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西域画者

时间:2024-05-17

阿信

王刚(1964年1月出生),新疆乌鲁木齐市人,自幼酷爱绘画,从事过商标、广告设计、绘制等,在部队服役和多个单位工作中也一直发挥着自己的绘画特长,作品多次获得市、区比赛奖项。1984年,拜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王玉良夫妇为师学习工笔画;2008年,拜刘也平教授学习新疆山水和花鸟写意;2012年,进入清华美院高级研修班学习, 师从花鸟画大家霍春阳先生;得到郭石夫、吴悦石、史国良、宋唯源、刘贞麟等众多名家指导,使之受益匪浅,对国画理论、技法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由于从小生长于新疆,对于葡萄有着别于一般的喜爱和非比寻常的熟悉,这种与生俱来的便利条件造就了王刚对于葡萄的创作才华独树一帜,被誉为“王葡萄”。央视华人频道还做了专题报道,是名家书画搜藏网职业画家、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北京名家画院院士、霍春阳传统艺术研究会研究员、新疆乌鲁木齐市美协会员、新疆齐鲁书画院副院长,其作品先后发表于中国书画报、中国美术市场报,多幅作品被多家机构和个人收藏。

当别的孩子都在追跑嬉戏的时候,王刚就已经拿起笔描绘他想象的世界,5岁就完全凭借自己的想象画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1岁时所绘画的马克思、恩格斯肖像就已经在学校的橱窗中展览。

在一个平凡甚至有些贫穷的家中,王刚为了减少因为上学给家里带来的负担,辍学去部队服役,并担当起了文艺骨干的重任,但他从未停止那颗画画的心。

离开了军营的生活,王刚的生活又进入了普普通通的生活,但是只要能够接触绘画,他就不会错过机会。1986年,对于王刚来讲是一个生命的转折点,这一年,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知名教授做客新疆并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短期工笔画培训。王刚攒了很久的钱,就为了这样一个能够轻触到梦想的机会。他是班中表现最好的学生,他是上了一节课就可以自己描绘出亭亭玉立的牡丹和蜻蜓的学生。这让教授惊喜连连,拍案叫绝,从未见过如此天资聪颖的学生!教授希望他去北京继续学习,可是王刚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在那个没有几趟飞机、没有几部电话的年代,他不能仅仅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而舍弃两位孤独的老人不管,舍弃刚刚成立的家庭不顾。于是,王刚就此和北京相别。提起这事,岁月让王刚沉淀了他的记忆,放下了当时的遗憾,但是他说,如果再来一次,他依然会如此选择。

王刚画风精雅,尤其注重细节的把握。王刚笔下的花鸟,委婉细腻而不失悠远的意境。在追求精致淡雅的同时,王刚努力避免匠人艺术,渐渐形成了独特的画风。正如王刚本人所言,“古有陈眉公在其《小窗幽记》中有言,大巧无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今日提笔,须殆尽技艺,亦须无形不工。二者衡量,取后者。”

王刚虽艺精小写意流派,然其画中的灵奇花鸟,无不体现着来自西域的豪野疏狂。这便是王葡萄在画风中境界的追求——大我静虚,源自其生长环境下的壮阔胸怀,源自其人生经历后的波涛沉淀。西域王刚在其画作中体现了独特的“来自西域的坚毅画风”,弘扬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文化。

每一份付出都是值得的!天赋秉异的王刚用他的第一张葡萄画作已经向所有人证明了,梦想没有年龄的限制,更没有时间的限制。王刚的画作,从牡丹到葡萄,从普通的花草到他熟悉事物,他的每一笔都刚劲有力。霍春阳老师称其画作磊落。同学们更是以“王葡萄”直呼其名,这让本来谦虚的王刚觉得愧有担当,自然“王葡萄”的亲切称号就此产生。在一起去额济纳旗写生的日子里,王刚与霍老师及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大家希望王刚可以继续留在北京,但是王刚执意回家,依然是那个理由,八十多岁行动不便的父亲,他需要我。但是梦想不会让王刚停止他创作的脚步。他依然在前行,在创作。

王刚身上不仅仅是一个父亲的担当,一个儿子的担当,更是一位梦想家的担当。

这就是王刚,西域王刚,来自新疆的“王葡萄”。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