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杨平平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41)
三国之时,曹魏控制范围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包括秦汉时期曾一度与中原王朝对峙且异常强大的少数民族——匈奴,还有在两汉三国之际摆脱匈奴控制并迅速强大的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以及西域的各少数民族。
作为统治阶级,推行一项行之奏效的少数民族管理政策是极其重要的,这对于巩固政权、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在政权割据、常年混战的三国时期显得倍加重要,管理政策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的夺取正统性政权的问题。从曹魏统治者对匈奴和鲜卑两个少数民族政权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不仅具有维护自身的“自私”心理,更具有卓越的战略眼光和目的,此推行的方法可谓是双管齐下中又不失机智。首先,曹魏统治者对自己推行的政策很有信心,不会导致因为某些政策使少数民族与其离心,即使有离心,统治者亦可通过调节解决问题。其次,在推行过程中很注重方式方法,统治者也不希望那个少数民族政权过分强大,造成尾大不掉之现象。可以看出,曹魏统治者在拉拢少数民族势力的同时又不忘扶持势力较小的少数民族,以期达到牵制。同时一旦少数民族发生叛乱,他亦可再扶持新的代理人进行瓦解,这也正是他的成功之处,在匈奴、鲜卑的管理政策中尤为明显。
公元2世纪末——公元3世纪,北方草原游牧势力与秦、西汉时相比,民族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亦随之形成新的格局。曾在秦、西汉时期盘踞在内蒙古高原的古老少数民族匈奴,经过二百多年汉匈战争的消耗,渐趋衰弱,加之内乱不已,最终分为南北两部,蒙古高原出现政治空洞。到了三国时期,匈奴虽然没有像秦汉时期拥有那样强大的力量,但它还保留有一定数量的骑兵,这也正是曹魏政权有所顾忌的原因,拉拢匈奴可以得到其骑兵的支持,可为其统治贡献力量,何乐而不为?同时使曹魏在黄河流域以北无后顾之忧,集中实力与蜀、吴在长江流域集中对抗,以期达到扩大地盘,统一中国的步伐。
匈奴是我国古代古老的少数民族,三国时期的匈奴,其势力逐渐淡出内蒙古高原,渐趋衰落。曹魏政权与匈奴发生的民族关系以及其制定的管理政策是相对于南匈奴而言的。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南匈奴四五万人移至五原郡(治内蒙古包头西北昆都仑召一带),“二十六年,遣中郎将段彬、副标尉王郁使南单于......文马十匹”。[1]卷八十九,2943为表示友好东汉政府为匈奴单于设庭,施以恩惠,并允许其各部进入云中郡(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将其南迁。东汉末年,南匈奴乘中原混乱之际,继续缓慢向南迁徙,社会经济和人口得到迅速发展,势力大增,这也正是曹魏统治集团拉拢其的重要原因。此时,南匈奴已占据黄河流域的很多郡县,势力大增,以曹魏为首的军阀集团开始拉拢这股力量,并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进行管理,至公元202年,南匈奴归降曹操,曹操势力迅速壮大,这是曹魏成为三国之中力量最强大的原因之一。所以其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对南匈奴的管理政策。
曹魏在协调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对实力较强的少数民族采取了以绥抚与分化相结合为主,以军事诛讨为辅的政策,这是其对南匈奴的民族关系中显而易见,并最终达到了其目的。
1.离强和弱与分而治之相结合。对匈奴曹操怕其长时间居住内地,人口繁衍而为患,便将其三万余落分为五部,《资治通鉴》记载:“初,南匈奴久居塞内,与编户大同而不输贡赋。议者恐其户口滋蔓,浸难禁制,宜豫为之防。秋,七月,南单于呼厨泉入朝于魏,魏王操因留之于邺,使右贤王去卑监其国。单于岁给绵、绢、钱、如列侯,子孙传袭其号。分其众为五部,各立其贵人为师。”[2]卷六十九2146-2147把匈奴分为五部后,曹魏统治者充分利用其内部矛盾,达到离强和弱的目的。通过分而治之,曹魏达到了其目的,使南匈奴无力与其对抗,也没有酿成尾大不掉的悲剧,在整个曹魏统治时期,南匈奴很少发生反叛事件,可见其管理政策的成功性就不言而喻了。
2.土官流管并治,中央指派司马控制大权。每个部落都选任其贵族为统帅,还派汉人充当其司马,实权由司马控制,这种土流并治的方式,使得曹魏政权很好地管理了匈奴问题。魏武帝曹操这种流官土官并治的制度,既笼络了少数民族首领,又实施了监督有效的控制了南附的南匈奴,他的这种有效的管理政策得到后人的继承,无论是魏文帝曹丕还是到魏景帝曹爽,对南匈奴的管理政策基本遵循魏武帝曹操的一套系统的治理方法,总体上保持一致。最出名流官的莫过于梁习,其到任后采取“求静求稳方针,绥抚分化为主、武力震慑为辅”[3]的政策,出现“名王稽颡,部曲服事供职,同于编户”[5]卷十五《魏书·梁习传》和谐局面。
此外,任用匈奴贵族担任曹魏各级官吏,使其与部众脱离关系,匈奴丁壮编为“义从胡”等军队分发各地驻防,但其家属都迁至邺城居住,[4]为了家眷,只好听命与曹魏领导,并且将匈奴平民编入户籍,鼓励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加强了与内地汉族的融合。通过各种举措,维护了边疆安定。
据《后汉书·鲜卑传》记载:“汉初,亦为冒顿所破,远窜辽东塞外,与乌桓所接,未常通中国焉。”[1]卷九十《乌桓鲜卑列传》,2985到了汉光武帝刘秀时期,匈奴渐趋衰弱,鲜卑诸部开始慢慢摆脱匈奴控制,逐渐强大,并与中原王朝联系。到桓帝时期,鲜卑杰出的政治军事首领檀石槐利用自己的威望,统一了鲜卑各部,成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从而也对东汉的统治构成很大威胁,由于东汉变备不强,檀石槐善于征战,并拒绝和亲,还吸收大量的汉人做谋士,“兵利马疾,过于匈奴”。[1]卷九十《乌桓鲜卑列传》,2991灵帝即位后,幽州、并州、凉州诸郡连年遭到鲜卑袭抄,杀掠严重,汉军与檀石槐的数次交战中均无一取胜,公元118年,檀石槐死,鲜卑内部争斗激化,各部互相攻伐,力量削弱,整个鲜卑联盟瓦解。东汉献帝到曹魏初年,据史料记载:“鲜卑各部落间内乱不断,分裂为数十个部落,其中西部鲜卑柯比能部,东部大人弥加、素利三大部落的势力最为彪悍,各自拥有很强的骑兵力量,并各自之间有明确的分界”。[5]田豫传卷二十六,1252
到了三国时期,鲜卑已经摆脱匈奴、乌桓的控制,势力强大,成为继匈奴之后北方最强大的力量,亦成为曹魏在北部边疆最大的隐患,影响了北部边疆的安定。并逐渐形成三大鲜卑势力:“一是步度根、泄归泥二部;二是柯比能集团;三是东部大人素利、弥加、厥机等部。”[5]乌丸鲜卑东夷传卷三十,1364其中尤以柯比能部最为强大,拥有十万骑兵。曹魏统治者们根据此三部不同的情况,采用了分化拉拢、分而治之、怀柔安抚等一系列政策,只要鲜卑不与其撕破脸皮,不犯边,统治者尽量保持与其和平交往,并设有鲜卑校尉管理鲜卑事务,曹魏与鲜卑之间既和平往来,又有矛盾冲突和掠边,但曹魏北部边境基本处于稳定局面,这也正体现了统治者管理政策的合理性和预见性。并设置鲜卑校尉,一般以幽、并二州刺史兼领,[6]足见重视。
魏文帝曹丕统治的第一个年头(220年),鲜卑柯比能、步度根谋求与曹魏交好,遣使向魏文帝曹丕贡马,东部大人素利、弥加等也相继遣使贡马,都被封王。在此后的数几年中,鲜卑各部互相攻击,而对曹魏则表示归顺。到了魏明帝时期,鲜卑三部中的柯比能部兼并了其他两部,统一了漠南地区,据史书记载:“后鲜卑大人轲比能复制御群狄,尽收匈奴故地,自云中、五原以东抵辽水,皆为鲜卑庭,数犯塞寇边,幽、并苦之。”[5]乌丸鲜卑东夷传卷三十,2341势力大增引起曹魏统治者的强烈不安,加之诸葛亮北出祁山,遣使与柯比能联络,惊动一时。在这种情况下,曹魏统治者们不能眼睁睁看其壮大而坐视不理,于是太和二年(228年)乌桓校尉田豫派西部鲜卑浦头泄泥出塞攻打柯比能的女婿郁筑键,使西部鲜卑与柯比能始终相对立,达到了以鲜卑攻鲜卑的目的,其中保持鲜卑各部的“独立”是曹魏政权为控御鲜卑而采取的重要手段。[7]除此之外,扶弱抑强的策略也体现的很明显,曹魏统治者通过多方手段,妥善的处理了与鲜卑的关系,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了边疆的稳定。虽然这些政策并未能阻止柯比能统一漠南的步伐,但一方面派兵出屯泾北,防止鲜卑南下;另一方面,于青龙三年(235年)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韩龙出塞暗杀了柯比能,更立其弟,东部鲜卑又一次陷入部落离散、互相攻伐的局面。曹魏没花费多大功夫,大大削弱了鲜卑实力,致使北部鲜卑出现“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由是边陲差安,漠南少事”[5]乌丸鲜卑东夷传卷三十,2341的局面,从而保证了北部边疆的安定。
整个曹魏时期,对鲜卑的管理政策是其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一环,不可否认,这些政策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妥善的化解了边疆危机,以破坏了诸葛亮出祁山与柯比能联手攻魏的阴谋,其手段不可谓不高明,方式方法不可谓不独到,也对历代统治者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开创了典范。可见曹魏统治者推行的民族政策不仅体现在历史层面上,更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曹魏袭汉制,在中央设大鸿胪,“掌诸侯及四方归义蛮夷”、“四方夷狄封者”,负责首领进京朝拜事宜,以丞、客馆令等为属官。[8]后期权力转移到尚书台客曹尚书之手。[9]地方上设有统理民族事务的专职官员。[9]形成了中央到地方、从上到下的管理机构及人员。曹魏统治者根据不同的情况,亦根据各少数民族的不同形势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政策,并使得民族关系得到妥善处理,即保证了其边疆的稳定,也使得其长期雄踞北方,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曹魏统治者对各少数民族的管理政策不是一视同仁的,差异性特别大,尤以对匈奴、鲜卑的政策最为典型。第一,对敌对者采取武力征服的政策,如对乌桓、氐羌的管理政策相似度及其相近,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乌桓、氐、羌等民族都先后分别投降了曹操的敌人袁绍和马超,特别是乌桓,不但和袁绍进行了和亲,还拥有强大的骑兵集团,在曹魏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成为一股阻力且不断袭边叩关。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进行了著名的官渡之战,袁绍战败,不久病死,其子袁尚、袁谭投奔鲜卑蹋顿,企图借助联姻关系,“袁绍因宠慰柔,以安北边。及绍子尚败,奔蹋顿。时幽、冀吏人奔乌桓者十万余户,尚欲其兵力,复图中国”,[4]乌丸鲜卑东夷传卷三十,2984谋求对抗曹操。无论是公孙康、袁绍或曹操都想利用其力量攻击对方,控制北方,最后袁绍达到了与其结盟的目的,随即发展为曹魏的边疆隐患。在这种情况下,曹操采取武力征服乌桓,最终达到了战略目的,不仅乌桓臣服,亦消灭了袁氏残余势力,北疆渐趋稳定。第二,对强大与合作者采取羁縻安抚为主,武力征服为辅的政策,并对其首领进行种种利诱和拉拢,不时利用离间或分而治之达到其控制目的,这在对匈奴、乌桓的管理政策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其原因在于鲜卑和匈奴都比较强大且拥有强大的骑兵,而且亦没有与曹魏完全对抗,曹魏也没有必要与其撕破脸皮,树立更多敌手。加之二者在魏、蜀、吴之间处于一股过渡力量,特别是匈奴,无论是哪一国攻击他国,都必须经过其势力范围,拉拢匈奴就无形中增加了一层保护,这正是曹魏民族政策的巨大成功,不仅获得了二者骑兵的支持,亦遏制了蜀、吴两国向北发展。显然,曹魏统治者利用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并加之拉拢利诱成功将匈奴、鲜卑之力揽入怀中,挫败了各种民族事件,达到了稳固边境的目的。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期亦是民族融合期,魏、蜀、吴三国各自都面临着复杂的民族关系、棘手的民族问题,三国统治者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协调民族关系,以期巩固自己统治,在继承前代民族政策的同时又根据时代需要,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如蛮府政策、胡汉分治政策等,从历史眼光来看应持肯定。有些史学家说,曹魏的内迁政策是后来“五胡入华”的重要原因,这并不能说明其处理民族关系是失败的,我认为民族政策的制定应当与当时时代情况相联系,曹魏时期跟西晋是两个不同的时代,况且管理政策随着统治者统治思想的不同,亦可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在西晋建立之初,各少数民族都不承认其统治的合法性,曹魏残余势力屡次与少数民族联手发动叛乱,虽然西晋政府最终平息了叛乱,但这也恰恰反映了曹魏统治者民族政策的成功性。再之,本人认为一项管理政策的成功性及合理性应当建立在互惠的层面上,曹魏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巨大优惠政策以及各少数民族的忠心态度亦保证了其管理政策的优越性,亦增强了其在长江以及黄河流域与蜀、吴对抗中的优势。我觉得曹魏的管理政策有其突出的针对性以及明确的方式方法,在具体的推行过程中既确保了质量,又在效率方面取得了突破。
三国之中势力最强的曹魏,其的控制区域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民族关系复杂性不言而喻的,不可否认,在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也是最为成功的。曹魏政权根据各少数民族不同的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政策,成功的应对了各类民族问题,最具代表性的是对匈奴、鲜卑采取的管理政策,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其与蜀、吴对抗的过程中曾发挥重要作用,从史料记载中也可以看出曹魏统治者对此两少数民族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曹魏统治者对匈奴、鲜卑的管理政策有其历史必然性,曹魏建立之初一直到统一北方,其始终处于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割据势力的包围之中,并始终没有将其打破,在这种情况下,管理政策的成功与否对于政权的巩固有重要作用。同时曹魏对匈奴、鲜卑的管理政策也恰恰反映了他对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程度,以及其中部和东北部为主要地位,西部为次要地位的民族理念,我们站在现代人的角度,不得不惊叹其管理政策的合理性以及当时历史条件下的适应性。曹魏统治者通过各种政策达到了其目的,成功拉拢匈奴、鲜卑势力为其效忠,其处理少数民族关系中,无不体现着其灵活多变、多样性等一系列特点,亦成为历代王朝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典范。
[1](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南匈奴传[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6.6.
[2](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6.6.
[3]彭丰文.论曹魏统一北方边疆地区的策略[J].北京社会科学,2002.4.128.
[4]张植华.两汉曹魏时期汉匈民族间的渗透与融合[J].河套大学学报,2010.9.8.
[5](西晋)陈寿著,三国志·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6]张丁.曹魏内迁政策述论[J].西北师大学报,1993.3.43.
[7]李大龙.简论曹魏王朝的鲜卑政策———以王雄刺杀轲比能为中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5.83.
[8]洪饴孙,《三国职官表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9]白翠琴.《曹魏治夷策考》[C],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