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7
2017年9月,东不压桥桥南,经过5年的发掘,沉睡在地下半个多世纪的七百年玉河醒来了,以城市水乡的风貌再现于世。它和桥北的玉河遗址公园共同宣告,皇城玉河不是传说,它只是曾经沉埋在地下,一度成为暗河。去南锣鼓巷、北海和什刹海的游客,又有了新的逛点。
入夏了,想去看看玉河遗址公园现在的模样。那是片挺有意思的水域,在城区里,河道不算窄了,从中轴线上的后门桥(万宁桥)桥下起,到平安大道上的东不压桥桥北,拐了一道弯儿的河道,驳岸砌得规整,河水清清亮亮,两岸栽花种树植藤铺草,尤其靠近后门桥那一段,栽了大片芦苇,春季桃红柳翠,秋季叶肥芦黄,缤纷绚丽中漾出河野之味,却是水穿街巷之景。东岸傍南锣鼓巷众街道胡同,西岸老胡同新面貌,复兴的古四合院彻底摈除了杂乱,倚桥栏坐亭榭中赏河景,滋润又熨帖。夏季的河景又会怎么样呢?关键是我想看看东不压桥东北侧河岸上的小庙,看它是否开着。那庙里若有展览,能阅读整个玉河的历史。
我坐公交车,从二环路东四十条站上车,在南锣鼓巷站下车了。我有我的小九九,到玉河,反正是要走一段路,还不如从南锣鼓巷插过去,穿一条南锣鼓巷的老胡同到河边,来一趟胡同玉河游挺不错。关键是,南锣鼓巷好久没来过了,不知有没有变化,有多大变化?我毕竟算是这儿曾经的老住户,有感情的啊!从平安大街向南锣鼓巷一转身,进巷就看到两侧整修过的墙上多了几幅胡同风情画,是铅笔画风格,取材于南锣鼓巷诸胡同里的精华,棉花胡同里的砖雕门楼以及茅盾故居、齐白石故居什么的。铅笔画上的老北京风情,特让我暖心。我小时候喜欢过画画,接触最多的就是铅笔画,而我读铅笔画时,是五六十年前的老北京,对今天的我,诸多的历史变迁、老北京风情都融在当年对铅笔画的感受中,铅笔画又特能模糊时空概念,画上新建筑老衣装的人物,一下子就把人带回到过去时,画面凸显出老北京胡同文化的深度,让我这年纪的人走一回亲切温暖的历史时光。把画一幅幅读了,再向里走,发现巷头的变化有点大,门脸更换了不少,装修、设置、文化的品位也在朝着传统提升,一个老北京炸酱面馆,整得像至少是民国时的小宅门,还出现了个南锣民俗文化馆,崭新的古朴,让人很难一下搞清这里是卖东西的还是民俗文化陈列馆。挂景泰蓝匾的小门脸,大有老北京文化气象,外装修和货架都颇讲究,而一眼看过去,满街古香古色的红火,得紧咂摸是怎么营造出来的。没敢深逛,是奔玉河来的,到雨儿胡同就拐弯了,雨儿胡同西头新盖的大牌坊过去就是玉河。进了雨儿胡同,发现雨儿胡同变化也大,竟出现了“免费参观”实为助销手工艺品的“非遗博物馆”。最讓我惊异的是1955-1957年齐白石居住的13号院修缮改建成的齐白石旧居纪念馆,已向游客正式开放了。齐白石故居不再只是南锣鼓巷说山的一个噱头,游客,不管是谁,只要有兴趣,就可以通过那座老四合院,走近齐白石。
在齐白石故居纪念馆里,很多人争相与齐白石铜像合影,也有人在游廊中像当年的齐白石一样坐在八仙桌旁,把着盖碗茶,静静地享受绿荫匝地的四合院时光。
走出雨儿牌坊,是架在玉河上的雨儿汉白玉石桥,站在桥上望玉河爽心悦目。夏季的玉河和玉河两岸以绿色为主,垂柳依依,绿分五色,有花,也有彩叶树,比较春秋两季,单调了些,但绿的韵致绝对丰盈,五绿丛中的青瓦四合院、朱红门扇、偎墙翠竹诗情画意,只可惜没有知了的聒噪。拐棒胡同诠释着沿河街区的另一种风貌。福祥桥与东不压桥之间出土的旧河道、驳岸,东不压桥北面的雁翅没有灌水,按遗址出土旧貌裸露着。河床里铺着的石板、石构件,与东岸上复建的玉河庵和庵前小院构成的画面令人心动。元、明、清三代河床和桥梁印记混搭出的沧桑之貌,让玉河遗址博物馆呈现为写真版的露天展览,细读获益颇多,且是饶有特色的风景。
东不压桥在平安大道地安门大街路面上。我抱着走走试试看的心态过了马路,一见之下大喜过望。东不压桥之南不再是工地,有点像湿地公园的感觉了,再紧走两步,应验了我瞬间产生的猜想,小河流水出现了,桥南玉河河道疏通了,这段玉河也从沉睡中苏醒了!
这段玉河该叫什么名字呢?没有看到官方正式起的名字,只看到玉河历史文化保护区这样的称谓,还有玉河南区之称,应是相对于东不压桥北玉河段而言的。玉河南区在大概念上不大行得通吧?大概念的玉河应是整条通惠河。玉河南区玉河段,沿着面西而立的北京基督教宽街教堂自北向南走了一小段便向东拐了弯,一直到北河沿西。在临近北河沿街时,看到了吉祥社区居委会的牌子,分析它是在北京旧皇城内,姑且就叫它玉河吉祥社区皇城段吧。它和东不压桥北的玉河同属于一条河,但再现于世后是有很大不同的,桥北玉河平均宽达18米,桥南这段玉河也就宽4米多。桥北玉河是马尾巴形,东不压胡同原称马尾胡同,是依河道走势形成的,这桥南段的玉河是J形,比之万宁桥到东不压桥段,再现的桥南玉河河床很浅,几乎就是一个象征性的河道河床,看水见底的。但也不全这样,它在吉祥胡同口那边就非常深,那是考古发掘的河道遗迹,估摸得深达四五米吧,能看到旧河床河堤的石构件,它才是这段玉河的历史风貌。这段考古发掘段像个大深沟,旧河床上有道大沟坡,把新掘出的浅河床挡在了另一面。被唤醒的浅河床的玉河段,绝对称得上是特色鲜明的,它肯定是在原玉河河道上,却不是原规模的玉河河床,至少把原河床的绝大部分给了观景休闲设施和两旁的道路。观景休闲设施有通向河边的阶台码头、沿河的单层或多层的平台,平台上设文化墙、休闲长椅之类。从沉埋中醒来的七百多年的玉河变为城区水乡式的风景区了,只是它是精心雕琢的,没有了原有的粗犷古朴、水湿与草腥味道。按传统民宅、传统四合院整修出来的街区沿河铺展,古香古色的那种整洁,整洁中弥散着历史的韵味。这是个条带式的城市水乡风景区、城市花园,河上架桥,河边布花坛、置奇石、植树栽竹。周边宅院里的大妈们喜欢这个地方,河边的栈道平台有足够的宽度供她们清晨或傍晚跳广场舞;孩子们喜欢这个地方,家门口清清亮亮的小河是他们以往从没见过的迷人风景,在河边戏耍玩乐有了新的情趣;青年男女、年轻夫妇也都青睐这个地方,坐在长椅上,面朝潺潺水流秀恩爱,柳荫下让婴儿车里的幼子也感受一下都市里的清秀灵动美,相信得到玉河滋润的幼小心灵埋下的幸福种子会长出别样甜美的人生之芽。也许没想那么复杂,或什么都没想,就是放松,就是单纯的美好享受。游客也喜欢这个地方,它本身是有古色、有历史的水乡街区,水穿街巷穿出江南味道。隔平安大街就是南锣鼓巷,繁华的历史街区,宽阔平坦的文化大道,清秀的玉河风光,三者从哪方面说都是相依互补的,而且玉河也是历史人文景观,它让游客从更深、更广的层面上了解认识历史文化厚重的老北京、老皇城。
让我兴奋的是这段苏醒的玉河竟然是喷泉河。喷泉不是天然,而是人工,但喷泉效果挺动心的,有的状如大蘑菇,雪白的、动感十足的大蘑菇,也像层繁瓣密的雪色牡丹,它们让人联想到山东济南大明湖的趵突泉,雪树银花似的喷泉高达一两米,那是喷泉树,列成排连成线,趣味盎然,还有水帘流瀑,多样性地丰富着水景观。
让游客在观赏水景的同时格外感兴趣的应该是“京杭大运河风物图”。玉河南区全长800多米,在玉河4号桥和5号桥之间,南岸上170米长的景观墙上,有多媒体展示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存景点的有关人文、历史、风貌及周边旅游景况的巨幅长卷,这幅长卷属于以雕塑为主的多元工艺,含有泥塑、翻模、脱蜡、焙烧、铜铸、翻砂、拼接、打磨、上油、封蜡等诸多工艺。玉河总与大运河脱不了干系,玉河之名来自于御河,御用之河,供皇上、皇宫、皇城用的河,皇上势衰了,皇上没了,老百姓也就不巴结了,改叫玉河,但玉河从根儿上说是北京大运河的一部分。元朝的水利专家开通了通惠河,通惠河在皇城穿过,在通州与北运河相连。积水潭是大运河京城内最大也是最终端的漕运码头,皇城水系多少支脉都脱离不开大运河这个根儿,大运河文化是玉河文化的支点和亮点,现在,更是北京人的骄傲。
我本以为“京杭大运河风物图”只是展示了北京与玉河有关的部分,白浮泉,水源地;万宁桥,漕运码头的第一道闸口;东便门、京通大道,时间已入明清两代了,东便门是明嘉靖年以后才有的;大通桥,城区内玉河与通惠河的连接点,明代后的客运终点码头,看到通州部分后已觉这幅巨画很长,却未曾想,此泥塑铜铸画一直塑到了苏杭,塑到了镇江,一次阅赏就是一次大运河的文化巡礼,雕塑艺术与运河文化的双重享受。去过的地方勾起我的回忆,未去过的地方激发起我的企盼我的向往,感叹文化墙上的一次系统的大运河之旅。
多少年,我一直都在关注皇城玉河的事儿,它对我是个巨大的谜。最初感觉到有这样一个谜的是菖莆河公园问世对居民和游客开放之后,菖莆河的开挖让我知道了北京市区存在着暗河,暗河超出想象地多。菖莆河是连通着玉河的,玉河流经我曾经常年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我从没有看到过这条玉河,南河沿、北河沿的地名,标示着这河沿地名就是来自这条玉河。南河沿大街在长安街处收住了,玉河在此后的流向是哪里?怎么流出北京城的?玉河与皇城根儿又有什么关系?它是在皇城以里还是皇城以外?通惠河玉河遗址的开挖表明万宁桥到东不压桥一段河道也曾变为暗河,河上成了街区。漂亮的玉河遗址公园修建成了,平安大道对面的河道又在哪里呢?
我着了迷似的常往那一带溜达,在那片街巷胡同里逛。
历史性的有价值的古迹不只是那座宽街基督教教堂,它的前面是一条路,这条路弯曲着向东南延伸,有一段向东去了,有一段斜伸进四合院街区里,成为街区里的胡同。我看到了过去大户人家的高门楼,看到了精美的褪了色的门楼砖雕,苍老的四合院建筑揭示了它所经历过的深沉岁月,我被它的凄美所震撼,自然是拍了照片的。南部的大片房屋在拆除,一片废墟瓦砾,残挺着的房屋框架标注出传统民居的标准结构。我住过老民宅,体驗过老鼠满棚顶跑、土鳖地板砖下成群窝居的烦恼,为被拆迁户庆幸,也为一大批传统四合院的即将消失而遗憾。玉河河道是在这些拆迁房的下面吗?它是一直向南流过去的,还是另有其道?我总觉得它应该向南流。
现在,没有悬疑了。东不压桥的桥南河段就埋在原来的由北向南再向东的道路之下,它的东端已与北河沿连接上。过北河沿的大马路是皇城根遗址公园,公园北南向,修了一段红墙,展示着原来的皇城城墙是什么样子,皇城以东的街道叫皇城根大街,皇城以西的北南向大街才叫北河沿,一直向南过了东华门遗址才叫南河沿,南北河沿均在过去的皇城城墙以内,玉河是皇城内的河道。我是沿皇城根遗址公园内向南漫步过去的,时而在林郁花香的公园里走走,时而又到河沿大街的公路旁走走,我发现,那条宽阔的公路,冷不丁一看,就是一条流动着的河,只不过现在流动的是汽车,而过去流动的是河水,是船。
时代,塑造着不同风物的视觉空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