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7
单琳洲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加速了老龄化问题,引发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给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带来了较多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推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加大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视,将其纳入到城市重点规划项目中来,确保城市规划建设的合理性。本文对老龄化社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城市规划背景下,老龄化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城市规划;老龄化;养老;社区环境
我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生活在辽西的一个小城,我热爱东北,喜欢观察和研究东北民居,现将我眼睛看到的,听到的,在资料里找到的有关东北民居的材料写下来,浅略论述下我眼中东北民居的建筑特点和人文特点。
东北民居的建筑特点。
一,从材料看民居
从材料看,东北民居也将此因素作为选择的重要因素。早期最典型的东北民居样式就是坐北面南的土坯房,房屋尖顶,坡度陡,而且墙后家中一般的都有火炕,冬天很暖和。土坯房就是用泥土为墙的房子,墙的内外材料用的都是泥土,为了坚固泥土,要在泥里填充部分加筋材料,例如杉木的木纤维,狗尾草,稻草桔梗等,这些加精材料可以较大的提高墙体的抗弯抗剪能力。经济条件较好的时候,人们将泥土换成石头,用石头垒成房屋墙体,房屋落成后在墙体外用水泥沿着石头的缝隙塞入泥浆,防止冷风侵入,利于保暖。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东北人开始用方砖垒房屋,方砖由泥土烧制,但比泥土坚固而且自身保暖性优于石头,方砖形状规则,便于堆垒,建构承重更加安全。如今高楼大厦遍布东北大小城市,这些楼房都是水泥整体浇灌而成,整楼一体,更加坚固和安全,也更加保暖,更适于东北居民的居住吗,深受百姓喜爱。
二,从结构看民居
东北人住房子特别喜爱阳光充足,暖暖的阳光照射进屋内,人也暖暖的舒适。因此东北人都是向南开门和窗子。早期的东北民居除了要注重保暖,还要注意夏季防雨,因此房屋的屋顶是人字形,屋顶用木质房梁做成人字形屋架,用稻草和席子等保暖材料铺在房梁的上面,屋前用椽子搭成防雨屋檐,防止雨水从窗子进入屋内。两间房屋要在屋子之间用柱子顶住房梁,加固屋顶的承重安全。东北民居室内一般由一间厨房和两间卧室构成,大多数厨房居中,厨房两边各一个房间,人们穿过厨房才能进入房间,后来人们不但追求房间的实用性,还追求它的美观性,现在新居平房很多主人将厨房分成两部分,进主门既是门厅,从门厅可分别进入卧室和厨房,保证了厨房的私密性,也使室内更加干净亮堂。
三、东北民居的人文特点
东北以汉族和满足人居多,加之清朝满族统治的影响,满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在民居中得以体现。东北民居一般面南背北而建,利于采光和取暖,这一由自然环境造成的建筑格局的风格最后演绎成一种意识形态上的风俗习惯,甚至还发展成带有等级性质的封建规则,人们观念中以北为上,南面次之,甚至坐北面南成了君临天下的带名词。从房子的走向看,坐北面南的房子叫正房,面向东面或西面的房子叫厢房,东西厢房采光都不如正房好,所以人们都不愿意住厢房。从阳光照射的角度而言,人们把坐东面西的房子叫西厢房,坐西面东的厢房叫东厢房。旧社会有钱人家的男子可以娶几个老婆,正妻原配住在正房,其他的姨太太要住在厢房,故而旧制将老婆区别于正房和偏房之说。
老一辈的东北人注重“四世满堂”或者“五世同堂”的热闹团结的居家生活,几代人住在一个院子里相互照应,由最高年长者统一管理家庭,于是四合院的房子利于这种家庭,于是在东北和北京一代四合院非常多,这也是当时家庭居住文化的一种体现。和睦团结大家庭的一种体现。
东北民居一般以独立的三间房最为多见,而两间房或五间房都是三间房的变种。东北房屋屋顶最大的房梁下有一根柱子作为支撑,这根柱子被东北人称为“顶梁柱”。故而,在一个家庭中,实力最强,最能支撑家业的人被称为这个家庭的顶梁柱,深得大家的敬重和依靠。东北人有很深的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观念,因此在以前的東北房屋的继承权是家庭中的男性,而女性则因为终要外嫁而不能继承家业。故而,东北民居一般由男性公民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如今时代观念更新,这一观念已经越来越淡化了,新楼房的居住权和使用权也不再是男性的专利。
我是一个新世纪的学生,对传统东北的建筑和建筑文化认识还只是肤浅的了解阶段,但我喜欢去探讨和研究,现在要进行紧张的高考复习,以全力以赴的心态去准备迎接高考,我想考入一所建筑专业比较优秀的大学,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了解东北民居,去了解全国各地的民居特点和文化,为祖国的建筑事业发展投入自己全部的精力,让它成为我生活的乐趣,因为我爱民居,我爱建筑文化。
资料来源:
一、个人调查记录
二、百度百科
三、百度文库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