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7
蔡志鹏
在许多人的刻板印象中,新加坡似乎只有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连如切、牛车水等特色老街区,也因为过于熟悉而不再有惊喜。事实上,中央商务区(CBD)就有不少国外设计师精心打造的创意建筑,而本地建筑事务所掀起的风土建筑热潮,也丰富了城市景观。本期就由建筑师Anthony Chung和谢尚斐带路,引领我们走进新加坡建筑世界。
T 畅游行
A Anthony Chung
X 谢尚斐
T 新加坡近年来的建筑风格有哪些变化?
A 以往玻璃建筑最常见,最近兴起的方向是风土建筑(Vernacular Architecture),由本地最知名的WOHA建筑事务所大力推动,作品包括新加坡艺术学院(SOTA)、市中豪亚酒店(Oasia Hotel Downtown)、皮克林宾乐雅酒店(PARKROYAL on Pickering)等,空中绿化植物是一大特色。这类建筑的特点是适应本地炎热潮湿的气候,自然通风,降低温度以减少使用能源。
T 请推荐一些有趣的建筑游览路线。
X 我会推荐到武吉士一带看看。武吉士白沙浮广场(Bugis Junction)是在原有店屋上方加盖玻璃改建而成的购物中心,附近的哈芝巷(Haji Lane)也有不少旧店屋翻新,这些都是建筑物活化再利用(adaptive reuse)的范例。到哈芝巷除了参观历史建筑,也能看到很多时尚精品(fashion boutique)。位于两者之间的侨福广场(Parkview Square)是一栋哥特式建筑,其后方的DUO双塔(DUO Twin Towers)则拥有新颖外形,曲线构成的几何形状与周围建筑的角度相互消解融合。DUO 一栋为商业公寓,另一栋为办公楼和Andaz五星级酒店。登上酒店第39层的高空酒吧Mr Stork喝酒,可俯瞰周边建筑,风景非常漂亮。
A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内的新加坡城市展览馆(Singapore City Gallery)展示了本地城市规划模型,还介绍各区的功能。建议先参观模型,等有了整体认识后再选择想去的区域。
我们也可以简单地归纳新加坡的建筑类型:第一类是由四合院演变而成的店屋,多分布在哈芝巷和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去那里不只看建筑,还可以买衣服、吃喝玩乐:第二类是前述的风土建筑,可以看到本地最新设计趋势:第三类是标志性建筑,如滨海湾。滨海湾沿线已形成360°城市天际线,集中展示本地最新的标志性建筑,从任何角度拍照都很美:最后一类是活化再利用建筑,如新加坡艺术博物馆(Singapore Arts Museum)。大家可以选择喜欢的类型游览。
T 您会建议一般游客以什么方式去欣赏新加坡的特色建筑?
A 我认为新加坡并没有单凭步行就能看遍一连串特色建筑的区域。如果想要体验本地建筑之美,不妨在游玩时乘坐巴士、的士或私招车沿路欣赏。搭地铁虽然方便,但也可能会错过很多美景。
T 请分享一些能深入获得新加坡建筑知识的渠道。
A 新加坡每年9月或10月會举办建筑师会展(Singapore Architecture Festival),其中一项活动是建筑导览游(Architour)。这个导览吸引了不少旅客参加,有兴趣的朋友可关注官网WWW.archifest.sg。
我参加的那年主题是宗教建筑,主办方会选出一些得奖作品,以巴士之旅串联起来。每到一处,该建筑的设计师就会和我们分享设计理念,收获很大。例如星悦汇(The Star Vista)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购物商场,事实上这栋建筑是一座基督教堂,设计理念是诺亚方舟。商场中庭完全没有冷气,是新加坡第一个自然通风的购物中心。此外,阿斯雅法回教堂(Assyafaah Mosque)和圣玛丽天使教堂(Church of St Mary of the Angels)看上去都很现代,建筑师将圆顶和十字架巧妙地融入到整体设计当中,和常见的回教堂。天主教堂很不一样,能吸引更多的非教徒前去参观。
T 除了旅游景点外,新加坡的住宅区有哪些很有特色的建筑呢?
X 位于丹戎巴葛的达士岭组屋(The Pinnacle@Duxton),不但是全新加坡最高的政府组屋,也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空中花园。里头第26层和第50层各有一个长达500米的天桥,将7栋摩天大楼连接起来,桥上的空中花园可供当地居民散步。第50层天桥每天早上9点至晚上9点向公众开放,单日限制人数最多200名,在1G栋底层缴付6SGD后即可刷易通卡(eZ-link)进入参观。
另一个最新的例子是海军部村庄(Kampung Admiralty),由WOHA操刀设计。这是一个综合项目,包括熟食中心、医院、圆形剧场和绿地等设施,许多事情居民在社区内就能完成,非常方便。WOHA较早的作品杜生庄(Skyville@Dawson)也很值得一看,多处设立的斜坡和无障碍走道,不仅带来便利,也促进居民交流。这些带有实验性质的组屋,能让人们率先体验下一个世代建筑的模样。
T 近来有人认为游客拍摄特色住宅区,打扰了当地人生活。你们怎么看?
X 如果要拍摄住宅区,最好先问过保安。我之前参观海军部村庄时,也是经保安提醒才知道那里不能拍照。
A 我的体会是不拍照反而能记得更多细节。参观建筑能很好地体验人和空间的关系,下次参观时不妨放下相机,或许会有不同的收获。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