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辽阳地区二人转的产生与发展

时间:2024-05-17

王建新

古城辽阳历史文化悠久,我们的先人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创造,淀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各类民间艺术也随历史长河应运而生。其中深受广大城乡观众喜爱的东北二人转艺术也孕育产生于此地。二人转史称“蹦蹦”、“雙玩艺”、“双条”、“小秧歌”等,其母体为地秧歌。辽阳地区的地秧歌又称地会。明清时期,朝野宣扬盛世,逢年过节大搞庙会、地会等庆典活动。其中地会又称跑地会。即三四十人列队举旗,在鼓声中跑出各种队形。如“四面斗”,“二龙吐须”等。随着历史发展,地会表演逐渐丰富起来,形成一种大型群舞。走过街场后,于广场、庙会、村庭、院落摆成阵式图形,最后圈成小场,再由二、三人下场表演各类舞蹈、绝技、民歌小调等,谓之下清场。这便是二人转、拉场戏的母体。随着辽东最大的贸易口岸,海城牛庄一带的商贾云集,各类民间艺术形式纷纷流入。如江西一带的戈阳腔,安徽花鼓,江苏清曲,山东柳腔,尤其是山西的“耍孩儿”对当地秧歌产生重要影响。经过融汇吸收,形成辽南的昆曲笛曲,统一在唢呐伴奏风格中,因此海城喇叭戏诞生了。

海城一喇叭戏流入辽阳地区大约在十九世纪中叶。当时有老艺人讲,在辽阳地区是没有叫喇叭戏的,只叫小拉场子,这便是拉场戏的俗称。而拉场戏源于地秧歌,确实是二人转的分枝。所不同的是二人转可以分包赶角、跳出跳入。而拉场戏是人物出现,一角见底。因此二人转归曲艺类,拉场戏归戏曲类。

清光绪年间,海城一代高跷秧歌已形成,逐渐取代了地秧歌。因为高跷秧歌是足绑木棍,更便于观赏。但演拉场戏有受到很大限制,不便于各类人物的展现,唱到长段子时,就没有双玩艺儿的灵活性。而双玩艺唱、说、做、舞绝灵活多变,跷上跷下均表现自如。因此,一些艺人宁愿舍弃喇叭戏而唱双玩艺。白天在跷上唱,晚上下跷唱。海城高跷秧歌传入辽阳后,于此地的地秧歌融会贯通,形成了“辽阳大秧歌”。

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秧歌艺人们由秧歌队中逐渐分化出来,有水平的艺人组成七八个人的小班。农闲时节,逢年过节为有钱人家唱堂会,或在村头广场、大车店等场所形成商业性演出班组。形成了最早的二人转小班。最早的二人转演员没有女演员,均是男扮女装。女主角称“包头”的,男主角称“唱丑”的。所用的道具主要是扇子、手绢。因为扇子可以用来扇风,手绢可以用来擦汗。久而久之,便在表演中形成很多技巧和绝活。晚间,在大车店等室内演出时,因只有油灯,唱丑的演员便捧起来,为唱包头的照亮。时间一长也形成各种技巧。这就是所谓的“唱顶灯碗儿”。

唱双玩艺的形成职业化后,艺人们便口传心授,代代相承。不经过拜师学艺便很难有所依靠,受排挤,不被看成门里人。在拜师学艺仪式上有的简单,有的复杂,艺人们为了生存相互竞争,艺不轻传。只有信得过的徒弟才肯传艺。据艺人讲:“行低人不低,行为不轨,艺有多高也白扔。”

民国期间,军阀混战,经济衰退。唱双玩艺的举步维艰。由于此艺术产生于民间,多是底层的劳动者组成。因此遭到封建统治者的冷漠和摧残。借口“过于淫荡,有伤风化”,多次遭到查禁。“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了扼杀中华民族文化,更是百般阻挠限制民间艺术,大肆搜捕艺人。但这朵土香土色的民艺之花,有广阔的生存空间,无论怎样被宰割,它都如一片顽强的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据艺人肖玉厚讲,他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成立了个体班,自己任版主。在辽阳地区顽强生活至今。五十年代他首次将二人转领进辽阳市。在穆家茶社演出近两个月,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提倡弘扬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艺人们深受感动和鼓舞,在专业剧团里大显身手,创编了大批新剧目,使这门艺术得到了发扬和光大。1956年,辽阳县地方戏剧团正式成立。最初的老演员有肖玉厚、筱桂荣、朱傻子(朱庆坦)、筱丽君、邹宝奎、骆国俭等。上演的主要剧目有:《新婆媳》、《嫁山区》、《两情愿》、《双满意》、《小老板儿》等,受到城乡观众的欢迎和爱戴。

文革期间,辽阳地方剧团被迫解散,演职员下放工厂。至1979年,辽阳市地方戏剧团正式恢复组建。老艺人落实政策纷纷归队。一批二人转新生力量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主演演员有:肖玉厚、筱丽君、筱桂荣、邹宝奎、史春德、骆国俭、周素梅、林文田、高光武、王奎珍、沈冠军、朱恩民、陈玉兰。先后新招演员有:王殿民、王永惠、于新平、陈明、付品发、王鹏、张庆春、赵玉梅、筱素清、杨晓凤、孙丽、黄宝艳、李晓影、高月燕等。在此阶段,辽阳市地方戏剧团常年上山下乡,为农村基层演出。演出连年超千场。其他业余二人转班组演员纷纷加入,使辽阳地区的二人转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至1995年,该团由创作员姜英东等人创作的大型拉场戏《白菊花》参加辽宁省第三届文化艺术节调演,获剧目奖、编剧优秀表演奖、优秀服装设计将等多项奖项。次年一月,应文化部邀请晋京展演,该团获文化部表彰并获得“五个一”工程奖。该剧实现了辽阳地区有史以来晋京演出零的突破,成为拉场戏中第一个人数最多,场面最大,时间最长的艺术精品。此后辽阳地区二人转、拉场戏等大、小型剧目陆续在全国获得殊荣。如2001年由辽阳市艺术馆选送的拉场戏《葡萄架下》在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大赛中获金奖。2003年由灯塔市文化馆选送,赵振杰创作的秧歌戏《憨哥与俏妹》在首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中获金奖。2004年由辽阳市艺术馆选送,陈廷宴创作的拉场戏《认亲》在第二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中获金奖。2006年由市艺术馆选送,姜英东创作的秧歌戏《火红的秧歌》在辽宁省第五届戏曲、曲艺调演中再获金奖。这些优秀剧目精品均代表了辽阳地区二人转的传承与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