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指责“网暴”有用吗

时间:2024-05-17

皮特

前不久,武汉市一名小学生在校内被汽车撞伤,送医院抢救无效,不幸离世。随后,有人将离世学生的母亲与学校交涉时的视频上传至网络,结果评论区里出现了不少具有攻击性的留言。这些留言主要是针对这位女士的外表、言谈举止的恶意揣测。在失去孩子的第七天,孩子的母亲选择了跳楼自杀。这是一起由网络暴力(简称网暴)酿成的悲剧。近几年,这类悲剧不时在生活中上演,还记得那个将头发染成粉色的郑灵华姑娘、寻找亲生父母的刘学洲以及开拖拉机去西藏的网红“管管”吗?

自杀事件被曝光之后,网上随即会出现一些指责网暴的文章,将罪魁祸首定义为“键盘侠”三个字。然而,“键盘侠”到底是谁?事实上,这种带有情绪的指责很难阻止网暴,因为网暴的输出者往往不是处心积虑的罪犯,大部分网暴的参与者是与你我一样的、普通的网民。

很多网暴者在施加暴力时,认为自己代表正义,从心理体现上看,网暴者的认知和情绪与指责、声讨他们的人并无二致。这种以情绪对抗情绪的方式,看似过瘾,往往只是骂向空气而已。以暴制暴恐怕不仅无益于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让情绪发泄成为一种心理习惯,并不利于理性地认清网暴的成因。

网络暴力的成因

网暴背后除了施暴者缺乏同情心、同理心之外,还有三种群体心理效应在支撑着这种肆无忌惮的攻击性行为。在从众效应、群体极化效应、责任分散效应这三种群体心理效应的影响下,很多平时的正常人瞬间就会变成网暴的帮凶。

从众效应

网暴的从众效应表现为,当看到评论区里有多条攻击信息时,个体会产生趋同的认知心理,采纳并接受类似的态度。阅读评论的人会认为攻击性行为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进而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从心理上认同攻击行为,最终加入暴力人群并输出暴力。当一个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更推崇集体主义时,独立思考就会被压抑,从众效应更为明显。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很多普通民众在从众效应的驱使下,参与了迫害犹太人的暴力活动。

群体极化效应

在产生从众心理后,后来的参与者会表现出比之前的参与者更加夸张和极端的倾向。在语言暴力上,网暴者群体会出现不断加码、升级的趋势,用词越来越刁钻且肮脏。这进一步加深了对被攻击者的伤害,网暴者则通过极端的言论获得了发泄之后的欣快感。科学家研究发现,如果一个社区先后住进了两位“不良”少年,他们作为一个团伙所带来的破坏性,很可能不是第一个“不良”少年的破坏性的两倍,因为团伙的破坏性远远大于其成员个体的破坏性之和。

责任分散效应

因为参与者众多,作为其中的个体会产生一种罪恶感减轻、责任分散的心理效应。参与者甚至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参与的人多便会法不责众,同时削弱了自己对攻击行为的负罪感。这种责任分散效应还会进一步加强极化效应,很多平时看似很正常的人,摇身一变就成了肆无忌惮的攻击者。

在这三种群体心理效应的影响下,网暴者也就形成了乌合之众的形态,谩骂、嘲讽和攻击“交相辉映”,从而对被害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创伤,不断酿成悲剧。

如何面对网络暴力

那么,面对网络暴力,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网络社交平台都已经开始对明显的暴力性语言说“不”,为用户提供更方便的投诉以及屏蔽功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这方面的言论控制必然會进一步加强。

其次,应该大力提倡同情心、同理心的培养和建设,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动机与感受。需要注意的是,同情心、同理心的培养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尤其是在7~12岁这一年龄阶段,尽量给予儿童更多情感、社交等方面的互动,建立健全的人格。在这一年龄段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比关注考试成绩更重要。

再次,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守护独立人格,也应从儿童时期就给予足够的重视。独立的人格与判断力可以避免个体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同时也是对抗网络暴力的利器,让自己不会陷入群体舆论的漩涡之中,并防止失去自信,避免产生错误的自责与精神压力。

总之,同情心和同理心让我们不会轻易举起暴力的“拳头”,独立人格与判断力让我们不会轻易成为乌合之众,并能增强自信,提升抗暴能力。愿人人都能理性地交流互动,而不是轻易陷入情绪发泄之中,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责任编辑】张小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