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7
文/ 幻棠
飞机、舰船、火箭——航天的每一类飞行器都是精密而复杂的。为让它们“乖乖听话”,航天人可付出了不少的努力。
惯性导航是一种完全自主式的导航系统,具有不受干扰、不受环境限制、动态性能好、导航输出信息丰富等独特的优点。这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对飞行器进行导航和控制的关键技术。我国陀螺及惯性导航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元九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读书时,陆元九就想,一定要学到新东西以报效祖国,因此,擅长自学且喜欢挑战的他选择了刚设立不久的仪器学。最后,经过不断争取,他如愿成了世界惯性导航技术之父德伯雷教授的首位博士生。
陆元九
2020年1月9日,陆元九院士在北京家中 宿东 摄
陆元九既聪明又刻苦,很快,他便成为了这个尖端领域的佼佼者。毕业后,陆元九拿到了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的博士学位。可是,博士学位给他带来了荣誉,也成了他日后归国的阻力。
由于惯性导航技术的关键性,美国政府将其列为重要的军事研究项目,自然,陆元九也变成了被重点关注的对象。为冲破层层阻力顺利回国,陆元九尝试不断调换工作。他先是主动调到别的实验室,远离敏感领域,后来又辞去大学里的研究工作,转而去了福特汽车公司……经过几番折腾,1956年,这位才华横溢的学子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自己是中国人,回去给中国人做点事情。”陆元九朴素的想法里饱含着炽热的爱国情怀。
根据所学的专业性质,陆元九被分配到了正在筹建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进行惯性导航技术的研究开发。刚开始他只是个研究员,渐渐地,因为能力突出,工作出色,他被任命为研究室主任,后来又被升为副所长。白天,主要的工作他抓,杂七杂八的工作他也管;晚上,他还坚持撰写专著,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为自己的祖国服务,陆元九感到充实和快乐。
这期间,他不仅进行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研究,而且还主持了多项飞行器自动控制研究及稳定系统研究等,均取得了一定成果。除此之外,陆元九还第一次提出“回收卫星”的概念,并且和同事们组装出了我国第一个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
1964年,陆元九的著作《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上册)》出版。这本书对培养我国惯性技术人才起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1965年,陆元九又主持开展了一系列陀螺仪器的研究工作。不久,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拥有了第一台大型精密离心机。
1968年,陆元九调入航天工业部门工作,历任北京控制器件研究所所长、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长期致力于飞行器控制系统和导航系统的研究工作。在担任所长期间,陆元九时刻关注国外惯性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参加航天各种方案的评估和论证工作,倡导贯彻“完善一代、研制一代、探索一代”的精神。
为了培养青年人才他呕心沥血
1980年喜迎导师德雷伯教授访华
查阅资料
1982年,陆元九已步入花甲。作为全国惯性导航与惯性技术专业组副组长、技术咨询分组组长,他对新一代运载火箭惯性导航方案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而且,他还多渠道聘请专家,组织国际会议,给新一代航天人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极大促进了我国惯性技术的发展。
陆元九说:“作为一名科技人员,应按十八个字要求自己: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精于分析、严格、认真、执着。”他的金句和他的名字一样,深深烙印在中国航天史上,为后来者指引着方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