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航天发展涌现创业潮

时间:2024-05-17

□ 黄志澄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世界航天到了从发展航天运载技术、探索太空、保障国家安全,向全面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转折点。新兴的“太空经济”,正在改变地球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太空经济”的蓬勃发展,给了众多创业者以机遇。他们采用各种创业模式,汇集成日益高涨的全球航天创业大潮。

善于捕捉大机遇的马斯克模式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创始人艾伦•马斯克(ElonMusk),1971年出生于南非,17岁时到加拿大上大学,后转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了经济学和物理学双学士学位。毕业后,他先后创建了Zip2和PayPal两家网络公司,积累了一亿美元的财富。之后,他又创建了SpaceX公司和特斯拉汽车公司。前者研制成功了低成本的“猎鹰”系列火箭和“龙”飞船,成功进入了卫星发射市场和为国际空间站的运输服务。这家公司还研制了垂直起降的“蚱蜢”重复使用火箭,飞行高度达到创纪录的744米。SpaceX公司已多次成功发射了“猎鹰”9火箭和“龙”飞船,多次向国际空间站运去了货物,并在火箭上试验了重复使用技术。2014年5月,SpaceX公司公布了载人的 “龙”2 飞船的方案。同年9月16日,SpaceX公司又获得美国航宇局26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要求从2017年起用“龙”2飞船,完成多次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人员的任务。

“猎鹰”9火箭

奥巴马参观SpaceX公司的火箭发射

马斯克

航天是一个耗资大、风险高、回报慢的领域。这家规模不大的私营航天公司的成功,确实来之不易。它的成就,已经给美国大型航空航天公司提出了重大挑战,并对美国航天甚至世界航天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马斯克的成功并非走运,而是将天马行空的创新思维和脚踏实地的经营管理,成功地集于一身,把创业理念实践到近乎完美无缺。

马斯克的成功离不开他对大机遇的准确把握。在大学毕业时,他的理想就是要进军潜力无限的三个领域—互联网、清洁能源和太空。这三个领域都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密切相关。他最初投身于互联网,正值互联网风生水起。后来创建电动汽车企业和投资太阳能,又逢低碳经济的黄金时代;而他创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时,正值美国政府大力支持私营企业进入航天领域。

马斯克的成功离不开他对信念的执着坚持。马斯克在创业过程中屡经挫折,但从不气馁。2008年,“猎鹰”1号火箭遭遇了第三次失败,当时员工情绪低落,马斯克一走出控制室,立即动员工振作起来,继续努力。在第四次发射前,他彻夜未眠,事业成败,在此一举。在巨大压力面前,他知难而进,一步一步才走到今天。

马斯克的成功离不开他从事物物理本质出发的思维方法。例如他在研制“猎鹰”火箭时,发现要将一定质量的物质送入轨道,就要耗费一定质量的燃料和材料,但现有的运载火箭,燃料和材料的成本仅占总费用的1%。因此,他认定运载火箭一定存在大大节约总费用的空间,坚定了他采取各种措施,降低运载火箭成本的信心。

“龙”2载人飞船模型

美国宾大沃顿商学院的教授克里斯汀•特维奇和卡尔•乌尔维奇,把商业机会划分为三个境界。“第一界”是市场和技术的不确定性都很低。“第二界”的市场和技术虽然都有不确定性,但都不太高,并且可以利用已知的方法去降低。“第三界”的机会属于这两类不确定性都最高的新兴市场。它既不是目前市场的自然延伸,也不是企业所擅长技术的逻辑发展。马斯克就属于这种追求“第三界”创业机会的人。

从校园走向市场的Skybox模式

在2007年末,谷歌宣布推出“谷歌月球X大奖”,其承诺奖金高达2000余万美元。这个竞赛要求参赛小组将其航天器送到月球表面,对周边进行探测,拍摄高清照片和视频,传回到地球。这场令人兴奋的竞赛,激发了许多新一代创业者的热情。

2004年在斯坦福大学拿到博士学位的丹•伯肯斯托克,在听到谷歌举办这场大赛之后,他组织了几个学生,在得到一些投资人的支持下,决心在这场大赛中大显身手。他们花了一年时间,为竞赛做足了准备。但是,2008年的金融风暴突如其来,所有对这个项目的投资几乎全部终止了。

此时,伯肯斯托克深知自己的项目只需再努力一把,就能给航天领域带来颠覆性的改变;他也深知自己身边有一群非常有才干的朋友。这样,他与另外3名斯坦福大学的学生组成了一支团队。他们分别是美国空军的老兵约翰•芬尼克、成立过“航天发展公司”的朱利安•曼和曾在摩根大通公司担任分析师的胡卿玉。2009年初,由四人组成的Skybox公司终于成立了。公司最初的计划,就是发射规模较小成本较低的卫星。一开始,Skybox从1999年由斯坦福大学开发的10厘米大小的立方体卫星起步,但由于卫星尺寸太小而使其功能有限。因此,Skybox不久就转向发展中等规模的重100千克的卫星。它们不仅能够搭载口径更大的仪器,还能支持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卫星采用1米分辨率,在性能和成本之间达到最好的折衷。据传Skybox公司建造每颗卫星的费用在500 万美元左右。

“龙“飞船对接在国际空间站上

Skybox在发展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首推融资。当时,不仅是风险投资公司,甚至整个美国航天界,都认为这个不起眼的小卫星公司的成立,是一个“笑话”,是一个“天真的白日梦”。但是还是有一家风险投资公司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被伯肯斯托克的创业精神所感动,在2010年给了它们1800万元的起动资金。

2013年11月21日,也就是在Skybox公司成立的第5年,它搭载俄罗斯的“第聂伯”火箭(共发射了32个卫星),成功发射了第一颗“SkySat-1”卫星。这颗卫星运行在地球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其最大的技术创新是放弃了传统的扫描技术,采用了便于快速更新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视频成像传感器,其全色图像分辨率为0.9米。2014年7月8日,又搭载俄罗斯的“联盟”火箭,发射了“SkySat-2”卫星。Skybox公司计划在今后要发射由15个~24个卫星组成的星座。2013年12月11日,Skybox公司发布了由“SkySat-1”卫星拍摄的首幅对地观测图像。2013年12月27日,发布了由“SkySat-1”卫星拍摄的首幅对地观测视频。2014年7月10日,也就是“SkySat-2”卫星发射后第二天,就公布了由这颗卫星拍摄的首幅对地观测图像。在2014年2月,Skybox公司又与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签订合同,将为后者提供13颗重120千克的对地观测卫星。

由 Sybox卫星拍摄的首都机场照片

实际上,在20多年前,美国就出现了提供商用高分辨率地球影像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公司”。但这些公司研制的卫星如“快鸟(Quickbird)”,其质量达到1018千克,造价达到几亿美元,因此提供的图像也比较昂贵,从而难于快速更新图像。Skybox 公司的最大成绩,就是它建造了成本低得多的近地卫星。虽然图像中的细节不如“快鸟”那么多,但它可以实现快速更新,而且可以提供视频。伯肯斯托克说:“地球本来就是一个大数据库,只有不断更新数据,才能从中捕捉到全球经济的变化。”

到这个时候,Skybox已今非昔比,美国多家大公司都想收购它。2014年6月,谷歌公司宣布用5亿美元收购Skybox公司。完成这次收购后,谷歌可利用Skybox的卫星图像更新谷歌地图、在偏远地区推广互联网、或将卫星数据与谷歌发展的知识图谱整合。对于伯肯斯托克本人来说,也许这次被收购,就是他真正赢得了谷歌大奖啊!

“哥本哈根亚轨道”的非盈利模式

克里斯蒂·冯·本特松和彼得·麦迪逊所领导的“哥本哈根亚轨道”组织,是在2008年在哥本哈根成立的一家非盈利机构,资金全靠捐款支持。他们的理想,就是自己动手制造一枚火箭,使其能够运载一个人进入亚轨道。

彼得·麦迪逊是一个发明家和企业家,在项目中他负责研制火箭发动机。在成立“哥本哈根亚轨道”之前,他领导设计和建造了3艘潜艇。本特松曾在国际空间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项目中他负责研制载人飞船。他曾参加过设计月球车和美国航宇局的载人一体化设计手册的编写工作。这个团队已从20多人扩展到现在40多人。该组织最初筹集了约7.13万美元,花费了一年半时间,制成了一枚“热-1X(HEAT-1X)”火箭。“HEAT”是英文“混合动力大气层外运输器”的缩写。2010年9月,这个小组争取到丹麦海军的帮助,在波罗的海一艘潜艇上发射火箭。遗憾的是,这枚1.6吨重的火箭的首次发射,却因为保险丝熔断而失败。2011年6月,“热-1X”火箭再次从波罗的海的移动发射平台上发射,但在21秒后上升到海拔2.8千米时,由于火箭开始偏离轨道而终止。这个火箭运载一个标准的试验假人。2013年6月23日,该团队成功地发射了具有简单控制的“SAPPHIRE-1”火箭,达到了8.5千米的高度。

“哥本哈根亚轨道”组织对火箭发动机,进行了大量的地面试验研究。“热-1X”火箭采用的是一种固液混合式火箭发动机,固体燃料采用环氧树脂,氧化剂是一氧化二氮。在地面试验中,他们也研究试验过用液氧推动石蜡,但推力不够大。后来,他们又试验用聚氨酯代替石蜡,但却出现了燃烧不稳定现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