山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见表4),课程设置上在经管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之上,开设体现专业特色(专业识别)和凝练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最后通过选修课打破专业边界,构建多元化知识结构;二是地理与规划方向,如南京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自然地理学、经济学原理、旅游学概论三个板块,致力于培养从事行政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市场营销、旅游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历史文化与旅游方向,如复旦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最早源于历史学系开设的旅游与旅游文化类课程,因此在课程设置中除了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等基础课程之外,还开设社会学、政治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并从交叉学科视角出发关注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旅游产业的关联效应。

表4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模块

综上,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体现出知识生产内容的交叉,而不是知识与技术上的融合,现有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还存在一些不足:(1)总体上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方面要求相对较低,这或许与其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往往受到科学实证主义范式下“技术有用”思想的约束有关[17];(2)将管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知识体系整合到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扩展学生知识结构并提高其综合能力,但是也会带来学生涉猎知识较广却泛而不精的问题;(3)一些专业课程设置会以相应的行业结构而不是知识体系来划分[18],知识体系之间的割裂使学生难以形成知识体系之间的关联、知识之间的传递以及从知识到技能的传导;(4)应根据高校定位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归属确定核心主干课程和不同知识深度的课程,如在双一流高校开设导游与旅行社等课程可能与大多数学生培养定位和就业方向不一致,而在普通高校本科课程设置上重理论、轻实践,也会产生就业和专业不对口等问题[19],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对专业发展的预期。

3.3 一流课程建设

为了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推动一流课程建设与一流学科、一流本科专业发展协同并进,自2019年起,我国开始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即“金课建设”计划。本文通过整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初步筛选出14门文化与旅游类课程(见图1),发现首批入选课程仅占总课程比例的0.38%,且在课程设置和重视程度上相对不足;入选课程主要以旅游核心课程、传统线下授课方式为主;课程类型涉及旅游基础课程(旅游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旅游规划类、酒店管理类)、专业提升课程(旅游与信息技术、旅游与文化)等,覆盖面较全;但是在课程创新上缺少对旅游与课程思政、文化传播、大数据等课程的挖掘,且未能充分发挥应用型专业优势,在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课程建设上表现略显不足。

图1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文化与旅游类)

4 对文旅人才培养的反思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多学科交叉融合下逐渐形成结构相对完整的文旅知识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动力,也为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上的文旅融合提供可能。但是在现实情境下较难打破原有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需要反思两个根本问题:一是在现有教育体制下文旅教育是否具有融合的可能,二是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文旅人才。

4.1 文旅教育是否具有融合的可能

首先要明确的是,文旅融合带来的人才需求并不意味着所有专业都要一窝蜂地跟随文旅产业发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事实上,大多数文化类专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专业特色和特有的人才成长规律,由此催生出文化产业管理等新兴专业,而不是打破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去适应产业化人才培养需求。因此,在短时间内,即便是文旅融合的快速发展也较难撼动传统文化类专业的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但是这并不影响越来越多的文化类专业人才通过学术论文、社会实践等方式进入文旅领域,抑或是通过网络和继续教育等方式转变为文旅人才。

但从长远发展来看,高质量的文旅人才培养离不开系统化、专业化的教育培养。随着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新文科建设,学科之间的边界将日渐模糊,有利于冲破学科壁垒,实现文化素养、知识结构、技术手段等方面的交叉融合,这也将会成为文化和旅游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分散在不同学科和专业体系下培养文旅人才,会导致研究领域和知识体系相对分散,因此推动一级学科建设无疑会成为推动文旅教育发展、促进专业凝聚的重要基石。此外,随着未来文旅融合的推进,新兴的文旅产业与创意、研学旅行、文化遗产旅游等研究方向也具有发展成为专业的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文旅教育的深度融合与探索,专业领域的不断开拓与细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带动学科学域扩张、学理建构和学术共同体发展,进而为文化和旅游一级学科建构奠定基础。

4.2 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文旅人才

为了提升文旅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新时代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迫切要求[20],本文结合现阶段文化和旅游教育发展现状以及文旅人才需求,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

首先,在实用技能培训基础上,兼顾历史使命感、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素养的综合培养。一流文旅人才应能够在工具理性背后体现价值正义,在危机事件之前展现正确的判断能力,正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判断力和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来预判形势和应对危机。现阶段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往往带有较强的职业指向[21],文旅融合恰好能为文旅人才充实人文底蕴和人文精神带来契机,可通过公共课和选修课等方式加强综合素质培养,亦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嵌入到旅游知识体系建构中,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在多学科文旅生态系统中结合自身优势进行特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定位。由于文化产业管理和旅游管理专业涉及范围较为宽泛,受制于主客观因素,无法全面培养人才,而专业知识建构和理论体系尚不完善,也会导致不同高校专业核心课程差异较大,以及从知识向能力和实践环节转化的缺失。文旅融合为增强知识内核和体系建构带来新的思路,可以在旅游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一带一路”融合发展基础上,建构“中国实践”的学术总结和学术体系[22],也可以从旅游视角出发重新建构中国历史和中国情境下文化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如游历的概念与发展[23]、遗产认同与遗产旅游[24]等,既能够使学生掌握旅游发展历史,又有利于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受到文化熏陶。

再次,推动文旅与大数据之间的深度合作与人才培养。不论是文化还是旅游人才培养,在信息时代下都离不开人文素养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可根据市场需求、学科归属和专业特色融入交叉学科知识体系,通过信息技术、大数据等课程板块,改变纯文科的培养模式,建构系统、全面的多元知识体系,拓宽学生视野和思路,变单一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如依托历史文化积淀、数字媒体技术、音乐舞蹈表演人才打造的“唐宫夜宴”,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在这背后离不开不同学科人才之间的合作与碰撞,而具备相关知识储备、专业技能、技术方法的复合型人才有利于更好地融入创造团队发挥专业特长。

最后,提供跨领域实践和创新发展平台,有利于人才在知识能力转化和实践应用中进行融合与创新。传统文化类专业拥有相对固定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知识更迭、与实践结合的空间较小,不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向实践能力的转化,也会导致人才培养逐渐脱离行业需求和目标市场。在此情形下,可通过文旅实践方式弥补课程设置的不足,在政府、企业等不同机构的协同参与下,将专业理论学习、行业发展趋势、社会实践相结合,既充分发挥了文化类专业人才基础扎实的优势,又在实践情境中提高其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有利于在产教融合中实现人才的结构性、储备性培养,并促进文化和旅游专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人才流动。

5 结语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文化和旅游教育在学科建设、专业发展、课程建设中打破学科壁垒、实现知识体系共建和知识结构扩展提供方向引领和发展可能。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有望在未来学科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中提升文旅人才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使其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并在促进传统文化向旅游教育渗透的同时,推动旅游为文化类专业实践和知识向实践成果转化提供发展空间。

文旅融合和文旅人才培养对我国战略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够借助文化的内容和旅游的载体“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地区和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及话语权[25],提升国民的文化自信。而对文旅人才而言,它意味着既要彰显旅游工作者的责任使命感,在丰富旅游内涵、创新旅游产品的同时,提供更多内容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也要具有激活传统文化事业的市场活力和创新能力,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发展的需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