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深度报道的选题视角

时间:2024-04-24

王妍妍

[摘要]深度报道是提高报纸公信力和美誉度的较好方式。成功的选题是深度报道成功与否的前提。如何摆脱诸多深度报道的尴尬局面,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在选题方面的独特视角,可以给我们有益启示。

[关键词]深度报道选题视角

深度报道是提高报纸公信力和美誉度的较好方式。正如业内人士所言。“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深度报道是重要形式之一。在新闻资源同源化和新闻报道同质化日趋普遍的今天,持续不断地推出独家的深度报道。是报纸赢得读者的‘利器。”然而,在新闻实践中,本想依靠深度报道力挽狂澜的众多媒体慢慢发现。很多深度报道却陷入一个“不上不下、不深不浅、不痛不痒”且选题同质化的窘境。

题乃文之半,成功的选题是深度报道成功与否的前提。如何摆脱诸多深度报道的尴尬局面,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在选题方面的独特视角,可以给我们有益启示。

“冰点特稿”的选题视角

“冰点特稿”是《冰点周刊》的重头稿件,每篇一个整版,就一个选题进行深入、全面的报道,图文并茂。本文即选取了《冰点周刊》中的“冰点特稿”一版做为研究范本,对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的138篇“冰点特稿”做了选题上的分析和归纳,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视野广泛,重点突出

138篇稿件涉及14个分类,而其中比例超过10%的大类有:弱势群体、教育、热点事件以及社会,其中弱势群体和教育两个大类均有稿件21篇,分别占据15%的最高比例。关于历史纪念、文化、人物的选题是其较为关注的题材。此外,环保、城乡发展、伦理道德、国际等其它媒体极少涉及的题材虽然所占比例较小,但也在“冰点特稿”的选题范围之列。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汶川大地震这一单一事件的报道(划分在“热点事件”一类中),足足有10篇。占了14个类、138篇稿件中的7%,可见“冰点特稿”在选题时的侧重点十分明显。

2008年5月21日。“冰点特稿”推出了关于地震的第一篇报道:《这一刻,终止也即开始》,接下来又推出四篇大幅报道,这些报道中。既包括讲述苦难、寄托哀思的《回家》、《汉旺镇丧子之痛》,也包括反映四川人坚强乐观精神的《四川人》,以及反思援助及重建的《第三方角色》等。地震一周年,“冰点特稿”又推出了周年特刊、《让每个心愿都妥帖安放》、《我们是主角》等文章,体现了《冰点》对地震及灾区人民的持续关注。

2、深度思考,注重真知

思想性是深度报道的灵魂。《冰点》早在其发刊词中便凸显了这样一种理念:“在不放弃社会‘热点、‘焦点同时,更多地去关注尚不那么显著的人群和事物,更多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与想法,更多发表一些人所未言的真知灼见”。而要想发表“一些人所未言的真知灼见”。就必须做到独家的深度思考。

思想性是媒体的最高境界,记者有思想就有锋芒,报纸有思想就有影响。深度报道如果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就能引导舆论和潮流。虽然经历了停刊事件后,《冰点周刊》的选题日渐保守,但是在之后的上百篇报道中,几乎每一篇稿件都融入了记者的深度思考,比如《民意的力量》中,小区居民的努力最终促成了北京既定地铁工程计划的改变,而在这个事件的背后,又引发出关于政府和老百姓如何沟通、如何整合社区资源表达民意、如何运用网络资源提出合理化建议等方面的思考。

在这138篇文章中。关于纯意识形态思考的比例为5%。这个比例在各种分类中虽然不高。但是一篇八千字的大幅报道能否吸引受众本身就是一个挑战,更何况是纯粹意识形态的理性讨论。敢于触及这个话题。本身就体现了“冰点特稿”的“深度”,亦显示了其能够把握受众注意力的自信。为了保证这种思考的深度,其中《中国需要“反智主义”吗?》、《民粹一咳嗽大众就发烧》以及奥运题材的《奥运记忆:中国和平崛起的一个侧影》都是邀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部高级研究员执笔。体现了《冰点周刊》为了提升理性思考深度的用心良苦。

3、同情弱势,崇尚人文

在“冰点特稿”的这些深度报道佳作精品里。也都普遍体现出对崇高品行的宣扬推崇和对弱势群体深切关注的人文关怀。这是由于“深度报道理念是一种具有人文主义特征的新闻本体论,它认为新闻事实更重要的是新闻事件与社会新闻事件与人的关系,深度报道的指向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深度报道的新闻价值由它与人或社会的关系的密切程度而定。”深度报道对“人”非常关注,也十分注重人性化的报道。

4、视角独特,见微知著

《冰点》前主编李大同认为,既然新闻的基本特征是时间的易碎品,那么新闻的最高使命在于“影响”当代而不是“记录”当代,所以《冰点》的编辑努力使自己认为重要的事件和人物由不显著到显著;使公众由不大有兴趣到有兴趣甚至到很有兴趣。经过多年的实践,《冰点》的编辑们将报道的题材定在:针对当代中国最“缺氧”的那些社会背景;展示亘久不变的价值与多变的甚至丑恶的社会环境的搏斗:报道那些高尚人物“日渐稀缺”的所作所为。这样的选材策略和编辑方针保证了《冰点》在报道主题上的独特视角和思想深度。

分析“冰点特稿”的选题,热点事件虽然占到了13%的比例,但这与《冰点》“不是‘热点,也不是‘焦点”的定位其实并不矛盾。因为这其中关于汶川地震和奥运这两个大的题材分别占到了整个热点事件56%和22%的比例,而这两个题材的重要性之大。是任何一个媒体不可能忽视的。即使报道的是这样众人皆知的重大事件,“冰点特稿”挖掘的也是深层信息;即使追踪的是各个媒体已经报道过的问题,其提供的也是新情况、新角度、新启迪。比如反映地震的《四川人》,专门大篇幅地提到了四川人转发的关于地震的幽默段子,而“这种乐,不是对灾区灾民苦难、坚强的不悲悯,不尊重,也丝毫不会贬损人们对自然和人为灾难的严肃追问、思考、反省”,让人由衷地佩服四川人的乐观坚强,也在一片哀痛中找到了“四川雄起”的信心和希望。

“冰点特稿”成功的启示

1、深度永远是报道成功的支柱

纵观目前的许多都市类报纸,虽然也不乏在短时间内推出成功的深度报道的优秀媒体,但更多的纸媒却只盯着重大事件,临时拼凑大量信息,多逃不出同质化的桎梏,虽然能够在纸上铺陈出事件的广度,但却无法“把事件剥开给读者”(《冰点》资深记者蔡平语),更不用说跳出被动报道的圈子,去寻找独家选题了。在一定意义上说,独家新闻不一定是深度报道,但深度报道一定是独家的,只要能够做到一定“深度”,就一定能够做到独家。而只有做到独家,才能够以“一枝梨花压海棠”的独特性和新鲜感打造独家魅力。

批判性报道虽然可以使一个媒体迅速获得较强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

力,但并非只有揭露性、批判性的报道才能够体现其思想的力量。只要深入思考和挖掘选题,解释性、预测性等报道一样能够成就发人深省、见解独特、使人茅塞顿开的报道精品。很多优秀的深度报道并不是社会上十分热点的题材,但是其记者善于从小事出发,在看似不经意的事件中寻找出不寻常的本质脉络,并进行挖掘。“‘冰点不以那种拉开架势的‘大叙述见长。‘冰点的叙述是‘故事的、‘细节的,也是克制的。知微见著:微观中蕴着宏观。一滴水中折射着大海。”这恰好与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杨振武的“要站在田埂上看天安门”、“要以微观之‘矢射宏观之‘的”的观点不谋而合。其实,“冷”新闻是都市类报纸一直忽视的方面,而这,恰恰是能够做出独家深度、反映记者及媒体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正是因为“冷”,才可能成为独家报道,才更需要记者有更多的思考、更独特的角度和见解,而思想的震撼力才是深度报道最大的魅力之源。深入思考、深度挖掘,是《冰点》给出的第一个有益启示。

2、整体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选题是深度报道的第一步,而“冰点特稿”中每一篇成功的深度报道都有采访、写稿、编辑等步骤的紧密配合。比如2006年8月23日《不仅是挑战自我》就是一篇十分出彩的稿件,记者得知线索后,坚决要求随同两个自强不息的残疾青年一起出征,自驾车走滇藏线,共同穿过“死亡之路”,遭遇道路塌方、冰河历险等,将100万的药品和文教用品捐赠给沿途的医院和学校。随行途中,记者和志愿者们共同经历,共同感知,对“闪光点”的采写完全由记者自己思考观察决定,稿件写出来之后显然比事后再对当事人进行采访要有力、感人得多。

李大同也曾经意识到,“在新闻传播上,除极少特例,有一个铁律——报道越长,读者越少!”为了能够引人入胜,“冰点特稿”一般具有高度的文学品质,比如故事性的文体结构、情感化的写作手法。甚至有适度的合理想象等。比如在2007年5月30日《就这么失败了吗?》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太气愤了!”杨国锋回忆往事,突然沉默下来,慢慢收拢拳头。两手紧握在一起,身子一阵颤栗,泪水滚出了眼眶。喉结紧缩了两次之后,吃力地吐出一句话,“我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李大同也曾举过一个例子,一篇新闻稿开头原为:在大连市的某个方向,有一个叫青山沟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1968年。村里来了十几个插队知青,和老乡们处得很好,后来这些知青陆续都回城了。又过了几年,有知青回来,要带姑娘们进城去。后来,经过编辑后的开头是这样:孙福娟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挨打的半边脸又胀又麻,她失去了痛感,血沿着她的嘴角滴滴答答地流到棉袄上。一个山区姑娘的城市梦想瞬间就被四记重拳无情击碎。她跌坐在车务员的小凳子上,伤心地大哭起来。她不明白,农村姑娘来为城里人服务,为什么要这样横遭殴打。前后一对比,明显后者要比前者生动、吸引人得多。

3、关注民生是成功的真正内核

作为“一个为老百姓说话的地方”(原《冰点》主编李大同语),无论是关注特殊群体的《粉丝的世界》、探讨城市发展与人的关系的《谁的城市?》,还是讲述一个制假贩假者人性回归的《赎罪》、关注聋哑儿童的《凝固无声之痛》,这些文章里都蕴涵着对“人”的紧密关注,都充满了人文关怀情怀、人本主义精神的张力,同样是《冰点》深度报道精品的一部分。正如《冰点周刊》主编杜涌涛所言:“我理解读者之所以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仍然愿意读‘冰点。是因为他们并非想从这里寻找简单的信息。对他们来说,‘冰点也许提供了一种观察世界不太一样的视角;也许触动了社会神经的某种痛觉:也许拨动了大众内心深处的某根琴弦;也许点燃了寒冷小屋中一盏人性的灯。”

“贴近民生”,这是一个喊起来十分容易的口号,对于诸多都市类报纸而言尤其如此,因为都市类报纸本身就是以“民生”为存在的根基之一。但是,贴近民生不只是通过报道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等所谓的“民生新闻”而实现的,如何真正做到这一点。对于媒体而言仍是一个重大的课题。虽然复刊之后的《冰点周刊》一度遭人质疑,但不管是停刊之前还是之后,《冰点周刊》贴近民生的定位从未曾改变过。现在的《冰点》,较之以前已经趋于平和、日渐保守,以关注“普通人”的命运“起家”,经过曲折的探索,又重新回到关注普通人命运的发展道路上。回顾《冰点》的发展,引起较大社会反响的多是一些以普通人为主角的稿件,比如开篇之作《北京最后的粪桶》,名篇《五叔五婶》、《好死不如赖活着》等等,虽然题目不够轰动,也未必有优秀新闻稿件的显著性、时效性等重要特征。但其悲天悯人的胸怀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让这些选题做出来的稿件篇篇火爆、赞不绝声。可以说,《冰点周刊》以其独特的视角呈现了一个时代,对这个时代中最为庞大却又最为弱势的群体投去了深切的关注目光。而这,亦对诸多以“民生”立命的媒体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益的借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