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白山黑水之史前文明

时间:2024-05-17

黄宇婷

东北振兴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来到东北考察,下农田、进车间、到厂矿、访民居……足迹踏遍白山黑水;多次在全国两会期间专门到东北三省代表团参加审议,共商振兴大业;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东北振兴之策,为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指明了方向,做出了全面部署。

东北是什么?东北是5000多年的草长莺飞、100多年的硝烟弥漫和700多年的起伏巨变。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发“白山黑水”系列文章,为读者全面解读东北往事。

在璀璨的史前文明长河中,各类型文化犹如点点繁星镶缀其间,各地区的史前文化看似各自独立,实则彼此交织。正如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所说,在众多考古学者的努力下,我们早已告别了“一烛独照”,迎来了“满天星斗”。史前文明犹如一根粗枝深深扎入泥土中,经过岁月的洗礼后生根发芽,最终浇灌出各地区独具代表性的文化区系。东北地区是史前文明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片黑土地上曾经孕育出怎样的史前文化?白山黑水的史前文明与中原文明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何为“东北文化区”

“东北文化区”是考古文化区系中重要的一环,它曾被当作广义的北方区系对待。后世学者致力于从经济类型和考古文化特征两个方面将东北区从北方区中分开来。一般以为,东北文化区所涵盖的地理范围要比现在行政区划的东北地区大得多。其地理范围既包括现东北三省(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也涉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南部与河北省北部及京津部分地区,还可联系到广大的东北亚地区。

据现今可考的资料来看,有关东北地区范围最早的记录出现在《尚书·禹贡》中。相传,大禹治水后将远古中国划分为“九州”,其中“冀州”约为今辽宁省西部地区,“青州”则把今辽宁省南部(主要是辽东半岛)置于州的辖境之内。夏、商、周三代,均在此设州进行管辖。东北地区东部,即今天的辽河以东至朝鲜半岛,也属于中原王朝分封管辖之地;东北部长白山以北的肃慎地区,先秦时期就已经向中原王朝进贡。

文明的起源发展与气候环境密切相关。在考古发掘中,学者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和方法逐渐了解了史前东北的植被、气候及河流面貌。旧石器时代的气候大致可以分为温暖湿润、温凉湿润、寒冷干燥几个不同类型,不同气候类型影响下形成了森林草原、干旱或半干旱草原和疏林草原等森林植被景观。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研究发现,史前东北的区域变化与历史上的几次冰期密切相关。第一次冰期发生在晚更新世以后,气候趋向干冷。距今3万—1万年,进入第二个寒冷期,这是冰期的极盛时期,虽然这一时期气候也有回暖的时候,但寒冷期整体处于冷暖交替的气候环境中。而到了新石器时代,气候整体回暖且较为温润潮湿,为原始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此时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渔猎、采集并重。据此可知,文明起源与经济发展、气候环境的联系十分紧密,如新石器时期的一次剧烈气候波动,对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兴隆洼文化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而处于全新世大暖期的赵宝沟文化区域的耜耕农业文化,却借着气候温暖的“东风”蓬勃发展。

最早的东北“人”

近些年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称,约500万年前,中国云南等地区率先出现由猿向人的进化。中国学者认为,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由云南进化而来的早期人类逐渐向北迁移到华北地区,其中的一支队伍继续向北迁入东北地区。史前东北地区逐渐有了人类活动的痕迹,东北文明也在30万年前与中原文明有了第一次交融。

依据考古发掘出土的史前人类化石及古文化遗址可知,史前人类的经济活动(尤其是旧石器时代)呈现出从南向北由采集、狩猎兼营到以狩猎为主的变化趋势。

在气候较为温暖的地区,各种植物的生长条件较为便利,人类大多依靠采集生存,同时这类地区也发现较多主要用于砍伐和挖掘的大型石器。如金牛山遗址出土了较多的人类化石及大量哺乳动物化石,石器以小型刮削器为主,这表明此时的经济活动以采集与狩猎并重。再如庙后山遗址,上文化层出土了大量砸击兽骨片,表明此时的经济活动以狩猎为主;下文化层则以大石片石器为主,表明此时的经济活动以采集为主、狩猎为辅。

距今31万—28万年,旧石器早期的原始居民“金牛山智猿人”学习使用石器作为日常工具,并开始掌握火的使用。考古工作者根据头骨等判断,他们正在从“猿人”进化为“智人”。之后出现的“建平人”“安图人”“榆树人”“哈尔滨人”等,大约生活在旧石器中期、晚期。根据不同遗址中出土的化石,我们可以推断出东北地区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他們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共同生活在这白山黑水之间;他们躲避着大型哺乳类动物的追捕,也尝试制作各种石器工具捕猎小型动物,甚至克服寒冷的自然气候,向北追逐着驯鹿的足迹;他们还学习使用火,学习搭建房屋……“适者生存”的生态法则正在此处上演。

而气候较为寒冷或干旱的疏林草原和草原区,更加适宜动物生存。人类在这里以狩猎为主要生存方式,工具主要以细小石器为主,以便制作复合工具、剥制兽皮。如鸽子洞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器及哺乳动物化石,说明此时的经济活动以狩猎为主。小孤山遗址则是东北地区出土石器最多的遗址,主要以细小石器及大量的石球为主。据现有的出土化石来看,也不排除有部分遗址的人类以渔猎为生。

新石器文明之光

时间推移至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对东北史前文明的划分更加详细。距今约5000年,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大致相同,均属于母系氏族社会。这一时期,史前东北地区内部发展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大致分为西辽河流域、辽东及中部地区、松嫩流域地区及三江平原地区四部分,并逐渐形成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域。

兴隆洼文化,拥有多个“最早”头衔

“兴隆洼文化”由考古学家杨虎先生首次命名,该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南部敖汉旗境内的松辽平原上。从1983年第一次考古发掘以来至今,兴隆洼遗址出土了数量众多的文物。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红星在接受采访时说:“兴隆洼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表明,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包括西辽河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自成体系,也为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找到了源头,确定了该地区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历史地位。” 据当前考古发掘情况显示,史前人类的联系范围比我们想象得更大,交往更为频繁。

之所以对兴隆洼遗址有这样的评价,源于该文化有多个“最早”头衔:兴隆洼遗址发掘出土的“蚌饰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服饰;从遗址中出土的由野猪头骨和石块、陶片摆放出来的S形躯体,被专家认为是最早的龙的雏形。同时,兴隆洼文化也被看作世界旱作农业的起源地。目前,兴隆洼遗址出土文物主要保存在敖汉旗博物馆、巴林右旗博物馆和赤峰市博物馆中。

新乐文化,填补了辽河流域史前文化的空白

距今约7200年的新乐文化遗址,发现于辽宁省沈阳市北郊区。目前出土的新乐文化居住遗址以长方形建筑为主,各个房址内均设有中心火塘。居住址集中分布在海拔50米高且离河道较近的地方。这样的建筑聚落分布,便于居民汲取生活用水,同时,河卵石也可以成为石器原料。从“依河道而居”的生活方式也可推断出,渔猎在新乐文化时期先民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乐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不仅揭开了东北地区史前文明的神秘面纱,而且填补了辽河流域史前文化的空白。新乐文化遗址出土于辽河中下游,而之前较为著名的文化遗址都集中在辽河上游或辽西地区,该遗址和后期不断出土的文化遗址,使辽河流域的史前文化呈现出星罗棋布的面貌。同时,新乐文化遗址上承距今8000多年的内蒙古兴隆洼遗址,下启距今6000多年的小珠山下层文化遗址,成为史前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山文化,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红山文化距今6500—5000年,发源于东北地区西南部。红山文化一直备受瞩目,究其原因,首先是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器数量惊人。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出土的玉器达到180多件。考古学家将红山玉器分为五期,从第三期开始,出土的玉器数量大幅增加,形制也极具代表性,突出表现就是玉器多被打造出镂空图案。玉器形制大多为斜口筒形器、玉玦、勾云形器等,同时墓葬中出土了数量较多的耳坠、手镯等装饰品。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被视为史前人类崇尚祭祀的表现。除了玉器外,红山文化遗址中还有多种祭祀性建筑,依形制不同可分为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等。红山先民的祭祀活动与当地渔猎经济密切相关,先民多通过祭祀的形式祈求猎物繁盛,保佑狩猎活动成功。

其次是红山文化与其他文化相互融合又各自发展的特点。苏秉琦先生曾提出过“满天星斗”的文化区系理论,依照该理论,他将全国考古文化划分为六大区,并强调该理论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一个凝聚十几亿人的中国文化体系,帮助民众认识中华、振兴中华,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人类文明一元性”这一点在红山文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红山文化与其他文化相互交融、彼此影响,不仅承袭赵宝沟文化的特点,同时也受到中原仰韶文化的强烈影响。

最后,中原农业经济对红山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红山文化后期的生产方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转变为以农业经济为主、狩猎经济为补充的形式。人口的大量增加、中原农业技术的传播等都是推动生产方式转型的重要因素。此外,红山文化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也孕育出极具特色的玉石文化与陶器文化。以玉石文化为例,红山文化与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安徽的凌家滩文化、江浙地区的良渚文化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地区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器既有相似之处,也有鲜明差异,这是中原文明与史前东北文明交相辉映的硕果。

白山黑水的文明瑰宝

近些年来,考古研究的最新发现不断证明,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是在不同地区多民族文化不断交融、相互影响下形成的,是各地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智慧结晶。早在史前时期,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就十分密切。这样的文化交流延续了数千年,为我们留下了神秘的历史传说和丰富的考古实物。穿行于东北地区的博物馆,驻足于风格各异的展厅中,史前人类生活的痕迹和场景令人心生震撼。

让我们踏上东北这片黑土地,去探索这白山黑水之间的史前瑰宝。第一站从最南端的辽宁省启程。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坐落于沈阳市浑南区中心广场内,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展厅多达22个。展厅以时间为线索,将辽宁地区不同时期的文物依次串联展出。馆内藏品极为丰富,包含中国古代碑志、玉器、瓷器、货币、佛教造像、玺印、铜镜等多类文物,藏品数量达11.2万件。此外,辽宁省博物馆还是东北史前文明文物展览最为集中的博物馆,以红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猪龙享有“天下第一龙”的称号,同时也是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此外,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发掘出的“坛庙冢”、成组的女神像和以龙、凤、人为主题的玉制礼器也是珍贵的史前文明遗存。在辽宁省博物馆,一幅祭祀崇拜与等级礼制并重的红山文明画卷大放异彩。

移步于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一座宏伟的灰白色建筑—吉林省博物院耸立在开发区中心。这是一座历史与艺术共存的文化宝库,于1951年正式向世界各地游客开放展览。吉林省博物院属于国家一级博物馆,建筑面积为3.2万平方米,藏品数量为12万余件。走进博物院,史前文明展厅将历史的大幕徐徐拉开:巍峨的长白山与三江之源共同孕育着史前生命,先民们依江河而居,逐水草而牧,畋渔猎而食。他们用双手与智慧点燃了这片土地上的生命之火,安图人、仙人洞人、榆树人等留下了众多遗址、遗迹。先民的足迹散布在江河湖泊、山地草原与高山溪流之间。此外,高句丽、渤海、辽金时期的文物以及中国历代书法绘画、东北抗日联军文物、中国历代陶瓷器与萨满民俗文物等都被收纳其中。

经吉林省北上,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博物馆就坐落于這座美丽的冰城之中。黑龙江省博物馆的创建过程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20世纪初,一批俄国学者乘坐中东铁路上通行的列车来到哈尔滨市,提出建立博物馆的建议。1923年,东省文物研究会建立了陈列所,1949年之前多次改名、合并,最终于1954年定名为黑龙江省博物馆。馆内现有藏品63万余件,涵盖历史、艺术、自然等各个方面。博物馆内国宝级文物众多,以金代遗存最具代表性且最为集中,如金代铜坐龙、金代山水人物故事镜、金代石雕飞天以及金齐国王墓出土的凸显北方游牧民族特色的丝织服饰等。其中金代铜坐龙是黑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该藏品出土于哈尔滨市阿城区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神龙呈蹲坐式,龙头上昂、脚踩祥云、神态怡然的造型备受关注。金代藏品不仅凸显出东北地区女真族的文化特色,也使多民族的碰撞与交融在此得以印证。博物馆内以肃慎族遗存为中心的展厅备受游人瞩目。展厅中的石器、骨器、牙角器等反映了肃慎族先民独特的渔猎文化;同时新开流遗址出土的骨雕鹰首、莺歌岭遗址出土的小陶猪、亚布力遗址出土的三联玉璧等,呈现着肃慎族从落后走向繁荣的历史进程,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这些精美珍贵的藏品是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明证,更是加强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最有说服力的实物教材。

(作者为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 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