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自然现象与历史因素:“扳倒井”现象的历史比附

时间:2024-05-17

摘要:扳倒井,也有地方称之为“搬倒井”或“拌倒井”,是一种侧面开口的筒井。扳倒井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它侧面开口的形制,还在于扳倒井上面附着着很多与神力、皇权、圣人和征战英雄有关的传说。基于地域的不同,比附在扳倒井上的传说所具有的民间色彩虽有同,但也存在着异。比附在扳倒井的传说是鉴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杂糅民众的各种情感和想象而成,因而扳倒井的传说既具有历史真实性的因素,又具有幻想性的因素。

关键词:扳倒井,神力,皇权,圣人,征战

中图分类号:K251文献标识码:A

扳倒井,是人们将局部高地挖低,去除阻隔,使得井水可以流出,形制上是一种侧面开口的筒井,看似把井“扳倒”了。扳倒井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它的形制,还在于与其伴生的历史记忆和传说。扳倒井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以及辽宁等北方地区。基于地域的不同,各地比附在扳倒井上的传说也各不相同。有关扳倒井的传说零星的散落在地方志或民俗的研究当中,而有关扳倒井的专门研究却少之又少,就扳倒井的独特以及扳倒井现象的历史比附,不应受到如此的冷落,故本文就比附在扳倒井上的传说来探析扳倒井现象的历史比附。

一、扳倒井与神力

传说江苏省徐州市马陵山南面的扳倒井和道教俗神杨二郎有关。相传杨二郎为获玉帝准许母子相见,担山填海为人类造土地。一日杨二郎担大山路过马陵山时偶遇一起生活了六年的义父,杨二郎为了让义父喝水解渴,将近处的一口水井扳倒了。①重庆市中梁山上干明寺内的扳倒井传说和众仙营救洪如钟有关。洪如钟在中梁山干明寺当杂役时因贤能得方丈喜爱,终于招致寺内其他和尚的嫉妒。众和尚乘方丈外出云游之际,将洪如钟扣在大钟之下,意图烧死他。玉皇大帝因觉得洪如钟人才难得,调令各路神仙下凡营救,众神仙在争先恐后打水营救之时竟将水井扳倒了。②此外,在安徽省凤阳县的扳倒井,传说宋徽宗年间此地大旱,张果老骑驴经过凤阳县时,看到民众深受缺水之苦,便将井扳倒,让神驴饮到井水后打了个喷嚏,喷出了倾盆大雨,终使当地的旱情得以解除。传说江苏省铜山县汉王镇的扳倒井也是张果老骑驴经过此处时,为了让神驴喝水解渴而扳倒的。

在中国历史中,神灵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而又尊崇的地位。由于生产力水平和认知的局限,在无法用科学的经验和技术解释扳倒井的情况下,民众转而用一些神迹传说解释扳倒井。从比附在扳倒井上的神迹传说,我们也可以看出民众所推崇的价值观。杨二郎的传说可以看出民众对“孝道”的尊崇;众神仙救助洪如钟的传说可以看出民众认为贤才应得天助的理念;张果老扳倒井的传说可以看出面对人间疾苦,人们始终寄情于天。

二、扳倒井与皇权

刘秀成长于湖北,举兵于湖北,战王郎于河北,定都于河南,葬于河南。③正因如此,在湖北、河南、河北三省有关刘秀的扳倒井的传说广为流传,我们从方志中可以窥见一斑,贾恩绂《(民国)盐山新志》(民国五年刊本)记载:扳倒井,相传汉光武战败逃奔过此,渴极思饮,苦无修绠。临井观望,井忽如巨瓮之侧翻,水流地上,遂牛饮而去。土人因以为名。明翁相《(嘉靖)广平府志》(明嘉靖刻本)记载:扳倒井在邯郸县北二十里,井口倒侧,泉水外流,故名。俗传光武征王郎,曾于此饮马。此外扳倒井也和“王莽赶刘秀”的传说有关,“王莽赶刘秀”中的“王莽”是糅合王莽与王郎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合体。④在辽宁省、山东省等地与唐王东征有关的扳倒井的传说也被人们津津乐道。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喇嘛洞乡汤泉子庄南头有一口“搬倒井”,据传说是唐太宗东征路径此地时,为供将士喝水而将井扳倒。山东省新泰市石莱乡的扳倒井,则传说是唐王东征路经此地,得知当地民众吃水不方便,遂召集众将打了这口扳倒井。山东淄博高青县的扳倒井,相传是宋太祖赵匡胤领兵征战路经此地,遭遇敌兵围堵,赵匡胤遂用神力将井扳倒以让将士解渴。河南省陕县的扳倒井则相传是赵匡胤的结拜兄弟郑恩为让他饮水解渴而扳倒的。

在中国传统社会,封建统治集团往往赋予皇帝以超乎常人的神力,以此来渲染自己统治的正统性和合理性。民众也深受“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往往把皇帝塑造成集皇权和神权于一身的神化英雄人物。因此,地方民众往往将皇帝的人生经历和扳倒井这一地方特色相结合,注入到扳倒井的传说当中。就上述比附在扳倒井上的刘秀扳倒井、唐太宗扳倒井、赵匡胤扳倒井的传说来看,民众往往借助传说,赋予封建统治者以异乎并超乎常人之神力将井扳倒以解困境,来表达“得道多助”的思想,从中也可以看出民众对于封建统治者的企盼。

三、扳倒井与圣贤

尼山脚下的智源溪旁有一口“扳倒井”,此井北面地势偏高,南面偏低。传说这口扳倒井和孔子有关,然而传说在民众口耳相传之际往往存在着异文,同一个传说存在着不同版本,但这些不同的版本虽然大同,却也有小异。

相传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叔梁纥被孔子的异相吓着,担心孔子长大后是大恶之人,便趁颜征在睡着之际将孔子扔在山洞里,不曾想鹰来护佑,虎来哺育。颜征在睡醒后得知儿子被弃,在上山找回儿子途中本想取井水解渴,可井太深,又没有汲水工具,无计可施之际井竟顺着她的手势倾斜了过来。也有传说颜征在嫁与叔梁纥为妻后,离家出走,身怀六甲仍住在娘家。依照当地风俗,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生产,颜征在只好在颜母山与尼山间的一个山洞里生下孔子。颜征在抱着孔子回娘家途中,面向西山祈祷井能够歪斜,使她得以解热去渴,话音未落井口便缓缓倾斜,井水自流而出。此外,有民众传说颜征在身怀有孕后照常干活,一日在山上挖菜时突然腹痛欲产,此时她因天气炎热而口干舌焦,最后伸手把手邊的石头一扳,岩石中间竟开了泉眼,泉水顺着泉眼流了出来。

对于比附在扳倒井上的和孔子有关的传说之所以能够产生,并且广为流传的思考,我们不得不考虑到孔子以及孔子所创的儒家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地位。扳倒井的传说之所以能够产生,并且能够使民众对它口耳相传,既是因为民众不自觉的创造:民众对贤能敬仰的必然结果,也是因为上层文化“精英”以及封建统治集团对孔子、对儒家的有目的的倡导。此外,我们也不能够忽略当地民众的心灵情感因素——对乡土的热爱,以及为了加强家乡的文化底蕴,提高家乡的文化地位,从而赋当地的事、人以传奇色彩这一因素的影响。

四、扳倒井与征战

北京市延庆县帮水峪村六郎城里有一眼扳倒井,传说是杨六郎扳倒的。当年辽兵围城,适逢天干地旱,城里水源几近断绝。一日杨六郎在巡视城池时发现一口深井,可井却没有水。南海观音得知六郎遇到了危难,令土地公予以帮助,最后在土地公的帮助下方得以把井扳倒。⑤山东省宁阳县蒋集镇也有一个扳倒井村。相传,唐朝大将军尉迟敬德领兵出征,路经三井村时命随从在村头的一口井旁歇息饮马。可井很深,一时间也找不到汲水工具,无法饮马,最后尉迟敬德硬是将井扳倒,井水流出,方得以饮马。⑥辽宁省锦州市义县的“扳倒井”相传是唐朝大将薛仁贵和东辽王盖苏文战于此地时,薛仁贵为了让将士们解渴而将井扳倒。在大安寺通明峰西的峭壁上有一口扳倒井,传说是薛仁贵东征途中为饮马而将井扳倒。在斐焕星《(民国)辽阳县志》中有所记载:“通明山西斜石面上有古井一,俗呼之曰扳倒井。不知何时所凿,相传为唐兵饮马处。”

卡莱尔在《英雄崇拜》中提及:“人类在这世界上所成就的事业的历史,骨子里就是在当中工作的几个伟大人物的历史。”尼采认为:“英雄崇拜就是对于伟大人物的极高度的爱慕。在人类胸中没有一种情操比这对于高于自己者的爱慕更为高贵。”就上述的征战名将杨六郎、尉迟敬德、薛仁贵等人,都是为封建统治当局所认可,并且为了宣扬自身统治是天定的而加以倡导。可见,民众对于英雄的崇拜,仍属于封建统治集团牵引之下的崇拜。民众出于对征战英雄的崇拜,将征战名将杨六郎、尉迟敬德、薛仁贵等人塑造成糅合了理想成分和夸张成分的箭垛式人物形象,注入扳倒井的传说中,并且口耳相传。

五、扳倒井现象的历史比附

比附在扳倒井上的传说多是基于历史上的一些因素,在民众口耳相传的过程中,杂糅了传播者的各种情感和想象而不断演变。因为每一个人讲述时,都可以说是一种再创造,这就决定了扳倒井的传说不可能只有一个文本。

传说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当地的处世态度、价值观念,表现出当地的文化传统,因此不同地区或民族的传说往往因为地理环境、生活方式、信仰、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差异,存在着许多异文。但由于传说的构架基本上是基于传统的母体或观念,所以这些异文仍属于同一个故事类型。传说因其模式化的叙事方式,使得真实性大打折扣。传说的真实性似乎也仅限于其时间、地点、人物的真实,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及结果,都必须符合传说的特点。⑦

扳倒井的传说从理性眼光来看有些荒诞臆造,可却得以传承下来,这主要依赖于它所具有的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⑧

神力和扳倒井相结合的传说体现出民众的从“神”心理。扳倒井的传说中的神多是道教神仙。宗教的存在和发展主要依賴于统治集团的支持和倡导,以及它被民众所接受的范围和程度。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道教这一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依据皇帝的喜好与民众的趣味做出了相应的自我调整,从而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历代封建统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皇权和扳倒井相结合的传说体现出民众的从“王”心理。封建统治集团往往对一些事实加以夸张渲染,借以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以此来证实自身统治的正统性、权威性。民众又在传说的基础上,加上其对政治的理想和憧憬,使传说得以传播和再创造。

圣人和扳倒井相结合的传说体现出民众的从“圣”心理。⑨孔子多智,被后人尊为“圣人”。民众认为圣人后天地而生而知天地之始,先天地而亡而知天地之终,所以始终将圣人作为标准和规范。圣人崇拜是儒家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崇拜之一。千百年来圣人崇拜渗入中华民族的历史,随着中国封建“大一统”政权的建立,圣的神秘化被进一步加强。⑩

征战和扳倒井相结合的传说体现出民众的从“英雄”心理。这些“英雄”都对社会有贡献,并被封建统治者当局所认可。崇力尚勇是民众生活的一种基本需求,从民众对英雄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民众深受封建统治者当局价值观的诱导。在扳倒井的传说中,民众出于对征战英雄的爱戴,通过夸张和渲染而将英雄人物神化,这也正体现了英雄天定的民间信仰。

扳倒井的传说既有历史因素,又具有幻想性的因素。传说在传播之初受中国传统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在传播过程中又受传播者的认知以及民众情感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历史失实。然而传说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就必然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所以传说必然带有一定的历史因素,传说的背后仍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可以弥补史书记载之不足。对此,我们既不能夸大,但也不能忽略传说所包含的历史因素,而是比较审慎的对待传说中的历史因素和幻想性因素,并用其他史料来加以佐证。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的只看比附在扳倒井上的传说这一表象,而必须审慎的去探究扳倒井现象的历史比附。

注解:

①白庚胜主编:《中国民间故事全书 江苏·新沂市》,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第21页。

②赵汉明主编:《梁山志》,汉中:南郑县梁山炉具有限公司,2004年,第269页。

③梅娟娟:《“王莽赶刘秀”传说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第8页。

④梅娟娟:《“王莽赶刘秀”传说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第16页。

⑤白庚胜主编:《中国民间故事全书 河北·霸州卷》,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9页。

⑥苗明峻主编:《魅力宁阳民间文化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8页。

⑦王娟:《民俗学概论》(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1页。

⑧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4页。

⑨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372页。

⑩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372页。

作者简介:薛晓秀(1993—),女,汉族,山西省霍州市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