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7
孔艳
一、研究背景與主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已经是越来越少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这就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教师已经变成了学生学习的顾问,是学生学习的一个促进者。依据高效课堂教学理论,结合我市课堂教学实际,借鉴生本教学、学案导学及合作教学课堂操作,淄博市制定了高中课堂教学的“三课型五环节”。本次课例研究的主题就是有效贯彻新授课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二节的知识内容。本部分知识既是对前面知识的总结归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为今后学习和分析喀斯特地貌打下基础。
二、实践过程
1、教学目标:
(1)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掌握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通过案例探究或运用示意图分析,深化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3)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增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观念。
2、教学重点和难点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3、课堂实录,注重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反应情况。
4、课堂教师反思
认真贯彻执行了新授课的五个环节,层层深入。教师在课堂合理使用多媒体影音材料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求知的渴望。导入部分各种自然界的景观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符合主题。探究活动中的《厄尔尼诺现象》视频的播放,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微课中放上了一道高考题,让学生明确高考会怎样考,学生要慢慢形成一种高考思维。
研究教师建议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个难点知识,教师选择了保留,在课堂上和学生共同完成。厄尔尼诺现象不仅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第二个表现,也体现了第三个表现。青藏高原的隆升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教师把这块知识放到了课下练习挺好。教师运用的视频,图片材料比较丰富,对于内容的完成很有帮助。
三、总结
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是课堂的主人。五环节的新授课教学模式方式新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改变了过去教师单方面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地理课堂不再是枯燥和无味的,学生由“被动的学”变成了“我要学”。 教师是引导者,协助者,要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问题探究的思路和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而非把控学生的回答。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的课堂。这样五环节的教学模式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