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7
武虹生
(长治市第二职业高中,山西 长治 046000)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也是一样,如同盖房子,而学习计算机知识就更要打好坚实的“地基”,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基础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职业教育则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职高生面向就业市场,这就要求他们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职高生突出的特点是学习基础差,造成兴趣低、缺乏自信心,把学习当成负担,这致使他们有严重的厌学心理。在讲授数据这一概念时,我让一位学生起立,想让他说说自己的姓名、年龄、身高、体重等数据,目的是通过这位学生的个人数据来讲授数据这一概念,可这位学生站起来,在我还没有提问时,就说:“不会”,连老师问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就说不会。因此,让学生想学、爱学、会学,便成了职高教师的首要责任。职高教育必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职高计算机专业必须进行改革,彻底摆脱计算机本科教育的影响,构建适合自己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这样才能走出低谷,为我国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笔者从事职高计算机教学多年,认为在教学中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下面就针对职高信息技术的教学与同行探讨。
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的基础,因此职高计算机教育首先要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面向市场需要的培养目标。职高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根据市场需求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劳动者(IT蓝领),简单讲就是以学生就业为目标。计算机及其应用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从就业市场看,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广告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十分看好。因此,职高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目标可确定以下几个培养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职高计算机的培养目标是动态变化的,要根据需求随时做调整):
(1)办公自动化:培养办公自动化管理和操作技术人员。
(2)网页制作:设置以Dreamweaver、Flash为主的课程,培养能从事网页设计的人才。
(3)计算机网络:以学习网络操作系统为主,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
(4)多媒体技术: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电视等多媒体制作。
(5)平面图像处理: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的设计。
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很难想象对计算机没有兴趣的人能学好计算机,而往往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忽视了这一点,一开始就让学生接触乏味的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立即就难倒了一大片学生,其实,教育者完全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教学生做些精美的卡片、玩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带学生上网冲浪等,激起学生对电脑的浓厚兴趣,这才是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对于职高非计算机专业,原则是以培养上机操作能力为主。他们所设置的计算机课程一定要与本专业相联系,如文秘专业学生,学习Word、Excel等文字处理软件是非常必要的,且要保证实用,又要保证够用。而其他理论知识,少开或完全不开设。但有的学校因各方面原因,在安排课时极不合理——有的教师安排的课全部是理论课,要想让这些连初中知识都没有学透的学生学好,真难!总之,开设的课程以实用为主,少而精;至于教学方法,不必费时讲太多的理论,主要教他们操作的方法与步骤,有些教师本来抱着让学生深入了解的心态,结果太多理论只会适得其反。
对于职高计算机专业教育,首先要把握课程开设及教学步骤,从多年的经验来看,不能再从枯燥、乏味的理论课程入手,所以一开始,就砍掉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组成原理、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与存贮,或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可开设打字课、学习中文输入法、学习简单实用的Windows,玩玩打字游戏等。等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学习了解计算机的构造、信息的存贮及表示,但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有些东西要求学生掌握,但有些东西只要求学生了解。对于那些最新且常用的应用软件(以操作为主)可以提前学习,一般操作性知识易掌握且学生感兴趣。在对计算机有了感性认识,又有了理性基础后,再学习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其主要是考虑专业学习日后的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如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编程语言,做到层层深入,由早期的感性向理性认识转化。这样的学习效果好得多。由于是专业学生,不仅要求他们会操作,且要了解一定的原理,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于从事计算机教育的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功底,且各方面都要钻精、钻透。在教学中,对于理论知识,采用形象化的语言,不能生搬硬套,并且还应及时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由此及彼。计算机有别于其他学科,发展迅速、变化无穷,所以作为现代一名专业计算机教师,本身也应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否则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计算机课程具有操作性强、适于视频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尤其是职高学生的计算机课,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沿用“教室+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采用以实验室、视频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已成为职教界人士的共识。
由于现在计算机软件,特别是Windows下的各种软件,均以图形化界面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教学讲求直观、便捷,这些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因此,视频教学是每个计算机教师必须灵活运用的教学手段。
首先,教师通过制作教学课件实现模拟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计算机硬件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的问题;其次,教学内容里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用教学课件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来,既明了,又生动形象;其三,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可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其四,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显然,建立在多媒体技术基础上的交互式教学大大优化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教师应将多媒体技术熟练地、广泛地运用于计算机教学之中。
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出现问题,提出任务,自主探讨”的过程,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深化了学生对问题和知识的理解,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思路,帮助学生学会用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在知识内涵加深的同时,让学生当堂操作,验证或尝试完成本课知识内容,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如在讲述计算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时,将一台计算机拆开,将主板、CPU、内存条、显示卡等硬件通过视频实物演示平台展现于投影屏上,使每位同学都对计算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让他们初步了解计算机内部是由一些集成电路芯片和逻辑电路共同组成,打开了学生心中的黑匣子,打破了学生对计算机内部的神秘感。这时可将一些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进行思索:这些芯片是怎样组装在一起,而成为一台能工作的计算机呢?各个芯片之间又将是如何工作的呢?学生思索之后,教师将这些硬件组装在主板上,同时将CPU的作用、内存条的功能,磁盘驱动器的用途一一进行解说,最后启动机器,当学生看到显示器出现熟悉的英文字幕时,都会产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欲望。针对刚才组装时的操作提问,让回答较准确的学生上台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快速掌握该知识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习惯,培养了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的能力。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探索学习,对计算机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逐渐掌握了学习的技巧和规律,就会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
总之,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营造创新环境,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保证学生有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